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日 星期日

佛為什麼教人修定?|修定是健康的,修定是回歸自性|定功愈深跟自性就愈接近|深到一定的程度,跟自性本定融合成一體|修證一如,那就叫大徹大悟|徹悟,整個宇宙你全明白了,不需要學|淨空老法師

 


佛為什麼教人修定?|修定是健康的,修定是回歸自性|定功愈深跟自性就愈接近|深到一定的程度,跟自性本定融合成一體|修證一如,那就叫大徹大悟|徹悟,整個宇宙你全明白了,不需要學|淨空老法師


◈萬法的相不可得
◇念頭一秒鐘二千一百兆次的生滅
◇我們完全沒有感覺
◇物質現象不可得,起心動念也不可得
◇不可得你要得,要把它放在心上,你那個心就有病了
◈佛為什麼教人修定?
◇健康的是本自清淨、本無動搖
◇修定是健康的,修定是回歸自性
◇定功愈深跟自性就愈接近
◇深到一定的程度,跟自性本定融合成一體
◇修證一如,那就叫大徹大悟
◇徹悟,整個宇宙你全明白了,不需要學

  那我們現在回歸自性,我們的念頭,我們念頭一秒鐘多少次?就跟這個玩意一樣,多少次的生滅?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秒鐘二千一百兆,單位是兆,二千一百兆次的生滅我們沒有感覺,完全沒有感覺,這個生滅的速度就在我們眼前,包括我們的身體(物質現象),我們起心動念(心理現象),統統是在這個頻率之下產生的幻相。所以,色相不可得,物質現象不可得,起心動念那個現象也不可得,這就講幻相,能生萬法,萬法的相不可得不可得你要得,你要把它放在心上,你那個心就有病了,就病態了,不是健康的。健康的怎樣?健康的是本自清淨、本無動搖,這健康的。所以佛為什麼教人修定修定是健康的,修定是回歸自性定功愈深跟自性就愈接近深到一定的程度,跟自性本定融合成一體修證一如,那就叫明心見性,那就叫大徹大悟。徹悟有什麼好處?徹悟,整個宇宙你全明白了。需不需要學?不需要學。為什麼?你回歸自性了,全宇宙一切萬法是自性變的,你自己心性變現的,你怎麼能不知道?哪有這個道理!

◇學佛,這是最快速的一條道路
◇教下稱為漸修,按部就班,好像讀書
◇宗門沒有階級;教下有階級
◇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五十二個等級

  學佛,這是徑路,最快速的一條道路教下稱為漸修,按部就班,好像讀書,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慢慢提升達到究竟圓滿,拿到博士學位好比是成佛。宗門呢?它不需要經歷這些階級,它沒有階級。教下有階級,五十一個階級,那念書,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十信十個階級,十住十個階級,十行十個階級,十迴向十個階級,十地十個階級,這就好比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每個階段都是從一年級到十年級。十年級以上,等覺,等覺還是菩薩,菩薩達到最高的位次,跟佛差不多平等了。還差一點,差一點就是他還沒有回歸自性,回歸自性就成佛了,叫妙覺,不叫等覺了。等覺是等於妙覺,往上一提升那是妙覺,不叫等覺。總共五十二個等級

◇禪宗不需要等級
◇很短時間就超越五十一個等級
◈放下所知障
◇釋迦牟尼佛,捨棄王位,出家修道
◇學了十二年放棄了:不能解決他的問題
◇東西學得愈多障礙愈多,對你解決問題毫無幫助,只是惹麻煩
◇到畢缽羅樹下入定,回歸到平等

  禪宗不需要等級,所以他可以在很短時間就超越五十一個等級,他去作佛去了。第一個為我們表現的是釋迦牟尼佛,他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去求學,那年他十九歲。印度所有宗教、所有學派他都全學過,家家去參訪,學了十二年,到三十歲,他放棄了。為什麼放棄?這些學術、這些宗教都沒有辦法回歸自性,不能解決他的問題。他的問題是什麼?把自性裡面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開發出來。這個沒人做得到,所以放棄了,十二年的學習放棄了。放棄叫放下所知障,那個東西學得愈多障礙愈多,它對你解決問題實在講毫無幫助,只是惹麻煩。所以到畢缽羅樹下,入定了,入定是什麼?入定回歸到平等

