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日 星期二

一反念善,罪即消盡|造罪,依妄心而生;十念,依實相而生|真心的力量超過妄心|念完之後,這個真心能保持多久?|麻煩在這裡;功夫也在這裡|淨空老法師

 


一反念善,罪即消盡造罪,依妄心而生;十念,依實相而生|真心的力量超過妄心念完之後,這個真心能保持多久?|麻煩在這裡;功夫也在這裡|淨空老法師


◈造業的是妄心;不造業的是真心
◇造罪時,自依止虛妄顛倒心生
◇阿賴耶是妄心;真心是清淨心
◇真心沒有念頭;起心動念把真心變成妄心
◇誰造業?起心動念那個心造業
◇業是依妄心而生

  「云何在心?謂彼人造罪時,自依止虛妄顛倒心生」,括弧說得很清楚,「依妄心而生」。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現在造作罪業的心,不是真心,阿賴耶,阿賴耶是妄心。真心是清淨心真心沒有念頭。起心動念把真心變成妄心誰造業?起心動念那個心造業造業的心是妄心,假的,不造業的是真心。這個就講在心。你看,業是依妄心而生

◈邪不勝正,妄比不上真
◇業造得再重,妄心造的;那十句阿彌陀佛,真心念的
◇造罪,依妄心而生;十念,依實相而生
◇一實一虛,豈得相比,功德不一樣
◇譬如千歲闇室,光若暫至,即便明朗
◇千年暗室,一盞燈就照亮,暗就去掉了
◇般若智慧現前,罪業就消了,暗就去了

  「此十念者,依善知識方便安慰,聞實相法生」。真心,念這十句阿彌陀佛,發個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是真心,不是妄心。造業的那個,業造得再重,是妄心造的。念佛,雖然只念那十句阿彌陀佛,真心念的邪不勝正,妄比不上真,這個要記住、要知道、要相信。聞實相法,「依實相而生」,實相就是真心。「一實一虛,豈得相比」,這不能相比,功德不一樣。下面提個問題,「何者」,為什麼?舉一個例子說,「譬如千歲闇室」,這個房間沒有窗戶、沒有燈光,黑暗了一千年。千年暗室,點上一盞燈,「光若暫至,即便明朗。豈可得言,闇在室千歲而不去也」。這個例子容易懂,千年暗室,一盞燈就照亮,暗就去掉了,用這個暗比喻造罪業,用這個光比喻般若智慧,般若智慧現前,罪業就消了,暗就去了

◈一反念善,罪即消盡
◇我造作罪業是迷惑顛倒的心,極不善
◇我今天念佛是用清淨平等心,極善
◇早晚十念,這十念是真心;你二十四小時幹的是妄心
◇妄不能勝過真,真心的力量超過妄心
◇這個道理要懂,信心就生出來了
◇總是想到造的罪業太重,常常帶著恐懼懷疑,這個不能往生
◇讀經用真心,念佛用真心,懺悔用真心,事情就好辦了

  「是故《遺日摩尼寶經》」,有幾句話說,「佛告迦葉菩薩,眾生雖復數千巨億萬劫,在愛欲中,為罪所覆。若聞佛經,一反念善,罪即消盡也。」這個話我們要記住,常常放在心上,這都是用心不一樣。我造作罪業是迷惑顛倒的心,極不善的念頭;我今天念佛是用清淨平等心,這個經題上清淨平等覺,我用這個心來念佛,極善雖然我念得很少,我一天只念幾句,有人早晚做功課,早晨十念,晚上十念,這十念是真心你二十四小時幹的是妄心,妄不能勝過真真心的力量超過妄心這個道理要懂,你自己信心就生出來了。要不然自己老是提心吊膽,總是想到造的罪業太重,恐怕不能往生,這是障礙。所以聞佛經,反念善。現在佛教衰了,為什麼衰?講經的人太少了。你不明白經上所講這個道理,你不知道回頭,你總是懷疑,自己想想沒有把握,常常帶著恐懼懷疑,這個不能往生。如果你經聽得多、讀得多,都能很明白、明瞭了,沒有懷疑,讀經用真心,念佛用真心,懺悔用真心,事情就好辦了,就不難。一反念善,罪即消盡,消盡,消完了。「是名在心」。

