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3日 星期四

唯有不可得,才能得一切法|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自性空;它起作用,能生萬法,能解釋萬法|淨空老法師

 


唯有不可得,才能得一切法|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自性空;它起作用,能生萬法,能解釋萬法|淨空老法師


◈自性寂滅,體不可得,故云空無我
◇空:物質、精神、自然現象,這三樣統統沒有
◇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一切萬法依它而出現
◇萬法是生滅法,它自己是不生不滅
◈唯有不可得,才能得一切法
◇無我:不可得
◇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般若是自性裡面的一分
◇智慧的體是自性
◇自性空;它起作用,能生萬法,能解釋萬法

  「自性寂滅,體不可得,故云空無我。」空,它不是物質現象,不是精神現象,也不是自然現象,這三樣東西沒有,統統都沒有。這是自性,自性之本體,它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一切萬法都是依它而出現的,沒有它就沒有萬法,所以它是萬法的本體萬法是生滅法,它自己是不生不滅,所以佛稱它為空無我。無我的意思,不可得唯有不可得才能得一切法,於一切法通達無礙。所以《般若經》上講,總結一句,「般若無知」,下一句說「無所不知」。般若是什麼?般若是自性裡面的一分,自性具足,第一個就是具足般若,智慧,無量智慧。智慧的體是自性,自性什麼都沒有,所以叫自性空;你問他什麼都知道,它起作用,能生萬法,能解釋萬法、能明瞭萬法,這是智慧起作用。

(中略)

◈悟從清淨、平等心來的
◇智慧,對於宇宙人生萬法的通達明瞭,不要去學
◇科學家是學來的,學得好辛苦,才知道那麼一點點
◇佛跟中國傳統文化都很高明,教我們開悟
◇清淨心是定,平等心是大定
◇為什麼不能執著、分別?它是假的,你分別執著還是假的,假上再加假
◇無明是動,就是一念不覺,這個放下,就大徹大悟

  所以智慧,對於宇宙人生萬法的通達明瞭,不要去學,科學家是學來的,學得很有限、學得好辛苦,才知道那麼一點點,不要學。所以佛跟中國傳統文化都很高明,教我們什麼?開悟。悟從哪裡來的?悟從清淨心來的、從平等心來的,清淨心是定,平等心是大定。阿羅漢所修的是清淨心,菩薩所修的是平等心,所以阿羅漢只是把執著放下,他還有分別,菩薩分別沒有了。為什麼不能執著?為什麼不能分別?因為它是假的,你分別執著還是假的,假上再加假,你什麼時候能見性?見不了性,必須得放下。阿羅漢放下執著了,他還有分別;再把分別放下,他就是大菩薩,三賢菩薩,大菩薩;三賢菩薩再把無明放下,無明是什麼?無明是動,就是一念不覺這個放下,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往生到極樂世界,不必阿彌陀佛加持,他也生實報莊嚴土。他要不到極樂世界去,在我們這個世界,他將來的往生,華藏世界。華藏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報土,報身佛所居住的地方。

◈完全靠戒定慧
◇定到一個程度,你眼界就開了
◇阿羅漢天眼能看三千大千世界
◇法身菩薩能看無量無邊的大千世界
◇禪定當中,空間、時間沒有了,過去現在未來統統在當下,同時看到
◈究竟圓滿的哲學科學,在佛經裡頭
◇大乘所說的是科學的最高峰,科學還沒達到

  完全靠戒定慧,不需要科學的工具,也無需要科學的知識,你定到一個程度,你眼界就開了,那一個程度都見到了。阿羅漢天眼能看三千大千世界,看得很清楚,如同眼前所見的。法身菩薩,《華嚴經》上告訴我們,圓教初住菩薩,他就不止看一個大千世界,他能看幾十個大千世界、幾百個大千世界、幾千個大千世界、無量無邊的大千世界。也就是說十方三世,在禪定當中,空間沒有了,時間沒有了。我們有過去、現在、未來,他們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統統在當下,同時看到。所以,大乘教裡頭不但有高等哲學,現在我們知道它有高等科學,不但是高等,究竟圓滿的哲學、科學在佛經裡頭。方東美先生早年告訴我,佛經哲學是世界上哲學的最高峰。今天我們看量子力學成就就知道了,大乘經教裡面所說的是現代科學的最高峰,最高峰科學還沒達到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四一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41



