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4日 星期六

念頭上沒除掉,你沒懺掉|念頭純一阿彌陀佛,什麼都懺掉了|不想未來、不想過去,最重要是當下這一念|想極樂世界,想阿彌陀佛|淨空老法師

 


念頭上沒除掉,你沒懺掉念頭純一阿彌陀佛,什麼都懺掉了|不想未來、不想過去,最重要是當下這一念|想極樂世界,想阿彌陀佛|淨空老法師


◈往生淨土不難
◇只要真信真願,念個一聲十聲佛號就行了
◇只要放下萬緣,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人人都去
◈臨命終決定加強佛號,以前造的不要去想它
◇不能想!一切法從心想生
◇一想,障礙現前
◇不想未來、不想過去,最重要是當下這一念
◈老實念佛是真正懺悔
◇聲聲都是阿彌陀佛,沒有惡業,真懺悔
◇念頭上沒除掉,你沒懺掉
◇念頭純一阿彌陀佛,什麼都懺掉了
◇想極樂世界,想阿彌陀佛
◇想著我真相信、我真發願、我真求往生

  最近,有好幾位同修,都是我們很熟悉的,往生了,去年年底到今年這半年當中有五、六個往生。我們囑咐他,只要放下萬緣,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人人都去;往生淨土不難,只要真信真願,念個一聲十聲佛號就行了。聽說有些在世間的時候造作一些罪業,這些罪業會障礙他往生,那怎麼辦?在臨命終之前,決定加強佛號,把以前造的那些丟在一邊,不理它,不要去想它;一想,障礙現前,就去不了,不能想!一切法從心想生最重要的是現前一念,過去已經過去了,《金剛經》說的,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是當下這一念,這一念重要,不要讓這一念的不善把過去所有不善全勾出來,這個虧就吃大了。真正懺悔是什麼?老實念佛就是真正懺悔。聲聲都是阿彌陀佛沒有惡業,真懺悔,一定要懂得。不要去拜這個懺、拜那個懺,沒用,懺不掉,為什麼?你念頭上沒除掉,就是你沒懺掉。念頭上純一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懺掉了。理跟事都要搞清楚,都要搞明白。就是不想未來、不想過去,只想現在,現在想什麼?想極樂世界,想阿彌陀佛,想著我真相信、我真發願、我真求往生,這是應該想的,其他的不應該。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六六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66



佛希望弟子們常常住在道場|用真心就是道場|心裡佛號念念不斷就是道場|淨空老法師

 


佛希望弟子們常常住在道場|用真心就是道場|心裡佛號念念不斷就是道場|淨空老法師


◈心裡佛號念念不斷就是道場
◇這句佛號一句接著一句,未曾丟失,當下便是道場
◇自己修行,講經教化眾生的地方,這叫道場

  念老的註解,『道場』,他說了五個意思。第一個,「指釋尊於印度菩提樹下成道之處,名曰道場」。這是佛門普通的一個說法,釋迦牟尼佛在這個樹下證道的,也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地方,稱為成道之場。現在,在我們這個時代,寺院庵堂供奉佛菩薩的形像,這是紀念成道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佛菩薩、祖師大德講經說法教化眾生覺悟的場所,稱為「道場」。道場必須是名符其實,因果不虛。我們看到這兩個字,是我們修行的處所,這才叫道場;是我們講經教學的場所,這是道場,這個名詞真正的意思一定要明瞭。在在處處,念佛人這句佛號一句接著一句,未曾丟失,當下便是道場,無論你在什麼地方,你的功夫綿綿密密。講經教學也是道場,度化眾生的道場,自己修行的道場。意思要搞清楚、要搞明白,時時刻刻提醒,不要把道場丟掉了。剛才我說的,心裡頭的佛號念念不斷就是道場,無論身在什麼地方都是道場,我在行道。把佛法介紹給別人,勸導別人念佛,無論什麼場所,也是道場。這個地方要介紹的,極樂世界的道場,阿彌陀佛自己修行的地方,阿彌陀佛講經教學教化眾生的地方,這叫道場

