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7日 星期六

考驗愈嚴重,對自己的提升愈高 | 大的忍辱心:了解諸法實相,全是假的 | 當真,你就接受,苦就來了

 


考驗愈嚴重,對自己的提升愈高 | 大的忍辱心:了解諸法實相,全是假的 | 當真,你就接受,苦就來了


為什麼會退心?我們一般講的禁不起考驗。考驗愈嚴重,對自己的提升愈高

  要怎麼樣才能夠突破這些考驗?那是真信,真願往生,真正願意做阿彌陀佛的弟子。無論什麼樣的誘惑,魔王波旬的手段很多,先是用財色名利來誘惑你,所謂高名厚利,你看到會動心,一動心、一退轉就毀掉了。再就用威脅,財色名利是軟功夫,威脅是硬的功夫,種種方法來打擊你,你能不能受得了?嚴重的,像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割截身體,他不退心。歌利王問他,你還能忍嗎?能。你沒有瞋恚嗎?沒有。如果禁不起誘惑、禁不起考驗,吃虧的是誰?是自己,不是別人。忍人之不能忍,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忍辱的心?因為了解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相。無論是威脅也好、利誘也好,全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要是把這個東西當真,你就接受,接受苦就來了,你就有苦受;如果我了解真相,我不接受,不接受,沒事。誘惑我們的人、欺負我們的人、陷害我們的人,他給我們,我們沒有接受,沒有接受,它退回去。這個意思要懂。好像送禮,我送禮人家不接受,我只有拿回來。那些人他接受,他接受他造的惡業,這種惡業是屬於性罪,本身就是嚴重的染污,就是嚴重的業障。因此我們能夠體會到,世出世間法裡頭,我們一切所受的全是自作自受,人家給我,我不接受,沒事,一絲毫障礙都沒有。我要接受,接受不就愈想愈生氣嗎?這個生氣對我們的身心都不健康,我們的道業退轉,不能精進。

  所以經不可不讀,要常常讀,讀經就是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我們不上當。末法時期,法弱魔強,真正依教修行的人不多。假的多,真的不多,所以法弱魔強,要認識清楚,絕不上當。遇到這個事情怎麼辦?趕快把念頭轉過來,轉到阿彌陀佛,不要再繼續有念頭,無論是善念、是惡念都不要,念頭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世出世法善中之善,無與倫比究竟圓滿的大善,為什麼不念佛?千萬不要把念佛給忘掉了。善緣、順境不生歡喜心,歡喜也是煩惱。喜怒哀樂愛惡欲叫七情,七情五欲,歡喜也是煩惱。怎麼樣不是煩惱?心是平靜,清淨心裡頭沒有煩惱,平等心裡頭沒有煩惱,用阿彌陀佛把我們心裡面煩惱習氣統統清除掉,把阿彌陀佛請到心中來,在心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就對了,你身心健康。阿彌陀佛加持你,一切諸佛菩薩加持你,他加持得上,為什麼?心清淨心裡有染污就加不上,心裡有不平加不上,所以心一定要平,心一定要乾淨,句句佛號都加上了





能不能往生全靠這一招:兩個小時念佛,裡頭能有十分鐘沒雜念 | 慈悲關心大眾可以,不能長久放在心上;長久放在心上是佛號

 


能不能往生全靠這一招:兩個小時念佛,裡頭能有十分鐘沒雜念 | 慈悲關心大眾可以,不能長久放在心上;長久放在心上是佛號


  「如《圓中鈔》曰:娑婆眾生,雖能念佛,浩浩見思」,浩浩是廣大的意思,見思煩惱,「實未伏斷」,不但沒有斷,伏都沒有伏住,「能垂終心不顛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彌陀而來拔濟」。《圓中鈔》,幽溪大師的著作,《阿彌陀經》三種註解裡面的一種。三種最重要的,學《彌陀經》沒有不學這些祖師留下來的資料,第一個是蓮池大師的《疏鈔》,第二個是蕅益大師的《要解》,第三個就是幽溪大師的《圓中鈔》。這是《圓中鈔》裡面的文,大師說得好,娑婆眾生指的是我們,特別是我們現在的眾生,雖然能念佛,也很用功,甚至於佛號一句接一句,還可以不中斷,但是怎麼樣?見思煩惱不但沒斷,伏都沒有伏住,境界現前,習氣就現前了。但是他臨終的時候能夠心不顛倒,那一剎那之間,他就能得到佛來接引他。這什麼原因?不是靠自力,自力沒做到,而是全仗彌陀而來拔濟,來拔苦、來救濟,這個地方顯示出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確實,說到名號功德,真的是「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即使法身菩薩、等覺菩薩都沒有辦法把它講清楚,讓我們這些凡夫接受,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可是它容易修成,條件,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頭講得好,只要真信,決定沒有懷疑。有懷疑就不行,佛沒有辦法幫助你;一點懷疑都沒有,真正願生淨土,不願意再搞六道輪迴,把三界六道統統放下,心裡頭專注這一句佛號,我們就能感動佛來接引