修行人修什麼?修不動|心不動,太難了|淨宗的方法妙,要動念只有一念:南無阿彌陀佛|無喜無憂,無動無想:這是佛心、真心|淨空老法師

 


修行人修什麼?修不動|心不動,太難了|淨宗的方法妙,要動念只有一念:南無阿彌陀佛|無喜無憂,無動無想:這是佛心、真心|淨空老法師


◈菩薩住正定,無有不定時
◇定是心裡沒有一個念頭,叫正念
◇有一個念頭就不叫三昧,叫起心
◇起心動念就不是佛了,佛心不動
◇本無動搖就是常住三昧

  菩薩住正定,無有不定時定是什麼?心裡面沒有一個念頭,這叫正念,正念是無念有一個念頭就不叫三昧,叫起心,起心動念,起心就是動念,動念就是起心。中國人常常把它連起來在一起講,起心動念,動念起心。那怎麼樣?那就不是佛了,佛心不動。惠能大師告訴我們,他開悟的時候,第四句話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本無動搖就是常住三昧。所以也可以說它是自性本定,沒有起心動念,常住三昧。

◈佛心湛然,無喜無憂
◇學佛,希望能跟佛一樣,日常生活當中,心能湛然不動。像水一樣清淨,沒有染污、沒有波浪
◇七情五欲、喜怒哀樂愛惡欲全沒有——那是假的
◇他沒有歡喜,他沒有憂慮
◈修行人修什麼?修不動
◇真心一動就變成妄心,不是另外有個妄心
◇六道凡夫全是妄心:天人歡喜、三途憂惱,都是動心
◇心不動,太難了
◇淨宗的方法妙,要動念只有一念,南無阿彌陀佛
◇無喜無憂,無動無想,這是佛心,是真心
◇這是正常的,這是真性流露
◇這個人大公中正,沒有欲望,沒有私心

  「將欲說法,安祥而動。故佛心湛然,無喜無憂」。這些我們都要把它記住,我們學佛,希望能跟佛一樣,在日常生活當中心能湛然不動。像水一樣清淨,沒有染污、沒有波浪,叫湛然。佛心湛然,七情五欲沒有,喜怒哀樂愛惡欲全沒有為什麼?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那是妄心。所以他沒有歡喜,他沒有憂慮。憂慮是煩惱,喜也是煩惱,為什麼?動心了。真心一動就變成妄心,不是另外有個妄心,不是的,真心動了叫妄心。六道凡夫全是妄心,為什麼?心動了天人歡喜,三途憂惱,都是動心修行人修什麼?修不動。沒有辦法叫心不動,這個功夫太難了,總是會有念頭。淨宗的方法就妙了,就是阿彌陀佛這個方法,要動念只有一念,南無阿彌陀佛,除這一念之外沒有念頭無喜無憂,這是什麼心?這是佛心。佛心就是真心,無喜無憂的心是真心,無動無想,這就對了。中國人造字,中國的字有意義,你看「想」,心裡頭有相,你想一個人有個人相,想一樁事情有事相,想就有相。思呢?思就有分別,你看「思」,心上面是個田字,田就是畫格子,分別。心有分別叫思,心裡頭有相叫想,思想是妄心。佛呢?無思無想,無喜無憂,這是正常的,這是真性流露。我們看到這四個字能真做到,這個人大公中正,沒有欲望,沒有私心

◈如來常住三昧,安祥而動
◇你看他動,不像我們
◇青年、壯年、老人,哪一個不心浮氣躁?難得見一個心性清淨的人
◈貪瞋痴慢疑、怨恨惱怒煩
◇這十個字,各個階層男女老少,普遍看到
◇聖教不能推行,麻煩在這裡
◇書在,人會念,做不到,就是這十個字
◇學生有這十個字,老師不能教;老師有這十個字,沒有辦法教學生
◇大乘,徹底放下,不管好念、壞念,一個念頭都不能有,無喜無憂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沒有波浪、沒有動搖,這是自己的真心
◇像水一樣,乾淨、不動,沒有波浪