◈用真心就是道場
◇要學習用真心,不用妄心
◇有妄想、有雜念、有分別、有執著,這不是道場
◇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當下就是道場
◇佛希望弟子們常常住在道場
◇裡面住的人都是用真心,名符其實的道場
◇你心裡在念佛,阿彌陀佛坐道場
◇佛今現在說法,佛的道場遍法界虛空界,直心你就見到了
◇妄心,在道場而見不到道場;直心,非道場你會見到道場

  第二個意思,「指得道之行法,如《維摩經》曰:直心是道場」。直心,中國人講至誠心,真誠到極處,這就是道場,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地方。特別重要的,提醒我們,要學習用真心不用妄心,用真心就是道場,用妄心不是道場。什麼是妄心?有妄想、有雜念、有分別、有執著,這不是道場;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當下就是道場。佛希望弟子們常常住在道場,不重視形象。硬體的建設,樓台宮殿,這種寺院是形式,如果這個裡面住的人是直心,都是用真心,那是名符其實的道場;如果用的是妄心,那就不是真正道場,這個意思要懂,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我們自己直心行道,無論你住在哪裡,天人、龍天護法,無論你站在哪裡、坐在哪裡、經行在哪裡,他們都看到莊嚴的宮殿。我們凡夫看到一無所有,這怎麼回事情?記住經上一句話,早就講明白了,「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心裡在念佛,阿彌陀佛坐道場。佛今現在說法,佛的道場遍法界虛空界,直心你就見到了妄心,你沒見到,在道場而見不到道場;直心,非道場你會見到道場,那是真的。

◇供佛之處,稱為道場
◇閑宴修道之處,謂之道場

  第三,「供佛之處,稱為道場」。我們的小攝影棚,有一個角落供佛像、供牌位,那就是道場,我們看到是很小,護法天神看到很莊嚴、很大。這些信息,甚至於附體他們都給我們透露出來。居士家庭有個佛堂供佛,他們附體的人透露,這道場非常莊嚴,來這個地方聞法修行的人非常多。我們看不見,他看見。第四,「學道之處,《維摩經肇註》」,僧肇大師的註解說:「閑宴修道之處,謂之道場也。」學習、修行、養道,都稱之為道場。包括宗教所辦的這些學校,像佛教的佛學院,這是道場。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六六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66



2021年12月2日 星期四

往生極樂世界,是真正留戀這個世界|你有本事可以常來,自由自在|家親眷屬全都照顧到,真正愛護家族親人|淨空老法師

 


往生極樂世界,是真正留戀這個世界|你有本事可以常來,自由自在|家親眷屬全都照顧到,真正愛護家族親人|淨空老法師


◈往生極樂世界,是真正留戀這個世界
◇真實明,「真」是真實之際,「實」是真實利益,「明」是真實之慧
◇「極樂依正因果純一真實」,這個世界能不去嗎?
◇你有本事可以常來,自由自在
◇家親眷屬全都照顧到,真正愛護家族親人
◇不去極樂世界,這一輪迴,你沒辦法,你沒有能力,照顧不到
◇往生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才能做到

  真實明,「真」是真實之際,「實」是真實利益,「明」是真實之慧,你看這三個字妙不妙?「可見極樂依正因果純一真實」,這個世界能不去嗎?這個世界還要留戀嗎?能往生極樂世界,是真正留戀這個世界,為什麼?你有本事,你到極樂世界,這裡可以常來,自由自在,沒障礙。你要不去極樂世界,這一輪迴,不知道,古人講的是五千劫,你沒辦法,你沒有能力,照顧不到。到極樂世界,立刻就可以回來,化身回來、分身回來,你的家親眷屬全都照顧到,這叫什麼?真正愛護家族,真正愛護親人。要往生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才能做到;要靠自己修行證得這個境界,很長很長的時間。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五九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59



為什麼要修定|定跟真心靠近,散亂跟妄心靠近|一切時、一切處要修定|淨空老法師

 


為什麼要修定|定跟真心靠近,散亂跟妄心靠近|一切時、一切處要修定|淨空老法師


◈常寂光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學佛到最後就是融入常寂光
◇能現、所現原來是一體,沒有你我他
◇光有無量的功能、功德
◇常寂光是宇宙的本體
◇諸佛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同一個常寂光

