2018年5月16日 星期三

把嗜欲、愛欲放下的人,這人能往生



把嗜欲、愛欲放下的人,這人能往生

⭕有我痴就生『我見』,有我見就生『我慢,我愛。』……貪瞋痴,慢是瞋的一分,愛是貪,
第一個是痴,三毒煩惱統統在其中,這是三毒煩惱的根。

從根本修,就是要把你的嗜欲,你的嗜好、愛欲,要把它斷掉……
最難斷的地方先下手

「財色名食睡」……哪一個重就從哪一個先下手,
先對治重的,然後再對治輕的。

⭕要過最低水平的生活,遠離貪瞋痴慢,決定沒有嗜好……

我今天想吃這個,我想穿那個,你的嗜欲就現前,
這些地方要提高警覺,我的煩惱又起現行了。

⭕「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起現行不怕,要覺悟得快,
知道這個念頭是錯誤的,這個念頭是輪迴心,不把它轉變過來,你決定造輪迴業。

⭕雖然念佛,身語意依舊造輪迴業,所以念佛不能往生。

⭕什麼人能往生?把嗜欲、愛欲放下的人,這人能往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痴。我見。我慢,我愛。】

  愚痴,痴是迷,「執取第八識見分為內自我」,就是迷。有我痴就生『我見』,有我見就生『我慢,我愛。』愛是貪愛。你看這個地方,貪瞋痴,慢是瞋的一分,愛是貪,第一個是痴,三毒煩惱統統在其中,這是三毒煩惱的根。從根本修,就是要把你的嗜欲,你的嗜好、愛欲,要把它斷掉。從哪裡斷?從最難斷的地方先下手。世間人嗜欲跟愛欲並不人人相同,自己要清楚。如果貪愛名重的,你就從名上下手;貪愛色重的,你就從色上下手;貪愛財重的,你就從財上下手。每個人不一樣,自己清楚,自己明白。嗜欲跟愛欲不斷,你就決定不能脫離輪迴。「財色名食睡」,這是佛把它歸納五大類,這五大類叫五欲,五種大欲。哪一個重就從哪一個先下手,先對治重的,然後再對治輕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再沒有一點貪愛之心,那就恭喜你,你這一生出離六道的機會有了。問題是你有沒有願,想不想脫離六道?想脫離六道你就可能脫離六道,六道裡面的障礙你除掉了。所以要曉得名聞利養與五欲六塵,是障礙我們出離六道,我們今天知道六道輪迴苦不堪言,如果還有這個意念,問題就嚴重了。

  所以佛教導我們,我們要過最低水平的生活,遠離貪瞋痴慢,決定沒有嗜好。佛的生活一切隨緣,他們每天飲食起居都是托缽,人家給什麼吃什麼,給什麼穿什麼。如果我今天想吃這個,我想穿那個,你的嗜欲就現前,這些地方要提高警覺,我的煩惱又起現行了。古德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起是一定的事情,無量劫以來的習氣,它當然會起現行。如果在境緣當中不起現行,這個人是佛菩薩再來,他不是凡人,凡夫決定會起現行。起現行不怕,要覺悟得快,知道這個念頭是錯誤的,這個念頭是輪迴心,不把它轉變過來,你決定造輪迴業。雖然念佛,身語意依舊造輪迴業,所以念佛不能往生。這說明念佛人多,往生人少。什麼人能往生?把嗜欲、愛欲放下的人,這人能往生。

地藏經玄義 第二十三集



2018年5月6日 星期日

入門三個條件

入門三個條件

⭕「菩薩之權智與實智,所生之靈明照用,眾生凡情絕不能解,故曰不可思」。

眾生為什麼不能解?是眾生有凡情。
凡情是什麼?是阿賴耶、末那、意識,凡夫把這個當作是自己的真心,看錯了。
看錯了還不能回頭,還自以為是,這個問題就嚴重。

所以佛法的修學,難!

