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7日 星期日

一切法中修梵行|清淨本然,本自圓成|沒起心動念,哪來的戒定慧、淫怒痴:這叫真正梵行|大乘佛法,眼在色相上修戒定慧:不起心動念;看得清楚|沒見性,把淫怒痴代替戒定慧:你決定墮阿鼻地獄|淨空老法師

 


一切法中修梵行|清淨本然,本自圓成|沒起心動念,哪來的戒定慧、淫怒痴:這叫真正梵行|大乘佛法,眼在色相上修戒定慧:不起心動念;看得清楚|沒見性,把淫怒痴代替戒定慧:你決定墮阿鼻地獄|淨空老法師


◈一切法:清淨本然,本自圓成
◇有情無情,萬事萬物之一切法。一切無過,本自無染。清淨本然,本自圓成
◇如「首楞嚴」義為「一切事究竟堅固」:這四句就是究竟堅固
◇萬事萬物之一切法,一切無過:哪來的過失?
◇一切法,實際上存在的時間是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那一念你能找到嗎?
◇一念,不能說不存在;也不能說存在:說它存在,它消失掉了;說它消失了,確實有這麼回事情
◇你能說它有過失、有染污嗎?它確確實實本自圓成、清淨本然

  念老這四句話是經上說的,我們要常記得,「一切無過,本自無染。清淨本然,本自圓成」。《楞嚴經》上這麼說的,「如首楞嚴」,首楞嚴這三個字的意思,首楞嚴是梵語,意思是「一切事究竟堅固」,這四句就是究竟堅固。你看看,萬事萬物之一切法,一切無過,哪來的過失一切法,實際上存在的時間是多久?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這裡頭去找過失找不到。我們動一個念頭,彌勒菩薩告訴我們,這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那一念你能找到嗎一念不存在。不能說不存在,也不能說它存在,你說它存在,它沒有,消失掉了;你說它消失掉了,確實有這麼回事情你能說它有過失嗎?你能說它有染污嗎?它確確實實本自圓成,清淨本然

(中略)

◈一切法不可得:徹底放下
◇如果有這個概念,你就曉得一切法不可得、畢竟空、無所有
◇一切法圓滿成就:無論從體上、相上講都講得通;但是都不可得
◇都不可得就叫你徹底放下,你就成佛、成菩薩了:事實真相你完全看到了
◈一切事究竟堅固:無所有、畢竟空
◇一切事究竟堅固,你不能破壞它:它無所有,它畢竟空

  它們存在的時間只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我們如果有這麼個概念,你就曉得一切法不可得、畢竟空、無所有。所以世尊講清淨本然,本自圓成,這說一切法圓滿成就。在哪裡?無論從體上講、從相上講都講得通,但是都不可得都不可得就叫你徹底放下,你就成佛了,你就成菩薩了,為什麼?事實真相你完全看到了。「首楞嚴」是印度話,意思就是一切事究竟堅固。究竟堅固是你不能破壞它,為什麼?它無所有,它畢竟空

◈梵行是:一切無過,本自無染
◇又如《圓覺》,「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
◇犯淫怒痴墮三惡道;修戒定慧生三善道:統統不是梵行
◇梵行是:一切無過,本自無染
◇淫怒痴、戒定慧都不可得:性相裡頭都找不到
◇相,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生滅:哪一個是淫怒痴?戒定慧亦如是
◇大乘佛法,眼在色相、耳在音聲上修戒定慧
◇戒定慧是:不起心動念;看得聽得清楚,自性般若智慧
◇沒有起心動念,哪來的戒定慧、淫怒痴:這才叫真正梵行
◈一切法中修梵行:證圓滿戒定慧
◇六根對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如來,八地以上
◇一切法中修梵行:證圓滿的戒定慧三學;沒有起心動念
◇有起心動念;沒分別執著,菩薩
◇他不造輪迴、十法界業,與這個沒感應;他與諸佛實報土有感應,稍稍往上提一級,他就到實報土去了
◇阿羅漢,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學不執著,什麼都好,能隨喜,自己沒有意見
◇他知道全是幻化:雖然沒見到他知道;八地才見到

  又如《圓覺經》上說,「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梵行是菩薩行。如果六道凡夫犯了淫怒痴,墮三惡道,修戒定慧生三善道,是不是梵行?統統不是梵行梵行是什麼?前面所講的,一切無過,本自無染淫怒痴、戒定慧都不可得,你到哪裡去找?性相裡頭都找不到,你想想看,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的生滅,那個淫怒痴哪一個是的,你能找到嗎?戒定慧亦如是。所以佛法也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總而言之教導我們,大乘佛法,眼在色相上修戒定慧耳在音聲裡面修戒定慧。戒定慧是什麼?不起心不動念。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那是自性般若智慧,清楚,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起心動念,哪來的戒定慧,哪來的淫怒痴?這才叫真正的梵行。鼻聞香、舌嘗味,身體的覺觸,第六意識的分別,六根對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是如來,八地以上。所以一切法中修梵行,證圓滿的戒定慧三學,沒有起心動念。降一等,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是菩薩。菩薩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所以他不造業,他不造輪迴業,不造十法界的業,他與這個沒有感應,他與諸佛如來的實報土有感應,稍稍往上提一級,他就到實報土去了。再降一等,小乘阿羅漢,阿羅漢脫離六道輪迴,沒有出十法界,他只是不執著,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學不執著。不執著,什麼都好,真正做到隨喜功德,普賢菩薩十願裡隨喜功德,他能隨喜,自己沒有意見、沒有成見。他能不能看清楚?能夠看清楚,比我們清楚,他知道全是幻化雖然他沒有見到,八地才見到,他沒有見到他知道,像我們現在一樣,我們現在知道,沒有見到,要登到八地才見到。