  佛這個時候看到大眾讚頌,佛現了微笑。這微笑就動念頭了,動什麼念頭?說法。你看,「若將授記時,現欣笑」。這授記是開示,為大家說法,授記之相。如來常住三昧,將欲說法,安祥而動。你看他動,不像我們。現在社會,很麻煩!我說這話什麼意思?想求學的人找不到老師,好老師想傳授學問找不到學生,為什麼找不到?現在年輕人心浮氣躁。我們細心去觀察,你看各個年齡階層的人,從幼兒園的學生、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在社會上工作的這些青年、壯年,再看老人,哪一個不心浮氣躁難得見一個心性清淨的人,找不到。老年人也發脾氣,也有怨恨惱怒煩,心裡頭是貪瞋痴慢疑。這十個字在我們這個社會各個階層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普遍看到這麻煩在哪裡?麻煩在聖教不能推行。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道。書在,人會念,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就是這十個字,貪瞋痴慢疑、怨恨惱怒煩。有這十個字,學生有這十個字,老師不能教;老師有這十個字,沒有辦法教學生,為什麼?學生不相信,你自己沒做到,難就難在這裡。所以佛法,特別是大乘,徹底放下,不管是好念、壞念,一個念頭都不能有,無喜無憂。清淨心現前,沒有染污、沒有波浪、沒有動搖,這是什麼?這是自己的真心,這是自己的本性。惠能大師開悟第四條說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它沒動,它沒有搖晃過。像水一樣,乾淨、不動,沒有波浪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三八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38




《會疏》曰:「

『應時』,應菩薩發願時。
『欣笑』,授記之相。如來常住三昧,將欲說法,安祥而動。故佛心湛然,無喜無憂。若將授記時,現欣笑。

◎禮供聽法第二十六



2021年12月22日 星期三

早晚一萬聲,信得及,守得穩,保證你一生得生淨土|沒懷疑,經可以不必聽了,一萬聲、兩萬聲重要!|淨空老法師

 


早晚一萬聲,信得及,守得穩,保證你一生得生淨土|沒懷疑,經可以不必聽了,一萬聲、兩萬聲重要!|淨空老法師


◈一心就是真心
◇三心二意是假心、是妄心
◇念佛的時候萬緣放下,沒有妄想雜念,才能相應
◈宗於專念
◇專念是一心,專念是真心
◇雜心,摻雜很多東西在裡頭,那就沒有辦法感應
◇一定要專念

  「由上可見,一心之境甚為幽深。是故本經,宗於專念」。周廣大是一心,跟我們前面所說的一樣,道綽禪師《安樂集》講的一樣,在心、在緣、在決定,你看他三個決定,三個具足。一心專念,一心就是真心,三心二意是假心、是妄心。這個我們要注意到,念佛的時候不能有妄想,不能有雜念,這個時候要萬緣放下。所以居家學佛,在家學佛,念佛的時候最好把手機統統關掉,為什麼?你念佛這段時間並不是很長,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多半都是這樣的,決定不能叫人干擾,要一心專念,念的時候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這個才能相應。所以本經《無量壽經》宗於專念,宗是主要的、重要的,修行的方法就是專念,專念是一心,專念是真心。有了夾雜,有了妄念,心就變了,就不是一心,雜心,摻雜很多東西在裡頭,那就沒有辦法感應一定要專念

◈現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超情離見
◇超情離見是一心不亂、一心專注
◇情跟見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

  「蕅益大師曰:現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超情離見,何勞說妙說玄」。當前你念的這句佛號,這句佛號超情離見,超情離見是一心不亂,一心專注。這一心裡面沒有起心動念,沒有任何妄想情跟見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我這樣講大家容易懂。這句佛號裡頭,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叫超情離見。所以無需要說玄說妙,它就玄妙,玄妙到極處。

