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30日 星期六

「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沒有真正修行人講解,完全是自己的見解,看不懂

「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沒有真正修行人講解,完全是自己的見解,看不懂


  自性不是三種現象,能變三種現象,這個妙!科學對它沒有辦法。怎麼辦?怎樣才能證得?大乘經裡頭佛常說,「唯證方知」。用什麼方法證?要用禪定的功夫,科學、技術、儀器都對它不起作用,再精密的儀器都沒有辦法偵測到它。佛說只要你真正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也就是說,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就見到。這見性,見性就成佛,就不叫你是凡夫,叫你做佛陀。人人都能見性,只要你放下就行,你放不下見不到,放下就見到。科學家今天的成就到了見性的邊緣,他就是見不了,他一放下他就見到。這是佛法深妙之處,學佛的人從來不知道佛法是高等科學、高等哲學,不知道。這些科學家、哲學家提出的這些研究報告,我們看到了、聽到了,才恍然大悟,我們深入經藏,原來是高等哲學、高等科學。

  這是說有形相的世界,還有沒有形相的世界,及不著者,不著者是沒有形相,用這個做比喻。盡以為塵,那這個塵數還得了!是真正的無量無邊、無盡無數。一個塵算一個劫,釋迦牟尼佛說他成佛以來比這個劫還多,多到什麼程度?復過於,過是超過,此就是前面的比喻,一塵一劫無量無邊、無數無盡,他還超過這個。超過多少?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這是說他成佛,這話我們能相信嗎?

  我初學佛的時候,認識一位當時台灣大學的教授,他不當教授了,他開書店,去做生意、做買賣,發財了。那時我剛剛學佛,他告訴我,他看過佛經,看過《金剛經》,他說釋迦牟尼佛是全世界會說大話的第一人,真高明。像這種大話別人說不出來,佛能說得出來,說時間之長,他能這樣說話。大學教授,很有名的教授,看過佛經,讀過《金剛經》,他告訴我,《金剛經》裡所講的東西像兩桶水倒過來倒過去,沒什麼意思。惠能大師聽《金剛經》大徹大悟,作佛去了;這個大學教授讀《金剛經》,他得到的是這麼東西,兩桶水倒來倒去,毫無意義。這就顯示大經裡頭所說的,「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這個智是世間智慧。這是大學教授,不能說他沒智慧,世間智慧,沒有真正修行人給他講解,他看不懂。

  這個教授不在了,他大我十幾歲,如果要在的話,差不多一百歲了,不在了。開書店,專門印古書,印中國傳統的古書,那時最初印十三經、印二十五史。我對這個東西很喜歡,在他家買這些書,跟他很熟悉。賺的錢不少,賺的錢什麼?買房子,公寓房子一層一層。我聽說,我那時候出家的時候他開店差不多有十年了,聽說買了有五十多個單位,變成房地產商了。沒有多久聽說他過世了,你說有什麼用?沒有一個單位房子他能帶走,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天天操這個心,到最後一場空,走了。所以人庸庸碌碌忙了一輩子,最後空的。他遇到我也算是有緣,但是不懂佛法,遇到經典看不懂,完全是自己的見解,批評經教,說釋迦牟尼佛是世界上說大話的第一名。這是他告訴我的,會說大話。

  所以這個比喻說來,我們能相信?能相信。為什麼?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不就解決了!本來是佛,這一點都不假。只是我們一念不覺,迷失了本性,變成這個樣子,這相上迷了,性上沒有迷。諸佛如來從自性上說,那就是本來是佛,釋迦如是,彌陀亦如是,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個不如是。我們從這個道理上明白了,明瞭之後,我們這種真誠恭敬心才生得起來,毛病習氣自然就減輕了。下決心要把它斷掉當然是最好,那成就快速;縱然沒有動這個念頭,它自然就輕了,理通了,事就明瞭,不再執著、不再分別了,至少這兩樣是可以做到的。對人、對事、對物只要做到不分別、不執著,你就非常快樂。為什麼?煩惱輕了。煩惱輕智慧一定就上升。煩惱跟智慧是一體的兩面,中國人講陰陽,智慧是陽面,煩惱是陰的那一面,陰生陽就消,陽生陰就消。就像白天晚上一樣,白天,黑暗都走了,沒有了;晚上陽光沒有了,黑暗又現前了,就這麼個道理,互相消長。

  所以佛的經教對我們大有好處,我們天天讀誦,恭恭敬敬的讀,全在恭敬心。印光大師說得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你得十分利益,百分誠敬你得百分利益,你有幾分誠敬心,你得幾分利益。不誠不敬,像我遇到那位教授,一點誠敬心都沒有,所以他讀經一絲毫利益都得不到,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現在像這些教授他們的態度的人很多,總是喜歡批評、懷疑、批判,完全用自己的意思。佛經一展開,開經偈,開經偈裡頭「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句話他不懂!所以真不容易。淨宗尤其難信,你不把道理搞清楚,那個疑的根不容易斷掉。

  我們再看下面文,「又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華會上世尊對根熟的眾生說,老修,也一直跟著釋迦牟尼佛到法華會上,跟了他四十二年。你看,阿含十二年,方等八年,二十年,再加上般若二十二年,四十二年。跟佛四十二年,佛給你講真話,給你說久遠劫就成佛了,久遠劫實際上就是本來是佛。但是跟初學的人講不能這樣說法,這樣說法,他說你這個人頭腦有問題,神經不正常,怎麼會說這種奇奇怪怪的話。所以說見諸眾生,樂於小法,你跟他說小法,他很喜歡。小法是什麼?人天法。在中國這個社會,古時候你給他講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他讚歎你說得好,這人天法,小法。你跟他講十善業道法好,他很歡喜,他能接受;你跟他講因果,善有善果,惡有惡報,他能接受,他歡喜。你跟他講要超越六道輪迴,他聽不懂;超越十法界,他更聽不懂。

