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7日 星期四

法身菩薩心平和、念慈悲,不是表面裝出來的忍辱;心裡確實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煩惱習氣都不生|十法界菩薩習氣沒斷,但戒定慧功夫得力,可以控制不發作:外表看很像菩薩、佛;內裡頭還不行|淨空老法師

 


法身菩薩心平和、念慈悲,不是表面裝出來的忍辱;心裡確實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煩惱習氣都不生|十法界菩薩習氣沒斷,但戒定慧功夫得力,可以控制不發作:外表看很像菩薩、佛;內裡頭還不行|淨空老法師


◈陀羅尼亦是心不相應
◇三昧但是心相應法也;陀羅尼亦是心相應,亦是心不相應
◇如人得聞持陀羅尼,雖心瞋恚亦不失,常隨人行,如影隨形
◇得聞持陀羅尼,理事你能講得很清楚;有人毀謗、羞辱、批評你,你還能保持鎮定,心裡還是有瞋恚習氣,你能控制不發作

  又說:「三昧但是心相應法也。陀羅尼亦是心相應,亦是心不相應。」下面說,「陀羅尼是心不相應者」,為什麼說不相應?「如人得聞持陀羅尼,雖心瞋恚亦不失,常隨人行,如影隨形。」這說明陀羅尼是心不相應者,舉個比喻說,如人得聞持陀羅尼,怎麼得的?從學習經教當中得到,理事你能講得很清楚、講得很明白。下面說,雖心瞋恚亦不失,這是什麼?習氣,貪瞋痴慢疑的習氣沒斷見思煩惱,思惑就是貪、瞋、痴、慢、疑五大類,見惑: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見思合起來十種煩惱,每一種煩惱都有嚴重的習氣,你不是不知道,知道。遇到有人毀謗你、羞辱你、批評你,你有陀羅尼的智慧,聽到了你還能保持鎮定,可是心裡頭還是有瞋恚習氣,你能控制得住不發作而已,這已經算相當好的修養了。

◇法身菩薩心平和、念慈悲,不是表面裝出來的忍辱;心裡確實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煩惱習氣都不生
◇十法界菩薩習氣沒斷,但戒定慧功夫得力,可以控制不發作:外表看很像菩薩、佛;內裡頭還不行
◈體會諸法實相,才能如如不動
◇一定要到證得法身,體會諸法實相,才能如如不動,連習氣都化解了
◇最後最難斷的習氣,無始無明習氣
◇無始無明煩惱習氣斷乾淨,他才能回歸常寂光,證妙覺果位
◇實報土:無始無明習氣斷了,它就沒有了

  到法身菩薩就不然了,法身菩薩心平和、念慈悲,他遇到這個境界,不是表面裝出來的忍辱波羅蜜,不是,他心裡頭確確實實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苦厄是煩惱,煩惱習氣都不生,這是法身菩薩。十法界裡面的菩薩不行,他習氣沒斷,但是他的戒定慧功夫得力,可以控制不發作,不是沒有,不發作,所以從外表看很像菩薩、很像佛,內裡頭還不行一定要到證得法身,真正體會得、體會到一切萬事萬物的真相,就是諸法實相,他明白了,這才能如如不動,連習氣都化解了最後最難斷的習氣,無始無明習氣,這不好斷,因為無始無明習氣沒法子斷,它除了障礙你不能回常寂光之外,它只障礙這個,其他的沒有障礙。必須要把無始無明煩惱習氣斷乾淨,他才能回歸常寂光,證妙覺果位。這是什麼樣的菩薩?等覺菩薩,十地做不到。等覺斷最後一品無始無明的習氣,這個習氣一斷,實報土不見了。我們就曉得實報土從哪裡來的?無始無明習氣變現出來,習氣斷了它就沒有了

◈不能把煩惱放下怎麼會成就?
◇四聖法界是無始無明煩惱變現的;六道輪迴是見思煩惱變現的
◇看破,了解事實真相;放下,不放在心上了
◇事可以做: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總不著相
◇讓自己的心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

  十法界,四聖法界是無始無明煩惱變現的,六道輪迴是見思煩惱變現的不能把煩惱放下怎麼會成就?說來說去說到最後,還是章嘉大師的四個字,看破、放下。看破,了解事實真相;放下,不放在心上了事可不可以做?可以,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總不著相,斷惡不著斷惡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讓自己的心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0三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03




又「
三昧但是心相應法也。
陀羅尼亦是心相應,亦是心不相應。」


陀羅尼是心不相應者,
「如人得聞持陀羅尼,雖心瞋恚亦不失,常隨人行,如影隨形。」

◎德遵普賢第二



2023年7月26日 星期三

自然中自然相: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眼見耳聞,起心動念,就不自然|念佛人無論看見、聽到什麼,阿彌陀佛:自然中自然相|只要他能夠堅持到底,自然中自然相豁然就明白,一點都沒有勉強|淨空老法師

