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人功夫標準:妄想雜念少了|都攝六根:六根都控制住,起正用;不起偏邪|心上要放真的|把虛假的放心上,造業,產生變態的幻相:六道十法界|賢公田園的勞作,一聲佛號一聲心:顯明清白,自得心開|淨空老法師
◈洗濯垢污,即迥脫根塵
◇若融通禪門,則「洗濯垢污」,即「迥脫根塵」;「顯明清白」,是「靈光獨耀」
◈在六根上修,放下執著成見對立
◇修行人不但要放下六塵,還要放下六根、六識
◇在六根上修,眼見色,放下執著、成見、對立:這是起步的功夫,這是真修行
◈六道輪迴:自作自受
◇知道外面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修行就是修這個心,不被外面環境染污
◇放在心上就被染污了
◇眼看色,喜歡這個、討厭那個,放在心上,就造輪迴業
◇兩個比重,討厭比喜歡還要過分,那就是:三惡道在前;三善道在後
◇六道輪迴自己製造的:自作自受;與任何人都沒關係
◇怪別人,那是罪加一等
◈六根接觸六塵:清楚明白;如如不動
◇外面的現象你願不願意接受,全在自己:看得清楚、聽得明白;不放在心上,就對了
◇不放在心上是淨業:眼不為色、耳不為音聲染污、欺騙
◇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清楚明白,智慧;如如不動,禪定
◇戒定慧在哪裡修?在見色聞聲嗅香嘗味修;離開境界到哪修去?
◈迥脫根塵,轉識成智
◇起心動念,造業;不起心動念,修行,真的修定,迥脫根塵
◇根塵一脫,妄心放下,馬上轉識成智,當家做主用事的,真心
◈顯明清白,是靈光獨耀
◇妄心放下去;真心就現前,真心充滿智慧德能:靈光獨耀
◇顯明清白:我們的自性露出來
◇靈光獨耀:自性的德用露出來,自性本有智慧現前,不再迷失了
下面,念老集註集得好,「若融通禪門」,跟禪宗合會,「洗濯垢污」,就是禪宗講的「迥脫根塵」。我在《印光大師文鈔》裡面看到老人有一段開示,修行人要放下六塵,不但要放下六塵,還要放下六根、六識。脫就是放下,迥是遠,遠遠的離開它,就這個意思。在哪裡修?在六根上修,眼見色,放下執著,放下成見,放下對立,這是起步的功夫,這是真修行。知道什麼?知道外面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修行就是修這個心,不被外面環境染污。垢污就是染污。如果放在心上就被染污了,放在心上,我們眼看色,喜歡這個、討厭那個,放在心上就造輪迴業,你喜歡那個,那是三善道,你討厭的那些是三惡道。兩個比重,如果討厭的比喜歡的還要過分,那就是三惡道在前,三善道在後。六道輪迴自己製造的,真正是自作自受,與任何人都沒關係,不能不知道。如果還得怪別人,那是罪加一等,罪上加罪,錯了。外面的現象你願不願意接受,全在自己,看得清楚、聽得明白,不放在心上就對了。不放在心上是什麼?淨業,心地清淨,沒有被它染污。眼不為色染污,不受色欺騙;耳不為音聲染污,不為音聲欺騙;鼻對的是香,舌對的是味,身對的是觸。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智慧;如如不動,不受染污、不受動搖,那是禪定。所以戒定慧在哪裡修?在見色聞聲、嗅香嘗味,在這裡頭修。離開這個境界到哪裡修去?沒地方修。起心動念,造業;不起心、不動念就是修行,你就真的修定,這就是宗門講的迥脫根塵。根塵一脫,妄心放下,馬上轉識成智,當家做主用事的是誰?真心。妄心放下去,真心就現前。真心充滿智慧,充滿德能,「靈光獨耀」。「顯明清白」,我們的自性露出來,自性的德用露出來,靈光獨耀就是作用,自性起作用。靈光是智慧,自性本有的智慧現前,不再迷失了。這是融會在禪宗。