◈自性不動不搖
◇自性本定,本不動搖;我們現在這個心是又動又搖
◇搖晃,不定:妄想、念頭太多了
◇現在人的知識比古人懂得多
◇現代人的浮躁古人沒聽說過
◇他心清淨、他心平等
◇他所接觸的眾生,即使有浮躁,小風小浪,那就不得了了
◇看得太多,五花八門:他心是動的,定不下來;他心是染污的,無法把它清理乾淨
◇要不好好的學,污染是一天比一天嚴重,來生不堪想像

  自性本定,本不動搖自性它不動不搖我們現在這個心是又動又搖搖晃,不定,那就是什麼?妄想、念頭太多了,無量無邊。現在的人心,現在人的知識比古人懂得多,但是現代人的浮躁,古人沒聽說過,為什麼?他心清淨、他心平等。本來就沒有浮躁,實際上在他一生,在他所接觸的眾生,都沒有看到浮躁,即使有浮躁,小風小浪,那就不得了了。現在社會每一個人,從小孩到老人,那個心地浮躁古人作夢都想不到。為什麼?他看得太多,五花八門,他聽的、接觸到的,比過去的社會複雜百倍千倍都不止。他心是動的,定不下來;他心是染污的,無法把它清理乾淨,只能把染污減輕一點而已。如果要不好好的學,那個污染是一天比一天嚴重,所以來生不堪想像

◈三途進去很容易;出來很難
◇心地有一點清淨,有一點平等,來生可以得人天福報
◇大風大浪、嚴重染污,三途去了
◇墮在畜生道論次數
◇祇樹給孤獨園螞蟻窩,七尊佛過世,二十一個阿僧祇劫,牠還沒有脫離螞蟻身

  心地有一點清淨,有一點平等,來生可以得人天福報;如果是大風大浪,嚴重染污,三途去了,你說多可怕。三途進去很容易,出來很難!有很多畜生壽命很短,經典裡面佛告訴我們,那個短命的畜生,牠墮在那一道,不是死了就出來了,不是的。墮在那一道論次數,你投生做一隻狗,狗死了還做狗,要做幾十次,甚至於幾百次,你才能出來。你要了解事實真相,你才知道這個事情可怕。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在祇樹給孤獨園,那時候有工程,有建築工程,佛看到地上有個螞蟻窩,叫他的弟子一起來看,弟子很多都證得阿羅漢果的。佛就問大家:你們看,這個螞蟻牠受螞蟻身有多久了?阿羅漢的能量能知五百年前,甚至於能知五百世,看看這個螞蟻,五百世牠都在做螞蟻,死了都在做,還是這個螞蟻窩,在這一窩裡投胎,感到很驚訝。佛告訴大家,你們這個能量還不夠,佛眼看這個螞蟻,七尊佛過世了,牠還做螞蟻。一尊佛我們講三個阿僧祇劫,七尊佛,三七二十一個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牠還沒有脫離螞蟻身

◇畜生道去不得:不容易回頭,不容易得人身
◈人身太難得了!
◇得人身,要知道寶貴
◇人身的好處,容易覺悟
◇畜生太愚痴,不容易覺悟
◇餓鬼、地獄太苦,苦到讓你沒有辦法覺悟
◇天人享樂,就迷了,對修道他不願意幹
◇人道苦樂參半,苦多樂少,容易覺悟
◈得有人提醒
◇沒有人提醒不覺悟
◇有人提醒這是緣分;但是自己必須有善根、福德,遇到善知識能接受、能信、能修、能證

  世尊這個開示提醒我們,畜生道去不得。不要以為地獄、餓鬼可怕,畜生好一點,不容易回頭,不容易得人身。我們今天已經得人身,要知道寶貴人身太難得了!得人身的好處,容易覺悟;畜生太愚痴,不容易覺悟餓鬼、地獄太苦,苦到讓你沒有辦法覺悟天人享樂,享樂就迷了,對修道這個事情他不願意幹;人道苦樂參半,苦多樂少,容易覺悟得有人提醒沒有人提醒不覺悟有人提醒這是緣分,但是自己必須有善根、有福德,遇到善知識能接受,能信、能修、能證,這比什麼都重要。所以經典上字字句句都給我們很深、很大的啟示,我們自己要會看、要會聽。

(中略)