⭕入門三個條件,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如果你有……遇不到老師也能成就……
依古人做老師,做古人的私淑弟子……完全依照文字的教誨……沒有懷疑……沒有夾雜,沒有妄念,也就是他心專……
稟性好:老實、聽話、真幹……
學習態度好:真誠、清淨、恭敬

⭕在這一百年當中,也有不少專家學者,他們自己學,不讓別人學,
我們依他為老師,他障礙我們不跟古人接觸

學這些外國東西很時髦,我們看了也很歡喜也很羨慕,不知道那個東西似是而非
現在明白,虧吃大了。

⭕苦難的根源到底是什麼?

外國好,我也到外國……看了不少國家,看了不少人事物,細心觀察,認真去思惟,它雖然好,好的裡頭有問題;雖好,不是盡善。
現在外國這個文化負面的現象顯示出來了,證明我們對它的觀察沒有看錯。

我們中國這些垃圾堆裡頭,放的古聖先賢東西不要了,我們把它撿起來看看,覺得裡面還有很多可取的……

⭕我們在兩個世界,娑婆跟極樂,搞清楚、搞明白了,我會選擇極樂世界、選擇阿彌陀佛,我自然會捨棄娑婆,求生淨土。

⭕在這個世間,我相信湯恩比的看法……古聖先賢能留下來的東西,不簡單!……
古人東西如果是糟粕,如果是現在不能適用的,它怎麼能傳五千年?應該早就被人丟掉了。這五千年當中難道沒有高明的人嗎
聖賢君子世世代代都有,它能禁得起歷史的考驗,那就不是簡單的東西

它的好處我們沒看出來,是我們自己沒智慧,沒有德行,沒有清淨平等覺
古聖先賢真實的智慧、德行,他們的理念、經驗,很值得我們做參考的,有非常高的價值,
怎麼可以輕視?

老祖宗留下來的瑰寶,人人都有分,出自於性德,你要是見性,完全會認同;
沒有見性,不能隨便批評,隨便批評造口業,將來的果報很可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說,「菩薩之權智與實智(實智是體,權智是用),所生之靈明照用,眾生凡情絕不能解,故曰不可思」。眾生為什麼不能解?是眾生有凡情。凡情是什麼?是阿賴耶、末那、意識,凡夫把這個當作是自己的真心,看錯了。看錯了還不能回頭,還自以為是,這個問題就嚴重。所以佛法的修學,難!在末法,我們想成就,真的只有一門淨土法門,信願持名,求生淨土,真正往生到極樂世界,這問題都解決了。不經過這個路子,用其他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佛在經教裡告訴我們,從理上講沒問題,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但是從事上講問題可就大了。為什麼?事上講眾生的根機不相同,稟性不相同。這些東西從哪來的?無量劫薰習成就的。中國人講本性、習性,這是習性,習性是從習慣當中養成的,本性裡頭沒有。習性你積得再多,跟本性不相干,習性帶著有染污,本性沒有,本性如如不動。習性是生滅法,前念滅後念生,所以它很麻煩,一定要真正智慧現前。

  我們用什麼方法,希望很快智慧能現前。很快智慧能現前靠什麼?佛陀的教育最適用,它可以幫助我們。但是學佛陀教育,老師很重要。在我們這一代老師沒有了,我可能是這一代最後遇到老師的一個人,算是很幸運。老師,我們進入老師的大門,入門三個條件,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如果你有,有這個條件,遇不到老師也能成就。怎麼成就?依古人做老師,做古人的私淑弟子。在中國早年頭,孟夫子給我們做了榜樣,孟子是以孔子為老師。但是孔子已經過世,不在世了,那怎麼依他做老師?孔子的著作還在世間,他都得到了,完全依照文字的教誨,對於孔子留下來這些文字有信心,沒有懷疑,學習很認真,沒有夾雜,沒有妄念,也就是他心專;很好的天賦、天性,老實、聽話、真幹,這是天性;學習的態度好,真誠清淨,清淨心、恭敬他展卷就有益,就能得利益。我們今天稟性不好,稟性是什麼?不老實、不聽話,對老師的教誡陽奉陰違,不肯真幹,也就是說對古聖先賢有懷疑。

