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3日 星期五

定不是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知道,那是凡夫的迷|定是清醒的,樣樣都知道,樣樣都不執著|淨空老法師

 


定不是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知道,那是凡夫的迷|定是清醒的,樣樣都知道,樣樣都不執著|淨空老法師


不生滅」。一切法都是生滅法,整個宇宙都是生滅法,有生有滅。真心不生不滅妄心就是念頭,念頭有生有滅,前念滅了後念生了,而且頻率非常高,我們完全沒有感覺到,它是生滅的,不停的生滅,跟真心不一樣。真心「本自具足」,具足什麼?全宇宙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統統具足。有緣它現,沒有緣它不現。緣是什麼?起心動念。現在量子力學家發現了,量子力學家稱它為意識,有意識它就現相,沒有意識它又回歸自性。回歸自性沒有相,淨宗稱它叫常寂光,常就是不生不滅,寂就是清淨,光,它是什麼樣子?它就是光。有緣就現相,沒有緣不現相,就是常寂光。常寂光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都在常寂光裡面。這些話如果你聽懂了,你聽明白了,恭喜你,為什麼?你得道了,你證得了從今而後,你產生一個念頭是真的,整個宇宙是自己,這也就是本自具足,整個宇宙是自己。這宇宙裡頭的萬事萬物,跟自己是一個自性變現出來的,起心動念它現,不起心不動念它不現,它回歸自性,回歸自性它不現相,一片空白。所以自性不能說,萬法不能說,有無同時

  我們起心動念著相了,看到這一面,看不見;我們不起心不動念,相不見了,回歸自性。我們不知道,不知道的原因是什麼?我們的念頭、妄念沒斷過。你看晚上睡覺會作夢,夢就是夢中有意識,意識在夢中現相。只有什麼?入定,定,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動一個念頭,那是定。定不是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知道,那是凡夫的迷,那不是定。定是清醒的,不是迷惑,清醒,很清楚,樣樣都知道,樣樣都不執著。都知道,不執著,我們怎麼用功?眼見色,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被染污了。為什麼不放?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它是幻相。《金剛經》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就是六根能緣的法,一切法,眼緣色,耳緣聲,鼻緣香,意緣法,有緣它就現相;不緣,不緣它就不現了,它回歸自性,它還原。這些經文要多讀,不能忘記,為什麼?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修行。修是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瞭瞭,那是般若智慧的照見。不放在心上,心裡乾乾淨淨,不但乾淨,而且是平等。一念不生,這是自性的「本無動搖」,起心動念是「生萬法」。念頭剎那之間沒有了,萬法就不現。慢慢這樣子去觀察,會放下,自然慢慢你真的放下了,它不是假的。

  真放下是心裡沒念頭,心裡有念頭你沒放下,心裡沒有念頭才真放下。那我們念佛人,我們心裡有阿彌陀佛,是不是放下?不是放下,沒放下。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沒成佛。那要去幹什麼?去到那邊換一個修學的環境,那邊阿彌陀佛能保證你一生成佛。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功夫不得力,想想自己沒有辦法成就,我們去找阿彌陀佛,我們求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就有辦法了,肯定一生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這麼個道理,去換一個環境。那邊阿彌陀佛是老師,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教學,是一個一個傳授,不是大講堂裡面。沒錯,他是在大課堂講經教學,但是每個人聽的經不一樣,我喜歡《無量壽經》,我聽的就是《無量壽經》;你喜歡《阿彌陀經》,你聽的就是《阿彌陀經》。每個人聽的不一樣,隨自己的意思,我想《華嚴》,聽到《華嚴》;我想《法華》,佛在給我講《法華》,那是不可思議的境界。往生極樂世界保證成就,是這麼個意思。所以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需要什麼條件?,對極樂世界相信,一點懷疑沒有,那是真信。為什麼我們還做不到?我們,半信半疑。為什麼?對這個世界還貪戀,對這個世界還放在心上,沒有放下,麻煩在此地。為什麼叫我們學經?學經什麼意思?學經幫助你真信,你把這部書念熟了,你就知道極樂世界的美好。這個世界極樂世界不能比,你要哪一個?當然選擇極樂世界,把這個娑婆世界放下了。對娑婆世界一切事情再不關心,再也不過問,真甩掉了,一心嚮往極樂,你就必定得生

  這一品經,第三十五品「濁世惡苦」,這個世界五濁惡世,佛告訴我們這個世間的哪些惡、哪些苦得搞清楚。我們就世間法來說,念頭惡,起心動念,起的什麼心,動的什麼念頭。起的是身見、邊見,執著身是我,邊見是什麼?邊見是對立,我跟你就對立,跟人對立,跟事對立,跟一切萬法對立。對立裡面就產生傲慢貪瞋痴慢,後面還有懷疑,五個字,貪瞋痴慢疑,這是我們的存心。表現在外面,為滿足自己的欲望,為滿足自己的貪(這裡講貪),殺盜淫妄,這是惡,這是苦,心不清淨是一切苦惡的根源。所以經題講真心,第一個清淨,清淨是真心,清淨裡頭是什麼妄念都沒有,我們今天稱一切清淨是真心,真心顯露了;染污,妄心。真心不染污,妄心被染污,眼被色染污,耳被音聲染污,鼻給香染污,舌給味染污,身跟觸染污,這要懂。濁世,今天的世界,就像大陸有些地區霧霾一樣,非常嚴重的霧霾,在這裡生活苦,它是形相上的霧霾。我們今天是被意念裡面的霧霾,就是貪瞋痴慢疑,事上財色名食睡,幾個人不迷?幾個人不是說六道凡夫,六道凡夫個個都迷,我們講的幾個人是佛門弟子,最重要的我自己要反省,我有沒有迷?我這些煩惱習氣有沒有放下?我要不能放下,記住,你就不能往生,這一生往生的機會你就失掉,可惜,太可惜!





2021年4月19日 星期一

「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幾個人不求自樂,真正能放下貪著?——真正發願求生淨土的人|淨空老法師

 


「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幾個人不求自樂,真正能放下貪著?——真正發願求生淨土的人|淨空老法師


⭕「依智慧門,不求自樂」,
極樂世界很誘惑人,要想去享受,這個心不相應,去不了
所以一定要「遠離我心貪著自身」,要把這個放下。

⭕我要學跟阿彌陀佛一樣,
阿彌陀佛發的大心是要普度遍法界虛空界十方一切如來剎土裡面的十法界眾生

這個心量多大,
不是度一個地球,不是度一個太陽系,也不是度一個銀河系……
世界無量,他統統都要度,一個都不放棄

我們沒有這麼大的心量,跟阿彌陀佛不相應……

為什麼念佛人多,往生的人那麼少,
心量太小了,斤斤計較,一絲毫都不肯放下,這樣的心念佛怎麼能往生?