◈信得及,守得穩
◇永明延壽大師,早晚十萬聲佛號
◇早晚一萬聲,信得及,守得穩,保證你一生得生淨土

  所以,「只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準。」蕅益大師教給我們的方法。

  早年間,我們淨宗永明延壽大師,淨宗第六代祖,他參禪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之後把參禪放棄了,專修淨土,淨土宗一代祖師。他念佛,一天二十萬聲佛號,白天十萬聲,晚上十萬聲,這單單說念佛。他老人家那種修持方法,不但我們現在人做不到,當時的人能做到的也找不到幾個。傳記裡面記載的,阿彌陀佛再來的,永明延壽大師阿彌陀佛再來的,善導大師也是阿彌陀佛再來的,給我們做出榜樣。所以這裡頭兩句話重要,「信得及,守得穩」,沒有一個不成功的。我們初學煩惱習氣重,在佛前面發願,不能日夜十萬聲,做不到,從多少做起?一萬聲,早課一萬聲,晚課一萬聲。你能信得及、守得穩,保證你這一生決定得生淨土。別的都放下了,一心稱念,真求往生。

◈信願具足了,重要是佛號
◇有疑惑要聽,經是幫助我們破迷生信
◇沒懷疑,經可以不必聽了,一萬聲、兩萬聲重要!
◇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念佛功夫淺深管品位高下
◇要不要去爭取高品位往生?沒有這個必要
◇好勝心是妄心
◇競爭還沒放下,這不好,與佛不相應
◇以決定不缺為準,這句話重要了!你要真做到,這真修行,真幹

  經典要不要聽?有疑惑要聽,經是幫助我們破迷生信的。我們沒有疑惑,我們真正相信,沒懷疑,經可以不必聽了,一萬聲、兩萬聲重要!黃念祖老居士晚年,往生之前六個月,就是半年,一天十四萬聲佛號,他老人家做榜樣給我們看。

  經教是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實際狀況,讓你聽了之後,你對於西方世界產生信心,決定沒有懷疑,它作用在此地。信願具足了,重要是佛號。蕅益大師說得好,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真信切願,往生的條件就抓到了。念佛功夫淺深,不是多少,淺深,深的理一心不亂,淺的功夫成片。這管什麼?這管往生到極樂世界品位高下。功夫深的到極樂世界品位高,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我們要不要去爭取這個高品位往生?沒有這個必要。為什麼?那個好勝心是妄心要專心,不要雜念,不要有去跟人家爭名爭利的,競爭還沒有放下,這不好,這個與佛不相應。如果你說我要做個榜樣給別人看,來表法的,行,一天念個十萬聲佛號。黃念祖老居士往生前半年,表法的,一天十四萬聲佛號。所以,「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永明延壽大師,真有其人,不是假的。或五萬,或是三萬,「以決定不缺為準」,這句話重要了!你要真做到,這真修行,真幹

◈《淨修捷要》
◇專門為現代出家、在家人所編的
◇早晚一萬聲佛號你都沒有辦法念,那就修《淨修捷要》
◇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教全在其中,無量法門也在其中
◇念這個文,如實去拜,用真心,不用妄心,一心專注,必定得生

  現在人,在家很少有自己的時間,忙於家務事,忙著生活。出家也不容易,出家時間自己也做不了主。現在的佛教慢慢都走向商業化了,名山寶剎都變成觀光旅遊點,觀光旅遊的人絡繹不絕,哪有時間念佛?所以夏蓮居老居士,菩薩再來,大慈大悲,給我們編了一個簡單的課程,《淨修捷要》。這個是什麼?專門為現代出家、在家人所編的。你早晚一萬聲佛號你都沒有辦法念,那就修《淨修捷要》,總共只有三十二拜。這三十二拜的內容非常豐富,把釋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全在其中,無量法門也在其中,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全包了。這個難得,看起來很簡單,內容非常豐富。你每天念這個文,如實的去拜,時間短,大概半個小時就夠了,時間短。這麼短的時間裡,用真心,不用妄心,就是一心專注,認真去做,必定得生

◈一心不亂是可以求得到的
◇求不到的都是放不下
◇徹底放下,一心不亂就不難
◇這句佛號能把見思煩惱伏住,讓它不起作用,就是成片
◇一切時一切處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