◈麻煩在這裡;功夫也在這裡
◇念的時候是真心
◇念完之後,妄心又起作用
◇念完之後,這個真心能保持多久?
◇有能力保持一上午、一天,就能往生
◇剛剛念完,遇到一個不如意馬上發脾氣,火燒功德林,白念了
◇如何誦經念佛之後,保持一個清淨心
◇誦完經之後,念佛、繞佛用清淨心,什麼都不要想,妄想、雜念都放下
◇善惡的能量在心

  我們現在怎麼消不完?念的時候是真的,真心,誦經念佛完之後,妄心又起作用麻煩在這裡,功夫也在這裡。我經念完之後,我這個真心能保持多久?能不能保持一個小時?能不能保持一個上午?能不能保持一天?如果有能力保持一上午、保持一天,他就能往生。只怕是剛剛佛經念完,佛號念完,遇到一個不如意的事情,馬上發脾氣,那叫火燒功德林,念佛誦經白念了如何誦經念佛之後,保持一個清淨心,好!誦完經之後,念佛、繞佛用清淨心,什麼都不要想,妄想、雜念都放下,這個好。這心明白了,善惡的能量在心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二七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27




一、云何在心?

謂彼人造罪時,自依止虛妄顛倒心生(依妄心而生)。
十念者,依善知識方便安慰,聞實相法生(依實相而生)。
一實一虛,豈得相比也。

何者?
譬如千歲闇室,光若暫至,即便明朗。
豈可得言,闇在室千歲而不去也。

是故《遺日摩尼寶經》云:『
佛告迦葉菩薩,
眾生雖復數千巨億萬劫,在愛欲中,為罪所覆。
若聞佛經,一反念善,罪即消盡也。』

是名在心。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2022年5月2日 星期一

功夫不能成就的原因:不老實、不聽話、不肯真幹|老實、聽話、真幹,遇到真善知識沒有不成就的|往生不難,真不難!|淨空老法師

 


功夫不能成就的原因:不老實、不聽話、不肯真幹|老實、聽話、真幹,遇到真善知識沒有不成就的往生不難,真不難!|淨空老法師


◈老實、聽話、真幹,遇到真善知識沒有不成就的
◇師父在他二十歲已經看出來了,這個徒弟將來有大成就,但是時節因緣不許可他發揮

  我們看到海賢老和尚的《永思集》,親近他的人都告訴我們,老和尚一生不容易,出家學佛九十二年,他老人家走的時候一百一十二歲。二十歲出家,師父教給他一句佛號,囑咐他一直念下去。又跟他說,明白了,明白是什麼意思?開悟,開悟才明白了,明白了不能亂說,不能說。師父在他二十歲這個年齡已經看出來了,這個徒弟將來有成就,有大成就,不是小成就,但是時節因緣不許可他發揮,他一生一世只能做一個老老實實的念佛和尚,平平安安度過。但是功夫的提升是不能避免的,這個人的底子好,我們講本分,老實、聽話、真幹,現在找這樣的人不容易找到,具備這個條件,遇到真善知識沒有不成就的

◇功夫不能成就的原因:不老實、不聽話、不肯真幹,這就沒辦法了
◇老實、聽話、真幹,師父教他這個法門,他真的幹,九十二年未曾丟失,就是這一句佛號
◇種地不妨礙念佛,念佛不妨礙耕種
◇一句佛號晝夜都沒有丟失

  我們就知道,功夫不能成就的原因,就是不老實、不聽話、不肯真幹,這就沒辦法了。如果真正具足這三個條件,老實、聽話、真幹,師父教他這個法門,他真的幹,九十二年未曾丟失,就是這一句佛號,除了睡覺之外,他這一句佛號沒有中斷過。工作,他種田,農民出身,父親很早就過世了,家境清寒。兄弟姐妹雖然有五個,但是他大哥被軍隊抓去當兵去了,再見面,二十六年,還有兩個弟弟,身體都不好,一個多病,一個體弱,真正能幹事他一個人。家裡沒有田地,他懂得耕作,家裡沒有田地,出家之後住在寺廟,寺廟在鄉下,鄉下荒地很多,沒有主的地,他開荒種植,種稻米、種蔬菜、種水果。這些收成都非常好,他沒有賣錢,他拿去救濟,哪個地方鬧饑荒,沒得吃的,沒得穿的,他把這些東西到處去布施,幹了一輩子。他開荒種的地一百多畝,非常勤勞。種地不妨礙念佛,念佛不妨礙耕種,所以他一句佛號晝夜都沒有丟失

