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

善知識是自己造的,冤親債主也是自己造的|就像作夢,自作自受|心就平了|認識一,一切問題解決了|你能愛萬物,能愛整個宇宙|淨空老法師

 


善知識是自己造的,冤親債主也是自己造的|就像作夢,自作自受心就平了|認識一,一切問題解決了|你能愛萬物,能愛整個宇宙|淨空老法師


◈一其心者,諸善隨之
◇淨土宗修行功夫就在一心不亂
◇理一心不亂是見性,真心現前,真心就是一心
◈全宇宙是我自性變現出來的
◇就像作夢,自作自受
◇善知識是自己造的,冤親債主也是自己造的
◇知道統統是自己造的,心就平了
◈識得一,萬事畢
◇一切眾生、一切諸佛、一切眾神、一切妖魔鬼怪、山河大地,跟我是一體

  「一其心者,諸善隨之」,這句話重要,善念、善心、善行,自自然然你都做到,純善,沒有惡了。所以淨土宗修行功夫就在一心不亂,先得事一心不亂,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是事一心不亂,最後到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是見性了,真心現前,真心就是一心。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末後一句話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句話重要!萬法是什麼?整個宇宙。這整個宇宙從哪來的?什麼原因來的?怎麼來的?能大師這一句就說清楚了,是我們自性變現出來的。全宇宙是我自性變現出來的,就像作夢一樣,夢中所有境界都是你自己心變現的,善的、惡的、好的、壞的,全是。你要是證得一心,曉得什麼?畫個號平等了。這一句話重要!佛法沒有說宇宙是神造的,沒有說是佛造的,沒有,誰造的?自己造的,自作自受。既然知道自己造的,天堂是自己造的,地獄也是自己造的,善知識是自己造的,冤親債主也是自己造的。知道統統是自己造的,心就平了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全是自己造的,還會打架嗎?不會了。知道什麼?一體。整個宇宙,一切眾生、一切諸佛、一切眾神、一切妖魔鬼怪、山河大地,跟我是一體

◇認識一,一切問題解決了
◇現能生萬物的真心
◇你能愛萬物,你能愛整個宇宙,你再不會有分別執著,叫解脫
◇解開所有困惑,脫離生死輪迴,得大自在
◇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
◇心地清淨,定到極處,自然就明瞭

  禪宗祖師說,「識得一,萬事畢」。你只要認識一,一切問題解決了現的是什麼?現的真心,能生萬物的心。你能愛萬物,你能愛整個宇宙,你再不會有分別執著,叫解脫,所有一切困惑沒有了,解開了;脫什麼?脫離輪迴,脫離生死,脫離迷惑,得大自在。我們從這裡,這是佛的境界。莊子有一句話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跟這是不是一個意思?一樣。換句話說,莊子是佛境界,老子就更不必說了。老莊、孔孟都是佛境界,在中國人叫聖賢人,聖人是佛,賢人是菩薩,孔孟是佛菩薩,老莊也是佛菩薩。誰教他的?無師自通。為什麼?心地清淨,定到極處,自然就開悟,就明瞭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二五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25



不要在節日舉行大型放生|你要放生,人家想盡方法去捕,這是害生|淨空老法師

 

不要在節日舉行大型放生|你要放生,人家想盡方法去捕,這是害生|淨空老法師


◈要學佛,佛的心是慈悲
◇從智慧生出來的愛叫慈悲
◇慈悲表現在不殺,不害眾生
◇不但不殺生,而且還常常放生
◈不要在什麼佛菩薩聖誕節日,舉行大型的放生
◇那是造罪業的,那個放生沒有功德
◇你要放生,人家想盡方法去捕,這是害生
◇不是節日,隨緣隨分