  所以對於一般人,佛怎麼說?我少年出家。他十九歲出家去參學,學了十二年,印度所有的宗教他都學過,所有的學派他也學過。釋迦牟尼佛少年時候好學,廣學多聞,聽到哪裡有好的老師,一定要親近。十二年,十九歲到三十歲。到三十歲這一年,大概所有這知名的這些學派、宗教統統學過,所以他的知識也是集大成。這為我們示現,表演給我們看的,集大成。他不是在家裡冥想出來的,不是,他到處學習,就跟五十三參一樣,真學。到三十歲這一年,大概能學到地方全部都學過了,沒地方再學了,這在菩提樹下入定。古印度無論是宗教、無論是學派,他們有個特色,就是全都修禪定。所以印度的文化比我們中國高,中國沒有禪定,它有禪定。禪定有什麼好處?在定中能夠突破六道裡面的空間維次,也就是說,在禪定裡面你能見到六道,上面可以看到二十八層天,看到非想非非想處天,下面能看到地獄。那些障礙完全沒有了,你統統能看見,二十八層,欲界六層,色界十八層,無色界四層,清楚!所以印度宗教都知道,印度的學派也知道。他們的智慧,現在講這種科學常識從哪來的?從禪定當中得來的,但是只限於六道。

  像世尊這樣好學的人,我們一定會想到,這六道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會有六道?六道之外還有沒有世界?這些問題我們都會想到,我相信世尊也會想到。但是這些問題,在當時印度,無論宗教界、學術界都沒有辦法答覆你。他們講般涅槃,是把四禪天四空天認為是涅槃境界,就是清淨寂滅,這到頂了,沒有更高的。世尊要有這種概念的話,他一定還要往更深層去尋求,那就是入更深的禪定。因為古印度這些禪定,它只有八個等次,色界的四禪,無色界的四定,總共只八個層次,最高的是第八層次的定,最低級的是初禪,初禪你就見到初禪天,二禪你就能見到二禪天,你得到這個定你就能見到。欲界也有禪定,但是禪定沒成熟,叫未到定,他修定,還沒有達到初禪的境界,到初禪境界就超越欲界。

  所以佛在菩提樹下尋求更深層次的禪定,這大定。四禪八定是小定。四聖法界的禪定不是究竟的,比四禪八定高,阿羅漢第九定,《楞嚴經》上看到的;辟支佛比阿羅漢又高,那個第十個境界;四聖法界裡面菩薩,比聲聞、緣覺又高;四聖法界裡面的佛法界,那最高的,僅僅是無明沒破,見思、塵沙全斷了,他破一品無明就超越十法界,就證得一真法界,就是實報莊嚴土。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的,肯定是自性本定,在這個層次裡面不可思議,他證得的是什麼果位?《華嚴經》上講的妙覺如來究竟位,不在實報土,他在常寂光。這在禪宗裡面所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全明白了。

  出定之後開始教學,沒有出定之前,他在定中跟這些法身菩薩開會,做了一次報告。報告什麼?報告他所證得的究竟圓滿的境界。這份報告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多長的時間?我們人間的時間二七日,十四天。但是在定中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時空都不存在。《華嚴經》的分量多少?龍樹菩薩在龍宮看到的原本,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這部經我們地球裝不下,不但地球裝不下,你看十個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個大千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區,就是娑婆世界,整個娑婆世界也放不下,不可思議,沒有法子想像。龍樹菩薩從龍宮裡面帶出來的《華嚴經》,就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那是什麼?《華嚴經》的目錄提要。像我們看《四庫全書》一樣,《四庫全書》目錄提要,現在精裝五冊。全書,全書一千五百冊。我們沒看到,看到目錄提要。世尊有能力在我們兩個星期完成圓圓滿滿這份報告。所以不見性則已,見性之後真正是智慧神通不可思議。這是什麼?全是自性裡頭本有的,不是從外來的。

  記住,「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你要求真東西,要自性當中求。心外求法錯了,心外沒法。連釋迦牟尼佛講的這個東西都要回歸自性,你才有悟處。你不能夠,佛經上的術語叫「消歸自性」,不能消歸自性,那是什麼?常識,常識是心外之法。你看得很多、記得很多,我們今天講常識、知識,不是智慧。知識跟智慧是兩樁事情,智慧是從內心生出來的;知識不是,知識從外面,見聞覺知,從這來的。你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記得的,中國人叫記問之學,這是知識。東方人重視智慧,不重視記問之學;重視悟處,開悟,不重視記得多少。

  幼年的時代,孩童的時代記憶力好,讓你多背書,目的不是在記憶,這個要曉得。目的是什麼?目的是叫你不要打妄想。因為你不背書,小孩也會胡思亂想。胡思亂想很傷人,不好,養成習慣很糟糕,所以叫你去背書去。真正目的是把妄想打掉,那個記憶是附帶的,不重視記憶,重視開悟,重視開智慧。開智慧一定是清淨心,清淨心生智慧。所以記東西太多的時候,也把智慧的門堵塞了,不開智慧。把所記的東西消歸自性,全變成智慧,就得用這道手續,一定消歸自性,回歸到自性去。

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五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