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3日 星期六

大導師一定能做到:寂定明察|以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佛陀就是覺者:覺從定來的;定從寂來的|不起心動念,大寂定|不分別執著,中等寂定|最下等寂定,不執著|知道不可得,就決定不執著|淨空老法師

 


大導師一定能做到:寂定明察|以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佛陀就是覺者:覺從定來的;定從寂來的|不起心動念,大寂定|不分別執著,中等寂定|最下等寂定,不執著|知道不可得,就決定不執著|淨空老法師


◈寂定者,實際之理體
◇實際就是真如、自性、真心
◇真心的體叫實際
◇我們存心、用心都要與實際相應,這在佛法裡叫寂定
◇寂是寂滅;定是如如不動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搖晃是動的樣子,妄心是動的
◇真心本無動搖;妄心剎那剎那搖晃不定,前念滅後念生
  『寂定明察』,「寂定者,實際之理體」。實際是什麼?實際就是真如,就是自性,就是真心真心的體叫實際我們存心、用心都要與實際相應這在佛法裡名詞叫「寂定」。寂是寂滅,定是如如不動,自性本定。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告訴我們,「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心有沒有動?沒動。搖晃是動的樣子,妄心是動的,真心不動,真心本無動搖。妄心剎那剎那在搖晃不定,前念滅後念生,生滅的頻率很高,我們完全不能覺察。到近代的科學才發現,但是它沒有講出,具體沒有說出來,只是說非常高的速度,高到無法想像。

◇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
  在佛經上是有明文記載,彌勒菩薩說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說出來了,科學家沒說出來。

(中略)

◇寂定就是自性的樣子
◈明察者,智慧之照用
◇菩薩能夠明察微細念頭波動現象,六根的作用他證得圓滿
◇我們完全有障礙:聲音小的聽不見,波動快的看不見
◇明察,自性般若智慧起作用
◈以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
◇菩薩是一心為宗;起作用,照萬法,整個宇宙:沒有空間,沒有距離;沒有時間,沒有先後,徹照
  寂定就是自性的樣子明察,「智慧之照用」,明是明瞭,察就是觀察,觀察入微。菩薩能夠明察念頭,微細念頭波動現象,他怎麼?他看到了、他聽到了,六根的作用他證得圓滿。我們不行,我們完全有障礙,聲音小的聽不見,波動快的看不見,波動慢的能看見,波動快的看不見。聽聲音也是的,鼓能聽得見,鐘能聽得見,你敲個碟子就聽不見了。所以明察,自性般若智慧起作用。《宗鏡錄》裡頭說,「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講得好。永明延壽大師說的這兩句話,如果我們能做到,這是菩薩境界。菩薩是一心為宗,起作用,照萬法,整個宇宙,沒有空間,沒有距離;沒有時間,沒有先後,徹照

◈寂定如鏡之體;明察如鏡之用
◇了了分明,秋毫不爽,故曰明察
◇記住:寂才能常照
◇心上妄念多了,照就沒了,就迷了
◇寂就是定
◇定愈深,照得愈廣、愈深、愈清楚

  「寂定如鏡之體。明察如鏡之用了了分明,秋毫不爽,故曰明察。」寂定明察,就是大乘教裡頭常說的,寂而常照。記住寂才能常照心上妄念多了,照就沒有了,就迷了。所以寂就是定定愈深照得愈廣,愈深愈清楚

二O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七四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74



◈大導師一定能做到:寂定明察
◇菩薩內心純淨,儀態溫和,得乎中而形於外,表裏一如也
◇菩薩「寂定明察」,定慧均等,寂照同時也。故於眾生,為大導師,自覺覺他
◇大導師一定能做到這四個字:寂定明察
◈寂分三等:清淨、平等、覺
◇寂也分三等:下等的清淨;中等的是平等;上等的是覺
◇佛陀意思就是覺,見性成佛,就可以稱為覺者
◇佛陀就是覺者:覺從定來的;定從寂來的
◇寂是什麼?不起心動念,大寂定;不分別執著,中等寂定;最下等寂定,不執著
◇知道不可得,就決定不執著
◇學佛就是學這個
◈寂定明察:為大導師,自覺覺他
◇寂定明察,菩薩的大德,這真菩薩
◇智慧是明;察,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自性裡無量智慧、德能、相好統統現前,所以眾生稱他為大導師,大導師自覺覺他

  菩薩表裡一如,「寂定明察,定慧均等,寂照同時也。故於眾生,為大導師,自覺覺他。」這才真的配得上別人稱呼他為大導師,這真是大導師,大導師一定能做到這四個字,寂定明察是清淨,也分三等,上中下三等,下等的淺,就是我們經題上的清淨,中等的是平等,上等的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是那個字。覺是最高的,佛陀這個意思就是覺,大徹大悟,見性成佛,就可以稱為覺者。印度人稱佛陀,佛陀的意思就是覺者。覺從哪裡來?從定來的從哪裡來?從寂來的寂是什麼?不起心、不動念,大寂定;還有起心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中等的寂定;最下等的寂定,就是不執著。為什麼不執著?假的不是真的,你要執著就錯了。知道不可得就決定不執著,這個意思要懂、要明瞭。學佛的人學什麼?就是學這個菩薩寂定明察,菩薩的大德,這真菩薩。明察是智慧,智慧是明;察,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自性裡頭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統統現前,所以眾生稱他為大導師,大導師自覺覺他

二O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七五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75




寂定明察」。
寂定」者,實際之理體。
明察」者,智慧之照用。

《宗鏡錄》曰:「
以一心為宗,
照萬法如鏡。」

寂定如鏡之體。
明察如鏡之用。
了了分明,秋毫不爽,故曰明察

寂定明察」者,寂而常照也。

(中略)

菩薩內心純淨,儀態溫和,得乎中而形於外,表裏一如也。

菩薩「寂定明察」,定慧均等,寂照同時也。
故於眾生,為大導師,自覺覺他。

◎ 真實功德第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