  這個懷疑是正常的,也就是我們生在這個時代,大家都把古聖先賢的東西拋棄掉了。在這一百年當中,也有不少專家學者,他們自己學,不讓別人學,我們依他為老師,他障礙我們不跟古人接觸。學這些外國東西很時髦,我們看了也很歡喜也很羨慕,不知道那個東西似是而非。現在明白,虧吃大了。想回頭看看他們這些東西,國內外的講座也有不少,參加去聽聽課,聽了怎麼樣?半信半疑,疑惑。這麼好的東西,為什麼那麼多人對它疑惑,要把它放棄,它真的好嗎?為什麼沒有人讚歎,沒有人讚揚?這都是我們對它生起懷疑的因素。我對它有信心,我這信心從哪來的?從這一生苦難當中來的。苦難受多了,我就會反省,會想想,苦難的根源到底是什麼?外國好,我也到外國去看看,看了不少國家,看了不少人事物,細心觀察,認真去思惟,它雖然好,好的裡頭有問題;雖好,不是盡善。現在外國這個文化負面的現象顯示出來了,證明我們對它的觀察沒有看錯。我們中國這些垃圾堆裡頭,放的古聖先賢東西不要了,我們把它撿起來看看,覺得裡面還有很多可取的;外國東西雖然好,它會產生負面作用。你要沒有耐心,還得有這個緣分,你能看見,看得還相當深入,你才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

  真明白之後,我們就有選擇,為個人(這是為自己),我們在兩個世界,娑婆跟極樂,搞清楚、搞明白了,我會選擇極樂世界、選擇阿彌陀佛,我自然會捨棄娑婆,求生淨土。在這個世間,我相信湯恩比的看法,他很多看法跟我想像相同,我想到了,讀他的書,他替我證明了。那是什麼?古聖先賢能留下來的東西,不簡單!這個方法是方老師跟李老師教給我的,他教我要多想一想,古人東西如果是糟粕,如果是現在不能適用的,它怎麼能傳五千年?應該早就被人丟掉了。這五千年當中難道沒有高明的人嗎?聖賢君子世世代代都有,它能禁得起歷史的考驗,那就不是簡單的東西。它的好處我們沒看出來,是我們自己沒智慧,沒有德行,沒有清淨平等覺。古聖先賢真實的智慧、德行,他們的理念、經驗,很值得我們做參考的,有非常高的價值,怎麼可以輕視?所以我們學習要認真,要重視傳統。我們這東西能不能留一百年、二百年,靠不住。古聖先賢傳的這些東西,特別是《四庫》裡頭的,我們相信它能夠傳千年萬世,這是真正的寶藏。老祖宗留下來的瑰寶,人人都有分,出自於性德,你要是見性,完全會認同;沒有見性,不能隨便批評,隨便批評造口業,將來的果報很可怕。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一九集



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

「你,你要信佛!」


「你,你要信佛!」

⭕佛法完全用心去感
它屬於心法,心法決定不能懷疑,有懷疑就迷了。
懷疑是愚痴的根本,貪瞋痴,痴的根就是疑。

⭕什麼人對自己有信心?這頭一個條件,自信
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對別人當然沒有信心,
信心的建立要從自信

⭕「你,你要信佛!」……有很多老和尚八十、九十,到死他都還沒有信。
這個話我就明白了,那個信就是什麼?淨宗講的真信,真信太難了。

得禁得起考驗才行。禁不起考驗,你拐彎,你丟失了,那錯了。
我對老師有信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佛法完全用心去感,它屬於心法,心法決定不能懷疑,有懷疑就迷了。懷疑是愚痴的根本,貪瞋痴,痴的根就是疑。痴怎麼來的?從疑來的。什麼人對自己有信心?這頭一個條件,自信。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對別人當然沒有信心,信心的建立要從自信,這才是真的。這個太難太難了。我年輕的時候,三十三歲出家,我出家就教學、就講經,兩年之後才受戒,在八堵,我跟聖嚴同戒。受戒之後,第一個回到台中拜老師。老師在慈光圖書館裡面,我在大門口,見到了,他就手指著我,他說:「你,你要信佛!」講了好多遍。我當時也迷惑了,我走到裡面去,他叫我坐下來,我就坐了。他就問我,你有沒有聽懂我的話?我說沒聽懂。我說我怎麼不信佛呢?學佛七年,出家,講經,現在受完戒,我難道是不信佛嗎?他就告訴我,有很多老和尚八十、九十,到死他都還沒有信。這個話我就明白了,那個信就是什麼?淨宗講的真信,真信太難了。老師這幾句話我一生都不會忘記,指著我說了好多遍,你要信佛,你要信佛。