◈都攝六根:六根控制住,起正用
◇都攝六根:六根都控制住,起正用;不起偏邪
◇十法界裡面菩薩做到了;阿賴耶用得正,也就是嚴持戒律、清淨無染:相似即佛
◈用真心就是真佛;用妄心叫造業
◇用真心就是真佛:不分別執著起心動念
◇阿賴耶沒轉過來,還是用妄心,分別、執著、落印象:這叫造業
◈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天下太平
◇賢公真做到了,平等對待、和睦相處:人人都像他那樣,天下太平
◇兄弟姐妹相親相愛,這個要父母教得好:他慢慢明理,他能保持
◇這對父母叫盡孝;兄弟不和,這大不孝
「會歸淨宗,則都攝六根」,六根都控制住,起正用,不起偏邪。誰能做到?十法界裡面菩薩做到了,佛做到了。雖然做到,很像佛,很像菩薩,大乘教裡面沒有承認他是真菩薩、他是真佛。為什麼?他依舊用阿賴耶。阿賴耶用得正,也就是嚴持戒律,清淨無染,清淨比丘也能做到,這個叫相似即佛,很像佛。他如果用真心就是真佛,可惜阿賴耶沒轉過來,還是用妄心。阿賴耶就是分別、執著、落印象,第六的分別,第七的執著,第八落印象,這叫造業。我們學佛的,誰能做到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誰能做到?能做到就成佛了,是真佛,不是相似即佛。有,我們看到海賢老和尚他真做到了,他跟任何人相處,我們常說的,平等對待,和睦相處。他不但做到,他做到了究竟圓滿。人人都像他那樣,天下太平,人與人之間沒事,非常和睦,相親相愛,像兄弟姐妹一家人一樣的。兄弟姐妹什麼時候看那個相親相愛?沒有成年,應該是什麼?大概十四、五歲之前,相親相愛。長大之後,他有他的想法,每個人想法、看法不一樣。十四、五歲差不多,兄弟姐妹多,我看到一家人,兄弟姐妹七個,相親相愛。這個要父母教得好,為什麼?父母教好了,他慢慢明理,他能保持。中國傳統教育是保持一生都要相親相愛,不生變化,這對父母叫盡孝。兄弟不和,父母最痛心,這大不孝,現在人不懂。
◈念佛法門裡頭有禪、有密
◇念佛法門裡頭有禪、有密,沒有不包含的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都攝六根,是洗濯垢汙
◇淨念相繼、自得心開,是顯明清白
◇洗濯垢污是斷煩惱,修行;顯明清白是明心見性,證果
◈念佛人功夫標準:妄想雜念少了
◇一聲佛號一聲心,念佛即是始覺合本
◇我們今天念佛,始覺合不了本:我們的心是染污、不平的,是妄心;不是真心
◇念了幾十年,還是妄想雜念很多,叫功夫不得力
◇念佛人要以這個為標準:妄想少了,雜念少了
◇確實少了,但是還有;還要繼續努力,要不斷放下
從這個地方看,我們知道念佛法門裡頭有禪,念佛法門裡面有密,沒有不包含的。「則都攝六根是洗濯垢汙。淨念相繼、自得心開,是顯明清白」。顯明清白是見性,明心見性。洗濯垢污是斷煩惱,這個是修行。顯明清白是證果,你看自得心開,開悟了。「蓋一聲佛號一聲心,念佛即是始覺合本。」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今天念佛,始覺合不了本,是什麼原因?我們的心是染污的,是不平的,是妄心,不是真心。所以我們念了幾十年,還是妄想雜念很多,換句話說,叫功夫不得力。念佛人要以這個為標準,妄想少了,雜念少了。確實是少了,但是它還有,還要繼續努力,要不斷放下。
◈知事少時煩惱少
◇我的妄想、雜念比人少:五十年不看電視、報紙,與外面境界統統斷絕
◇知事少時煩惱少:我沒有手機電話,你找不到我;跟大家見面就是在電視、網路上
◈田園勞作,一聲佛號一聲心
◇我不能住大廟:沒那麼大定功、智慧
◇廟愈大,人愈多,從早到晚應酬
◇賢公能住小廟幾十年:他有禪定、有真實智慧
◇環境好,窮鄉僻野,人跡罕至,便於清修
