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3日 星期一

知道一切法是夢幻響:修行就在這裡修|六根接觸人事物磨鍊到如如不動|如如不動跟夢幻響連起來,看破放下是一不是二,入境界了|淨空老法師

 


知道一切法是夢幻響:修行就在這裡修|六根接觸人事物磨鍊到如如不動|如如不動跟夢幻響連起來,看破放下是一不是二,入境界了|淨空老法師


【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

又《會疏。》曰:「
如夢者,如夢所見,雖有種種事,畢竟不可得,諸法亦復如是。
如幻者,如幻所現。雖似實化現,其體本寂滅,諸法亦復如是。
如響者,如空谷響。雖因聲擊發,自性無所有。諸法亦復如是。」

◎禮供聽法第二十六



◈放下對於往生大幫助
◇真放下就是證悟,沒有放下是解悟
◇我們完全是解悟
◇解悟能幫助我們證悟
◇趕緊放下就證悟
◇一放下,跟阿彌陀佛熱線就通了
◇我們起心動念佛知道,知道肯定就加持

  大乘經裡面我們聽得很多,我們完全是解悟,不是證悟。解悟能幫助我們證悟,怎麼幫助?知道事實真相,我們趕緊放下就證悟了。解悟是看破,看破要真放下那就是證悟,沒有放下的是解悟。要放,別執著,放下是證悟,這個不能不知道。我們知道不肯做,是什麼?無始無明習氣太重。如果不放下、不證悟,對我們沒有好處。所謂好處利益那是常識、是佛學,有進步,不是學佛,對了生死出三界、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相干。放下,放下那對於往生大幫助,這一放下跟阿彌陀佛就通了,現在講熱線就通了我們起心動念佛知道,知道肯定就加持

(中略)

◈知道一切法是夢幻響
◇夢所見,雖有種種事,畢竟不可得,諸法亦復如是
◇清淨心中一法不立;清淨心中一法不捨
◇本自具足就一法不捨;一法不立是本自清淨
◇性德上講一法不捨;修德上說一法不立。性修不二,性修一如

  「又《會疏》曰:如夢者,如夢所見,雖有種種事,畢竟不可得,諸法亦復如是」。夢的經驗我們每個人都有,夢中許許多多的事物,人事物,醒過來的時候一場空,畢竟不可得。世出世間一切法亦如是,不但世間法如夢幻泡影,佛法亦如是,所以佛法不可以執著,執著就錯了。大乘教裡頭常說,「清淨心中一法不立」,不能有一法,有一法就染污了,有一法就迷了。又說「清淨心中一法不捨」,不立是沒有,不捨?應有盡有,那是什麼?那是性德。應有盡有那些法,不是你有意無意放在心上的,不是的,心是空的。一法不捨就是惠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自具足就一法不捨;一法不立是本自清淨,他第一句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一法不立。為什麼一法不捨?它能生萬法,如果它要是捨,統統都捨了,它就不能生萬法。所以從性德上講一法不捨,從修德上說一法不立,性修不二,性修一如,這是不思議的境界,就是前面所說的不可說法,這是事實真相。這些話如果聽不懂,反覆去念,反覆的去想,就像禪宗參禪,把它當個話頭,時時刻刻提起來,不要找答案,提出這個疑問,時間久了心清淨,就豁然開悟,就明白了。

◇好像是真的,其實全是假的
◇阿賴耶變的,阿賴耶是個魔術師
◇根塵相接觸:凡夫起作用,誤以為是真的,希望擁有、佔有
◇佛菩薩也起作用,佛菩薩高明,他欣賞他不儲存: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
◇大圓鏡智裡一法不捨

  下面,「如幻者,如幻所現」,變魔術變現出來的。「雖似實化現,其體本寂滅」,變魔術手法快,動作很快,你還沒有覺察,這個念頭還沒有覺察,它變現出來了,好像是真的,其實全是假的。一切諸法亦復如是,誰變的?自性變的,阿賴耶變的,阿賴耶是個魔術師。「如響者,如空谷響。雖因聲擊發,自性無所有。諸法亦復如是」。像回音,我們長嘯一聲有回音,我們打鼓有回音,我們打鑼有回音,這個回音沒有自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一切諸法展現在我們面前,無論是順境是逆境、是善緣是惡緣,我們可以欣賞。什麼叫欣賞?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我們自己眼耳鼻舌身心(心是第六識,意識),外面的境界是色聲香味觸法,根跟塵相接觸起作用。起作用就是凡夫,那佛菩薩?佛菩薩也起作用,他不是凡夫。這什麼原因?凡夫起作用,他誤以為是真的,把它攝取過來據為己有,放在倉庫裡藏起來。倉庫是什麼?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裡頭落的種子,就是你收它放到倉庫儲存起來了,這就是你的煩惱習氣,這就錯了。佛菩薩高明,他欣賞他不儲存,他不要。不但他不儲存,他連儲存的倉庫都沒有,他已經沒有阿賴耶了,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大圓鏡智裡頭是什麼?一法不捨

◇修行就在這裡修
◇如夢所見,雖有種種事,畢竟不可得。
如幻所現。雖似實化現,其體本寂滅。
如空谷響。雖因聲擊發,自性無所有。
這三句話懂得之後,你一生用功,你就能成佛
◇經咒佛也是夢幻響
◇你本來是佛,放下就是
◇世出世間全是假的,決定不能被它迷惑了
◇想到夢幻響,你心就清淨,就恢復正常,不被外面境界所動搖
◇真修行練功,就是六根在六塵境界上練,練看破,練放下

