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往生的人,每天睡覺都要做觀想:阿彌陀佛現在來接我,就跟佛去了,毫無留戀|真想走佛這條路,就要放下|沒放下:沒得真受用|還是要向微細:六根把六塵放下|本無動搖才能見性;還有動,凡夫|淨空老法師
◈沒放下:你沒得真受用
◇我們今天是看破了,在經文裡頭都懂得了,真的、假的我們有能力分辨,全是假的;問題在哪裡?沒放下
◇沒放下:你沒得真受用
◇真受用是:智慧、神通現前,得大自在
◈還是要向微細:六根把六塵放下
◇我們今天還是不自在:沒有能徹底放下
◇比起一般人是放下很多,至少不貪財、不競爭、不對立,這個不夠,這粗重的;還是要向微細:六根把六塵放下
◇六塵境界見色聞聲,起心動念,凡夫根本沒有能力放下:念頭太微細,根本就不知道,你怎麼放下?
◇什麼時候才放下?八地以上,跟佛一樣,真的住實相
看破,了解事實真相,我們今天是看破了,在經文裡頭都懂得了,真的、假的我們有能力分辨,全是假的,問題在哪裡?沒放下。沒放下你沒有得真受用,真受用是什麼?智慧現前,神通現前,得大自在。我們今天還是不自在,這就是沒有能徹底放下。比起一般人是放下很多,至少不貪財,不跟人競爭,不跟人對立,跟一切法不對立、不競爭,這個放下了。這個不夠,這粗重的,還是要向微細,六根把六塵放下。在六塵境界裡頭,見色聞聲,有起心動念,這個很難放下,可以說凡夫根本沒有能力放下。念頭太微細,你根本就不知道,你怎麼放下?到什麼時候才放下?經上告訴我們八地以上,跟佛一樣,真的住實相。
◇圓教初住放下了,但是還有習氣;八地以上習氣沒有了,完全契入佛陀境界,才真正做到如如不動
◈本無動搖:如如不動、自性本定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那就是如如不動、自性本定
◇真心遍一切處、一切時,它從來沒動過、沒搖晃過:這是自性本定
◈本無動搖才能見性;還有動,凡夫
◇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修禪定:因為自性本定
◇本無動搖,你才能見性
◇你還有動、搖晃,還有你的想法、看法、做法:你是凡夫;你連阿羅漢都不如
用我們平常學習的話來說,圓教初住菩薩就放下了,但是還有習氣,八地以上習氣沒有了,完全契入佛陀的境界。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五個位次,菩薩五十二個位次最上面的五個位次,才真正做到如如不動。《金剛經》惠能大師見到,他開悟第四句話講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那就是如如不動,本無動搖,說自性本定。真心遍一切處、遍一切時,它從來沒動過,沒有搖晃過,沒動過,這是自性本定。所以千經萬論,八萬四千法門,門是門道,法是方法,法門,修什麼?都是修禪定。因為自性本定,本無動搖,你才能見性;你還有動,你還有搖晃,還有你的想法,還有你的看法,還有你的做法,你是凡夫,你連阿羅漢都不如。這不能不知道。
◈徹底放下,一塵不染
◇真幹,真想走佛這條路:就要放下
◇真能放下,往生沒有障礙
◇念佛往生為什麼去不了?對這個世間還有貪戀、牽掛,所以走不了
◇徹底放下了,一塵不染:時間一到,佛來接引,就跟他去了
◈真想往生的人,每天睡覺都要觀想
◇念佛真想往生的人,每天睡覺都要做觀想:阿彌陀佛現在來接我,歡歡喜喜就跟他去了,毫無留戀
◈每個往生人都是徹底放下的
◇還有什麼沒辦完的?還有什麼人想見面的?沒有了:什麼都放下了,才走得了
◇每個念佛往生人都是徹底放下的:毫無牽掛;佛帶他走了
◇有一絲毫牽掛,佛拉不動他;他那有根繩子拴在這裡,去不了:機會就錯過了
◈如如不動、如實安住
◇如如不動、如實安住:太重要了!
◈我們真的沒抓住;假的抱著不放
◇我們搞了這麼久,真的、假的好像是搞清楚了:其實真的沒抓住;假的抱著不放,叫糾纏
◇這個糾纏,如果善根福德不夠,肯定出不了六道輪迴
要真幹,要真想走佛的這條路,那就要放下,真能放下,往生沒有障礙。念佛往生為什麼去不了?對於這個世間還有貪戀,還有牽掛,所以他走不了。徹底放下了,一塵不染,時間一到,佛來接引,就跟他去了。所以念佛人,真正想往生的人,每天都要做觀想,什麼時候?睡覺的時候,阿彌陀佛現在來接我,歡歡喜喜就跟他去了,毫無留戀。還有什麼事情沒辦完的?沒有了。還有什麼人想見面的?沒有了。什麼都放下了,這才能走得了。每個念佛往生人都是徹底放下的,毫無牽掛,佛帶他走了。有一絲毫、一樁事情牽掛,佛拉不動他,他那裡有根繩子拴在這裡,你去不了,你的機會就錯過了。這個不能不知道。《金剛經》上講的如如不動,此地所講的如實安住,太重要了!我們搞了這麼久,真的、假的好像是搞清楚了,其實真的沒抓住,假的抱著不放。就這樣叫糾纏,這個糾纏,如果善根福德不夠,肯定出不了六道輪迴。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四一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