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 星期六

一心就是佛|一心是圓滿覺悟;二心就迷了;三心就迷得重了|三心二意凡夫全體是迷;佛全體是覺|迷放下,覺就現前;不必去求覺|覺是現成的:覺是不生不滅;迷是有生有滅|所以覺是真;迷是假|淨空老法師

 


一心就是佛|一心是圓滿覺悟;二心就迷了;三心就迷得重了|三心二意凡夫全體是迷;佛全體是覺|迷放下,覺就現前;不必去求覺|覺是現成的:覺是不生不滅;迷是有生有滅|所以覺是真;迷是假|淨空老法師


◈一心最為第一:一其心者諸善隨之
◇諸善之中,獨有一心最為第一。一其心者,諸善隨之
◇想修善積德修福:最大的善果是成佛;其次的大果是生天
◇你真正修到一心,那就諸善隨之:世出世間所有善法都從這生出來了
◇一心是真心:真心生萬萬善也不止
◇妄心生煩惱:妄心生的是善惡之善;不是真善
◇善惡之善,果報是三善道,是六道輪迴裡頭的
◇一心的善不可思議:一心的善是諸佛如來現身說法遍滿法界,哪裡有緣就到哪去教化

  「諸善之中,獨有一心最為第一一其心者,諸善隨之。」所以我們相信這句話是問答,答國王所問的。在這個社會,現在也有不少環境很好的、富裕的人家,想修善,想積德修福,怎麼做才能得真正的善果,甚至於得很大的善果?最大的善果是成佛,其次的大果是生天。那先比丘說,獨有一心最為第一,不需要花費金錢,你真正修心修到一心,那就諸善隨之,世出世間所有的善法都從這生出來了。從哪裡?從一心,一心是真心真心生萬善,萬萬善也不止妄心生煩惱,妄心裡面生的善是善惡之善,不是真善善惡之善的果報是在三善道,惡,果報在三惡道,這是善惡之善,是六道輪迴裡頭的。一心的善不是這個,一心的善不可思議,一心的善是諸佛如來現身說法遍滿法界,哪裡有緣就到哪裡去教化,這個功德果報不可思議。

(中略)

◈第一善就是一心,沒妄想分別執著
◇獨有一心最為第一
◇第一善就是一心,就是心裡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是第一心,一心
◈一心就是往生淨土的真因
◇這樣的人只要念一聲佛號,就能感動阿彌陀佛來接引他,而且隨時可以去
◇阿彌陀佛一心;他也一心:心心相印
◇到達極樂地位是:實報土法身菩薩

  一其心者,諸善隨之;獨有一心最為第一。什麼是第一善?第一善就是一心,就是心裡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第一心,這叫一心。這個一心就是往生淨土的真因這樣的人他只要念一聲佛號,就能感動阿彌陀佛來接引他,而且隨時可以去,他條件具足。為什麼?阿彌陀佛一心,他也一心,心心相印,這麼個道理。到達極樂世界他是什麼地位?他是實報土裡面法身菩薩

(中略)

◈一心就是佛:佛全體是覺
◇即此一心,全體是佛。又此一心,即定中之定故,即菩薩念佛三昧故,即達摩直指之禪故
◇什麼是佛?一心就是佛
◇一心是圓滿的覺悟;二心就迷了;三心就迷得重了
◇三心二意是凡夫,全體是迷;佛全體是覺
◇所以我們要皈依佛:從迷要回歸到覺
◇迷是自己;覺也是自己
◇迷放下,覺就現前;不必去求覺
◇覺是現成的:覺是不生不滅;迷是有生有滅
◇所以覺是真的;迷是假的
◇自性能生萬法:整個宇宙是自性變現出來的
◇學佛,對於佛這個字要有清楚的概念,才不至於誤會搞錯了

  底下引用蓮池大師《疏鈔》說,「《彌陀疏鈔》曰:即此一心,全體是佛。又此一心,即定中之定故,即菩薩念佛三昧故,即達摩直指之禪故。」蓮池大師這一句說得好,什麼是佛?一心就是佛。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心是覺悟,圓滿的覺悟,二心就迷了,三心就迷得重了。我們這個世間成語常講「三心二意」,三心二意是凡夫,不是佛,全體是迷佛全體是覺所以我們要皈依佛,從迷要回歸到覺。迷是自己,覺也是自己,只要把迷放下,覺就現前,不必去求覺覺是現成的。覺是不生不滅的,迷是有生有滅的,所以覺是真的,迷是假的。六祖開悟時說了五句,第一句「本自清淨」,第二句「本不生滅」,第三句「本自具足」,第四句「本無動搖」,第五句「能生萬法」,整個宇宙從哪來的?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所以學佛,對於佛這個字要認識清楚,要有清楚的概念,才不至於誤會,不至於搞錯了