  特別是淨土宗,我們今天對淨土宗的信心非常脆弱,禁不起考驗,有一點風吹草動我們心就動搖了。這十幾年來,國內國外對於會集本的批判是史無前例,過去沒發生過,這麼多的人、這麼長的時間否定這個本子。好在國家還有福,佛門裡面否定,國家沒有否定。我看到國家宗教局出版了一部《淨土五經》,裡面《無量壽經》用的是會集本,我看到很安慰,國家承認這個本子。宏琳出來解釋,海賢老和尚來證明,這大家沒話說了。當年有很多人問我,我為什麼沒換本子?我說這個本子是老師給我的,我要是換本子,我背師叛道。我說全世界人不信,我不會變更我的信心。老師為什麼給我,他沒給別人?我們有承傳、有弘揚的使命在,這是一種考驗,得禁得起考驗才行。禁不起考驗,你拐彎,你丟失了,那錯了。我對老師有信心。

  我對於,尤其是晚年,我遇到黃念祖老居士,他住在北京,他出來不方便,我每一年要到北京去三次、四次,去幹什麼?看他。所以那時候常去,親近這個老人。這個老人雖是在家人,在家菩薩,他是密宗的金剛上師。這些大德現在都走了,連海賢也走了,所以我現在求佛菩薩,要求宏琳法師常住世間,他還年輕,他不能走,佛要留他表法。習主席執政之後,我們看他的作為,傳統文化有復興的希望,宗教也會有振興起來的一天,只要我們認真依教奉行。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一0集



分秒必爭:用這一句阿彌陀佛,慢慢的把自性的功德找回來


分秒必爭:用這一句阿彌陀佛,慢慢的把自性的功德找回來

⭕信願行是一不是二
真信哪能不發願
發願哪有不念佛的道理?

⭕分秒必爭,
我有一秒鐘的時間念一句佛號就沒有白過
這一秒鐘把佛號忘記,空過了。

⭕四弘誓願……在現前指導我的是前面兩句,

第一個發菩提心,「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這是積累功德。用什麼?用念佛
聲聲佛號,每一聲的佛號無量無邊無數無盡的功德,稱性的……
用這一句阿彌陀佛,慢慢的把自性的功德找回來。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念掉,

讓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決定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我們淨土就成就了。
淨土是准許帶業往生,煩惱習氣沒斷沒關係,只要這句佛號能把它控制住、把它壓住,它不起作用,對我們往生淨土不產生障礙,
這比什麼都要緊,而且非常快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個方向,一個目標,這個法門完全建立在信願行的基礎上。信願行是一不是二,真信哪能不發願?發願哪有不念佛的道理?佛號肯定像海賢老和尚一樣。我也勸過同學多次,分秒必爭,我有一秒鐘的時間念一句佛號就沒有白過,這一秒鐘把佛號忘記,空過了。現在科學技術講求分秒必爭,我們把分秒必爭用在念佛上,為什麼?古人有一句話說得好:「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我把四弘誓願分成兩階,在現前指導我的是前面兩句,第一個發菩提心,「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發心;「煩惱無盡誓願斷」,這是積累功德。用什麼?用念佛,聲聲佛號,每一聲的佛號無量無邊無數無盡的功德,稱性的。我們有,每個人都有,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只是我們有煩惱習氣障礙,它不能現前,用這一句阿彌陀佛,慢慢的把自性的功德找回來。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念掉,讓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決定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我們淨土就成就了。淨土是准許帶業往生,煩惱習氣沒斷沒關係,只要這句佛號能把它控制住、把它壓住,它不起作用,對我們往生淨土不產生障礙,這比什麼都要緊,而且非常快速。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一0集



