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9日 星期二

聲字皆實相|凡是佛菩薩這些字,它放光|聲音也放光|念佛、念觀音名號,心就平安,就能度過災難|淨空老法師

 


聲字皆實相|凡是佛菩薩這些字,它放光|聲音也放光|念佛、念觀音名號,心就平安,就能度過災難|淨空老法師


◈聲字皆實相,名號即實德
◇阿彌陀佛的音聲、文字,無論用中文、梵文,任何文字來寫,就是實相
◇凡是佛菩薩這些字,它放光
◇字放光,聲音也放光
◇念佛、念觀音名號,心就平安,就能度過災難

  「又《箋註》曰:故知四十八願之中,以此念佛往生之願,而為本願中之王也。」這個話都是真言,無比的殊勝。「此願顯彌陀之究竟方便,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不可思議功德。以名號即實德,聲字皆實相故。」聲是音聲,阿彌陀佛的音聲,字就是文字,無論用中國文字寫、用梵文寫,用任何文字來寫,寫這個就是實相。何以見得?好像我過去看到,台大的哪一位校長,名字記不得了,他做實驗,凡是佛菩薩這些字,在實驗裡面,它放光。就是有人把這個字遮住,包起來,讓小朋友有天眼的讓他來看,他不認識,讓他照那個樣子寫出來,打開完全一樣。但是遇到佛、菩薩這一類的字的時候,他看不出來,他說有光,放光。這個可以做證據,說明聲音跟字,字放光,聲音也放光。所以念佛的好處我們如果是明白了,在恐怖的時候,念佛、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心就平安,就能平平安安度過災難,有道理,不是假話。這就是聲字皆實相。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八五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85



你是真修、假學?完全在:你那個慈悲有沒有在眾生那一邊|愛眾生是真正愛自己|不愛眾生是迷失自己,天天造業不知道|淨空老法師

 


你是真修、假學?完全在:你那個慈悲有沒有在眾生那一邊|愛眾生是真正愛自己|不愛眾生是迷失自己,天天造業不知道|淨空老法師


◈欲益無邊,故光無邊
◇我成佛時,願我之光明無量無邊,普照十方之一切淨穢國土
◇我們的念頭,小到兩個人都不能包容
◇甚至於自己跟自己還要鬧情緒,迷得太深了

  「我法藏成佛時,願我之光明無量無邊,普照十方之一切淨穢國土」。淨是指實報土,穢是指十法界,佛光普照。「望西師云:橫攝十方虛空無邊,故國土亦無邊。國土無邊,故眾生亦無邊。眾生無邊,故大悲亦無邊。大悲無邊,故光明亦無邊。光明無邊,故攝取益無邊」,攝取眾生的利益,「以要言之,欲益無邊,故光無邊」。你看看這個心量,我們怎麼學?我們的念頭這麼小,小圈圈,小到什麼程度?兩個人都不能包容。你看今天社會,夫妻吵架,不能相容,連一個人都不能相容,甚至於自己跟自己還要鬧情緒,迷得太深了

◈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這是我們的本心、真心
◇心要覺悟真是這個樣子
◇無論眾生對我好不好,善還是惡,沒有分別,完全包容,這是諸佛菩薩能辦大事,救一切苦難眾生
◇就學這個:別人不能包容我,我包容他
◇不能跟一切眾生作對
◇是等於零,不是也等於零,是跟不是劃成等號了,這是大乘
◇大乘能拯救二十一世紀
◇不能契入大乘境界,不能幫助世界
◇自私自利、分別執著,救不了眾生
◇他比你更執著,爭得更厲害,他不會讓你的,你怎麼能化解問題
◈化解問題全在自己,不在別人
◇他爭我不爭,競爭就沒有了
◇不爭,自己心地多清涼自在
◇爭的人憂慮,競爭、鬥爭、戰爭,雙方都往下墮落,來生人天沒分

  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我們的本心、真心,心要覺悟真的是這個樣子。無論眾生對我好還是不好,對我善還是對我惡,沒有分別,完全包容,這是諸佛菩薩能辦大事,大事是什麼?救一切苦難眾生,能辦這個事,這個事是世間第一等大事。我們怎麼學?就學這個,別人不能包容我,我包容他,這就對了。不能跟一切眾生作對,是,不可以作對,不是,也不能作對。為什麼?是,你要是真看清楚事實真相,是等於零,不是也等於零,是跟不是劃成等號了。這是大乘,湯恩比說大乘能拯救二十一世紀,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我們不能契入大乘境界,能不能幫助世界?不能。為什麼?我們還是自私自利,還是分別執著,那救不了眾生。你執著,他比你更執著,你要爭,他比你爭得更厲害,他不會讓你的,你怎麼能化解問題化解問題全在自己,不在別人,在別人那邊是永遠不能化解,在自己這邊馬上就化解了。他爭我不爭,競爭就沒有了。不爭行嗎?不爭好,不爭,自己心地多清涼、多自在,真的法喜充滿。爭的人都憂慮,競爭、鬥爭,發展到最後戰爭,戰爭爭個你死我活,雙方都往下面墮落,來生人天沒分,其他就不必說了。

