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4日 星期四

淨土很容易修;但五種見惑關係很大|五種見惑力量強:障礙你不能往生|念佛往生念頭很強;五種見惑很薄:你能往生|理搞明白;事上放下不徹底,已經可以不受害:還有分別習氣;沒執著了|淨空老法師

 


淨土很容易修;但五種見惑關係很大|五種見惑力量強:障礙你不能往生|念佛往生念頭很強;五種見惑很薄:你能往生|理搞明白;事上放下不徹底,已經可以不受害:還有分別習氣;沒執著了|淨空老法師


◈看破、放下
◇看破是什麼?了解事實真相
◇放下是什麼?不能放在心上,心是空的,什麼都沒有
◈聽明白不放心上;保持清淨平等覺
◇把一大堆佛法放在心上,心被佛法染污了:你怎麼能開悟?
◇聽明白了,不要放在心上;心保持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是真心
◇聽了一大堆佛法都放在心上:那個佛法變成知識;不生智慧
◇章嘉大師「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行住坐臥、談笑風生都在定中
◇「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是真正的佛法:你怎麼可以放在心上?
◇把佛法放在心上就是佛學常識:沒嘗到味道、沒入門
◇不放在心上就入門:不起心動念分別執著

  看破是什麼?了解事實真相。放下是什麼?不能放在心上,心是空的,心裡什麼都沒有把一大堆的佛法放在心上,心染污了,被什麼染污?被佛法染污了,你怎麼能開悟聽明白了,不要放在心上,心保持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是真心,阿羅漢、菩薩、佛就是這個心。我們聽了怎麼樣?一大堆的佛法都放在心上,把心染污了。那個佛法變成什麼?變成知識,不生智慧。我是好多年以後完全了解大師,當時不了解。大師確實行住坐臥都在定中,這是我們能看得到的,真的是經上講的「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行住坐臥都在定中,談笑風生也在定中。那就是以後我們得到的結論,不能放在心上,心上什麼都沒有。為什麼?一切法不是真的。《般若經》上說得好,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是真正的佛法。你怎麼可以把它放在心上?現在哪一個人不把佛法放在心上?統統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是常識,就是佛學常識。有沒有嘗到味道?沒有嘗到。有沒有入門?沒入門不放在心上就入門,那怎麼?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

◈證初信,要斷五種見惑
◇證得初信菩薩,要斷五種見惑
◇誰能破身見?身不是我;是我所
◇身見沒有了,你才能入佛門;拖著身體,入不了佛門
◇破邊見:邊見是對立;反面是平等
◇對立是假的:迷裡頭有;剛開始覺悟就沒有了
◇見取見、戒取見:自以為是,果上的成見,因上的成見
◇邪見:偏見,錯誤的知見
◇五種見惑斷掉了,初信,入門,真正釋迦佛的弟子

  所以我們恍然大悟,證初果、證得初發心的菩薩(十信位裡頭的第一信,初信),要斷五種見惑。五種見惑裡頭頭一個,「身見」。誰能破身見?身不是我,身是什麼?佛法裡頭的名詞叫我所,是我所有的,不是我。像衣服,衣服是我所有的,不是我。誰能夠看得出來身體是我所有的,不是我?這個很有味道。身見沒有了,你的障礙才去掉,你才能入佛門,拖著這個身體入不了佛門。身體不是我的,身體是我所有的,可以入門。第二個要破「邊見」,邊見是什麼?對立。對立的反面就是平等。幾個人能放下邊見?邊見是二邊,我跟人對立,理跟事對立,大跟小對立,智跟愚對立。對立沒有了,對立是假的不是真的,迷裡頭有,悟了沒有,剛剛開始覺悟就沒有了,不是久悟,剛剛開始就沒有了。第三種,我們中國人講成見,某人成見很深,就是自以為是,在佛法裡面講「見取見」、「戒取見」。見取見是果上的成見,戒取見是因上的成見,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統統要放下,不能放在心上。最後一個叫「邪見」,邪是偏,偏見,錯誤的知見。總的來講五種見惑,這五種見惑放下,斷掉了,小乘初果、大乘初信,入門,真正釋迦佛的弟子,我們要知道。

◈淨土很容易修;但五種見惑關係很大
◇淨土是特別法門,很容易修、很容易成就;但是五種見惑關係很大
◇五種見惑力量強:障礙你不能往生
◇念佛往生念頭很強;五種見惑很薄,不能障礙你:你能往生
◇淨宗法門易行難信
◇我學佛六十四年,講經五十七年:大概講經三、四十年才相信
◇年輕喜歡大經大論;最後想想,那些法門我們斷不了煩惱、證不到菩提
◇淨土法門有把握、去得了;其他法門,不說別的,五種見惑就破不了
◇理搞明白;事上放下不徹底,已經可以不受害:還有分別習氣;沒執著了
◇真正功夫成就,習氣都沒有了
◇阿羅漢還有習氣;辟支佛見思煩惱習氣斷乾淨了