  要學佛,佛的心是慈悲,慈悲是愛心,慈是幫助他得到快樂,悲是幫助他離開痛苦,離苦得樂。不說愛,為什麼?愛裡面有情,讓人家很容易想到有情執。佛家沒有情執,情執斷掉了,所以叫慈悲。慈悲這個愛從哪裡生?從智慧裡面生的,它不是感情,它是智慧的,從智慧生出來的愛叫慈悲,意思不一樣。慈悲表現在不殺,不害眾生,愛護眾生。佛弟子這個很普遍,不殺生,不但不殺生,而且還常常放生。放生是救護眾生的生命,好事,好事裡頭第一樁好事。放生也要有智慧,沒有智慧就被人騙了。不要在什麼佛菩薩聖誕節日,舉行大型的放生。這香港有,我還參加過幾次。佛誕節到了,觀音菩薩聖誕,大家放生,那些捕獵動物的人那一天一大早,他就到外面捕捉。為什麼?今天有生意。這些人放生這就變成害生了,你要不放人家不到山上去捕,你要放生,想盡方法他去捕捉,這反而害了眾生,這不是放生,害生。放生應該怎麼放?不是節日,隨緣隨分。今天上街去買菜,看到的魚,看到的動物,還有被賣的一些雞鴨,魚多,還有小鳥,牠不是為我們放生去捕捉的,這就對了。現在我們看到很多寺廟不如法,要放生了,一個星期之前就通知那些捕捉的人,我們要多少,你趕快去捕。錯了!那些被捕被放裡頭受你害,不感謝你,怨恨你。所以理要懂得,事要方便。每天上街去買菜,就常常放生。不要在佛菩薩節日,那是表演的,那是作秀的,那是造罪業的,那個放生沒有功德,不能不知道。

(中略)

◈當行放生之善
◇放生要有智慧,不能感情用事
◇感情用事是世間法,智慧用事是佛法
◇放生不定時間
◇隨緣隨分隨力
◇做種種功德都有副作用、問題在裡頭,都要面面想到

  所以,「止前殺生之惡行」,不殺生,「當行放生之善」。這裡提到放生,放生要有智慧,不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是世間法,智慧用事是佛法,所以佛法講求智慧。放生,什麼時候放生?不定時間,隨時遇到了,隨緣。遇到這個眾生,有人想殺牠,你把牠買下來放生,這就好。不必定日子,作意要去放生,隨緣好。所以佛門有些佛菩薩節日,做法會圓滿的時候放生,這些信眾對於放生真正的意義,功德利益也不知道,都隨眾。都不放還不錯,別人不抓牠。跟他定了,我今天要幾百斤魚,要多少隻鳥,鼓勵這些獵戶們去獵取,這就錯了,大錯特錯!這是幫助殺生,鼓勵殺生,這個不可以。我們早年學佛,老師教誡我們就是隨緣隨分隨力。家庭過日子,每天上街去買菜,早晨買菜,看到活活潑潑的魚,牠確實可以還能夠活下去,就給牠買來放生。如果看牠活不下去了,牠快要死了,念佛給牠迴向,就不必買牠放生。鳥亦如此,如果是獵人打獵來的,牠受了傷的,要看牠受傷的狀況,能活就救牠,不能活,也是念佛給牠迴向。佛教我們做的事情,我們自己要有智慧去決斷,不能夠勉強,勉強就錯了,這是不能不知道的。

  做種種功德都有副作用,都有問題在裡頭,你都要面面想到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三二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32



2021年12月20日 星期一

念的時候真心,念完妄心又起作用|麻煩在這裡,功夫也在這裡|希望二六時中,保持正念、真心|淨空老法師

 


念的時候真心,念完妄心又起作用|麻煩在這裡,功夫也在這裡|希望二六時中,保持正念、真心|淨空老法師


◈輕重之義:在心、在緣、在決定
◇一生造的惡業重,十念這個善輕,怎麼能成就?
◇不在時節久近多少
◈造罪時,自依止虛妄顛倒心生
◇真心沒有念頭。起心動念把真心變成妄心
◇不造業的是真心
◇業是依妄心而生

  「汝謂一形惡業為重,以下品人十念之善以為輕者」,一形指一生,一生造的惡業重,下品人十念這個善輕,這有輕重不一樣,怎麼能成就?「今當以義校量」,大師給我們做個比較,「輕重之義者,正明在心、在緣、在決定」,這一段講得好,「不在時節久近多少也」,這句話說得好,讓我們的心定下來了。「云何在心?謂彼人造罪時,自依止虛妄顛倒心生」,括弧說得很清楚,「依妄心而生」。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現在造作罪業的心,不是真心,阿賴耶,阿賴耶是妄心。真心是清淨心,真心沒有念頭。起心動念把真心變成妄心。誰造業?起心動念那個心造業。造業的心是妄心,假的,不造業的是真心。這個就講在心。你看,業是依妄心而生