⭕「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

為什麼不能往生?……沒發菩提心。
十八願固然重要,十九願不能少,十九願發菩提心……
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信願就是菩提心,決定你能不能往生,

你跟阿彌陀佛心是不是相同的、願是不是相同
跟他的心不同,跟他的願也不同,天天念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跟阿彌陀佛結個緣。

什麼時候能往生?心同佛心,願同佛願,就能往生。
願是四十八願,心是普度一切眾生,對一切眾生要看作自己的親人。

⭕現在人在這個社會上孤獨,多可憐、可悲,利益沒有了就是陌生人。

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西方文化進入中國,
中國人被它的科技、機器迷住了,把傳統文化疏忽了,我們今天要遭這個難。

⭕中國在全世界獨一無二,就是文字,文言文……

如果不能把傳統的文字文言文再恢復,傳統文化是決定不能產生效果,為什麼?
祖宗丟掉了。像棵樹一樣根沒有了,早晚要枯死。
幾個人覺悟醒過來?……

我很早就有這個意識,一生沒有緣,孤掌難鳴
學佛之後,這麼多年來有一些影響,影響還是很薄弱……

⭕擺在面前……幾個人不求自樂,幾個人能夠放下貪著。

真正能放下貪著的,就是真正修淨土、真正發願求生淨土的人,他能放下……
他知道不放下貪瞋痴去不了極樂世界。
第一個要放下這個。





第一種,「依智慧門,不求自樂」,極樂世界很誘惑人,要想去享受,這個心不相應,去不了,所以一定要「遠離我心貪著自身」,要把這個放下。我要學跟阿彌陀佛一樣,阿彌陀佛發的大心是要普度遍法界虛空界十方一切如來剎土裡面的十法界眾生。這個心量多大,不是度一個地球,不是度一個太陽系,也不是度一個銀河系。銀河系在大乘佛教裡面才只是一個單位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有十億個銀河系,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好像有個同學給了我一個資料,是不是十億?十億。釋迦牟尼佛的教區,十億個銀河系,不是算很大的。我們在《華嚴經》「華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裡面看到,經上告訴我們,每一尊佛因地發願不一樣,所以成佛之後他的教區大小不相同,至少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有兩個三千大千世界,有四、五個大千世界的,不相同。釋迦牟尼佛這個娑婆世界是個標準的三千大千世界。阿彌陀佛發的願太大了,無量無邊際,一切諸佛剎土諸佛無量,世界無量,他統統都要度,一個都不放棄。我們沒有這麼大的心量,跟阿彌陀佛不相應,所以為什麼念佛人多,往生的人那麼少,心量太小了,斤斤計較,一絲毫都不肯放下,這樣的心念佛怎麼能往生?

  所以曇鸞法師《往生論註》上,這一句話很要緊,「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這個把我們的疑問解除了,為什麼蓮社同修那麼多,真正往生,這李老師說的,一萬個人有三、五個,這是六十年前。六十年後的今天,你要問我,我會告訴你,一萬人當中大概只有一、二個,六十年前有三、五個,現在只有一、二個。為什麼不能往生?看曇鸞法師這段開示就明白了,沒發菩提心。十八願固然重要,十九願不能少,十九願發菩提心。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頭講得好,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信願就是菩提心,決定你能不能往生,你跟阿彌陀佛心是不是相同的、願是不是相同。跟他的心不同,跟他的願也不同,天天念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跟阿彌陀佛結個緣。什麼時候能往生?心同佛心,願同佛願,就能往生。願是四十八願,心是普度一切眾生,對一切眾生要看作自己的親人。

  現在講親人都沒用了,為什麼?現在人沒有親人。人與人之間現在變的只有利害,對我有利的就是親人,對我沒有利的,父母都不是親人。父母小時候把他培養大,到他自己能獨立了,父母對他沒用了,就丟掉了。這是西方價值觀,我在美國多年,美國的社會就是這樣的。十六歲就算成年,十六歲離家出走,你要去報警察,警察不管。為什麼?他可以獨立了,你還找他幹什麼。所以父母這種親情沒有了,兄弟沒有了,夫妻靠不住,有早晨結婚,下午就離婚了。這個世界上,哪一個都市沒有離婚的?離婚率太高了,年年在上升。這就是什麼?親情情沒有了。所以現在人在這個社會上孤獨,多可憐、可悲,利益沒有了就是陌生人。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西方文化進入中國,中國人被它的科技、機器迷住了,把傳統文化疏忽了,我們今天要遭這個難。

  維繫幾千年傳統是什麼?諸位要知道,中國在全世界獨一無二,就是文字,文言文,這個東西丟掉了,現在跟著外國人走。如果不能把傳統的文字文言文再恢復,傳統文化是決定不能產生效果,為什麼?祖宗丟掉了。像棵樹一樣根沒有了,早晚要枯死。幾個人覺悟醒過來?這是我很早就有這個意識,一生沒有緣,孤掌難鳴。學佛之後,這麼多年來有一些影響,影響還是很薄弱,障礙太多。擺在面前就是現實狀況,幾個人不求自樂,幾個人能夠放下貪著。真正能放下貪著的,就是真正修淨土、真正發願求生淨土的人,他能放下。為什麼?他知道不放下貪瞋痴去不了極樂世界。第一個要放下這個。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十八集



2021年4月18日 星期日

總是真心妄心攪成一起來用,就叫凡夫|能搞清楚什麼是真心、妄心,看、聽、說得清楚,不放在心上,就叫會用真心|淨空老法師

 