  常寂光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證得妙覺果位就融入常寂光,跟常寂光融為一體。這個時候才真正了解,遍法界虛空界能現、所現原來是一體,沒有你我他,沒有!沒有融入常寂光,還有你跟我,你看,在實報土的菩薩很多,融入常寂光沒有了,身相沒有了。體是什麼?體是光,光就是體,體就是光。光明,你看十二光,你懂得十二光的意思吧,十二光就是一個光,給你說無量光,還是一個光。光有無量德,有無量的功能,有無量的功德,是這個意思,是圓滿的功能,圓滿的功德,這個要相信。學佛到最後就是融入常寂光,常寂光是宇宙的本體,這麼大的宇宙是常寂光裡頭變現出來的。佛法確實不可思議,妙極了!所以,諸佛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同一個常寂光,你我他是一體;喜歡的人跟我是一體,討厭的人還是一體,親人是一體,冤家對頭也是一體,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無住生心,生心無住
◇極樂想看什麼就現什麼,可是你在起心動念決定沒有執著
◇既生心同時又無住,生心跟無住是一不是二
◇生心就是起心動念,無住是一塵不染,真妙極了

  十法界是假的,佛國土也不是真的。極樂世界這個國土是現的,自性現的,它沒有生滅的相,所以人長壽,人不老,永遠不衰老,樹木花草常開,沒有凋謝的。他隨心所欲,我想看牡丹,全面都是牡丹,想看什麼就現什麼,跟著你念頭現,境隨心轉。可是你在起心動念決定沒有執著,就是《金剛經》上的無住生心,生心無住。法身菩薩,不是法身菩薩不行,生心不能無住,無住不能生心,他不能夠融在一起,是兩把事情。到圓初住,這就知道是一體,沒有這個起心動念,沒這個念頭,所以他既生心同時又無住,生心跟無住是一不是二,生心就是起心動念,無住是一塵不染,真妙極了。我們生心就不能一塵不染,一塵不染就不能生心,這是我們能理解。由此可知,惠能大師到這個程度,生心他能無住,無住又能生心,這就是我們比不上他的。

◇知識分子就用讀書這個方法去修無住生心
◇一個字沒有念錯、念漏,心裡沒有分別執著,起心動念,這就是無住
◇無住是自性本定
◇自性本定能生心,生心又不離本定,這才叫真正圓滿

  佛教我們用什麼方法?對於知識分子,知識分子喜歡讀書,就用讀書這個方法去修無住生心。怎麼個修法?念,念遍數,念一千遍,生心。生心裡面有住,不是無住,為什麼?還有念頭。念到什麼?念到不生念頭,念得清清楚楚,一個字沒有念錯,一句沒有念漏掉。這部大經念上十個小時,心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動念,這就是無住。無住是大定,是自性本定,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那就是自性本定。本定能生心,生心又不離本定,這才叫真正圓滿。《金剛經》上簡單的講四個字,無住生心,或者生心無住,一個意思,這個是修行功德圓滿了。

◇六根在六塵境界,看得清楚,聽得明白
◇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好惡
◇不但一律平等看待,看到它根本沒有東西

  只要到無住生心,這個人就是法身菩薩,他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他能做到什麼?看得清楚,聽得明白,鼻能嗅,舌能嘗味,沒有一樣不清楚明瞭,這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跟我們凡夫不一樣是什麼?他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什麼?他沒有好惡,沒有說我這個喜歡、那個討厭,沒有。樣樣清楚,一律平等看待,不但平等看待,看到它根本沒有東西。自性的體,剛才講了,是常寂光,自性的作用是實報土。實報土怎麼現的?無始無明習氣沒斷乾淨,斷乾淨就不現了,才能融入常寂光,沒有斷乾淨,住實報土。在實報土裡頭就是破無明習氣,要多長的時間?大乘經上告訴我們,三個阿僧祇劫。時候到了習氣自然沒有了,那個時候就是等覺提升到妙覺,實報莊嚴土不見了,常寂光現前,就這麼回事情。