◈邪不勝正,妄比不上真
◇這個要記住、要知道、要相信
◇業造得再重,妄心造的
◇那十句阿彌陀佛,真心念的
◇千年暗室,點上一盞燈,光若暫至,即便明朗
◇般若智慧現前,罪業就消了,暗就去了

  「此十念者,依善知識方便安慰,聞實相法生」。真心,念這十句阿彌陀佛,發個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是真心,不是妄心。造業的那個,業造得再重,是妄心造的。念佛,雖然只念那十句阿彌陀佛,真心念的邪不勝正,妄比不上真,這個要記住、要知道、要相信。聞實相法,「依實相而生」,實相就是真心。「一實一虛,豈得相比」,這不能相比,功德不一樣。下面提個問題,「何者」,為什麼?舉一個例子說,「譬如千歲闇室」,這個房間沒有窗戶、沒有燈光,黑暗了一千年。千年暗室,點上一盞燈,「光若暫至,即便明朗。豈可得言,闇在室千歲而不去也」。這個例子容易懂,千年暗室,一盞燈就照亮,暗就去掉了,用這個暗比喻造罪業,用這個光比喻般若智慧,般若智慧現前,罪業就消了,暗就去了

◈一反念善,罪即消盡
◇這十念是真心,你二十四小時幹的是妄心,真心的力量超過妄心
◇這個道理要懂,信心就生出來了
◇常常帶著恐懼懷疑,這個不能往生
◇讀經用真心,念佛用真心,懺悔用真心,事情就好辦了

  「是故《遺日摩尼寶經》」,有幾句話說,「佛告迦葉菩薩,眾生雖復數千巨億萬劫,在愛欲中,為罪所覆。若聞佛經,一反念善,罪即消盡也。」這個話我們要記住,常常放在心上,這都是用心不一樣。我造作罪業是迷惑顛倒的心,極不善的念頭;我今天念佛是用清淨平等心,這個經題上清淨平等覺,我用這個心來念佛,極善。雖然我念得很少,我一天只念幾句,有人早晚做功課,早晨十念,晚上十念,這十念是真心。你二十四小時幹的是妄心,妄不能勝過真,真心的力量超過妄心這個道理要懂,你自己信心就生出來了。要不然自己老是提心吊膽,總是想到造的罪業太重,恐怕不能往生,這是障礙。所以聞佛經,反念善。現在佛教衰了,為什麼衰?講經的人太少了。你不明白經上所講這個道理,你不知道回頭,你總是懷疑,自己想想沒有把握,常常帶著恐懼懷疑,這個不能往生。如果你經聽得多、讀得多,都能很明白、明瞭了,沒有懷疑,讀經用真心,念佛用真心,懺悔用真心,事情就好辦了,就不難。一反念善,罪即消盡,消盡,消完了。「是名在心」。

◈我這個真心能保持多久?
◇念的時候真心,念完後妄心又起作用
◇麻煩在這裡,功夫也在這裡
◇如果有能力保持一上午、一天,就能往生
◇剛剛念完,一個不如意的事,馬上發脾氣,火燒功德林,白念了
◇如何誦經念佛之後,保持一個清淨心
◇念佛、繞佛用清淨心,什麼都不要想
◇善惡的能量在心

  我們現在怎麼消不完念的時候是真的,真心,誦經念佛完之後,妄心又起作用,麻煩在這裡,功夫也在這裡。我經念完之後,我這個真心能保持多久?能不能保持一個小時?能不能保持一個上午?能不能保持一天?如果有能力保持一上午、保持一天,他就能往生。只怕是剛剛佛經念完,佛號念完,遇到一個不如意的事情,馬上發脾氣,那叫火燒功德林,念佛誦經白念了如何誦經念佛之後,保持一個清淨心,好!誦完經之後,念佛、繞佛用清淨心,什麼都不要想,妄想、雜念都放下,這個好。這心明白了,善惡的能量在心