總是真心妄心攪成一起來用,就叫凡夫|能搞清楚什麼是真心、妄心,看、聽、說得清楚,不放在心上,就叫會用真心|淨空老法師


「次句是能照之佛智,即如如智也。所謂理體」,這就是前面所說的,自然之根本。惠能大師說得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麼?具足深廣無有邊際的智慧德能相好,就是萬法。所證之理體,如如就是自性,明心見性,這個地方講的見性,是圓滿的見性,《華嚴經》上的妙覺如來,是他所證的,比等覺還要高,如如的理體。記住,這個如如的理體我們有,每一個眾生都有,真心所生所現。很可惜的是我們迷了,我們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起心動念就不如,這如如就沒有了,理體就變質了,變成什麼?變成妄心。換句話說,我眼見色、耳聞聲,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就叫如如,那是智慧。如果裡頭加上分別、加上執著,就變質了,就叫阿賴耶。阿賴耶裡面是什麼?阿賴耶裡面的眼識、耳識,這些名詞就出來了。

  次句是能照之佛智,如如智,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智慧,無量的智慧。所謂理體,「即自然之根本。所謂佛智,乃洞達此根本流出自然相之智慧。體用一如,理智無二,能所雙泯,絕待圓融,言思莫及」。你說不出,你無法想像,叫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說不出,也想不到。「無上下者,指所證理體本來平等」。這個境界就在眼前,我們六根能知,眼能知是什麼顏色,耳能知是什麼音聲,鼻能知是什麼味道,舌也能知酸甜苦辣鹹,就變成這些東西了。這些是什麼?這些是妄心起用。要知道,真心起用跟妄心起用不一樣,真心起用生智慧,妄心起作用生煩惱,起什麼?生七情五欲,生這個東西,生貪瞋痴慢,一大堆的煩惱跟進來了,這就不好了。

  佛菩薩阿羅漢,包含我們祖師大德,都是有修有證,他們知道,他們明瞭。知道什麼?知道這些相是幻相,不是真相,真相沒有相。真中之真是什麼?常寂光。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統統都生活在常寂光裡頭,為什麼?離開常寂光,真妄都沒有,都不可得。既然有相就有真妄,真妄都在常寂光裡面。有!古人教我們,知道有就好,你就有希望。希望什麼?會開悟。要不知道有,不知道自己有,永遠不會開悟,生生世世沒辦法開悟,這個關係多大。今天有幾個人知道他有真心,還有妄心。真妄變成一體,一體裡頭確實有真有妄。如果我們能放棄妄心,我們用真心,那就很快修行證果。如果還是用妄心,還是不知道有真心,那就不曉得到什麼時候你才能開悟,對開悟遙遙無期。知道有,承認有,就有指望了。







「前所開示,常住真心,人人本有,個個現成,本自清淨,能生萬法」。這幾句,前面所說的常住真心,真中之真,主中之主。常住,常這個字是不生不滅,不是妄心,妄心是有生有滅,這不生不滅,真心。真心怎麼樣?人人本有,個個現成,不在外面,在哪裡?在遍法界虛空界,太大了,你摸不到邊,就在我們這個肉身裡面,現在我們的肉身跟我們本有的真心融成一體,你一定要知道,《楞嚴經》上講得非常詳細。什麼是的?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就是的,眼能看,能看是真心不是妄心;耳能聽,能聽是真心不是妄心,乃至第六意識會起心動念,那是真心不是妄心。我們不會用真心,我們總是把真心跟妄心攪成一起來用,這就叫凡夫。能搞清楚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妄心,用真心的人看得清楚、聽得清楚、說得清楚。不放在心上就叫會用,斷惡不著斷惡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若無其事,就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就是用真心的樣子。所以他的心永遠是清淨,沒有執著、沒有分別,學佛從這裡用功,總得要記住,我們習氣毛病實在太重,經文清清楚楚,也記得清清楚楚,就是提不起觀照,總是跟妄心雜念一起,同時起作用,這叫六道凡夫心,造六道凡夫的業,如果是善,與十善相應,來生人天果報;與十惡相應,來生三途果報,是這麼回事情。如果我們能學,怎麼個學法?海賢老和尚做出最佳的榜樣,來佛寺的三聖,你看海賢和尚,三個人都不認識字,都沒念過書。海賢、海賢的母親、海賢的師弟,三個人,都不認識字、都沒念過書,一生修什麼?就這一聲佛號念到底,往生的時候多自在,三個都是自在往生,預知時至,是我們當前的好榜樣,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2021年4月15日 星期四

看不破,放不下,「專」這個字做不到|一向專念,著重在專|法喜也是煩惱|在佛法當中如如不動,就對了|淨空老法師

 



看不破,放不下,「專」這個字做不到|一向專念,著重在專|法喜也是煩惱在佛法當中如如不動,就對了|淨空老法師


  所以蕅益大師的《要解》,《彌陀經》註解裡頭第一殊勝,他講「菩提正道名善根」,就是親因。菩提正道是什麼?就是《無量壽經》上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句話是淨宗修行最高的指導原則。不發菩提心不相應,菩提是覺。什麼是菩提心?古大德為我們解釋的,菩提心有體、有相、有作用,菩提心的體,古德常說的至誠心,真誠到極處,這是菩提心的體;菩提心的相,清淨平等;菩提心的作用,對自己是正覺,對別人是慈悲,正覺是自受用,慈悲是他受用。這就是修學淨宗要常存這個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我用這幾句話來解釋大家容易懂。早年間,我在美國、加拿大到處講經,勸導大家發菩提心,我一共說了二十個字,這前面十個字勸發心,後面勸一向專念,「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一共二十個字,勸勉同修。這二十個字簡單,容易記。二十個字,十樁事,前面十個字是發菩提心,後面十個字是一向專念,專,著重在專。所以要看破、要放下。為什麼?看不破,放不下,這個字做不到;能做到專,就是專心、專念、專行,一定要看破、放下

  看破、放下,是最早我跟章嘉大師第一次見面,他教給我的,我向他請教。在這個之前,我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最後這一個單元老師講的是佛經哲學。在這之前,我們對佛教產生很大的誤會,認為它是迷信、它是宗教。老師把佛經哲學介紹給我,告訴我,「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要學哲學找哲學家,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這麼進佛門來的。所以見到章嘉大師,我就向他老人家請教,佛法這麼好,有沒有方法讓我們很快就契入境界?章嘉大師看著我,我也看著他,我們看了半個鐘點,一句話沒有。這是大師的教學方法。什麼原因?我們年輕,心浮氣躁。問這麼一個重要的問題,所以他老人家在等,等什麼?等我們這年輕人把浮躁的這個心行放下了。半個小時,看著我們,好像入定一樣,他才說。說一個字「有」,我們精神馬上,等了半天,還不錯,有,我們的精神又提起來,又浮躁了,他老人家就不說了。這等了大概十分鐘,我們又恢復到好像定的氛圍,他就告訴我,「看破、放下」。你看就這麼兩句話,差不多消磨一個小時的時間。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再幫助你看破,從初發心到如來地,相輔相成