◈往生不難,真不難!
◇老實人,修淨土法門,很多大概都是三年念到功夫成片
◇白天、晚上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妄念,這就叫功夫成片
◇念到這樣的功夫跟阿彌陀佛就有感應了
◇極樂世界你有分了,等於說報名註冊了

  這樣的老實人,修這個法門,我們在《淨土聖賢錄》裡看到過,在《往生傳》裡面看到過,很多,不是一個,很多大概都是三年念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剛才所說的,他白天、晚上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他沒有妄念、他沒有雜念,這就叫成片,功夫成片念到這樣的功夫跟阿彌陀佛就有感應了沒有這個功夫,跟佛不能感應,這是功夫最低的。佛來給你道賀,告訴你,極樂世界你已經註冊,到你陽壽終了的時候,佛就來接引你。你自己知道,極樂世界你有分了,等於說報名註冊了。有一些人,這聰明人,抓住這個機會,阿彌陀佛來給他送信息,抓住這個機會,跟阿彌陀佛說,我的壽命我不要了,我現在跟你去。阿彌陀佛很慈悲,真正發心要求去,佛就答應你,跟你約定,三天、五天、一個星期我來接你,到時候他就來了。所以往生不難,真不難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三一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31



真正老實、聽話、真幹,確實有開悟的可能|不要輕視自己|老實、聽話、真幹,都需要忍力成就|淨空老法師

 


真正老實、聽話、真幹,確實有開悟的可能|不要輕視自己|老實、聽話、真幹,都需要忍力成就|淨空老法師


◈他能,我們都能
◇我們這一生當中遇到一個開悟的,稀有難逢:海賢老和尚
◇他是念阿彌陀佛開悟的
◇一句佛號從來沒有丟失過
◇一句接著一句,沒有念出聲音,心裡頭念
◇心裡念阿彌陀佛,身體在田裡勞作不間斷
◇他具足的條件是老實、聽話、真幹
◇真正老實、聽話、真幹,確實有開悟的可能
◇不要輕視自己
◈不能忍耐,怎麼能成就
◇老實、聽話、真幹,都需要忍力成就
◇我們忍不過,念念妄念就來了,或者是念念忘掉了
◇想起來的時候念幾句,念幾聲之後又忘掉了,問題在這個地方

  我們這一生當中遇到一個開悟的,稀有難逢,這個人是誰?海賢老和尚,這裡有他的相片。他不是參禪開悟的,他是念阿彌陀佛開悟的。我們知道這個事情,對我們會生起信心,能振奮起來,他能,我們都能他一句佛號從來沒有丟失過,無論在什麼時候,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句接著一句,沒有念出聲音,心裡頭念。他工作是在農田裡面,他耕種,耕種可以念佛,不妨礙念佛,心裡念阿彌陀佛,身體在田裡面勞作,不間斷。這個人的本質,他之所以能開悟,他具足的條件是老實、聽話、真幹。凡是具備這個條件的,都有可能開悟,無論他修哪一個法門,諸位一定要知道。大乘八萬四千法門,甚至於包括淨土法門,統統在內,只要是真正老實、聽話、真幹,確實有開悟的可能,我們不要輕視自己不能開悟就是不老實、不聽話、不肯真幹,原因在此地。為什麼?老實、聽話、真幹都需要忍力成就我們忍不過,念念妄念就來了,念念雜念起來了,這就把我們的淨念破壞了。或者是念念忘掉了,忘掉叫失念,這個佛號沒有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忘記了,想起來的時候念幾句,念幾聲之後又忘掉了,問題在這個地方

◇為什麼我們不能成就?賢公能成就?
◇一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沒有間斷、沒有丟失,大概除了睡覺,他醒過來就念佛,跟別人應酬也是一樣
◇章嘉大師不跟人講話的時候,都在念咒,這不中斷,這叫功夫
◇一句佛號念九十二年不簡單