◈希望二六時中,保持正念真心
◇外面環境把你七情五欲引起來,這都叫煩惱——真心不見了
◇真心裡面有智慧、慈悲,有無與倫比的能量
◈真心就是清淨平等覺
◇覺是智慧,清淨是戒律,平等是定。戒定慧在起作用,這是佛菩薩的心
◇不生煩惱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完全脫離七情五欲,要在這上練功夫

  第二,「云何在緣」,這給我們講緣,「謂彼人造罪時,自依止妄想,依煩惱果報眾生生」。這是一個人造作罪業,起不善的念頭,貪瞋痴慢疑,不善。這是什麼心?煩惱眾生心,妄想,依煩惱果報眾生生。這個煩惱,你看他不如意,生煩惱,不喜歡他;再回過頭來,再看第二個,你喜歡他,你愛他,統統都叫煩惱。七情五欲,外面環境把你七情五欲引起來,這都叫煩惱。為什麼?真心不見了。真心裡頭有什麼?真心裡面有智慧、慈悲,有無與倫比的能量,真心。學佛的人,希望二六時中,從早到晚保持正念、保持真心真心就是我們這個經題所說的「清淨平等覺」,覺而不迷,覺是智慧;清淨平等,清淨是戒律,平等是定。戒定慧,覺是慧,是戒定慧在起作用,這是佛菩薩的心。不生煩惱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完全脫離七情五欲,要在這上練功夫

◇用真心,不用妄心
◇妄心後面有後遺症,它念念不忘
◇真心是無條件的愛心,真誠的愛心,沒有欲望
◇用清淨平等覺處事待人接物,事情做完之後,還是清淨平等覺,沒有在清淨平等覺裡加一點東西
◇清淨平等覺上不能加東西
◈作而無作,無作而作
◇做了;阿賴耶裡頭不落印象
◇凡夫阿賴耶做主;菩薩真心、覺正淨做主
◇作跟無作同時
◇我們就用這句阿彌陀佛,做完之後心裡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別無二念

  用真心,不用妄心真心是無量智慧、無量慈悲,它跟妄心不一樣的是什麼?妄心後面有後遺症,它念念不忘,阿賴耶裡面有檔案。真心呢?真心是無條件的愛心,真誠的愛心,沒有條件,沒有欲望,做完之後,心裡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也就是用清淨平等覺處事待人接物,事情做完之後,還是清淨平等覺,沒有在清淨平等覺裡加一點東西。我今天做了多少好事,我今天念了多少部經、念了多少聲佛號,這不行,在清淨平等覺上不能加東西。所以說作而無作,做了沒有?做了;無作是什麼?阿賴耶裡頭不落印象,這叫無作。凡夫阿賴耶做主,妄心做主;菩薩真心,覺正淨做主,沒有雜念,沒有染污。我們只要心裡面還有這個事情,記住了,這就是雜念,這就是染污。真心是清淨心,清淨心上有染污就是妄心。所以菩薩教我們,「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遇到緣,該我們做的努力去做,做了之後乾乾淨淨,不放在心上,叫無作,作跟無作同時。這是什麼?這菩薩,這不是凡人。天人都做不到,天人行善,阿賴耶裡頭落善種子。只有菩薩不落種子,轉識成智,轉第六意識,清淨,轉第七末那,平等,轉第八識成為智慧、大圓鏡智。我們就用這句阿彌陀佛,做完之後心裡什麼念頭?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別無二念,這就是淨土宗的殊勝,就是淨土宗的成就。

◈依阿彌陀如來真實清淨無量功德名號
◇名號是阿彌陀佛如來真實清淨功德
◇能接引諸佛剎土無量的罪苦眾生,往生極樂世界
◇念佛的音聲就是滅除藥鼓聲,聽到這個聲音,箭就拔掉,毒也消了