講經:我們憑什麼?憑註解 / 小悟最好是別講,體會錯了,要背因果責任

講經:我們憑什麼?憑註解 / 小悟最好是別講,體會錯了,要背因果責任

⭕古時候要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夠講經、才能夠註疏?
條件是必須得大徹大悟,宗門要求的明心見性,教下要求大開圓解,即使是淨土宗也要得一心不亂,才能代佛說法。

⭕上台講經憑什麼?完全憑藉古大德的註解
這就是說自己沒開悟,沒有人講經,不得已而求其次。

⭕古人註解是文言文,把它翻成白話文。首先自己得受用,有一點小悟、悟處,不是大悟,小悟有,常常有。

這個小悟可不可以拿出來講?最好是別講
因為我們自己愚痴,智慧沒開,怕悟的是誤會,體會錯了,經上不是這個意思,我們自己以為這個意思,依舊要背因果責任,這不能不謹慎。

⭕古人註子……這段經文一定有很深的意思,但是他只輕描淡寫就帶過……
老師說,他也沒有搞清楚,
但是他不用自己意思去解,這就對了,我輕描淡寫帶過,不犯過失……

我們念到講不出來的,把經文念下去,沒錯
如果我們講,講錯了,要負責任。

⭕複講:古人所謂照本宣科完全沒有自己的見解……
初學一定要經歷這樣的過程,為什麼?學謙虛,學恭敬,學負責任,學不敢隨便亂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弘法利生,必得讓眾生得到真實的智慧、真實的利益,這才能代佛說法。古時候要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夠講經、才能夠註疏?條件是必須得大徹大悟,宗門要求的明心見性,教下要求大開圓解,即使是淨土宗也要得一心不亂,才能代佛說法。在我們這個時代沒有了,不但是我這個時代沒有了,我的老師告訴我,他前面一代還有,到他自己這一代也沒有了。李炳南老居士非常謙虛,他告訴我,他上台講經憑什麼?完全憑藉古大德的註解。這就是說自己沒開悟,沒有人講經,不得已而求其次。我那個時候不敢學講經,老師告訴我,你們不出來講經,以後沒有人講經了。這個話說得很重。我們憑什麼?老師告訴我們憑註解,只要註解沒講錯,古人註解是文言文,把它翻成白話文。首先自己得受用,有一點小悟、悟處,不是大悟,小悟有,常常有。這個小悟可不可以拿出來講?最好是別講,因為我們自己愚痴,智慧沒開,怕悟的是誤會,體會錯了,經上不是這個意思,我們自己以為這個意思,依舊要背因果責任,這不能不謹慎。古人註子確實有一些看不懂的,或者明明想到這段經文一定有很深的意思,但是他只輕描淡寫就帶過,這什麼原因?老師說,他也沒有搞清楚,但是他不用自己意思去解,這就對了,我輕描淡寫帶過,不犯過失。也就是說,我們念到講不出來的,把經文念下去,沒錯;如果我們講,講錯了,要負責任。老師把這些原理原則跟我們講清楚了,我們才敢上台。

  而最初上台學經的時候,完全是學他老人家的。我們學的經,阿含裡面、方等裡面很多沒有古人註解,李老師講給我們聽,我們把他的話記錄下來,複講。古人所謂照本宣科,完全沒有自己的見解,這是初學。初學一定要經歷這樣的過程,為什麼?學謙虛,學恭敬,學負責任,學不敢隨便亂說。但是今天,今天做不到了,我們這樣要求學生,學生都會走光了,不願意跟你學了。所以佛教衰,一代不如一代。我們跟老師,就是跟方東美先生、章嘉大師、李老師,我們趕不上,差太遠了。這個現象顯示什麼?眾生的福愈來愈薄,造作的罪業愈來愈嚴重。我們怎麼辦?我們遇到淨土了。要沒有遇到淨土,一生的修持,來生能得人身就不錯了,保住人身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一0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