  我們那個時候初學,章嘉大師沒有用佛門的術語,要用佛門術語我們聽不懂。這是什麼?大乘教裡面的止觀,止就是放下,觀就是看破。那要用這個名詞可費事了,兩個小時我們聽不懂。他用最淺顯的,看得破、放得下,我們一聽,好像就懂了。其實是不是真懂?也是似懂非懂。如果真懂了,真懂就放下了;懂了還放不下,這不是真懂。所以我跟章嘉大師那段時間,三年,每個星期見一次面,他老人家教我的都非常踏實。我們做不到的他絕對不說,都是我們能做到的,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緣六塵境界

  看破是什麼意思?明瞭事實真相。看破是不起心、不動念,這是佛,我們做不到。我們起心動念自己不知道,完全不知道,起心動念太微細,以後學佛學了幾十年才知道。在日常生活當中最重要的,今天講主觀、客觀,主觀的觀念要放下,為什麼?錯了。《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幫助我們看破,看破之後你就能放下了。「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佛法,法都要放下,都不能放在心上。為什麼?清淨心中一法不立,也就是一法不生,那是真心。這要學好多年慢慢才能體會到。要把這個環境,六道輪迴、十法界,乃至於大乘、小乘,那是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對治煩惱習氣用的一種手段。好像大夫治病開的處方,目的是你吃了之後病好了。病好了之後怎麼樣?藥就不要了。病好了之後,藥還捨不得丟掉,那你永遠生病,這就錯了。所以法尚應捨,世間法統統放下,佛法也放下,就成佛了;世間法放下,佛法沒有放下,最多你得菩薩的位次,成不了佛,必須把佛法也捨棄。為什麼?它是假的不是真的。

  佛法因緣生,凡是因緣生法都不是真的。佛講得清楚,我們自己要能把它聽懂,依教奉行。佛法的修學有法喜,法喜也是煩惱,法喜也是習氣,要怎樣?在佛法當中如如不動,就對了。不能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妄想。我們今天念佛,心裡有阿彌陀佛,算不算妄想?算。那我們為什麼不把它放下?我們放下就沒有依靠,煩惱習氣全冒出來了,所以用一句佛號代替所有的妄念。我們的目的不是成佛,成佛要一念不生,我們還有一念,我們不是成佛,是為什麼?是為往生極樂世界。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之後再放下,就成佛了。所以這個道理要懂,搞清楚、搞明白了,不再懷疑,一心專念,到極樂世界去成佛。這個地方修行的環境不是很好,我們在這個地方用功不得力,沒有好老師指導,所有的環境都是誘惑,都是讓我們生起貪瞋痴慢疑,它不是教我們清淨平等覺。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教我們清淨平等覺,就對了。

  清淨平等覺是因大乘是智慧,無量壽是福報。一切福報當中,無量壽是第一福報,有它才有一切福報,要是沒有它,壽命短,什麼福報它都落空。所以無量壽是第一福報,到極樂世界都能得到。阿彌陀佛的教誨,大乘,智慧;無量壽,福報,圓滿的福報;莊嚴,莊嚴就是美好,美好到極處,美好到究竟。這個經題上半段是講極樂世界的果德,後面是修因,清淨平等覺是修因。淨宗修學的因緣果報都在經題上。所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這部《無量壽經》修行最高指導原則,就八個字。這八個字,念老說,「此即成就菩提之親因。因者,種子也。乃成就菩提果之種子,故名善根」。




2021年4月11日 星期日

學習《金剛經》《心經》對念佛有幫助嗎? | 般若經典,主要就是教我們看破放下 | 真正能看破放下,對念佛有非常大的幫助

 


學習《金剛經》《心經》對念佛有幫助嗎? | 般若經典,主要就是教我們看破放下 | 真正能看破放下,對念佛有非常大的幫助


問:近來有部分學習《無量壽經》的老居士,轉向學習《金剛經》、《心經》,但也沒有捨棄淨土,請問這是否能夠幫助淨土行人真正看破放下?

答:《金剛經》、《心經》確實教學的宗旨就是教你看破放下,真正能看破放下,對念佛有非常大的幫助

我們在《華嚴》裡面看到的,只要你能夠放下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執著,不再執著,統統放下,你就證阿羅漢果,那念佛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確實把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放下,念佛往生不是生凡聖同居土,是生方便有餘土,就高了。如果再能對一切法不但放下,分別也沒有,那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實報莊嚴土,到極樂世界就花開見佛,品位就高。

所以為什麼不放下

《金剛經》上確實是給我們說明世出世法的真相,真相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我們在《華嚴經》裡面也講了很多次,這是個幻相,不是真的。

相有體空,根本不存在,就像我們看電影上的銀幕現相一樣,你不能說相沒有,你也不能說它真有,我們眼前現相統統是這樣。了解事實真相,你就不會執著,你自然很容易放下。

不能放下,對於事實真相是一無所知,他要佔有,據為己有,實際上連身體都沒有辦法據為己有。

你每天晚上睡覺,睡覺跟死沒有兩樣,你睡著的時候,人家把你身體抬走了,你都不曉得。所以你想想看,什麼是自己?

身體都不是自己,身外之物就更不是自己,你為什麼不放下?