◈常常這樣觀想,對修行有很大幫助
◇能放下,肯放下,歡喜放下
◇為什麼不能放下?對諸法實相不懂——實相是不可得
◇所以於一切法裡頭沒有得、失

  我們常常這樣想,想是觀想,對於修行有很大幫助,為什麼?能放下,肯放下,歡喜放下。為什麼不能放下?對於這個道理不懂,這個道理是事實真相,諸法實相。實相是不可得,《般若經》上有,「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那個一切法包括世間、出世間法,世出世間法都在裡頭。一切法真的畢竟空、不可得、無所有,所以於一切法裡頭沒有得、失這個念頭,沒這個念頭。

◈阿彌陀佛放光沒有停止過
◇照全宇宙,遍法界虛空界
◇光要度有緣人
◇我們為什麼沒有得到利益?沒有緣——緣是清淨心
◈為什麼要修定:定跟真心靠近
◇散亂跟妄心靠近
◇妄心是動的,真心不動
◇自性是定的,真心是定的
◇一切時、一切處要修定
◇定跟佛就相應

  所以光,用光來說,這是達到最高的層次。三塗蒙光,顯佛光利益他,利益眾生,三途眾生見到佛光,他解脫了,他離開三惡道,至少他到人道來。所以離相成佛,放光普度,放光普度,這又說了,這光要度有緣人。阿彌陀佛放光沒有停止過,光照哪裡?照全宇宙,遍法界虛空界,我們都在其中,那我們為什麼沒有得到利益?沒有緣。放光是因,得度是果,這當中有個緣。緣是什麼?緣是清淨心。佛放光,我們心不清淨,像晚上天上月亮,我們這個水池子水能不能現月亮?不能現,為什麼?這水上有波浪,這水不乾淨,這水在動。妄心是動的,真心不動。真心,能大師說「本無動搖」,那叫什麼?自性本定。所以要知道,自性是定的,真心是定的,這就是為什麼要修定,定跟真心靠近,散亂跟妄心靠近一切時、一切處要修定,坐在那裡一切放下,就修定。定跟佛就相應,所以定中見佛,定中見光,境界提升了,這普度。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六一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61



災難可以預知|觀察現在人他想什麼、說什麼、幹什麼|古人愈學愈好,我們愈學愈壞|古人教的是什麼?現在人教的是什麼?|淨空老法師

 

災難可以預知|觀察現在人他想什麼、說什麼、幹什麼|古人愈學愈好,我們愈學愈壞|古人教的是什麼?現在人教的是什麼?|淨空老法師



  為什麼現在一個十年一個十年比不如?現在不要十年,一年一年的,今年不如去年,去年不如前年,什麼原因?我說一句老實話,都是被電視、網路教壞了,它天天在教,人天天在看,過去這個東西少。從這個地方你去了解,往後一年比一年加倍,這個染污。這個問題要不能解決,災難怎麼會避免?災難從哪來的?人心所感來的。自然沒有災難,自然是最美好的,怎麼可以說是自然災害?自然災害是人不善念頭、不善的業力所感召的。所以這個一定要知道。他代我們問的。

  「今世此界眾生,往往顛倒,謬執此界之現象與規律,以管測諸佛境界。甚至執一隅之見,以疑佛說。」他對佛說的懷疑,他不能相信,他不能接受,這個問題就真的嚴重了,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我們要看,有人說災難可以預知,你可以去觀察,現在人他想什麼,你聽他說什麼,你觀察他幹什麼,你就全明白了。為什麼古人是愈學愈好,我們今天愈學愈壞?那你就得要去想想,古人教的是什麼?現在人教的是什麼?你就明白了。

  古人從小就扎善根,在中國古籍裡頭所記載的,母親懷孕的時候這十個月,她就要注意她的身口意。起心動念沒有邪惡,都是正知正見;言語柔和,決定沒有傲慢,為什麼?影響胎兒;身體造作要如理如法。都是為小孩著想,讓小孩在胎胞裡面就接受到正的,現在講正能量,這現在的現代語,負面的決定不能讓他有。小孩出生,母親要看三年,這個三年的教育叫扎根教育。小孩睜開眼睛他會看,他耳朵就會聽,他就在學習,所以他所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也完全是正面的,不好的行為決定不要讓他看見。在小孩面前,大人站有站的樣子,坐有坐的樣子,言語,小孩都在學。這樣的學習,三年,母親要教三年,扎根教育。古諺語有一句話說「三歲看八十」,三歲扎下根,到八十歲,就是一生他不會改變,這個根扎得多牢固。他有能力辨別是非、有能力辨別善惡,善的他親近,惡的他遠離,他有這個能力。

