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就了了」?這是天大的誑語|你要不認真念佛:死;不了|死了,你神識做不了主,跟著業力去了|千萬不要:把修行成就看作善法;把天道當作究竟|佛法是要:了生死、出輪迴|淨空老法師
◈二餘:生身苦報、煩惱殘餘
◇生身煩惱,二餘俱盡
◇生身,可指分段生死之身,與變易生死之身。此處則指菩薩變易生死之身
◇生身者乃二餘之一。二餘者,生身之苦報與煩惱之殘餘
◈生身是苦果;煩惱是惑因
◇生身是苦果,煩惱是惑因。此二俱盡,謂之二餘俱盡
◇身體死了;靈魂沒死,它又投胎去了,這個事可麻煩了:所以那個餘沒有盡
◇必須這個餘也要盡掉,你才真正脫離六道輪迴
◇把身;心就是煩惱習氣,要斷盡
◇餘指煩惱、習氣
◈夢多:身在休息;神識沒休息
◇夢就是煩惱、習氣
◇睡得很好,沒有作夢,這個好
◇睡覺夢多,你沒休息:身體在休息;神識沒休息
◇有個東西不斷的;不是斷滅的無
『生身煩惱,二餘俱盡』。「生身,可指分段生死之身,與變易生死之身」。此處則指菩薩變易生死之身,因為他有二餘俱盡。這個二餘裡頭,「又生身者乃二餘之一。二餘者,生身之苦報與煩惱之殘餘。生身是苦果,煩惱是惑因。此二俱盡,謂之二餘俱盡」。這裡說得很好,說得很明白,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此二俱盡,人死了,身體死了,這個俱盡大家都知道,容易懂。還有,我們一般講你那個靈魂沒死,它在,它又去投胎去了,這個事情可麻煩了。所以那個餘沒有盡,必須把這個餘也要盡掉,你才真正脫離六道輪迴,你要不然出不了六道輪迴。所以把身、心,就是煩惱習氣,這個也要斷盡。這兩種餘,這個餘是指煩惱、習氣,我們在夢中它起作用,你就很容易能覺察它。為什麼會作夢?夢就是煩惱、習氣,煩惱有善惡不同、有苦樂不同,在夢中,你在迷惑的時候,控制不住,它起作用,夢境是這麼來的。睡覺睡得很好,沒有作夢,這個好。凡是睡覺夢多,你有沒有在休息?沒休息,身體在那裡休息,你的神識沒休息。必須神識也休息,那真休息,這個睡眠是正常的。夢太多,這個睡眠不正常。所以不斷,它有東西,有個東西不斷的,不是斷滅的無,斷滅的無容易懂。
◈實際理體,真我;身體,假我
◇實際理體,佛法講真我;身體是假我
◇真我有迷有悟:覺悟了就是阿羅漢、辟支佛、菩薩;迷了就是六道凡夫
◈「死了就了了」?死;不了
◇你要不認真念佛:死;不了
◇「死了就了了」?這是天大的誑語,絕對的錯誤
◇死了,你神識做不了主,跟著業力去了
◈佛法是要:了生死、出輪迴
◇如果一生心善行善,到三善道去了
◇三善道雖然好,不長久;福享盡了,阿賴耶裡還有很多罪業,嚴重的煩惱習氣,牽著你到三惡道
◇三惡道的時間長;三善道的時間短:出不了六道輪迴不算成就
◇千萬不要:把修行成就看作善法,把天道當作究竟;佛法是要:了生死、出輪迴
◈真知道、假知道:從放下看
◇知一切法,悉皆空寂
◇真知道、假知道:從放下看
◇你放下多少你知道多少;你沒放下你完全不知道
◈從哪裡放下起?身心煩惱
◇從哪裡放起?從身
◇真正放下的人,不計較身心煩惱
◇這真放下,其他就容易了,貪瞋痴慢疑,不難;煩惱習氣沒放下,很難
◇怨恨惱怒煩統統放下,身心健康自在、喜悅快樂
這個地方是講實際理體,我們佛法裡頭講真我。身體是個假我,除了假我之外還有個真我。真我有迷有悟,覺悟了就是阿羅漢、辟支佛、菩薩,迷了就是六道凡夫,這個要認識清楚。換句話說,你要不認真念佛,死,死不了。不要以為說死了就了了,這是天大的誑語,絕對的錯誤。死了,你神識做不了主,跟著業力去了。如果一生心善行善,到三善道去了,三善道是天道、人道、修羅道,習氣牽著你去了,三惡道是地獄、餓鬼、畜生。三善道雖然好,不長久,福享盡了,阿賴耶裡面還有很多罪業,嚴重的煩惱習氣,牽著你到三惡道。三惡道的時間長,三善道的時間短,出不了六道輪迴不算成就。所以千萬不要把修行的成就看作是善法,那你就錯了,你不是在學佛。佛是要出離三界,要了生死,要出輪迴,這是佛法。誤會了,把天道當作究竟,大錯特錯!學佛同學不能不知道。這個經文四句,最重要是兩句,「知一切法,悉皆空寂」。你是不是真的知道?真知道、假知道從哪裡看?從放下看。你放下多少你知道多少,你沒有放下你完全不知道。從哪裡放起?從身。真正放下的人,不計較身心煩惱,不把這個東西放在心上,這真放下。其他就容易了,貪瞋痴慢疑,不難;煩惱習氣沒放下,很難。別人欺負你、傷害你、侮辱你,你能不生氣嗎?你能放得下瞋恨嗎?怨恨惱怒煩統統放下,身心健康,身心自在。儒佛所講的幸福快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悅是喜悅、快樂。
二O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六五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65
「生身煩惱,二餘俱盡」。
「生身」。可指分段生死之身,與變易生死之身。(此處則指菩薩變易生死之身。)
又生身者乃二餘之一。
「二餘」者,生身之苦報與煩惱之殘餘。
生身是苦果,
煩惱是惑因。
此二俱盡,謂之「二餘俱盡」。
◎ 菩薩修持第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