◈一切法得成於忍
◇什麼是忍?不起心、不動念,圓滿的忍辱波羅蜜
◇六根在六塵境界上覺而不迷,圓滿六波羅蜜,圓滿普賢十願
◈諸佛菩薩念念想眾生
◇佛沒離開我們
◇眾生不相信,不能接受,扭曲了佛的教誨
◇等你什麼時候覺悟、回頭,他就現身

  我們這一撮同學們,現在我們開了網路,網路學習班好,每天大家在一起學習,每個人把自己學習的心得,特別是修行的心得,向同學們做報告,確實有很殊勝的利益。我們的學習不寂寞,有興趣,天天都有長進,也就是都有進步。必須要像《金剛經》所說的,「一切法得成於忍」,什麼是忍?不起心、不動念,圓滿的忍辱波羅蜜。六根在六塵境界上覺而不迷,圓滿六波羅蜜,圓滿普賢十願念念想眾生,諸佛菩薩念念想我們世間苦難眾生,他來不來?來了,我們不認識。他有沒有辦法?他沒有辦法,為什麼沒有辦法?眾生不相信,眾生不能接受,眾生扭曲了佛的教誨佛還是在,沒離開我們等,慢慢等,等你什麼時候覺悟,什麼時候回頭,他就現身,我們認識了。我們沒有回頭,他也現身,不認識。

◇賢公在世時,大家跟他在一起,不認識
◇他全面付出了,我們得到的很有限:我們的心量太小,迷得太重
◇他是一部活的《無量壽經》會集本,點點滴滴全部都做到了
◈自他是一不是二
◇勸他不勸自,是欺騙人;勸自不勸他,是小乘人;勸他就是勸自,勸自就是勸他,這是正法

  像海賢老和尚,老人家在世的時候,大家跟他在一起,不認識,等他老人家往生了,非常後悔,沒有跟他多學一點。其實他全面付出了,我們得到的很有限,我們的心量太小,迷得太重。這些光碟給我看,我看出門道出來,我向大家報告,大家一對,看看跟經上講的相不相應。所以我的看法,他是一部活的《無量壽經》會集本,活的,他把《無量壽經》會集本全部都做到了,點點滴滴都做到了。所以我說那一片光碟是《無量壽經》的總結,妙極了!三轉法輪裡頭叫作證轉;經典、註解我們在一起研究討論,都是勸轉;示轉,佛做的,佛講經是示轉,我們無法體會,得有註解給我們講解,我們互相在一起學習,勸轉。勸自己也勸大家,勸大家也勸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勸他不勸自,是欺騙人;勸自不勸他,是小乘人;勸他就是勸自己,勸自己就是勸別人,這是正法。所以,佛確實大悲無邊,就是大愛無邊,佛法不講愛,講慈悲,大慈大悲無量無邊。所以常寂光沒有邊際。

◈愛眾生是真正愛自己
◇你是真修、假學?完全在:你那個慈悲有沒有在眾生那一邊
◇不愛眾生是迷失自己,天天造業不知道
◇一切人、事、物都是眾生
◇我對人愛,動物愛不愛?植物愛不愛?生活愛不愛?工作愛不愛?
◇沒有一樁事情與眾生脫離關係,這是大乘
◇小乘有侷限;大乘沒有侷限
◇所以小乘止於四果羅漢;大乘才能超越
◇何況無量壽經是一佛乘,是大乘裡頭最究竟的、最圓滿的

  依望西師的意思,「下文亦同此解,欲利益無邊,故光明無邊,具德無盡」。都是一個愛眾生,愛眾生就跟愛自己一樣,眾生就是自己。愛眾生是真正愛自己,不愛眾生是迷失了自己,自己天天造業不知道你是真修、是假修,是真學、是假學,完全你那個慈悲有沒有在眾生那一邊。眾生無量無邊,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眾生,我對人愛,我對動物愛不愛?我對植物愛不愛?我對我的生活愛不愛?對我的工作愛不愛?為什麼?沒有一樁事情與眾生脫離關係,說沒有關係的你找不到。這是大乘小乘有侷限,大乘沒有侷限。所以,小乘只止於四果羅漢,不能成佛,不出十法界;大乘才能超越。又何況這個經,這個經是一佛乘,是大乘裡頭最究竟的、最圓滿的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七八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78