  我們看,云何在緣?這個人造罪的時候,自依止妄想,依煩惱果報眾生而生的。「今此十念者」,這十念念佛,「依止無上信心,依阿彌陀如來,真實清淨無量功德名號生」。這句名號是阿彌陀佛如來真實清淨功德,他的功德能接引諸佛剎土無量的罪苦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不一樣。下面舉個比喻說,「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徹筋破骨」。痛!被毒箭射中了。「若聞滅除藥鼓聲」,這個鼓的聲音能夠消滅人的毒箭之苦,它有這個能力,聽到這個鼓聲,「即箭出毒除」,箭拔出來了,毒消了。「豈可得言彼箭深毒厲,聞鼓音聲,不能拔箭去毒也」。這是比喻在緣,緣不同。阿彌陀佛這個音聲,念佛的音聲就是除藥鼓,滅除藥鼓聲,聽到這個聲音,箭就拔掉,毒也消了。這叫在緣。

◈念一聲阿彌陀佛,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用真心,阿彌陀佛是增上緣,能把我們阿賴耶識無始劫以來所含藏的惡業種子統統消除
◇不是比喻,不是誇大
◇沒有夾雜、懷疑、妄想雜念,念這一聲阿彌陀佛就有這麼大力量
◇一念、十念之緣都如是,何況再加一點修行功夫?

  這些話希望大家都要記住,這個緣太殊勝,用真心,阿彌陀佛是增上緣,能把我們阿賴耶識無始劫以來所含藏的惡業種子統統消除。所以古德有所謂,「念一聲阿彌陀佛,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話是真話,不是比喻,不是誇大,是老老實實、實實在在的話。你真正老老實實念一聲,這一聲裡頭沒有夾雜,沒有懷疑,沒有妄想,沒有雜念,念這一聲阿彌陀佛就有這麼大的力量。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古人誇大之詞,不是真的,那我們自己就錯了,我們自己怎麼念也消不了業障。一念、十念之緣都如是,何況再加一點修行功夫?信心更深了

◈人要有決定心
◇下定決心,必定往生淨土
◇一句一句接著,沒有缺少,沒有間斷,這叫決定

  第三,「云何在決定者?彼人造罪時,自依止有後心、有間心生。今此十念者,依止無後心、無間心起。是為決定。」決定我能不能往生,決定我功夫見不見效。所以人要有決定心,下定決心,必定往生淨土,決定脫離六道輪迴,要有決定心,決定離苦得樂。因為人造罪是依止有後心、有間心生,這個有後心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生滅心。我現在造了惡因,後來一定有惡報;我積了善、積了功德,將來一定有善報。有間心生是因跟果當中有間隔,有現前得果報的,有來世得果報的,有後世得果報的,不一定。我們念佛,念這個十念,我們依止無後心、無間心起。為什麼?這個名號,就是臨終十念,十句,一句一句接著,沒有缺少,沒有間斷,這叫決定

◈常常用四好來檢點
◇臨終之時,刀風解形,死苦來逼,生大怖畏,一般人都免不了
◇一生存善心、做好事、說好話,臨命終時才走得很安詳
◇臨終走得不好,都是三惡道去了
◇四好人再念佛求生淨土,有把握往生
◇沒有四好沒把握
◇認真反省:我今天幾個小時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幾個小時跟這個相反?

  此地又用《大智度論》上的一段文為我們解釋,「《智度論》云:一切眾生臨終之時,刀風解形」,形是身體,「死苦來逼,生大怖畏。」這是普通的現象,一般人都免不了,只有一些一生存善心、做好事、說好話,臨命終時才走得很安詳、走得好,這些人決定不墮惡道。臨終的時候走得不好、很苦,都是去三惡道去了,我們要知道。所以我們這些年來常常勸大家:存好心,行好事,說好話,做好人,四好。真正能夠力行四好,四好人再念佛求生淨土,有把握往生沒有這個四好沒把握。這一天二十四小時,如果認真反省,我今天這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中,我多少時候有好心、說好話、行好事?有多少時間,幾個小時、幾分鐘,我做的跟這個相反,起心動念不善,言語不善,容易得罪人,行為不善,造的不善業?常常用四好來檢點,是不是個好人?好人再加上念佛求生淨土,更好了,走的時候歡歡喜喜,自在往生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二七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