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9日 星期一

「凡心有知,則有所不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無知而知,知即無知也」


「凡心有知,則有所不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無知而知,知即無知也」

⭕「凡心有知,則有所不知」……那個有知是什麼東西?叫妄想
不要以為你真的有知,妄想,不是真智慧。

⭕一切眾生之所以不能成佛,那個病根就是妄想、執著

妄想……就是有知
執著……就是有欲望……

有知就是所知障的根源,
有欲……就是煩惱障的根源。

⭕「聖心無知」……他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無知而知,知即無知」,無知之知……
即使有人問他,答覆出來的話,還是無知,為什麼?他沒起心動念

⭕真心離念聖心就是真心
凡心就是迷心、妄心

妄心裡面有知
真心裡面無知

⭕六百卷《般若》說的什麼……「無知無得」,就說這四個字。
這四個字世尊說了二十二年我們還沒搞清楚,
怎麼知道沒搞清楚?我們還是有知、還是有得……

⭕《心經》是大般若的綱領……末後總結也是「無知亦無得」……
我們想求,念念想求有所得,這個就是造罪業,這就是輪迴的根本
只要你心裡頭有知有得,你就免不了輪迴……

⭕只有念佛求生淨土,這叫帶業往生
帶什麼業?帶有知、有得,帶這個業往生。

如果不是從修念佛法門,有知有得就決定出不了三界,不管你修哪一個法門,依舊在六道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心有知,則有所不知」,這是凡人,凡人的心有知,你知道的不少,有知,有知就有所不知。那個有知是什麼東西?叫妄想。不要以為你真的有知,妄想,不是真智慧。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之所以不能成佛,那個病根就是妄想、執著。妄想是什麼?就是有知,執著是什麼?執著就是有欲望。所以有知就是所知障的根源,有欲,這個欲望就是煩惱障的根源。我們常講二障,所知障跟煩惱障,這二障從哪兒來的我們要清楚。所以諸佛菩薩他無知、他無欲,他沒有欲望,他沒有知。無知,所知障沒有了;無欲,煩惱障沒有了,二障破了,圓成佛道。

  「聖心無知」,聖人的心無知,所以他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無知而知,知即無知」,無知之知。無知之知那個知是怎麼來的?眾生有問題請教他,隨問隨答,這是有知;眾生要沒有問題問他,他無知。所以即使有人問他,答覆出來的話,還是無知,為什麼?他沒起心動念,沒有想想,你這個問題問我,我應該怎麼答覆你,沒有這個念頭。就像我們敲這個磬一樣,敲得重,它就響得大;敲得輕,它就響得小,你敲下去,它沒有說想一想,我應該怎麼樣應你,它沒有念頭。所以真心離念,聖心就是真心,凡心就是迷心、妄心,妄心裡面有知,真心裡面無知。

  所以,世尊當年說法,在一切經裡頭,《般若經》講的時間最長,二十二年講般若。說法總共四十九年,講《般若經》就用了二十二年。在現在收集的經典當中,《般若經》部頭最大,有六百卷,六百卷《般若》說的什麼?給諸位說,只說了四個字,「無知無得」,就說這四個字。這四個字世尊說了二十二年我們還沒搞清楚,怎麼知道沒搞清楚?我們還是有知、還是有得,這就是二十二年講的我們還是沒搞清楚。《心經》是大般若的綱領,大般若的綱要,《心經》末後總結也是「無知亦無得」。那我們想求知,念念想求有所得,這個就是造罪業,這就是輪迴的根本。只要你心裡頭有知有得,你就免不了輪迴。在這個狀況之下,如何能夠了生死、出三界?只有念佛求生淨土,這叫帶業往生。帶什麼業?帶有知、有得,帶這個業往生。如果不是從修念佛法門,有知有得就決定出不了三界,不管你修哪一個法門,依舊在六道之中,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像我們這種根性,這個境界達不到,達不到那就要曉得,一定要依靠阿彌陀佛,一定要依靠淨土法門,帶業往生,橫出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