不放下的虧吃大了,你要放下了,放下之後你想想看,你煩惱少了,你沒有牽掛,沒有憂慮,你就得大自在。

為什麼煩惱那麼多?就是放不下

你放下之後,煩惱沒有了,智慧開了,然後你才曉得佛菩薩沒有騙人,佛菩薩教人句句是真實的,句句都是實在的,真實的學問。尤其是人事的關係,真正能放下一切情執,這個喜歡,那個討厭,把這些念頭放下,你跟一切眾生相處就平等。

能夠平等心,用清淨心,這就是佛菩薩,就是佛心,你用真心;還有喜怒哀樂,還有分別執著,妄心,不是真心。妄心學佛,不能證果,也不能往生,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金剛經》、《心經》,般若這個系列的經典,主要就是教我們看破放下;看破是了解事實真相,放下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事跟事沒有妨礙,只要你心裡頭沒有分別執著,《華嚴經》上講的事事無礙。

事可以受用,就是說你可以享受,不能據為己有;據為己有就錯了,決定得不到。

像我們看電視、看電影一樣,你可以欣賞,你知道那裡頭一樣東西你都得不到,所以你也沒有念頭想要一樣東西,那全是空的,轉眼就過去。

我們對這個世界要像這樣看法,你的心才會平靜,才會歡喜,再也沒有懊惱。


學佛答問(第38集)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HK Buddhist Education Foundation


2021年4月9日 星期五

大多數人口裡想往生,心裡頭沒這個意思 | 真正有這個意念,你的態度完全都變了 | 從哪裡變起?你每天只讀誦這部經,絕對不會看第二部經

 


大多數人口裡想往生,心裡頭沒這個意思 | 真正有這個意念,你的態度完全都變了 | 從哪裡變起?你每天只讀誦這部經,絕對不會看第二部經


  演【今則念佛眾生,佛常住頂,永無魔事故。】

  這個是真實的,可是諸位要牢牢的記住,你要真念佛才行。你一心持名,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就常常護念你。不但西方三聖護念,這經講到後面你才會曉得,十方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不護念的,為什麼?因為這部經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你一心受持,換句話說,一切諸佛沒有一尊佛不護念你。你怎麼會遇到魔障?當然不會。你要是二心三心,那好了,佛都不會護持你了,為什麼?你沒成熟,你這一生當中不能成就。一心,就是我這一生當中決定要往生淨土,那麼諸佛一定要幫助你,一定要照顧你,一定要滿你的願。你三心二意,你自己沒有決心,所以得不到諸佛的護念。

  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不是佛對於眾生不平等,是眾生意念上有差別。大多數人口裡想往生,心裡頭還沒有這個意思,所以諸佛清楚得很,他不來找你的麻煩。你真正有這個意念,你的態度完全都變了,從哪裡變起?第一個,你每天只讀誦這部經,絕對不會看第二部經。我跟諸位說,供一尊佛像,天天看到就是這尊佛像,再好的佛像擺在面前也不會看它一眼,那你是真的專心,真的是一心稱名了還想看看這個,看看那個,這個也不錯,那個也很好,你沒有專心,換句話說,你得不到諸佛菩薩的加持,這一點諸位特別要記住。

  所以我們供一尊佛像,一生當中不要更換,不要改變,到你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你,阿彌陀佛現的那個身就跟你供的像一模一樣,不會現別的身。為什麼?你天天看他,印象很親切,佛菩薩隨類化身,他會現一個最親切的身來接引你。你供養了一生、禮拜了一生,到時候果然來迎接了,這個多歡喜。所以像供一尊,經就念這一本,什麼都要專一二六時中念念不離開四字洪名,念六字也可以,這才叫一心持名。




如何才能遠離嫉妒? | 嫉妒不改,菩提道決定產生障礙,墮三途機會特別大

 


如何才能遠離嫉妒? | 嫉妒不改,菩提道決定產生障礙,墮三途機會特別大


  第一個問題:「《無量壽經.往生正因》第二十五品說:『不當瞋怒嫉妒』;《太上感應篇》講到『常行嫉妒』之罪過;《文昌帝君陰騭文》也講到『勿嫉妒人之技能』,可見古聖先賢常勸人放下嫉妒心,請教恩師如何下手、如何思惟才能遠離嫉妒?」

  答:這樁事情確實是非常嚴肅,因為這個煩惱如果不能夠把它徹底改過來,在菩提道上決定產生障礙,不但道業沒有成就墮三途的機會就特別大。怎麼改法?《了凡四訓》裡面說得好,有從事上改,有從理上改,有從心上改,《了凡四訓》可以多看看,很值得參考。在事上改的功夫淺,勉強把自己嫉妒心壓制住;這是石頭壓草,根沒有斷,這不是辦法。想到嫉妒障礙的業因果報,這很可怕,才把嫉妒心稍稍壓住。從理上,如果要是能夠懂得是比較好,我跟人是一體,別人的長處就是我們的長處,別人的德能就是我們的德能,我們不但不能嫉妒人家,而且幫助人、成全人,成人之美。為什麼?他的事業成就,我們社會大眾得福,我們自己也得福報,這是明白這個道理。我們障礙別人,實際上就是障礙自己,是障礙社會許許多多眾生的福利,哪裡是對一個人?如果這個人所做的,他的作為功德利益非常大,能影響社會,能影響歷史,我們的嫉妒心把他破壞,把他障礙,這罪過多重!常常想到這個道理,我們嫉妒的心自然就淡化了。

  如果從心理上改,這是最高明的。佛教菩薩就是教所有一切學佛的同修,無論在家出家,「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間雜」,嫉妒是不善,怎麼可以把這個放在心上?把你的良心破壞了,把你的善行破壞了。你這一生本來可以作佛、作菩薩,因為一念嫉妒心,你墮地獄了。真的,天堂、地獄就在一念之間。《感應篇》、《陰騭文》是從因果報應來講,這是最明顯的。從利害上來說,你懂不懂這個利害?知道一個人要是沒有嫉妒心,確實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尊敬你;你有嫉妒障礙,諸佛菩薩、一切善神遠離你。而誰跟你接近?妖魔鬼怪跟你接近,這些道理不能不懂。常常想到別人的善,就是我們自己真性裡面的一分勝德,一定要成全別人,絕對不破壞別人,就是自己的冤家對頭,他要做一樁好事,我們也要把恩怨放下,幫助他。為什麼?幫助社會、幫助一切眾生。





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之下,沒有一樣是存在的:常作如是觀,好! | 「不可得」太可貴:不可得你才能真放下

 


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之下,沒有一樣是存在的:常作如是觀,好! | 「不可得」太可貴:不可得你才能真放下