  現在這個教育沒有了,現在往往都是夫妻兩個都有工作,小孩丟在家裡,誰去管教?請個傭人,他就把傭人那些都學會了。你不能說他不孝,你沒教他。《弟子規》不是念給小孩聽的,不是教小孩背誦的,搞錯了,《弟子規》是父母在小孩三歲之前做出榜樣給小孩看。你怎麼樣對待你的父母,小孩學會了,你把《弟子規》做到了,小孩一生就孝順父母,你教他的!你沒有教他,你不能說他不孝,那他太冤枉了。古人對這個教育重視,他父親年輕,他祖父年歲不輕,祖父要看到兒子沒有好好教就會責備他,會教訓他。甚至於還有曾祖父,愈往上面去,對傳統文化愈重視、愈不敢輕慢,為什麼?輕慢,將來子孫不孝,家破人亡。古時候是大家庭,家庭要世世代代興旺,全靠教育。古時候沒有學校,國家沒辦學校,國家辦的學校那都是培養幹部的,學校全是家庭自己負責任。你家小孩教好了參加考試,考取了之後,進入國家的學校,國家學校畢業出來,就分配給你職位,你就到各級政府去服務了。什麼都是教育教出來的,現在把教育疏忽了,現在是電視教育、網路教育、電腦教育,非常可怕。

  我早年跟方老師學哲學,有一天在他家裡,他指著電視告訴我,那個時候的電視是黑白電視,還沒有彩色的,提醒我,告訴我,這個東西可以興旺一個國家,也可以滅亡一個國家。他說它是中性的,沒有善惡,看你播的什麼節目,如果播的是娛樂,殺盜淫妄,會毀滅社會,會毀滅國家;如果播出來的是仁義道德、是善惡因果,它就會救這個國家。他就告訴我這個,你要注意到,這個東西是中立的,將來講經教學如果用這個是好工具。在那個時候我們不敢想,電視台成本多高,時間是論秒算的,分秒算的。沒有想到,我們得佛力加持,自己也能用上了,用上確實效果卓著,要沒有這個怎麼辦?這個要善於利用。我們這個電視台播出去十三年了,沒有廣告,只是把他們銀行帳號在屏幕上打上,讓這些人支持,雖然很小,但是支持人多,這個就維持下來了。維持到現在十三年了,還很不錯,收入還能維持,還能幫助發展,說明這個社會上喜歡傳統文化、喜歡倫理道德的人還有。如果到有一天沒有人支持了,這世界問題就嚴重了。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五七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57



2021年12月1日 星期三

你欲識佛祖麼?只你能聽法的便是|你不會聽|佛祖在哪裡?在你六根門頭放光動地|這一聲佛號真成佛了|你退得太快,第二個念頭下來了|淨空老法師

 


你欲識佛祖麼?只你能聽法的便是你不會聽佛祖在哪裡?在你六根門頭放光動地|這一聲佛號真成佛了|你退得太快,第二個念頭下來了|淨空老法師


◈你欲識佛祖麼?只你能聽法的便是
◇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你為什麼沒成佛?能聽的就是,你不會聽
◇聽清楚、聽明白了,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就是佛祖
◇佛祖在哪裡?在你六根門頭放光動地
◇六根對著六塵,統統都能做到不起心不動念,那就是佛祖
◇我們不得已退而取其下,不分別、不執著,我們在這下功夫
◈眾生之日用與境界,均超情離見不可思議
◇我們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差別在:一個放下;一個堅固執著不肯放下,把這一切虛妄都當作真實,虧就吃在這裡