  這個意思我感覺得講得很清楚,你們有沒有聽懂?佛菩薩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就在這個地方。好像我們看東西,我們希望擁有,佔有它;佛菩薩看得很清楚,他沒有這個念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佛菩薩。我們看見,他也看見,我們以為真,他知道是假的,他知道一切法如夢幻響。我們修行在哪裡修?就在這裡修。這三句話懂得之後,你一生用功,你就能成佛。要不要經?不要。要不要咒?不要。要不要念佛?不要。為什麼?經咒佛也是夢幻響,得搞清楚搞明白。所以章嘉大師我一生感激他,那麼簡單,「看得破,放得下」。看得破是什麼?知道一切法是夢幻響;放得下是根本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叫放下。你本來是佛,放下就是,世出世間全是假的,決定不能被它迷惑了。你聽他說得很有道理,如果你立刻就想到夢幻響,你心就清淨了,你心就恢復正常,不被外面境界所動搖。真修行練功,就是六根在六塵境界上練,練看破,練放下,真功夫,你能成佛。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剎,是因為這是你自性裡頭本有的,一法不捨,你依照這個方法去修,這個現象自然會成就的。這還是《會疏》裡頭的,如空谷響,雖因聲擊發,自性無所有,諸法亦復如是。

◇決定要生淨土
◇生到淨土,境界跟法身菩薩平等
◇跟極樂世界融成一體
◇極樂世界真正是我們的老家
◇往生極樂世界就是回歸自性

  我們看底下這一段,「下舉勝願,記必得土」。菩薩有這個大願,阿彌陀佛給他授記,他一定會得到。給他授記就是給我們自己授記,這個意思要懂,他們能得到,我們也能得到。我們讀這個經,要在這個地方建立信心,加強信心,我們求願往生。這些菩薩們已經見性了,他生不生極樂世界沒關係。我們現在沒有證悟,沒有明心見性,今天跟我們關係最大的就是求生淨土,決定要生淨土,生到淨土,我們的境界就跟這些法身菩薩平等了。我們到極樂世界,肯定跟極樂世界融成一體,未成佛的時候如是,成佛亦如是,極樂世界真正是我們的老家。往生極樂世界就是回歸自性毫無差別,因為在極樂世界,你必定成就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就是證得圓滿的自性

◇一切時處都是菩薩學處,就是你用功的所在
◇就在人事物上修智慧:一切人事物皆如夢幻響
◇六種神通沒有現前,你在解悟
◇證悟哪有不發通的道理?

  我們今天要把這樁事情看作我們這一生頭等大事,一切時、一切處都是菩薩學處,就是你用功的所在,跟我們面對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們就在人事物上修行。怎麼個修行?修智慧,一切人事物皆如夢幻響,這是修智慧。既然知道皆是夢,皆是幻,皆是回音,決定沒有一樣東西是真實的,我們放下,放下妄想,放下分別,放下執著,那叫功夫,就提升自己境界了。真正把見思煩惱放下,證阿羅漢果。怎麼知道證阿羅漢果?六種神通現前就證得。六種神通沒有現前沒證得,你在解悟,不是證悟。證悟的時候,哪有不發通的道理?前面講神通智慧講得好,《六波羅蜜經》上說的。

◇六根接觸人事物,磨鍊到如如不動
◇如如不動跟夢幻響連起來,看破放下是一不是二,入境界了
◇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定功

  彌陀這段開示,念老的集註妙極了,「《淨影疏》謂此一偈,舉彼智願,記必得土。覺了一切如夢幻等,是舉智」,這是智慧。「滿足諸願,是舉願」。菩薩發度眾生的大願,也就是一般代表的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佛說這些願你一定會滿足,滿足諸妙願,這大願。「不但發起諸妙願,且能修習」。我們斷煩惱在哪裡斷?六根要不接觸人事物斷不掉,要在這個裡頭磨鍊。磨鍊到如如不動,如如不動跟夢幻響要連起來,看破放下是一不是二,入境界了,原來看破就是放下,原來放下就是看破

◈清淨平等覺現前,不迷了
◇圓滿的性德流出來了:大慈大悲
◇隨緣不動心,就是妙
◇威儀有則,做樣子給人看
◇內心真誠,外表柔和
◇來了就是為眾生,吃什麼樣的苦頭都是代眾生苦
◇身心清淨,一塵不染:在恆順眾生裡頭表現

  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定功。為什麼?清淨心現前,平等心現前,覺現前,不迷了。這個時候圓滿的性德流出來了,流出來是什麼?大慈大悲,自然流出來。就如同賢首國師《妄盡還源觀》所說的四德,自然流出來。第一個「隨緣妙用」,隨緣妙用是什麼?隨緣,恆順眾生,妙用,隨喜功德。換句話說,隨緣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動念,這樣的隨緣,這個妙!我們今天隨緣,心動這就錯了,隨緣要不動心就是妙。表演給別人看,這是「威儀有則」,做樣子給人看我們的心態「柔和質直」,表演在外面是態度,質直就是真誠,內心真誠,外表柔和。最後一句「代眾生苦」,代眾生苦是什麼?你能住在這個世間,這世間環境不好,日子很苦,你也能忍受。這個忍受,一切都是為眾生,不為眾生你不來,來了就是為眾生,吃什麼樣的苦頭都是代眾生苦,身心清淨,一塵不染。身心清淨一塵不染在哪裡表現的?在恆順眾生這裡頭表現,沒有離開人事物。對人對事對物,用現在話說,都有這個想法,都有這個理念,佛的教誡圓滿受持。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八五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0-0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