◇賢公的農田就是他的道場:田園的勞作,一聲佛號一聲心;顯明清白,自得心開
◈念佛即是始覺合本
◇念佛就是始覺合本,本覺出現了,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在淨土叫理一心不亂
我的妄想、雜念比人少,這個很明顯。什麼原因?五十年不看電視、不看報紙、不看雜誌,與外面境界統統斷絕,古人講「知事少時煩惱少」。我沒有手機,沒有電話,你找不到我,跟大家見面就是在電視、網路畫面上,這個道理要懂。我不能住大廟,什麼原因?我沒有那麼大的功夫,沒有那個定功,沒有那個智慧,廟愈大,人愈多,從早到晚應酬,這個我沒辦法。海賢能住小廟幾十年,他有禪定的功夫,有真實智慧,我的小廟跟他比比不上,他的環境好,窮鄉僻野,人跡罕至,便於清修。田園的勞作,一聲佛號一聲心,那是他的道場,他工作在那念佛,佛號沒間斷。收成的糧食可以維持生計,道場沒有香火、沒有供養,他能活得下去,他的農田就是他的道場,這些道理我們要懂。他的顯明清白,自得心開,他有那麼好的環境。一聲佛號一聲心,用在海賢和尚身上恰到好處。念佛就是始覺合本,本覺出現了,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在淨土叫理一心不亂,他證得了。我們看到了,我們要深信不疑,應該認真努力學習。
◈悲智療苦
◇這一段文字重要,我們很想學到手
再看底下一段經文,「悲智療苦」,這個分三段。看到這個品題,知道這一段文字重要,我們很想學到手。分三小科,第一小科「調宣」。
◈調眾生,宣妙理
【調眾生。宣妙理。】
◇調者,和也。眾生者,一切有情也
◇社會動亂災難多,根本原因:居住在地球上眾生不和
◇自己跟自己不和
◇心裡煩躁就是不和,六根不能和睦
◇無情眾生也被有情眾生感染,失去了調和:這是大麻煩
◇宣:把事實真相、來龍去脈、業因果報,講明白,問題才能解決
◈妙理者,實相理體,佛之知見
◇妙理者,實相之理體,亦即《法華》「佛之知見」也
◇把宇宙人生萬法的真相,講明白,讓大家覺悟
◇心上要放真的;把虛假的放心上,造業,產生變態的幻相:六道十法界
◇這樁事情只有佛法講得透徹;儒、道、各宗教都在講
這是經文,經文就六個字。『調眾生,宣妙理』,註解裡頭說,「調者,和也。眾生者,一切有情也」。這一句重要。我們今天社會動亂,地球災難這麼多,根本原因從哪裡來的?居住在地球上這些眾生不和,人跟人不和,畜生跟畜生不和,鬼神跟鬼神不和。在人,講到人身,咱們身內,不講身外,我們自身自己跟自己不和,從哪裡看到?心裡煩躁,煩躁就是不和,六根不能和睦。家庭,現在的家庭,夫妻衝突、父子衝突、兄弟衝突,所以引起整個地球上的生物都失去調和,這個事情嚴重。念老註解裡頭所說的眾生,指一切有情眾生。無情眾生,樹木花草、山河大地,現在也被有情眾生感染,失去了調和,這是大麻煩。「宣」是宣示,必須把這個事實真相、來龍去脈、業因果報,講清楚、講明白,這個問題才能解決。要宣妙理,妙理是什麼?「實相之理體」。不能騙人,把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萬法的真相,講清楚、講明白,讓大家覺悟。放在心上要放真的,不能把虛假的放在心上。把虛假的放在心上,心就被染污、就被動搖,那就造業了,產生變態的幻相,這個幻相就是六道輪迴、就是十法界。這樁事情確確實實也只有佛法講得透徹。世間有沒有講的?有,儒在講,道在講,各個不同的宗教都在講。
◈宣妙理講經教學,調眾生和睦相處
◇宗教不和;宗教裡頭支派也不和;甚至一個寺廟住眾也不和
◇佛法:和就興;不和就衰;衰到極處就滅
◇從我自己做起:他不跟我和;我要跟他和
◇調眾生:求一切有情眾生,都能和睦相處
◇用什麼方法?講經教學:宣妙理