◈老實、聽話、真幹
◇這個人是法器,從哪裡看?
◇老實、聽話、真幹,凡是這樣的人都會有成就
◇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囑咐他一直念下去
◇賢公這一句阿彌陀佛從早到晚不中斷
◇章嘉大師的咒沒中斷過
◇只要你能夠不中斷,你就能得一心,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

  中國自古以來,到清朝的中葉,佛法鼎盛,每一個宗裡頭高僧大德,明心見性的人真有。我們看海賢老和尚,明心見性了,他的師父傳戒法師也是明心見性不是明心見性,他不認識這個徒弟;他認識這個徒弟,這是他的功夫,這個人是法器從哪裡看?從他的稟賦,我們講天性,這個人本性很好,老實、聽話、真幹,凡是這樣的人都會有成就。所以他師父,你看多簡單,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其他什麼都沒有,囑咐他一直念下去他這一句阿彌陀佛從早到晚不中斷,一句接著一句。我看到一個人,章嘉大師,他不是念佛,他持咒,他持咒也是金剛持,默念,不出聲音,嘴巴在動。無論在什麼時候你看到他,他站著也好、走著也好,他嘴巴在動,我們知道他的咒沒中斷過只要你能夠不中斷,你就能得一心,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一個道理。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二三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23



2022年10月1日 星期六

一句佛號是究竟圓滿大總持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豎出,時間很長|淨宗一個佛號三乘統統具足,一生圓滿成就|這個道理你要搞不懂,你就會動搖|淨空老法師

 


一句佛號是究竟圓滿大總持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豎出,時間很長|淨宗一個佛號三乘統統具足,一生圓滿成就|這個道理你要搞不懂,你就會動搖|淨空老法師


◈一著相就壞了
◇破四相,脫離六道輪迴
◇脫離十法界,要破四見:不但不著相,念頭都沒有了,平等心現前
◈一句佛號是究竟圓滿大總持法門
◇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豎出,時間很長
◇淨宗一個佛號三乘統統具足,一生圓滿成就
◇這個道理你要搞不懂,你就會動搖
◇「這個法門不錯,我要來好好修學。」殊不知,那個法門沒有離開佛號
◇這一句佛號裡頭有那個法門
◇無量法門沒有一門不在其中
◇佛號功德可惜沒人知道、沒人相信
◇他學了還去學別的東西,那就是沒有放下

  《金剛經》前面講的破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聲聞緣覺的境界,脫離六道輪迴。要脫離十法界要破四見,不但不著相,念頭都沒有了,「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見是念頭,念頭都沒有了,平等心現前,超越十法界。通途法門,這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是一個階層一個階層豎出,時間很長淨宗統統把它歸在一個佛號上,這一個佛號三乘統統具足,圓滿的,所以一生圓滿成就,是這個道理。這個道理你要搞不懂,你就會動搖,看到別的法門,這個法門不錯,我要來學學,好好修學。殊不知,那個法門沒有離開佛號這一句佛號裡頭有那個法門,不是沒有,一句佛號是究竟圓滿。所以叫大總持法門,總一切法,持一切義,無量法門沒有一門不在其中佛號功德可惜沒有人知道,沒有人相信他學了還去學別的東西,那就是沒有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放下。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一八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18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雖然說了四個字的比喻,夢是主要的一個|既然是一場夢,希望你做美夢不要做惡夢:你看菩薩多慈悲|菩薩看整個宇宙是一體|淨空老法師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雖然說了四個字的比喻,夢是主要的一個|既然是一場夢,希望你做美夢不要做惡夢:你看菩薩多慈悲菩薩看整個宇宙是一體|淨空老法師


◈菩薩看整個宇宙是一體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整個宇宙從自性生出來的
◇自性是一體,所以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法,人事物、虛空法界,都是自己一體

  菩薩看整個宇宙是一體。惠能大師說得好,「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是整個宇宙,整個宇宙從哪裡來的?自性生出來的自性是一體,所以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法,人事物(今天所說的動物、植物、礦物)、虛空法界,都是自己一體

◈整個夢境是我心變現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雖然說了四個字的比喻,夢是主要的一個
◇既然是一場夢,希望你做美夢不要做惡夢:你看菩薩多慈悲
◈一著相就壞了
◇作夢中佛事,菩薩沒有放在心上
◇為什麼不放在心上?不可得
◇不可得你一定要有得,你就被污染,你心就不清淨
◇無論做什麼事情,斷惡修善都不可著,這是大乘,這是與性德相應
◇著相就是凡夫,你出不了六道;不著相了,小乘,能超越六道