(中略)

◈佛是智慧、覺悟
◇佛是智慧、覺悟的意思:智慧是體;覺悟是用
◇覺裡面講三種: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智裡頭講三種: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二足尊:智慧、福報圓滿
◇不要佛,就是不要智慧、不要福報
◇老祖宗聽到佛歡喜:要智慧、要福報
◇現在人聽到佛就討厭忌諱:不要福報、不要智慧
◇有福有慧,那是極樂世界
◇大乘能幫助社會化解衝突,帶來安定和諧、幸福美滿

  佛是智慧的意思、是覺悟的意思智慧是體,覺悟是用,有體有用。覺裡面講三種: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智裡頭也講三種: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所以它的意思很豐富,找不到適合的字來翻,用音譯,再加以解釋。它是智慧,它是覺悟,在三皈依裡面,這個誓詞裡頭叫二足尊,就是福慧圓滿,智慧、福報圓滿不要佛,就是不要智慧,也不要福報,不就這個意思嗎?古時候老祖宗聽到這個歡喜,完全接受,老祖宗要智慧、要福報。現在社會的人他不要,聽到佛就討厭,提到佛好像有忌諱;換句話說,現在人不要福報,也不要智慧,受苦受難。有福有慧,那是極樂世界。湯恩比的話說得不錯,大乘能幫助這個社會化解衝突,帶來安定和諧,帶來幸福美滿,這不是假的。

(中略)

◈一心就見到:此方即淨土
◇即此一心,全體是佛:佛就是心,心就是佛;即心是佛,即佛是心
◇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
◇此方即是淨土;淨土即是此方
◇我們這就是極樂;極樂就是我們這:一心就見到了
◈如何保持第一念:就叫功夫
◇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作用,沒有起心動念;聽得清清楚楚:這叫佛知佛見,這人就是佛
◇第一念沒分別;第二念就有分別;第三念就起執著:這就迷了
◇如何保持第一念,這就叫功夫

  蓮池大師說,「即此一心,全體是佛」,佛就是心,心就是佛即心是佛,即佛是心。中峰禪師在《三時繫念法事》裡面說了兩句話,說得好,「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禪宗祖師說的;還說了兩句,接著說的,「此方即是淨土,淨土即是此方」,我們這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是我們這個世界。什麼時候見到?一心就見到了。換句話說,大乘教裡頭佛常常教導我們,我們從早到晚,六根緣六境,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第六意識思想,想過去想未來、想近想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作用,不起心、不動念看得清清楚楚,沒有起心動念聽得清清楚楚,這叫佛知佛見,這人就是佛。在什麼時候?大乘教講得好,第一念。第一念的時候沒分別,第二念就不行,第二念就有分別;第三念就起執著,這就迷了。一有分別就迷,起心動念就迷。所以如何保持第一念,這就叫功夫

(中略)

◈一心一念,清淨信心:保證你往生
◇念佛第一樂:有佛力加持,法喜充滿,心裡生智慧不生煩惱;對於一切事理、人事物看得清楚明瞭,一心求往生
◇把佛放在心裡;把心裡垃圾,妄想雜念、是非人我清除乾淨,恢復到清淨心、平等心,就是一心一念,這叫清淨信心:這個心就保證你往生

  念佛第一樂,有佛力加持,法喜充滿,心裡生智慧不生煩惱,對於一切事理,人事物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瞭瞭,一心求往生。要把佛放在心裡,把心裡面的垃圾清除乾淨,妄想清除掉,雜念清除掉,是非人我清除掉,恢復到清淨心、平等心,就是一心一念,這叫清淨信心,這個心就保證你往生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六五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0-0465




《那先經》云:「
諸善之中,獨有一心,最為第一。
一其心者,諸善隨之。」


《彌陀疏鈔》曰:「
即此一心,全體是佛。

又此一心
即定中之定故,
即菩薩念佛三昧故,
即達摩直指之禪故。」

◎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