 


自然中自然相: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眼見耳聞,起心動念,就不自然|念佛人無論看見、聽到什麼,阿彌陀佛:自然中自然相|只要他能夠堅持到底,自然中自然相豁然就明白,一點都沒有勉強|淨空老法師


◈自然中自然相
◇徹者,透徹,亦指徹悟。所悟者何?只是自然中自然相
◇沒有起心動念就是自然
◇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眼見色,耳聞聲,諸佛如來他看清楚、聽清楚,沒有起心動念,這就是自然
◇自然中自然相: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我們眼見耳聞,起心動念,就不自然;分別、執著,就更不自然
◇念佛的人無論看見、聽到什麼:阿彌陀佛
◇只要他能夠堅持到底,自然中自然相,洞然明白,一點都沒有勉強
◇他的心住在清淨寂滅上,就是住在自然中自然相
◇有人問你,不但開口錯了,動念就錯了:開口便錯,動念即乖
◇如如不動,自然回答他
◇沒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隨口就答覆你:從自性流出來的,決定沒有錯誤
◇起心動念是阿賴耶流出來的,有分別、有執著,不自然

  徹者,透徹,亦指徹悟」。真的開悟了,「只是自然中自然相」。開悟為什麼說自然中自然相?沒有起心動念就是自然。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眼見色,耳聞聲,諸佛如來他看清楚、聽清楚,沒有起心動念,這就是自然。他所見到的、所聽到的,確實是自然中自然相,這句話意思很深。自然中自然相,實在說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就是因為我們眼見、耳聞的時候,起心動念,就不自然;分別、執著,就更不自然念佛的人無論看見什麼,阿彌陀佛,無論聽到什麼,阿彌陀佛,他只起一個念頭,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你說他是不是自然中自然相?是!只要他能夠堅持到底,自然中自然相豁然就明白,那就是經上所說的洞然明白一點都沒有勉強。明白是徹悟,沒有人問他,他的心住在清淨寂滅上,就是住在自然中自然相。起心動念,錯了。古人所謂「開口便錯,動念即乖」,那是什麼?有人問你,你才開口回答,開口就錯了,不但開口錯了,動念就錯了。別人一問你,你動念頭。那應該怎麼樣?如如不動,自然回答他。什麼叫自然回答他?沒起心動念,沒分別執著,問什麼,隨口就答覆你。有沒有答錯?決定沒有錯誤。為什麼?從自性流出來的,怎麼會錯誤!起心動念呢?起心動念是阿賴耶,不是自性流出來的,阿賴耶流出來的。阿賴耶有分別、有執著,不自然

(中略)

◈一旦狂歇,歇即菩提
◇到處去找帽子,不自然
◇人家一點醒,你帽子不是在頭上嗎?一摸果然戴在頭上:那就是自然
◇本頭宛在,何等自然
◇我們從早到晚過的日子:不自然
◇自然就好了,就跟佛菩薩一樣,入了自然的行列:一切法本來就這個樣子

  《楞嚴經》上舉這個例子,到處去找,不自然。當人家一點醒,你帽子不是在頭上嗎一摸頭,果然帽子戴在頭上,那就是自然。所以,「一旦狂歇,歇即菩提本頭宛在,何等自然」。比喻用意也很深,我們在日用平常當中,從早到晚過的什麼日子?不自然自然就好了,自然就跟佛菩薩一樣,入了自然的行列,一切法本來就這個樣子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三八七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87




「開」者,心開。
「達」者,了達。
「明」者,明白。如《信心銘》曰:「洞然明白。」
徹」者,透徹,亦指徹悟。
所悟者何?只是「自然中自然相」。

如《首楞嚴經》狂人迷失本頭,狂走尋覓,是不自然。
一旦狂歇,歇即菩提,本頭宛在,何等自然。

◎壽樂無極第三十二



2023年7月25日 星期二

自性:能現一切法;不受一切法染污|曠無他念,無有憂思,自然無為,虛空無立:這個境界多美!|為什麼學佛?把妄的丟掉;把真的找回來|達摩、慧可所表現的:我們覺悟跟他一樣自在|淨空老法師

 


自性:能現一切法;不受一切法染污|曠無他念,無有憂思,自然無為,虛空無立:這個境界多美!|為什麼學佛?把妄的丟掉;把真的找回來|達摩、慧可所表現的:我們覺悟跟他一樣自在|淨空老法師