正見者,遠離一切諸邪見故」。一切邪見不離五種見惑,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五種,這五種都叫邪見,總名邪見。第一個,今天迫切必要,我們要救今天的社會,要救今天的地球,這是妙法,正見。我們想一想這五種見惑,頭一條是身見,每個人都把身當作我,為這個假我、為這個邪見造無量無邊的罪業,他不知道,你說冤不冤枉?這身不是我,身是什麼?身是妄想在高頻率波動之下產生的物質現象。這頻率高到什麼程度?是一秒鐘的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就是一秒鐘它波動的次數是二千二百四十兆。我們講次數,二千二百四十兆次,這麼快的波動之下產生的幻相。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個畫面出現,這個假相出現,哪一個假相是?這我們在裡頭找,哪一個假相是我?總不能說這些假相統統都是我,那講不通,我只有一個。一個找不到。所以得認識清楚,這身體是什麼?我們提倡讀《金剛經》,《金剛經》上說「所有相皆是虛妄」。阿賴耶的相分是從阿賴耶的見分變現出來的。見分,見分就是念頭,在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產生的念頭,錯誤的。把這個東西當作我,為它造無量無邊罪業,錯了。

  從身見就產生邊見,邊見是什麼?二邊,我、你、他,一個人站在一邊,對立了。邊見就是對立,我跟人對立、我跟法對立、我跟事對立,冤親債主都是對立,冤是對立,親也是對立。對立存不存在?都不存在,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之下,沒有一樣東西是存在的。你的壽命多長?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無法想像,體會不到,全是盲目。釋迦牟尼佛在經上比喻叫「可憐憫者」,誰可憐?這個迷惑顛倒,把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的假相當作我,認定作我,死抓住不放,抓又抓不住,還是溜掉了,沒有一個念頭能抓住的。

  我們現在想抓,抓什麼念頭?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是同樣的速度在生滅。都把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裡面的相分認為真有,不知道它是生滅相。《金剛經》的偈子講得好,「一切有為法」,有為法就是有生有滅,任何相,只要是現象,物質現象,都有生有滅,生滅的頻率是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鐘。常作如是觀,好,為什麼?你把宇宙萬法的真相看到了,它是假的,它不可得。這個不可得太可貴,為什麼?不可得你才能真放下,不放在心上。拿什麼放在心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阿彌陀佛這個念頭也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是妄,它妄裡有真。真是什麼?真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這個可不得了,幾個人知道?知道的人有大福報,知道的人解脫了,知道的人不再搞生死輪迴,幹什麼?續佛慧命,往生極樂世界。續老祖宗的慧命,誰的老祖宗?全人類的老祖宗。老祖宗慧命是什麼?漢字、文言文,經史子集,這是人類老祖宗傳下來的慧命。只要這個慧命不斷,人就有幸福、就有快樂;這個慧命斷了,地球上人類沒有了。佛的慧命斷了,眾生是無量苦,沒有人能救你。所以我們要知道,為往聖繼絕學,為天下蒼生開太平,這是什麼事業?菩薩事業,這是菩薩。





2021年4月4日 星期日

老實念佛重要 | 理一心是真心,聲聲佛號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 佛念一聲佛,罪都消盡了,不止八十億劫

 


老實念佛重要 | 理一心是真心,聲聲佛號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 佛念一聲佛,罪都消盡了,不止八十億劫


蓮池大師在《疏鈔》裡頭說:「故知至心念阿彌陀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良繇正指理一心故」。這個不容易,念到理一心的時候,一聲佛號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人有疑言,罪既多劫,業重障深,久勤懺摩」,懺摩就是懺悔,「漸積功德」,這個功德是天天在累積,「庶可消亡」,這個滅罪可不容易;「而念佛一聲,滅多劫罪。因微果巨,固所不信」,因小果大,好像不相應。

  這個事情我們以惠能大師做個例子,能大師他能夠頓捨頓悟,可見得這個東西重要。明白了就放下,不再放在心上,這比什麼都重要。惠能大師聽人家念《金剛經》,念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把那個心放下了。心確實不能安住任何一處,世間法不能住,不能住在名聞利養、貪瞋痴慢,不能住在這些地方。再者,不但惡不能住,善也不能住,為什麼?住善,行善,修積善功德,將來的果報在三善道;住在惡的念頭上、惡的行為上,損人利己,來生的果報在三惡道,善惡果報絲毫不爽。我們今天目的是要出離六道輪迴,不再搞六道輪迴了,那唯一的方法是什麼?就是求生淨土,永遠脫離娑婆世界,永遠突破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這叫真正的成就。所以《金剛經》上這句話,能大師就在這開悟的。

  到了黃梅,拜了五祖,五祖分配他到碓房裡面去做義工,他是個砍柴出身的,有力氣,在碓房裡面舂米破柴,還幹他的老本行,不要換別的行業,這就是參禪。禪是什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禪。他在那裡舂米破柴,不感覺得累,為什麼?因為他的心沒有住在破柴上,沒有住在舂米上。他要住在破柴舂米,他就會感覺得很辛苦、很累。他沒有,他在那裡遊戲,無所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個心是真心,不是妄心。妄心有住,真心無住。所以他用清淨平等心舂米,用清淨平等心破柴,妙極了!他這個修行用功誰知道?五祖知道,這廟裡頭沒有一個人知道,只有五祖一個人知道。所以在寺廟裡住了八個月,五祖想想功夫成熟了。成熟是什麼?徹底放下。所以五祖宣布,自己年歲大了,退位傳法,傳第六代。要傳給一個什麼樣的人?無住生心的人才有資格。

  代代祖師都是無住生心。生心是什麼?樣樣都幹,不妨礙,做度眾生的事業。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示現八相成道,那是生心。一生講經教學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講這麼多經,同學有疑問提出來,回答,都記載在經典當中,那是什麼?那是生心。生心就造業,可是他不造業,為什麼不造業?雖然生心,他無住。我們今天這個生心有住,你今天幹了一樁什麼事情,一樁一樁都記得牢牢的,還怕忘掉,寫在日記本上,你看這麻不麻煩?還要做出成績來,這成績做什麼用?這成績是三善道、三惡道的,怎麼搞都出不了六道輪迴。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明白了,飯照吃,事照幹,就是吃飯、幹事、睡覺,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就對了。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容易,為什麼?法身菩薩的境界。你要到這個境界,你跟六祖是同一個階層的人,你不是凡夫,在西方極樂世界稱之為法身菩薩。四土他住哪一土?他住實報莊嚴土,他不是同居土,他不是方便土。

  所以,《金剛經》上這一句話精彩極了,我們也可以說全經五千多字,最重要的一句是什麼?就是這一句。核心惠能大師能掌握到,能聽懂,能把它掌握到,能把它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工作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五祖衣缽傳給他了,嫉妒障礙的人多,那些人對五祖的這種做法都不懂,認為五祖年歲大了糊塗了,衣缽是不是惠能搶去的,不是五祖給他的,逃跑了?大家胡思亂想。這裡頭只有神秀知道,畢竟是個通宗通教的人,雖然沒有大徹大悟,他明理,所以他若無其事。這用能大師做個例子。