  「又臨濟曰」,這禪宗的,「你欲識佛祖麼」,你想不想認識佛祖?「只你能聽法的便是」,祖師在那裡講經說法,你能聽,能聽的這個就是佛祖。所以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你為什麼沒成佛?能聽的就是,你不會聽,你聽了法之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不會聽,你是凡夫。怎麼樣聽就是佛祖?聽清楚、聽明白了,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就是佛祖。念老將臨濟禪師這句話,抄寫在這裡,無量功德!他提醒我們,大乘經上佛說,佛祖在哪裡?在你六根門頭放光動地。臨濟是說聽,閻浮提眾生耳根最利,觀世音菩薩用耳根圓通成佛的,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體覺觸,意裡面的思惟(意業),六根對著六塵,意對的是法塵,統統都能做到不起心不動念,那就是佛祖,這個祖是指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才能作祖。只要不起心不動念,就對了。不起心不動念,我們做得到做不到?做不到。為什麼?起心動念太快,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我們掌握不住,它那個活動我們全不知道,我們沒有感覺。我們怎麼辦?我們不得已退而取其下,有起心動念,還有;不分別、不執著,這個相粗一點,我們在這下功夫,不執著、不分別。不分別是菩薩,不執著是羅漢,起心動念再加上分別執著,這就是六道凡夫,永遠出不了六道輪迴。我們再看下面,下面這幾句話還是臨濟禪師的話,「每日多般用處,欠少什麼?」每天六根接觸六塵都放光動地,「未曾間歇」,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諸佛菩薩的本事,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他的本事。我們今天怎麼樣?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有起心有動念、有分別有執著,六道凡夫。「可見眾生之日用與境界,均超情離見不可思議也」。我們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差別在哪裡?差別一個放下,一個堅固執著不肯放下,把這一切虛妄都當作真實,虧就吃在這裡。這個地方不覺悟,以後的虧還有得吃了,真的是沒完沒了

◈這一聲佛號真成佛了
◇你退得太快,第二個念頭下來了
◇你一個念頭阿彌陀佛,第二個念頭就沒有了,續不上
◇你到了佛那裡,就一下退下來
◇誰做到?海賢老和尚
◇他真看破了,他真放下,世法佛法全放下了,就一句阿彌陀佛
◇什麼都知道:徹底放下的人

  「又《法華經》曰」,這是引《法華經》上的經文,「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深顯眾生善根,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思量是起心動念,分別是分別執著。眾生心跟佛菩薩、阿羅漢的心沒有兩樣。《法華經》上這四句偈說得好,我們是散亂心進入塔廟(佛教的道場),進去之後念一聲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你聽懂嗎?是真的,不是假的,就在你起心動念這一句佛號上,你念這一聲阿彌陀佛,你就成佛了為什麼還是凡夫?你退得太快,一念不到一秒鐘,一秒鐘裡頭有二千二百四十兆個念頭,你一個念頭阿彌陀佛,第二個念頭就沒有了,續不上。所以你到了佛那裡,就一下退下來,是這麼回事情。不是沒有成佛,這一聲佛號真成佛了,提上、拉上去了,可是第二個念頭下來了,你沒有能把第二個念頭保住,第三個念頭又保住,一秒鐘有二千二百四十兆個念頭,真不可思議,不是假的,這是事實真相。我們能體會到,能說得到,還是做不到。誰做到?我告訴你,海賢老和尚做到了。我們佩服他,他真做到了。做到的根本原因,是他真看破了,他真放下,世法佛法全放下了,就一句阿彌陀佛。《金剛經》上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老和尚把佛法也放下,所以他全通,他要不放下他不能全通。沒有放下,他不可以說「我什麼都知道」。什麼都知道,誰說的?徹底放下的人,他說的。他說的真話,不是假話。為什麼他都知道?因為一切法沒有離心想,一切法從心想生,證得真心,真心裡頭有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他全證得,所以他知道。末後這一句話好,深顯眾生善根不可思議,跟經文上說的一樣。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五六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56



「眾生善根,不可思議」者,
如《大集經》曰:「眾生之行不可思議。眾生境界不可思議。」
又臨濟曰:「你欲識佛祖麼?只你能聽法的便是。」「每日多般用處,欠少什麼?六道神光,未曾間歇。」
可見眾生之日用與境界,均超情離見不可思議也。
又《法華經》曰:「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深顯眾生善根,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

◎國界嚴淨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