  世尊傳給我們淨土法門,淨土法門是八萬四千法門裡面一個特別的法門,很容易修,很容易成就但是這個五種見惑關係很大五種見惑的力量強,它障礙你,你不能往生。這五種見惑有,沒斷掉,但是很薄,念佛往生這個念頭很強,這個強超過這五種見惑,五種見惑不能障礙你,你能往生,這個道理要懂。淨宗法門易行難信,真難信。我跟同學做過多次報告,我學佛六十四年,講經教學五十七年,明年就五十八年,我什麼時候才相信淨土?大概講經三、四十年才相信,所以這難信之法我的體會很深。我是從教海裡面冒出來的,年輕喜歡大經大論,《華嚴》、《楞嚴》、《般若》、《圓覺》、《瑜伽師地論》、《大智度論》,喜歡這些東西。在這些經典上花了不少的時間、花了不少精神,最後想想,那些法門我們斷不了煩惱、證不到菩提,還是想想老師介紹的這個法門。李炳南老居士勸我學淨土總共至少有六、七次,苦口婆心,我回頭了。這個法門有把握,能去得了。其他法門,不要說別的,這五種見惑就破不了。我們這一輩子,這個東西理搞得很清楚、很明白,事上有進步,放下雖然不徹底,已經可以不受這個傷害;換句話說,心裡面還有分別,沒有執著了。分別是習氣真正功夫成就,習氣都沒有了阿羅漢還有習氣,辟支佛見思煩惱習氣斷乾淨了

◈怨親平等:跟阿彌陀佛平等
◇在生活當中修;特別是在人事當中修
◇讚歎你、毀謗你都不放在心上,若無其事
◇讚歎你、毀謗你的,統統是真菩薩,平等看待
◇天天、時時刻刻在考你,這叫功夫
◇念佛人看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你多自在,離苦得樂了
◇怨親平等,真平等:跟阿彌陀佛平等
◇二六時中,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別的東西進不去:念佛就有一點功夫了

  所以在哪裡修?在生活當中修,特別是在人事環境當中修。別人讚歎你,怎麼樣?不放在心上,毀謗你也不放在心上,障礙你、陷害你都不放在心上,若無其事讚歎你的人,菩薩,毀謗你的人也是菩薩,陷害你的人也是菩薩,統統是菩薩,平等看待。是真菩薩,不是假的,為什麼?他來考驗你的,你真沒有把這個當作一回事,真的不放在心上。天天在考你,時時刻刻在考你,這叫功夫。看一切眾生,念佛的人看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你說你多自在,這就離苦得樂了怨親平等,真平等,跟誰平等?跟阿彌陀佛平等二六時中,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別的東西進不去,這個念佛就有一點功夫了

◈經典句句真言;註解正知正見
◇能不能往生全在信願之有無:千經萬論處處指歸
◇佛菩薩哪有騙人的?經典裡的話:句句是真言;字字是真經
◇註解正知正見,字字句句都有出處:都是修行證果的人、祖師大德說的
◇這個時代,用這種方法非常有效

  往生,蕅益大師說得好,能不能往生,全在信願之有無。我們相信,不懷疑。真的,千經萬論處處指歸。這是這麼多年來,學這些經教明白了,佛菩薩哪有欺騙人的?連阿羅漢都不欺騙人,世間正人君子都不會欺騙人,佛菩薩怎麼會欺騙人?所以經典裡面的話,句句是真言,字字是真經。念老這個註解,集註。經是會集本,註解也是會集的,他用了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註疏來註解這部經,字字句句它都有出處,都用括弧標示很清楚。說明這個註解正知正見,不是凡人說的,都是修行證果的人說的;不是自己說的,都是祖師大德說的,高明!幫助我們生信心。我們要了解念老的用心,用心很苦。自己要來註這個,怕沒人相信,用這種方法。在這個時代,這個方法非常有效,叫人不能不佩服。

◈六根接觸六塵中,修清淨平等覺
◇修行,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當中,修清淨平等覺
◇不執著是清淨心;不分別是平等心;不起心動念是覺
◇懂得佛的意思;不放在心上,在環境裡頭自然起作用
◇不是從阿賴耶識裡挖出來起作用;自性自然流露,沒有思考的:問什麼答什麼
◈最重要出離心;到極樂圓滿成佛
◇學佛人最重要是出離心: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
◇我們出離;到西方極樂。去親近阿彌陀佛
◇在極樂一生圓滿成就;成就之後,像阿彌陀佛一樣,教化遍法界一切有緣眾生:學佛這樁事情就圓滿了

  所以修行,講清楚、講明白了,就是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當中修行。修什麼?清淨平等覺不執著是清淨心,不分別是平等心,不起心、不動念是覺。佛在經上字字句句勸導我們、誘導我們,我們要懂得佛的意思,要把他所講的不放在心上,在環境裡頭自然起作用不是從阿賴耶識裡頭挖出來起作用,不是的,自性自然流露,沒有思考的,問什麼答什麼,妙極了,這是佛法。學佛的人在六道輪迴、在十法界,最重要的是出離心,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我們的出離,現在道路處所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出離,到哪裡去?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幹什麼?親近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一生圓滿成就。成就之後,像阿彌陀佛一樣,教化遍法界虛空界一切佛剎裡面有緣眾生,我們學佛這樁事情就圓滿了

◈平等很重要
◇平等很重要:萬法平等、眾生平等

  所以這個平等很重要,法平等,萬法平等,眾生平等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八一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81




平等」,無差別曰平等。

《往生論註》曰:「平等是諸法體相。」
因真如周遍於一切諸法。萬法一如,故曰平等

又《論註》曰:「聞阿彌陀如來至德名號,說法音聲,如上種種口業繫縛,皆得解脫。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口業。」
是故極樂國人,得聞種種法音,其心清淨,遠離分別,正直無邪,畢竟得如來平等口業,故曰「平等」。

◎ 泉池功德第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