  因微果巨,因是念一句佛號,他用的是真心念的,理一心是真心,明心見性之後,聲聲佛號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沒有證得一心以前,沒這麼大的力量,當然也消,沒這麼多。如果明心見性,念到理一心,每一聲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什麼原因?要講真的原因,你本來是佛,這給你講真話。你本來是佛,佛念一聲佛,罪都消盡了,不止八十億劫,無始劫以來的罪都消得乾乾淨淨。所以這老實念佛重要。這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功夫成片,先求這個階段。這個功夫成片沒有得到,事一心、理一心只是說說而已,你達不到。證得功夫成片之後,向上提升到事一心,證得事一心之後,再提到理一心,一個層次一個層次慢慢往上提升,這就對了。表面上看起來,念佛的因很微弱,很小,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個果大,所以難信。

  下面講,《疏鈔》裡給我們說,「今謂至心者,即一心也」,不但是一心,是理一心。「若事一心,雖能滅罪,為力稍疏,罪將復現。多多之念,止可滅少少之愆」。多多的念,像我們淨土宗第六代祖師,永明延壽大師,大家都知道,提起來都敬佩。他老人家在世每一天念佛,白天十萬聲,晚上十萬聲,十萬聲這是多念,多多之念。永明延壽,阿彌陀佛再來的。他是教我們,為我們示現苦口婆心,我們應當仰慕,應當向他學習。說「此」,這個地方所講的「至心」,正是理一心。「理一」,不是事一,是理一心,屬於理一心。「一心既朗,積妄頓空」,返妄歸真。「喻如千年闇室,豈以一燈,闇不速滅。這再用燈做比喻,這個房間一千年了,時間長,都沒有燈光,我們點一盞燈,立刻黑暗就沒有了,就照得很清楚。這個比喻大家容易懂。至心一念,一聲,就好像只依一盞燈、一支蠟燭,黑暗就滅了。所以一心既朗,積妄頓空。

  妄念,什麼是妄念?只要是念頭都是妄念。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念頭。告訴你,念佛的念頭都沒有,清淨心裡頭沒有佛,真清淨;還有個佛,不清淨。但是這個不清淨它有個好處,這個一念是佛,不是別的念頭,它不清淨它也沒有辦法幫助你成佛,但是它跟極樂世界是通的,你能夠念,阿彌陀佛就能接引你往生。到什麼地方再去修理一心?到極樂世界。在這個世界很難修,你什麼都放不下;到極樂世界很好修,為什麼?樣樣放得下,它的資源太豐富了,沒有一樣東西不是心想事成。你證得心想事成了,你還會有貪戀嗎?沒有了。想要它就現前,不要就沒有了,你看多自在,不需要收藏。你說經本,我要念經的時候,經本,大字經本就擺在面前;念完,不念了,沒有了,就不見了,不需要收藏。極樂世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想佛佛現,想菩薩菩薩現,得大自在,那個環境好,阿彌陀佛不必教你放下,你自然放下了。這個地方佛天天勸我們放下,勸了一輩子還是放不下,這個地方多苦,要把它認識清楚。

  下面說,「故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這《法華經》上說的。這一句,「不獨《妙法蓮華經》有之」,《法華三昧觀經》也有,這經上說:「十方眾生,一稱南無佛者,皆當作佛。唯一大乘,無有二三。一切諸法,一相一門,所謂無生無滅,畢竟空相。如上所說,非理一心而何」。念老把這一段經文拈出來,證明前面所說的一心是理一心。這些話都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可以用佛說的話來作證。十方眾生,一稱南無佛,只念一聲,可是這一聲佛號功德不可思議,皆當作佛。為什麼?因為你本來是佛,你迷了,佛來幫助我們,用念佛的方法開悟,就對了。我們念佛為什麼開不了悟?念佛的同時有妄想、有雜念、有分別、有執著,攪和在一團,所以回不去,作不了佛。

(中略)

  下面給我們說真話,「一切諸法,一相一門,所謂無生無滅,畢竟空相」。就是《般若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就這個意思。一相一門,什麼相?空相。什麼門?空門。不生不滅,這是真的,你不能說它有生滅。我們今天看到這現象,現在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物質從哪來的?這物質現象,是念頭在高頻率波動之下產生的幻相。這幻相頻率多高,一秒鐘波動多少次?我們同學曾經算出來,二千二百四十兆次。你能不能說它有生有滅?現象現前,這個相不能說有生,不能說有滅。沒有一樣不是無生無滅的,畢竟空相,物質現象不生不滅;精神現象,念頭,也是不生不滅;自然現象還是無生無滅,畢竟空,統統不可得。你聽懂了沒有?沒懂,為什麼沒懂?誰能聽懂?惠能聽懂了,所以惠能放下了。我們聽了好像明白了,沒放下,沒聽懂;聽懂了就是惠能。賢公老和尚,我估計他四十歲左右得理一心,那就是他聽懂了,徹底放下,一天到晚嘻嘻哈哈、快快樂樂,他幹粗活,他種田,他不感覺到累,非常歡喜。為什麼?工作照幹,心裡頭乾淨。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就是理一心,無論幹什麼事情快樂無比

  如上所說,非理一心而何?這說出真的是理一心。「蓮池大師謂《觀經》之至心,即理一心」。《觀無量壽經》上講的至心,至心念阿彌陀佛一聲,理一心。「蓋臨終親見獄火,乃生實信,故能頓釋萬緣,唯提一念」,頓釋萬緣就是徹底放下。為什麼放下?他臨命終時看到地獄,他不驚不怖,他立刻回頭,一心稱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他唯提一念,「念念離念,念念是心,念念契真,念念是佛」,這就是理一心。念念離念就是無住生心,這個就是無住。有沒有念?有念。念怎麼樣?念,自己沒有住相。也就是說,自己念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裡面,諸位要記住,念這句佛號裡面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離念就是離這四種念頭,妄想、雜念、分別、執著沒有,念念離念。於是怎麼樣?念念是心,念念都是,這個就是自性;念念是真,就是真如,所以念念是佛。「如是臨終十念,契理一心,故得滅罪往生」。這個人往生到極樂世界,無量劫之前一直到現在所造的這個業,不論是善業惡業,統統沒有了。這個人往生到極樂世界,他肯定是生實報莊嚴土,為什麼?理一心。