  所以,「畢此一生,誓無變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念佛人求一心不亂是可以求得到的求不到的都是什麼?放不下。果然放下,徹底放下,一心不亂就不難。有理一心,有事一心,有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剛剛達到一心,念佛,心裡頭沒有執著、沒有分別,見思煩惱伏住了,不是斷,伏住。這句佛號能夠把見思煩惱控制住,讓它不發作,不起作用,這就是成片一切時一切處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叫成片二十四小時心裡只有阿彌陀佛,生極樂世界方便有餘土,下輩往生。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二八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28



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

不把六塵境界放在心上,這就相應,叫真修行|常常跟自性相應,就有豁然開悟的機會|定就是真心,定就生智慧,定就消業障,定就超越三界|開悟不是定法,但是與定有關係|淨空老法師

 


不把六塵境界放在心上,這就相應,叫真修行|常常跟自性相應,就有豁然開悟的機會|定就是真心,定就生智慧,定就消業障,定就超越三界|開悟不是定法,但是與定有關係|淨空老法師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現在六道眾生染污到極處了,那是妄心
◇所以我們要學什麼?用真心
◇用清淨心,不要用染污心
◇要在境界裡頭去練功,不受外面境界染污
◇好的境界等於零,不好的境界也等於零
◇不放在心上,就是不受它干擾
◇清楚明白,那是自性般若智慧
◇清清楚楚,不放在心上,就清淨

  惠能大師開悟了,到黃梅去求印證,在黃梅鍛鍊了八個月。五祖給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明白了,開悟了。開悟的樣子是什麼?那就是明心見性,明心見性的樣子是什麼?他說五句話二十個字。「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沒有想到自性,這叫明白了,見到性了,性是怎麼樣的?本自清淨,沒有染污。六道眾生哪個沒有染污?現在六道眾生染污到極處,到極限了。那是妄心,阿賴耶的染污,末那的染污,自性沒染污,這個我們要相信,自性是真心,真心不染污。所以我們活在這個世間,要學什麼?用真心,不要用妄心,就是用清淨心,不要用染污心要在境界裡頭去練,練功、學習,不受外面境界染污,不受外頭境界影響。境界是假的,不是真的,好的境界等於零,不好的境界也等於零,別認真,不要放在心上,這就是不受它干擾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是自性般若智慧清清楚楚,不放在心上,就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整個宇宙一切法,都是有生有滅

  第二句告訴我們,「本不生滅」,不生不滅。這是真的了,自性是真的。物質現象有生有滅,人有生老病死,動物亦如是,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說明了整個宇宙的一切法,物質現象都是有生有滅的。物質有生滅,阿賴耶的相分,阿賴耶的境界相,不是真的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不把六塵境界放在心上,這就相應,叫真修行
◇常常跟自性相應,就有豁然開悟的機會
◇佛不叫我們到外面求,外頭沒有東西
◇向內求,求到真的

  第三句說「本自具足」。具足什麼?具足整個宇宙,具足一切法界。所以,整個宇宙,一切諸佛剎土,無量無邊的一切法,是自性變現的,自性所現的。自性什麼都沒有,能現一切法,所現的這一切法都是生滅法,不是真的。自性的本體不是物質環境,也不是精神環境,它沒有念頭,它什麼樣子?一片光明。所以,淨土宗叫它做常寂光淨土,《華嚴經》上稱常寂光就是大光明藏。體是一片光明,在哪裡?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你要離開體,離開體沒有現相,一定要依靠這個體,相才能生。但是這個體怎麼樣?體根本不染,它沒有染著,所以它是清淨的,雖然現萬象,它不染著。那我們要用真心就從這個地方下手,我們面對著六塵境界,不可以把六塵境界放在心上,這就相應,這個跟自性相應常常跟自性相應,就有豁然開悟的機會。看什麼都放在心上,聽到的也放在心上,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統統放在心上,這個心就染污了,嚴重染污。不放在心上就對了,那叫真修行。所以佛不叫我們到外面求,外頭沒有東西,自性本自具足,向內求,不向外求,向內求是真的,求到真的,向外全是虛妄。這都不能不知道。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定就是真心,定就生智慧,定就消業障,定就超越三界
◇八萬四千法門,就是修定
◇淨宗妙極了,就用一句佛號修定
◇專注在佛號上,佛號之外統統放下
◇能大師從禪入門,賢公從念佛入門
◇他能成就,說明我們每個人都能成就,只要老實念