  佛在經上最常用的比喻是作夢,因為每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夢中境界從哪裡來的?我們心現的。醒悟過來的時候,有沒有想一想,剛才整個夢境是我心變現的,跟六祖大師開悟講的話,悟的境界完全相同。所以《金剛經》上,末後一首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雖然說了四個字的比喻,其實夢是主要的一個,其他是陪襯的,一場夢。既然是一場夢,希望你做美夢不要做惡夢,你看菩薩多慈悲,從惡夢當中把你轉變回來,轉惡夢為美夢作夢中佛事,菩薩做這個事情,有沒有放在心上?沒有。為什麼不放在心上?不可得,道理在此地。不可得你一定要有得,你就被污染了,你心就不清淨。所以一定要知道,無論做什麼事情,斷惡修善都不可著,這是大乘,這是與性德相應一著相就壞了,著相怎麼樣?著相就是凡夫,你是六道的眾生,你出不了六道;不著相了,小乘,能超越六道

◇破四相,脫離六道輪迴
◇脫離十法界,要破四見:不但不著相,念頭都沒有了,平等心現前
◈一句佛號是究竟圓滿大總持法門
◇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豎出,時間很長
◇淨宗一個佛號三乘統統具足,一生圓滿成就
◇這個道理你要搞不懂,你就會動搖
◇「這個法門不錯,我要來好好修學。」殊不知那個法門沒有離開佛號
◇這一句佛號裡頭有那個法門
◇無量法門沒有一門不在其中
◇佛號功德可惜沒人知道、沒人相信
◇他學了還去學別的東西,那就是沒有放下

  《金剛經》前面講的破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聲聞緣覺的境界,脫離六道輪迴。要脫離十法界要破四見,不但不著相,念頭都沒有了,「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見是念頭,念頭都沒有了,平等心現前,超越十法界。通途法門,這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是一個階層一個階層豎出,時間很長淨宗統統把它歸在一個佛號上,這一個佛號三乘統統具足,圓滿的,所以一生圓滿成就,是這個道理。這個道理你要搞不懂,你就會動搖,看到別的法門,這個法門不錯,我要來學學,好好修學。殊不知,那個法門沒有離開佛號這一句佛號裡頭有那個法門,不是沒有,一句佛號是究竟圓滿。所以叫大總持法門,總一切法,持一切義,無量法門沒有一門不在其中佛號功德可惜沒有人知道,沒有人相信他學了還去學別的東西,那就是沒有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放下。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一八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18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這一句,你真正想往生極樂,可不能忘記|同體之悲|學佛菩薩,就從這個地方學起|他就是我,他有難就是我有難,他不正常就是我不正常|淨空老法師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這一句,你真正想往生極樂,可不能忘記|同體之悲學佛菩薩,就從這個地方學起|他就是我,他有難就是我有難,他不正常就是我不正常|淨空老法師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諸佛菩薩心目當中的眾生,不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是自身,同體大悲
◇學佛菩薩,就從這個地方學起
◇他就是我,他有難就是我有難,他不正常就是我不正常
◇幫助他的心念念不忘;幫助他的事,要有智慧觀察他能接受多少,不要讓他生煩惱
◇能接受一分幫他一分,能接受十分幫他十分,這叫應機
◇這是菩薩心腸
◈菩薩看整個宇宙是一體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整個宇宙從自性生出來的
◇自性是一體,所以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法,人事物、虛空法界,都是自己一體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表同體之悲」,這一句話很重要。諸佛菩薩心目當中的眾生,都把他看作跟自己一樣,不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是自身,同體大悲。我們要學佛菩薩,學佛菩薩就要從這裡學,就從這個地方學起。他是誰?他就是我,他有難就是我有難,他不正常就是我不正常。我要怎樣幫助他,幫助他的心念念不忘,幫助他的事要有智慧觀察他能接受多少,不要讓他生煩惱他能接受一分幫他一分,能接受十分幫他十分,這叫什麼?這叫應機。他能接受三分,你幫助他兩分,對不起他,他還可以接受一分;你幫助他四分,超過了,有一分他不能接受的。這個心態好,這是菩薩心腸菩薩看整個宇宙是一體。惠能大師說得好,「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是整個宇宙,整個宇宙從哪裡來的?自性生出來的自性是一體,所以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法,人事物(今天所說的動物、植物、礦物)、虛空法界,都是自己一體