  為什麼我們不能成就?為什麼老和尚能成就?老和尚二十歲出家,師父就教他一句阿彌陀佛。他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跟惠能大師一樣,但是他老實、聽話、真幹,師父告訴他這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叫他一直念下去,他念了九十二年一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沒有間斷、沒有丟失,大概除了睡覺,他醒過來就念佛,跟別人應酬也是一樣章嘉大師就有這個本事,我親近他老人家的時候,他接待賓客,給大家講開示,講完之後他念咒,他不是念佛,他是念咒。我們看他金剛持,他是嘴唇微微動,沒有聲音,不跟人講話的時候,你看他都在念咒,這不中斷,這叫功夫。所以往生的時候火化,我們看到的,一萬多顆舍利,這台灣找不到第二個,像黃豆那麼大的舍利兩千多個,最小的像芝麻、像米粒、像綠豆,差不多有八千多。這個是忍力的功夫,忍力的成就。不能忍耐,怎麼能成就一句佛號念九十二年不簡單

◈淨宗:往生容易,信心難
◇往生的條件在於信願之有無
◇真信西方確實有極樂世界
◇相信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加持行人
◇真信、真願意往生,條件就具足了,到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你

  淨宗,往生容易,信心難。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面告訴我們的,往生的條件在於信願之有無。如果你真信西方確實有極樂世界,決定是真的,不是假的,沒有絲毫懷疑,這個條件比什麼都重要。第二個條件,相信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加持行人;行人,修淨土法門這個人。真信、真願意往生,條件就具足了,到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你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二九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29



不知道自己根性沒關係,認真努力一直修下去,會有開悟的一天|也不必求開悟|求開悟這個念頭是障礙|不求,自自然然就開悟了|關鍵的是要放下,別認真|淨空老法師


◈多生多劫修行,這一生成熟了
◇能夠漸悟的,不是一生一世
◇半生半熟的,他也能大徹大悟,但是要時間
◇不知道自己根性沒關係,認真努力一直修下去,會有開悟的一天
◇也不必求開悟:求開悟這個念頭是障礙
◇不求,自自然然就開悟了
◇關鍵的是要放下,別認真
◇這個世間什麼都是假的

  能夠漸悟的,老同修都知道,不是一生一世,多生多劫修行,在這一生成熟了,是這麼個意思。半生半熟的,在這一生也遇到這個緣遇得好,他也能大徹大悟,但是要時間。我們看宗門的這些典籍,像《五燈會元》這些書你去看,有幾個月開悟的,不是一下就開悟,幾個月,有三年、五年的,有十年、八年的,有二、三十年的,還有四、五十年的,不一樣,很多。這就是說明,我們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根性沒關係,不要放在心上,認真努力一直修下去,會有開悟的一天也不必求開悟,因為求開悟這個心、這個念頭是障礙不求,自自然然他就開悟了關鍵的是要放下,別認真,一定要知道,這個世間什麼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三四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34




2022年5月1日 星期日

每天要累積往生的資糧;不能累積六道輪迴的資糧|沒有戒律,就沒有佛法|淨宗行門五科,你做不到就犯罪,你的前途就不是極樂世界:三惡道|淨空老法師

 


每天要累積往生的資糧;不能累積六道輪迴的資糧|沒有戒律,就沒有佛法|淨宗行門五科,你做不到就犯罪,你的前途就不是極樂世界:三惡道|淨空老法師


◈淨宗行門五科
◇記都記不住,你怎能做到?
◇做不到就犯罪,你的前途就不是極樂世界

  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行門定了五個科目,大家要記住,如果記都記不住,你怎麼能做到?你做不到就犯罪,你的前途就不是極樂世界,跟極樂世界完全相反,三惡道,你說多可怕!

◈淨業三福:總的最高指導原則
◇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慈心不殺落實在《感應篇》,修十善業落實在《十善業道經》
◇一句佛號念熟了,功夫得力,那叫定共戒
◇念到念佛三昧,自自然然會孝親尊師,會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你統統都會做到
◇定共戒是小乘,道共戒是大乘
◇沒有戒律,就沒有佛法
◇你們做到了沒有?

  淨宗學會最早在美國、加拿大成立,我跟黃念祖老居士見面的時候,美國、加拿大一共有七個淨宗學會,我離開美國的時候,美國、加拿大有三十多個淨宗學會。我跟大家約定修學的綱領,我們的戒學,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戒學是淨業三福,這第一個。淨業三福是我們總的最高指導原則,一共三條,不多,很好記。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第一條。我們把第一條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慈心不殺落實在《感應篇》,修十善業落實在《十善業道經》,這個要做到,這是戒律。那一句佛號念熟了,功夫得力,那叫定共戒。你念到念佛三昧,自自然然會孝親尊師,會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你統統都會做到。所以有定共戒、有道共戒,定共戒是小乘,道共戒是大乘沒有戒律就沒有佛法,你們做到了沒有