◈心如太空,開廣無際,離垢無染
◇虛空者,指心如太空,開廣無際,離垢無染,不受一塵
◇我們的自性真心,就是這個樣子
◇我們要向虛空去學習:空裡面什麼都沒有;什麼也不妨礙
◇離垢無染:它不拒絕垢染;它不會受污染
◇無論你是覺迷,你的真如自性、法身本體都不受污染
◇受污染的是報身、應身、化身;清淨法身不受污染
◇證到初住:心如太空,開廣無際,離垢無染
◇心是打開的;不是關閉的
◇廣是包容,沒有邊際:什麼都能包容,一點妨礙也沒有
◇它絕對不染污

  『虛空』,「指心如太空」,這個比喻比喻得好,「開廣無際,離垢無染,不受一塵」。我們的自性,我們的真心,就是這個樣子。佛講經教學,常常用太空做比喻,太空是我們不能離開的,早晨起來睜開眼睛你就看到,有沒有這個警覺性,我們要向虛空去學習,空裡面什麼都沒有,什麼也不妨礙離垢無染,它也不拒絕垢染。它會不會受你污染?不會,無論你是覺,無論你是迷,你的真如自性、你的法身本體都不受污染受污染的是什麼?報身、應身、化身,這個受污染,我們的清淨法身不受污染。《華嚴經》上說的,證到初住菩薩的地位,你就入這個境界,這個時候心如太空,開廣無際心是打開的,不是關閉的。廣是講包容,沒有邊際,什麼都能包容,一點妨礙也沒有它絕對不染污

◈以為受染污;實際上沒有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就是無染
◇自性:能現一切法;不受一切法染污
◇本來如此;我們現在也如此
◇為什麼被染污?誤會被染污了:這個誤會拿不掉了
◇慧可心不安;達摩祖師: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
◇慧可覓心了不可得;達摩祖師:與汝安心竟

  所以惠能大師見性,頭一句話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就是無染,太空就是自性,自性就是太空,太空是什麼樣子?自性是什麼樣子?太空就是自性的樣子,能現一切法,不受一切法染污本來如此,我們現在也如此為什麼被染污?誤會被染污了,這個很嚴重,這個誤會拿不掉了以為受染污,實際上沒有慧可和尚見達摩祖師,心不安,沒有見道,向達摩祖師請教,達摩祖師伸出手,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心。他回光一返照,找不到,心在哪裡?找不到,告訴達摩祖師,覓心了不可得,我找心不可得,找不到。達摩祖師說,好了,我把你的心已經安好了,與汝安心竟。把你安好了,他就開悟了,達摩祖師衣缽就傳給他了,就那麼簡單,就那麼容易。

◈把妄的丟掉;把真的找回來
◇達摩、慧可所表現的,天天在我們面前:我們不覺悟;我們覺悟跟他一樣自在
◇曠無他念,無有憂思,自然無為,虛空無立:這個境界多美!
◇為什麼學佛?把妄的丟掉;把真的找回來
◇我們有真心,真心可了不得:它能生萬法、清淨不染、不生不滅
◇生滅不是自己;不生不滅的是自己
◇自性是自己,也叫法身,法身就是完全的宇宙
◇有緣生十法界依正莊嚴;不現什麼都沒有:不能說它有生滅,自然的
◇本自具足無量智慧、功德、德能、相好,樣樣都無量
◇你求什麼?你缺什麼?一樣都不缺
◇智慧不是從外來的,是自性裡本有的
◇智慧裡面包括著知識;知識裡頭不包括智慧

  這些事情,達摩所表現的,他們兩個表現的,還不就天天在我們面前嗎?我們為什麼不覺悟?我們覺悟跟他一樣自在,就如同經上所說的,曠無他念,無有憂思,自然無為,虛空無立,你看這個境界多美。學佛,為什麼學佛?要把妄的丟掉,要把真的找回來,就為這個。我們有真心,我們有自性,真心可了不得,為什麼?它能生萬法,不僅能生萬法,能大師告訴我們,它清淨不染,虛空無染,它不生不滅。妄心有生有滅,自性不生不滅,這才是真正自己,生滅不是自己。不生不滅的是自己,那是什麼?自性是自己,自性也叫做法身,法身就是完全的宇宙。不生不滅,現一切相,那是生,不能說它有生;不現相,不能說它滅,它沒有生滅,有緣就生,無緣就滅,就這麼回事情。有緣的時候生,生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無量無邊的法界,無量無邊的諸佛剎土,這是現相;不現的時候什麼都沒有,所以不能說它有生滅。它不生不滅,本來就是這樣,自然的。第三個是它本自具足,這一條了不起,具足什麼?無量智慧、無量功德、無量德能、無量相好,樣樣都無量你求什麼?你缺什麼?一樣都不缺智慧不是從外來的,是自性裡本有的,知識亦如是。智慧裡面包括著知識,知識裡頭不包括智慧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三八四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84




「虛空」者,指心如太空,開廣無際,離垢無染,不受一塵。

◎壽樂無極第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