◈整個夢境是我心變現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雖然說了四個字的比喻,夢是主要的一個
◇既然是一場夢,希望你做美夢不要做惡夢:你看菩薩多慈悲
◈一著相就壞了
◇作夢中佛事,菩薩沒有放在心上
◇為什麼不放在心上?不可得
◇不可得你一定要有得,你就被污染,你心就不清淨
◇無論做什麼事情,斷惡修善都不可著,這是大乘,這是與性德相應
◇著相就是凡夫,你出不了六道;不著相了,小乘,能超越六道

  佛在經上最常用的比喻是作夢,因為每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夢中境界從哪裡來的?我們心現的。醒悟過來的時候,有沒有想一想,剛才整個夢境是我心變現的,跟六祖大師開悟講的話,悟的境界完全相同。所以《金剛經》上,末後一首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雖然說了四個字的比喻,其實夢是主要的一個,其他是陪襯的,一場夢。既然是一場夢,希望你做美夢不要做惡夢,你看菩薩多慈悲,從惡夢當中把你轉變回來,轉惡夢為美夢作夢中佛事,菩薩做這個事情,有沒有放在心上?沒有。為什麼不放在心上?不可得,道理在此地。不可得你一定要有得,你就被污染了,你心就不清淨。所以一定要知道,無論做什麼事情,斷惡修善都不可著,這是大乘,這是與性德相應一著相就壞了,著相怎麼樣?著相就是凡夫,你是六道的眾生,你出不了六道;不著相了,小乘,能超越六道

◇破四相,脫離六道輪迴
◇脫離十法界,要破四見:不但不著相,念頭都沒有了,平等心現前
◈一句佛號是究竟圓滿大總持法門
◇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豎出,時間很長
◇淨宗一個佛號三乘統統具足,一生圓滿成就
◇這個道理你要搞不懂,你就會動搖
◇「這個法門不錯,我要來好好修學。」殊不知,那個法門沒有離開佛號
◇這一句佛號裡頭有那個法門
◇無量法門沒有一門不在其中
◇佛號功德可惜沒人知道、沒人相信
◇他學了還去學別的東西,那就是沒有放下

  《金剛經》前面講的破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聲聞緣覺的境界,脫離六道輪迴。要脫離十法界要破四見,不但不著相,念頭都沒有了,「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見是念頭,念頭都沒有了,平等心現前,超越十法界。通途法門,這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是一個階層一個階層豎出,時間很長淨宗統統把它歸在一個佛號上,這一個佛號三乘統統具足,圓滿的,所以一生圓滿成就,是這個道理。這個道理你要搞不懂,你就會動搖,看到別的法門,這個法門不錯,我要來學學,好好修學。殊不知,那個法門沒有離開佛號這一句佛號裡頭有那個法門,不是沒有,一句佛號是究竟圓滿。所以叫大總持法門,總一切法,持一切義,無量法門沒有一門不在其中佛號功德可惜沒有人知道,沒有人相信他學了還去學別的東西,那就是沒有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放下。

(中略)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這一句,你真正想往生極樂,可不能忘記
◇宇宙真的是一體
◇巴哈伊教有,《古蘭經》裡也有這個意思
◈同體之悲
◇人能夠有這種認知,他自自然然就有使命感
◇眾生無邊誓願度
◇無邊的眾生跟我是一體:他受苦就是我受苦,他有難就是我有難,他有病就是我身上長的病
◇我如何要把我的病治好,他的病就沒有了
◇用同體大悲治病
◇整個宇宙生命是一個共同體

  所以這一句,你真正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不能忘記,「於諸眾生,視若自己」,為什麼?宇宙真的是一體巴哈伊教裡頭這個思想,一體,萬物是一體;《古蘭經》裡頭也有這個意思。表同體之悲人能夠有這個意念,有這種認知,他自自然然就有使命感。這個使命感裡頭,肯定有眾生無邊誓願度,為什麼?無邊的眾生跟我是一體,他受苦就是我受苦,他有難就是我有難,他有病就是我身上長的病我如何要把我的病治好,我的病治好,他的病就沒有了。就像美國修.藍博士所說的,是真的,不是假的。他用什麼治病?用同體大悲治病。他來訪問我,告訴我這樁事情,整個宇宙生命是一個共同體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一八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