◇四眾在一起共修,一家人
◇住持和尚是大家的模範
◇《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把它變成自己的生活,起心動念想到它,言語造作想到它
◈這五科是必修的課程
◇每天要累積往生的資糧;不能累積六道輪迴的資糧

  出家,道場是家庭,在一起共住的有師徒、有師兄弟,還有寺廟裡頭還有在家居士,四眾在一起共修,一家人,統統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修淨土求往生,統統都是阿彌陀佛的弟子,都是一個老師的學生。這一個寺廟的住持和尚他是大家的模範,他是大家修行的一個樣子,他帶頭,他能夠做到,大眾自自然然都會做到。所以住持方丈不好當。我們自己要曉得自己的身分,也要做好榜樣。這三福頭一條我們把它落實在《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把它變成自己的生活,起心動念想到它,言語造作想到它,可不能違背。你要是違犯了,那正是俗話所說,「人在造,天在看」,天是什麼?護法神,佛菩薩看到了,護法神看到了。我們每天要累積往生的資糧,不能累積六道輪迴的資糧,別搞錯了,那就是這五科是必修的課程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六五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65



真心最圓滿|為什麼不用真心?|用真心全是智慧|學佛人,一切時一切處,對一切人,都應該用真心|用真心,真學佛,是佛的弟子|用妄心,充其量是佛的旁聽生|淨空老法師

 


真心最圓滿|為什麼不用真心?|用真心全是智慧|學佛人,一切時一切處,對一切人,都應該用真心|用真心,真學佛,是佛的弟子用妄心,充其量是佛的旁聽生|淨空老法師


◈性德最圓滿,真心最圓滿
◇諸寶林樹,皆從彌陀無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無漏故,其樹亦是無漏也
◇一切法由心想生,極樂世界完全是真心所現的
◈為什麼不用真心?
◇用真心全是智慧
◇為什麼社會這麼亂?為什麼地球災變這麼多?
◇妄心在作怪;真心冷落在一邊
◇降災難的目的:幫助人心覺悟,回歸性德
◇學佛人,一切時一切處,對一切人,都應該用真心
◇用真心,真學佛,是佛的弟子
◇用妄心,充其量是佛的旁聽生
◇用妄心,這一生不能開悟
◇妄心生煩惱,不能斷煩惱
◇真心能斷煩惱,生智慧
◈聖學從不妄語下手
◇從不騙人下手
◇沒有欺騙過任何一個人,沒有說一句假話

  下面,「《定善義》云:諸寶林樹,皆從彌陀無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無漏故,其樹亦是無漏也」。這個裡面的意思很深,我們要細心體會。一切法由心想生,極樂世界完全是真心所現的,一切法都是性德流露的。性德是我們中國人所說的止於至善,我們的話說純淨純善,沒有絲毫欠缺。世間什麼最圓滿?性德最圓滿。我再換一句話說,還是這句話,真心最圓滿為什麼不用真心用真心全是智慧。特別是在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當中,為什麼社會這麼亂?為什麼地球災變這麼多?一定要曉得,妄心在作怪。真心呢?真心冷落在一邊。它在,不是不在,不聞不問。為什麼到一定的時候,上天要來干涉?它為什麼干涉?就是太過分了。上天怎麼干涉?降災難。災難的目的是幫助人心覺悟,回歸性德,是這個意思。我們不知道。特別是學佛的人,學佛的人真的一切時、一切處,對於一切人都應該要用真心。我們沒有去用,這就錯了,應該要用。用真心,不管現在在什麼地位,可以說真學佛,是佛的弟子用妄心,充其量說是佛的預備弟子,不是真正弟子,他還未必能進入正科班,好像他是旁聽生,他沒有入正科班。為什麼?他用妄心。用妄心,這一生不能開悟。妄心生煩惱,不能斷煩惱,這不能不知道。真心能斷煩惱,真心生智慧,不生煩惱,要從這幹。從哪裡下手?從不騙人下手。司馬光所說的,聖學從不妄語下手。司馬光的成就也就是在這個地方,一生沒有欺騙過任何一個人,沒有說一句假話。這都是聖賢,我們眼光當中都是佛菩薩再來的,不是普通人,他的身行言教都可以做我們的典範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六四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