◈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又「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煩惱是假的,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這麼高的頻率裡什麼都沒有了
◈一切平等,無有可譏
◇是故一切平等,無有可譏者
◇法法平等,十法界、一切眾生跟佛平等:眾生不可得;佛也不可得
◇這四句話完全真實,「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世出世間一切法,十法界依正莊嚴

  「一切煩惱,畢竟解脫」。煩惱是假的,煩惱是我們累積那個煩惱習氣變現出來的,不是真的,真的不可得。它存在的時間,這個煩惱習氣也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也是在這個頻率之下,所以你要想到,這麼高的頻率裡頭什麼都沒有了。「是故一切平等,無有可譏。」法法平等,十法界平等,一切眾生平等,一切眾生跟佛平等,為什麼?眾生不可得,佛也不可得。這是自性,回歸自性。《金剛經》上講這四句話完全真實,「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世出世間一切法,十法界依正莊嚴,這是真的。八地以上就是究竟佛果上的受用,他全得到了。

(中略)

◈還有淫怒痴,那就必須守戒定慧
◇沒明心見性,你把淫怒痴代替戒定慧,認為它是一不是二,你決定墮阿鼻地獄
◇佛經沒有過失,是你自己把意思解錯了
◇善財童子圓教初住,五十三參有淫怒痴
◇不是在這個階層不可以說
◇不要把梵行搞錯了

  我們看下面這段,「前引《圓覺》」,這段補得好,怕人起誤會,把這段講清楚、講明白,「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與今不失律儀,互相照映,正顯中道,理事無礙,圓解圓修之妙行」。這是大菩薩,這不是凡人,一般人做不到。什麼人?明心見性的菩薩。如果沒有明心見性,你把淫怒痴代替戒定慧,認為它是一不是二,你決定墮阿鼻地獄。你不能怪佛經,佛經沒有過失,沒有錯,是你自己把意思解錯了。要什麼樣的人?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典範,《華嚴經》上是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有淫怒痴。善財是什麼身分,這個要知道,圓教初住。圓教初住是什麼地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禪宗所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人如果不往生極樂世界,他到哪去?他不在六道,不但不在六道,他超越十法界了。他要是在娑婆世界,決定往生華藏世界,華藏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實報莊嚴土。這個要知道,不是在這個階層不可以說,你不要把梵行搞錯

◇三個都是明心見性的大菩薩,真正了知戒定慧與淫怒痴平等平等
◇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法剎那生滅不可得
◇自性也不可得,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兩面都不可得,這才平等平等
◇戒定慧專門對付淫怒痴
◇戒斷淫,定斷瞋恚,慧斷愚痴
◇淫怒痴沒有了,戒定慧就沒用了
◇病好了還要吃藥又壞了,又變成病了

  《華嚴》五十三參,伐蘇蜜多女代表淫欲,甘露火王代表憤怒、瞋恚,勝熱婆羅門代表愚痴,這三個都是明心見性的大菩薩,所以他們真正了知戒定慧與淫怒痴平等平等,他們真知道,為什麼?不可得。講到究竟處,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法不可得,萬法是假的,剎那生滅不可得;自性,自性也不可得。自性不生不滅,自性是常寂光,一片光明,在哪裡?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所以兩面都不可得,這才平等平等。淫怒痴放下了,戒定慧也要放下,戒定慧是專門,世尊教我們來對付淫怒痴的戒斷淫,定斷瞋恚,慧斷愚痴,三毒煩惱,用這個,但是淫怒痴沒有了,戒定慧就沒用了。病好了藥就不要了,病好了還要吃藥又壞了,又變成病了,要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現在還有淫怒痴的念頭,那就必須要守戒定慧。見性的菩薩平等了,我們沒見性,沒見性不平等,自己要知道。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三五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35



意業清淨,身口隨之。於口業云「不譏他過」。

」者,譴也,誹也,指責人之過失也。
口業不譏他過者,實由於意業之不見他過也。

」者,一切有情也。
進言之,則包括有情無情,萬事萬物之一切法。
一切無過,本自無染。
清淨本然,本自圓成。

如「首楞嚴」義為「一切事究竟堅固」。

又如《圓覺》,「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
又「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是故一切平等,無有可譏者。

(中略)

前引《圓覺》:「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
與今「不失律儀」,互相照映,
正顯中道,理事無礙,圓解圓修之妙行。

了知戒定慧與淫怒癡平等平等,
仍嚴持淨戒,不失律儀。

雖嚴持律儀,軌範具足,
但自心常寂,一切平等,悉無取捨,更無愛憎。不見己是,不道人非。

如是持戒,是真持戒。
如是修行,是普賢行。
如是知見,方契中道。

若人
稍聞平等之意,便謬斥持戒為著相,誹謗戒律。
或稍能持戒,便增我慢,自讚毀他,侈談他人過失。
是皆以病為藥者也。

◎ 積功累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