2022年3月28日 星期一

講註解,講古人的註解,最好是大藏經裡有的|古註看不懂,看現代人、別的註解,就看它這一句|有悟處,可以講 ;沒有悟處,照念就行了|淨空老法師

 


講註解,講古人的註解,最好是大藏經裡有的|古註看不懂,看現代人、別的註解,就看它這一句|有悟處,可以講 ;沒有悟處,照念就行了|淨空老法師


◈講古人的註解
◇古時候講經的標準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沒有人講經,佛教會滅了
◇講註解,講錯了那是註的人負責任
◇古人的東西要是不好,一定隨著時間淘汰掉了,不可能流傳到今天
◇凡是流傳下來的,經過多少人看過,還有人給它刻版流通,可見得它有價值。這就是個標準

  講經是老師命令我的,我那時候不敢接受,因為我知道,古時候講經的標準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我沒做到,哪有資格講經!老師非常慈悲,告訴我,你們年輕人不接著下去,沒有人講經,佛教會滅了。那怎麼辦?老師告訴我,講註解,講錯了那是註的人他負責任。講誰的註解?講古人的註解。為什麼?古人的東西要是不好,一定隨著時間淘汰掉了,不可能流傳到今天凡是流傳下來的,你要曉得經過多少人看過,還有人給它刻版流通,可見得它有價值。這就是個標準,我們沒有慧眼。

◈入藏是真正標準
◇最好是大藏經裡有的
◇我們學習經教一定是《大藏經》有的
◇用的參考資料,都是《大藏經》上有的
◈古註看不懂,怎麼辦
◇看現代人、別的註解,就看它這一句
◇有悟處,可以講;沒有悟處,照念就行了

  最好是《大藏經》裡頭有的,因為從前無論在家出家,你的著作要能入藏,那是件大事。在那個當時在家出家的大德看過你的東西,對你讚歎,最後還要經過皇上的批准,才能入藏。所以入藏是真正標準。老師教我,我們學習經教一定是《大藏經》有的,學《華嚴》,清涼大師的《疏鈔》,李長者的《合論》,賢首國師的著作,這沒有問題,《大藏》裡頭有的。《楞嚴經》,我跟李老師,主修的是《楞嚴》,用的二十多種參考資料,都是《大藏經》上有的。老師傳我們這個方法,我們才敢講。古註有些地方看不懂,怎麼辦?老師說,念念就可以了,不必講意思,把它念下來,沒念錯,就行了。或者是看現代人,只看這一段,這一段我不懂,古註不懂,看別的註解,就看它這一句,看看能不能講得通,能不能有點悟處。有悟處,可以講,沒有悟處,照念就行了。老師慈悲,怕佛法滅了,傳不下去,不得已用這個方法

◈最重要的依教修行
◇希望能有小的悟處,有少許的三昧
◈真能放得下真往生
◇世出世間一切障礙修行的法,都把它放下
◇一句佛號,信願持名,求生淨土
◇能不能往生,全在放下
◇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可以往生
◇年歲大了,時時刻刻都要放下
◇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統統放下

  自己明白之後,最重要的依教修行希望能有小的悟處,有少許的三昧。放下世出世間一切障礙修行的那些法,都把它放下,我們的修學簡單,一句佛號,信願持名,求生淨土。能不能往生,全在放下真能放得下真往生,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可以往生年歲大了,時時刻刻都要放下,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統統放下,這就對了。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八三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83



大乘以開悟為目標|開悟可以弘法利生;沒開悟不可以|怎樣開悟?一門深入|天天想一樁,想到無想就畢業了|搞雜了,常常妄想雜念、到處攀緣,你怎麼會有成就?|淨空老法師


 

大乘以開悟為目標|開悟可以弘法利生;沒開悟不可以|怎樣開悟?一門深入|天天想一樁,想到無想就畢業了|搞雜了,常常妄想雜念、到處攀緣,你怎麼會有成就?|淨空老法師


◈怎樣開悟?一門深入
◇大乘以開悟為目標
◇開悟可以弘法利生;沒開悟不可以
◇學太多你精神不能集中,你妄想會很多
◇天天想一樁,想到無想就畢業了
◇廣學多聞在開悟之後;沒開悟是以開悟為第一,就是修定
◇開慧之後廣學,太容易了
◇龍樹菩薩開悟之後,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經教三個月學完了
◇六祖惠能八個月就是在碓房,他定住了,定生慧
◇法達禪師法華念到第三品,六祖全知道了
◇每部經不管是前面、後面、當中,看幾頁就行了