  「又何為至心」,什麼叫至心?至心,《觀經》上說的。「《無量壽經宗要》引什公之喻」,什公是鳩摩羅什大師,鳩摩羅什大師在這講了個比喻:「譬如有人,值遇惡賊,直來欲殺。其人勤走,渡河求免」。講到人在路上遇到強盜了,這個強盜要搶劫他,還要殺人,這人趕快跑,跑到河邊,跑到河邊就想渡到河那邊去,這個賊就追不上來了。「爾時但念渡河方便」。這個時候他的心專一,為什麼?他只求用什麼方法過河,那一邊強盜在追,這一面跑著、一面想著,他只有一念,他沒有第二念,「當念渡河,即是一念」。這個比喻。「此等十念,不雜餘念。行者亦爾,若念佛名,若念佛相等。無間念佛,乃至十念。如是至心,名為十念」。行者,修行人、念佛人,就跟這個比喻一樣。後面有人追殺來了,你現在怎麼辦?你現在走到河邊,還有別的念頭嗎?沒有了,就一念,怎麼能過去,強盜趕到河邊,你已經到對岸了,你才能脫險。

(中略)

  「是謂行人念佛」,修行人念佛,「如彼喻中人之欲渡河」。好像前面的比喻,有盜賊看到你了,來奪你的命、奪你的財物,你趕緊跑,跑到河邊,什麼念頭都沒有了,就一個念頭,趕緊過河,用什麼方法趕緊過河,所以沒有別的念頭,這叫至心,也叫專心,也叫一心。「如是之念」,這個一念,「相續至十,即為十念。臨終能行,決定往生」。這一句話說得非常肯定,臨命終的時候,我們要能夠提起正念,一念、十念決定往生

  「乃至一念(見《念佛三昧寶王論》)」,《念佛三昧寶王論》裡頭這幾句話很重要,「念心純固」,純就是沒有夾雜,固是堅固,「亦得往生」。就是一念那個念心,念心非常強,就是一念都能往生。「蓋以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是故五逆十惡,臨終念佛,乃至一念,亦得往生」。《念佛三昧寶王論》裡頭說的,說得好!所以我們平常要修的,純、固這兩個字很重要。現在科學家給我們做證明,念頭要純,念力要強,這個念頭可以改變物質的環境,所以科學家提出「以心控物」,科學把佛法證明了。為什麼?現在我們明白了,物質現象是從念頭生出來的,不是真的,念頭滅了它就沒有了,有念就有生,無念就不生。有念都是妄心,無念是真心。物質現象有生有滅,是妄心生的,阿賴耶的境界相。不生不滅,那是自性的相分,自性現相。雖然不生不滅,它也不是真正存在,這個道理要懂。自性心中一念不生,哪來的相?相是怎麼來的?相是阿賴耶變的。《華嚴經》上告訴我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點都不錯。心是真心,離念就是真心,有念就是妄心。所以無住生心,無住是真心,有住是妄心。我們今天是妄想、分別、執著一起出現,妄想是起心動念,是無明,分別是塵沙煩惱,執著是見思煩惱,六道輪迴是這麼來的。所以念佛法門暗合道妙,它不明顯,它真妙。巧入無生,非常巧妙的,你不知不覺就入了無生的境界,無生就是無住。「是故五逆十惡」,這是造作極重的罪業,「臨終念佛,乃至一念,亦得往生」,真正不可思議。念佛為什麼?暗合道妙,巧入無生

  「正顯彌陀本願不可思議」。最後結歸,歸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十八願,彌陀願力不可思議。「法藏菩薩五劫思維之果,即在於此」。法藏菩薩五劫修行,五劫是時間,這麼長的時間考察、思惟、選擇,成就極樂世界,果德,即在於此,四十八願圓滿成就了。「五逆十惡臨終之際,地獄相現,眾火俱至」。地獄是一片火海,只要是地獄都離不開火,也就是瞋恚所感的業報。「而能以稱名故,頓離妄惑,入理一心」。稱名是緣,最重要的。離就是放下了,放得快,地獄相現前,看到地獄了,馬上把念頭息掉,什麼念頭都沒有,一句佛號。這個訓練要天天幹,幹成習慣了,到臨終地獄相現前,你才能相應。如果很生疏,到臨終地獄相現前,被地獄嚇到了,那就完了,恐怖現前,這就麻煩大了。地獄相現前,知道了,這就好比賊追到我面前,要殺我了,「阿彌陀佛」一句佛號,那個賊就退了,要快。我們現在不要等臨終,等臨終是真的一點沒把握,現在就幹,現在我就放下、我就不執著、我就不分別,時時刻刻想到「所有相皆是虛妄」,世法如是,佛法亦如是,沒有例外的。所以「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八萬四千法門,我們統統捨掉,我們就一句阿彌陀佛,幹真的,這個樣子才決定得生,才真有把握。

  你看「頓離妄惑」,是什麼?它是,不是真的,迷惑所造的善惡業,都不是真的。統統放下了,入理一心。理一心是什麼?見性了,回歸到真心,不是妄心。這入理一心就轉阿賴耶,阿賴耶沒有了。阿賴耶沒有了諸位想想,阿賴耶的業習種子也沒有了。我們無量劫造的業在哪裡?在阿賴耶的種子裡頭,像儲藏室一樣,無量無邊種子,儲藏我們的善惡業習,習氣。現在一回歸,一回歸自性,入理一心就是回歸自性,立刻轉八識成四智,阿賴耶裡面業習種子全沒有了,這麼個道理。你明理你就相信,你不明理你不相信。我們天天要學佛,天天要進步,天天要放下,天天要把這一句佛號抓牢。這一下就入理一心,讓人難信,不敢相信。這不敢相信也不能夠怪他,為什麼?他迷得太深了,無量劫到今天都迷惑顛倒,都把第八識認為是自己真心,隨著第八識種子所含藏的習氣在六道裡頭流轉,苦不堪言。好不容易有這麼一個機會,這個機會是一閃光就沒有了。你要是抓到了,就入理一心,抓不到又搞輪迴。什麼叫抓到?就在這一念萬緣放下,這就是抓到了。萬緣一放下就是理一心,理一心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