  能大師第四句,「本無動搖」,不動。你看這個地球最近這一個月,全世界的地震發多少次?有些地方一個地方一天地震二十多次,這從來沒有的現象。自性本無動搖,說明什麼?自性本定。為什麼要修定?自性本定,所以要修定。定就是真心,定就生智慧,定就消業障,定就超越三界,妙極了!所以八萬四千法門,修什麼?就是修定。淨宗法門是妙極了,就用一句佛號修定,叫你專注在這個佛號上,除佛號之外其他的統統都放下。像海賢老和尚,九十二年就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念成功了。他念到什麼境界?我們從他一生行誼當中去觀察,他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的境界跟惠能大師平等的,惠能大師從禪入門的,他從念佛入門的。他能成就,說明我們每個人都能成就,只要老實念。本無動搖,非常重要。這四句都是介紹自性的體性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一切法從心想生,想什麼現什麼
◇念念跟地獄相應,社會變成地獄
◇想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現前

  末後一句自性的起用,「能生萬法」。宇宙從哪來的?不是神造的,是自性變現的。自性怎麼變現?隨著念頭變現的。所以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想什麼現什麼,想天堂現天堂,想地獄現地獄。現在人想什麼?想地獄,念念跟地獄都相應,所以把這個社會變成地獄。不能不知道,佛法不是假的。他們想地獄,我們想天堂,好,我們境界就不一樣。想地獄,地獄境界現前;想天堂,天堂境界現前;想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現前

◈萬法就是自性,自性就是萬法
◇善人、諸佛菩薩,跟他學習
◇惡人也是自性變現
◇一個覺悟,一個迷惑
◇對他是一個心,真誠恭敬
◇地獄境界是他不善業變現,極樂世界是彌陀善業變現
◇善與善相應,惡與惡相應

  所以,萬法是自性生的,是自性現的,萬法就是自性,自性就是萬法,擺在我們面前,你得要認識,事情就好辦了。

  認識它是自性,咱遇到善人、諸佛菩薩,恭恭敬敬的,好!我們跟他學習;遇到惡人呢?惡人也是自性變現的,只是一個覺悟,一個迷惑。我們統統了解,我們對他的心是一個心,真誠恭敬,對佛如此,對無間地獄眾生亦如是。為什麼?他本來是佛,只是現在迷了,迷得太重了,造這麼多惡業現的境界。地獄境界是他自己不善的業變現出來的,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善業變現出來的,一點都不奇怪。善與善相應,惡與惡相應,我們必須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慢慢就覺悟了。

◈開悟不是定法,但是與定有關係
◇定愈深,緣就愈殊勝,機會就多
◇不定什麼機會碰到了,一下豁然大悟

  覺悟的方法很多,不是一個方法,八萬四千、無量無邊,哪個方法,只要你用得妥當,用得當,都能覺悟。宗門的例子很多,開悟不是定法,沒有定法。但是與定有關係,定愈深,緣就愈殊勝,就是機會就多,不定什麼機會,給你碰到了,一下豁然大悟。這些我們在祖師大德傳記裡面可以讀到,可以能體會到,他功夫將要成就的時候遇到緣,或是人家說一句話,或是看到飛花落葉,看到這個天氣變化,就突然開悟了,這是定功。

◈住大乘者:心要住在大乘
◇大乘是大心量,心量小了不行
◇起心動念都要想著整個地球,不能想局部

  所以住大乘者,住是心,心要住在大乘,大乘是大心量,心量小了不行。我常常勸人,在我們今天這個社會,起心動念都要想著整個地球,不能想局部,局部解決不了問題,只有把問題搞得更雜。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二九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