宗教裡頭不和,再往深處看,同一個宗教它也分支分派,這些支派也互相不和,甚至於一個寺廟,住眾幾十人也不和。古聖先賢對這個問題看得很重,告訴我們,關係著佛法的興衰,和,佛法就興,不和就衰了,衰到極處就滅了,所以不能不和。從哪裡做起?從我自己做起,他不跟我和,我要跟他和,這才能把和睦相處落實。也就是此地這兩句話,「調眾生」,調眾生就是求全世界一切有情眾生,都能夠和睦相處,能夠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助合作,能不能做到?能,用什麼方法?講經教學,「宣妙理」。真正能做到,諸位要是細心去觀察,你看得到。
◈老實聽話真幹
◇我這個人好處:有幾分老實
◇老實聽話真幹,一般學生只有三、五分,我還有三十分:所以老師還肯教我
◇完全不聽話、有傲慢心,老師不教:浪費時間精神
◇真正肯學,不教是罪過;不肯學的,可以不教
◈賢公:百分之百真誠恭敬聽話
◇賢公成就是百分之百:百分之百的真誠、恭敬、聽話
◇師父教他一句,九十二年不變;念到功夫圓滿,理一心不亂
◇佛委託他住世表法
◈娑婆障緣太多;你能都通過,了不起
◇娑婆修行一天,抵得極樂修行一百年
◇娑婆世界難修,障緣太多,你能夠都通過,了不起!在極樂的人也未必能通過
◇逆增上緣非常非常之多,你能夠不受影響,所以成就快
我這個人沒什麼長處,也沒智慧,好處就還有幾分老實。我這跟大家講得很坦白,老實一百分,我只有三十分,我沒有做到五、六十分,我要做到五、六十分,我的成就就不止今天這個樣子。我跟這三個老師,三個老師對我都非常了解,比起現在一般學生,那就好多了。老實聽話真幹,一般學生大概只有三、五分,我還有三十分,所以老師沒有捨棄我,還肯教我。如果完全不聽話的,有傲慢心的,老師不教,他教你沒有用,浪費時間,浪費精神。真正肯學,不教,是罪過;不肯學的人,可以不教,不浪費時間,不浪費精神。海賢老和尚成就是百分之百,百分之百的真誠,百分之百的恭敬,百分之百的聽話,師父教他一句,九十二年不變,念到功夫圓滿,理一心不亂。佛來了,委託他住世表法;他要是往生,大概在二十多歲的時候,他就有資格往生了。功夫成片就有資格,見阿彌陀佛,壽命不要了,求佛帶他到極樂世界去,沒有問題,這個例子很多。佛要留他住世,那就是佛門裡所謂的,娑婆世界修行一天,可以抵得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為什麼?極樂世界容易修,娑婆世界難修,障緣太多,你能夠都通過,了不起!在極樂世界的人也未必能通過。逆增上緣非常非常之多,你能夠不受影響,所以成就快。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九十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090
若
融通禪門,
則
「洗濯垢污」,即「迥脫根塵」。
「顯明清白」是「靈光獨耀」。
會歸淨宗,
則
「都攝六根」是「洗濯垢汙」。
「淨念相繼」,「自得心開」,是「顯明清白」。
蓋「一聲佛號一聲心」,
念佛即是始覺合本也。
癸二、悲智療苦 分三 子一、調宣
【調眾生,宣妙理。】
「調眾生,宣妙理。」
調者,和也。
眾生者,一切有情也。
宣者,示也。
妙理者,實相之理體,亦即《法華》「佛之知見」也。
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乃「宣妙理」也。
令一切有情,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乃「調眾生」也。
◎ 德遵普賢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