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2日 星期日

往生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心淨則佛土淨」 | 清淨心念這一句佛號,一念十念都能往生

往生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心淨則佛土淨」 | 清淨心念這一句佛號,一念十念都能往生


  往生最重要的一個條件,一定要記住,「心淨則佛土淨」,臨命終時最後一念不是淨念不能往生。什麼叫淨念?清淨心念這一句佛號,一念十念都能往生。這句話決定不能大意,跟我們的關係太大了。清淨心從哪裡來?誰都幫不上忙,一定要靠自己。到臨終再修清淨心怕修不成,來不及了。應該什麼時候修?如果今天聽明白了,今天就要開始修,你才有把握。以清淨心念阿彌陀佛,清淨心裡面最圓滿的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其次的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再其次的沒有執著,我們都做不到。

  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許多修淨土的人向他提問,這句佛號,念佛的時候心很散亂、妄念很多、雜念太多,怎麼辦?這真的是非常嚴重的問題,現在人這種現象更多,我們自己也不例外。我們仔細在《文鈔》裡頭去翻閱,看到大師的開示,我們得認真去學。念佛實在講非常方便,不受時間控制,隨時可以念,行住坐臥都可以念,什麼時候都可以念,只要空下來你就繼續念。就像諦閑法師教鍋漏匠,一句佛號念到底,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就這一句佛號,一定要把妄念念掉、雜念念掉。如何才能念掉?在理上講你得放下就容易了,放不下難了。什麼都要放下,什麼都是假的,什麼都是空的,人走沒有一樣東西能帶得去。祖師大德常常提醒我們,帶不去的你就不要再理會它,隨它去,帶得去的抓緊住。什麼東西能帶得去?這一句阿彌陀佛可以帶去。

  在技巧上,印光大師教給我們,這他自己行的,他是個老實人、很謙虛,說自己是中下根人,不是中上根人,煩惱習氣很重。他用什麼方法?他用十念方法。這個十念計數是暗記不是明記,佛號從一到十清清楚楚、字字分明。這個容易攝心,因為你一有妄念,這個數就記錯了,必須要記得清楚。佛號從心生出來,口裡念出去,耳朵聽進去,用這個方法攝心。聽自己念佛的聲音,不出聲音都可以,默念也行,默念的時候還是能聽自己的聲音,從一到十。

  如果初學的人從一到十還記不住,還會念念就不曉得第幾念,忘掉了,你就分兩段。兩段還是十句,第一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一到五;接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六到十,句句清楚。但是不能夠這樣念,阿彌陀佛一,阿彌陀佛二,這就不行了,不是這個念法,是暗記,心裡記得清清楚楚,但是不落痕跡,很清楚,沒有痕跡。可以分成兩段,再不行的分三段,三段是三三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定要清楚。不要計數,不要用念珠,用念珠計數分心,這心不能夠專一。就是用這個方法,印祖一生就用這個方法念佛成就的,他把這個方法傳給我們,告訴我們,這個方法是養神(養精神)最殊勝。為什麼?人沒有妄想,散耗精神的就是妄念。真正修行人,所謂愈有功夫他心愈清淨,功夫就是清淨,功夫就是平等,清淨心裡頭沒有執著,平等心裡頭沒有分別。我們的功夫只要能做到這樣就決定可以往生,往生有把握。

  世間人的事,好事好,壞事也好,好壞統統都離掉,都不要放在心上。為什麼?好事等於零,不好的事也等於零。這個你如果真的了解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問題不解決了嗎?三十二億百千念就是一切法都歸零。三十二億,百千是單位,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一彈指三百二十兆個念頭,哪一個念頭是你?你我他、諸佛眾生、一切萬物都離不了三百二十兆一彈指的這個念頭。我們把它換作秒,一秒鐘,彈得快我想可以彈五次,那就是一千六百兆。一秒鐘一千六百兆個生滅,哪個生滅是自己?沒有。這才真正明瞭了、聽懂了《金剛經》上所說的這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真聽懂。真聽懂真放下了,真放下就隨緣,普賢菩薩說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會歡歡喜喜、快快樂樂。為什麼?知道真相。真相是什麼?不可得,根本就沒有一個得。沒有得哪來的失?得失沒有了,你才真正得到自在,有得有失你怎麼可能自在?凡夫吃虧就吃了這虧,認為有失有得,不知道得失是假的。

  得失是個抽象概念,《百法明門》二十四個不相應,第一個就是得,沒有事實,抽象概念而已。所以今天量子力學家幫助我們斷疑生信,我們要感恩。以前經上講的這個我們想不通,想不通就總有懷疑,這個懷疑沒有辦法斷掉。看到科學報告,也是一般人講的,佛說這個話有科學根據,我們相信了,不再懷疑了。不再懷疑要真幹,如果沒有落實,那就是章嘉大師說的,你還是沒懂。大師這一句話好,我們一生受用無窮,時時刻刻提醒我,我沒做到就是沒懂,要是懂了哪有做不到的道理!老師給我講這一句話還舉了個比喻,他說我桌子旁邊,這一邊放的是黃金,這一邊放的是一塊銅,大小你看差不多。現在說我給你一個,你自己選擇。你要知道金比銅貴,你肯定拿黃金不拿黃銅,你不知道你才拿那個。這個比喻淺顯,這就是說,你真明白一定做到,你沒有做到是你不明白,你不了解事實真相。

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一0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