  所以大乘佛法是以開悟為標準、為目標。學到什麼程度可以去弘法利生?開悟了。沒開悟的時候不可以,為什麼?沒開悟你是凡夫,你還有煩惱,你還有習氣。要怎麼樣開悟?一門,一門深入。這一點希望我們同學們要注意,為什麼?不能學太多,學太多的時候你分心了,你精神不能集中,你妄想會很多,所以只准學一門,叫你天天想一樁事情,想到無想就畢業了不能搞太多,不能搞複雜,這個不是學知識,不可以廣學多聞。廣學多聞在什麼時候?開悟之後,沒開悟的時候是以開悟為第一,就是修定。你看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開慧之後可以廣學,那個時候學太容易了。學佛同學很多人知道龍樹菩薩大徹大悟,這是初地菩薩,他開悟之後,將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三個月就學完了,你能相信嗎?我相信。我憑什麼相信?我在《六祖壇經》裡面得到的消息。你看惠能大師不認識字,跟海賢老和尚一樣,一天經沒聽過,五祖道場有禪堂、有講堂,他都沒去過,禪堂沒去過,講堂也沒去過,非常生疏,住在這個廟裡住了八個月,神秀法師寫的偈子貼在牆上,他不知道在哪裡。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看到什麼?他老實,他不亂跑,五祖派他到碓房工作,他八個月就是在碓房,除碓房之外他哪兒都不去。這是什麼?定,他定住了,定生慧。《壇經》裡頭有一段記載,法達禪師,他學《法華》的,誦《法華經》三千部。我們相信,《法華經》很長,七卷,但是分量大,一天頂多只能誦一部,三千部需要十年。十年時間完成三千部《法華經》,但是沒開悟,到曹溪向六祖請教。六祖說這個經我沒聽說過,六祖不會看經,不認識字,聽,你念給我聽,你念了三千部,念給我聽。他就念給六祖聽,念到第三品,《法華經》我們知道二十八品,念到第三品,六祖說行了,不必念了,我全知道了,給他講,他就開悟了。你想想看,開悟的人多簡單,一部《法華經》聽幾句他就行了,下面就不必聽了。像這樣學法,一部《大藏經》三個月足夠了,所以我們想到龍樹菩薩是真的,不是假的,每部經只翻翻看幾頁就明白了,不管是前面、後面、當中,看幾頁就行了,一點都不假。所以,開悟是多麼重要。

◇搞雜了,常常妄想雜念、到處攀緣,你怎麼會有成就?
◇賢公專到極處了,就一句阿彌陀佛,四個字,他得到明心見性
◇老實念佛,念到一定的程度就懂了
◇不老實念佛,《無量壽經》聽不懂,賢公光碟聽不出味道
◇甚至聽聽就不想聽了:業障重
◈這一生還有什麼想頭?
◇就是想到極樂世界,其他什麼念頭都沒有了,這叫得道了,真明白、真回頭了
◈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每一個法門都好;但是你只能選修一門

  你要搞雜、搞亂了,你心裡常常想著,你有那麼多的妄想,有那麼多的雜念,而且還常常到處攀緣,你怎麼會有成就?一輩子不會成就。所以你看海賢老和尚給我們表法,我們要感恩、要頂禮,就是一句,專一專到極處了,就一句阿彌陀佛,四個字,他得到什麼結果?他得到明心見性。因為他自己說過,他什麼都知道,什麼都知道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不說。人家問他為什麼?天機不可洩露,跟你開玩笑,就是不給你講。給你講了你不懂,你老實念佛,念到一定的程度就懂了,你不念佛怎麼會懂?你不老實念佛,這《無量壽經》聽不懂,海賢老和尚光碟你聽不出味道,甚至於聽聽就不想聽了,為什麼?業障重。這個時候我們才真正知道自己這一生多幸運!這一生還有什麼想頭?就是想到極樂世界,其他什麼念頭都沒有了,這叫得道了,真明白、真回頭了。所以記住,「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不是法不好,法,每一個法門都好,佛說的都是自性流出來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但是你只能選修一門,你就成功了。

◈一定要迴向極樂世界,求生淨土
◇淨宗,無論修學哪個法門,把功德迴向求生淨土,統統得生
◇念觀音、地藏菩薩能往生:只要你一生就念這一句,把別的放下

  尤其是淨宗,無論修學哪個法門,你把功德迴向求生淨土,統統得生,這法門妙極了!不是說只有念阿彌陀佛可以往生,我念觀音菩薩能不能往生?我念地藏菩薩能不能?能,只要你一生就念這一句,你把別的放下一定要迴向極樂世界,求生淨土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八O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