  「雖非正念,而能正念」,正念,像海賢、海慶、老德和尚,這些人是正念。為什麼?不會被外面境界轉動,叫正念。我們凡夫沒有得到正念,可是臨命終時,這個時間很短,就在這幾分鐘的時間之內,念頭能歸正。念頭歸正是什麼意思?要記住,這個時候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萬緣放下了,這就是而能正念。實際上在這個關鍵時刻,能正念的人也不多。這是說什麼?凡夫可以做得到的,一個小時正念做不到,十分鐘可以做到,十分鐘當中這一句佛號不夾雜妄想、不夾雜妄念,就這麼短的時間,它就能產生效果。而這種方法一定要在平時鍛鍊,臨終才有把握;平時要不鍛鍊,臨終還是沒把握。我們念佛念一個小時、念兩個小時,能不能有個十分鐘裡頭沒雜念?這個自己要留意,我們能不能往生全靠這一招,兩個小時念佛當中,裡頭能有個十分鐘沒雜念。有雜念的,不是正念;沒有雜念的,這是正念。正念不能維持長時間,十分鐘可以維持,好!慢慢時間會增長,十分鐘到十五分鐘,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這就進步,功夫進步。它的根全在放下,真能放下,絕不留戀

  佛告訴我們這個諸法實相,我們總要記住,諸法實相是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要牢牢的記住,《金剛經》上說的,常常用這個回光返照,讓我們對這個世界沒有留戀。肉身還在這個世間,還關心大眾這些事情,這是菩薩的慈悲,不忍眾生苦,暫時放在心上可以,不能長久放在心上。長久放在心上是佛號,暫時這個念頭不障礙佛號,這是大悲心。我為什麼往生西方?為成佛。成佛為什麼?成佛為來度眾生。現在我想幫助他,心有餘而力不足,我辦不到,我到極樂世界去留學,成佛之後再來普度眾生。這就對了,跟你的心、跟你的願完全相吻合,「故得心不顛倒,即得往生」。

  「證諸小本唐譯與《悲華》兩經,此意益顯」。這句話是黃念老說的,幽溪大師在《彌陀經》註解裡面說的這段話,我們再用小本唐譯,玄奘大師翻譯的本子,跟《悲華經》。你看看,「小本唐譯,名為《稱讚淨土佛攝受經》」,經文裡頭這麼說法,「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跟著佛一起來接引的有聲聞弟子、有菩薩弟子,「前後圍繞,來住其前」,住在求往生的這個人面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亂」。你看這句話就在此地,佛的慈悲加被保佑你,幫助你這個心不亂,就是一心,就是正念。「可見凡夫臨終心不顛倒,亦不散亂,正念持名者,全因彌陀慈悲加祐之力」。這個是念老提醒我們,我們對彌陀要感恩,真正感恩就是求生淨土。真求生淨土,縱然業障嚴重,他還是來接引你。在接引那一剎那之間,他以威神加持你,讓你雜念、妄想不起,短暫的那一念就往生了。經上講的一念、十念,一念的時間短,十念的時間不長,就能往生,這是彌陀威神加持。





念阿彌陀佛是造極樂世界,妄想雜念是造六道輪迴 | 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一心專注成就的:我們今天也一心專注,跟阿彌陀佛相應,就能往生極樂世界

 


念阿彌陀佛是造極樂世界,妄想雜念是造六道輪迴 | 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一心專注成就的:我們今天也一心專注,跟阿彌陀佛相應,就能往生極樂世界


  我們的念頭,這是根本問題,就是妄想雜念太多,從沒暫息。「今若勉強按捺,粗念雖得稍息,細念從未暫止」。這個細念,我剛才講彌勒菩薩所說的細念,阿賴耶的細念。「行人倘若錯認,便云相應」,這大錯特錯。我們妄念少了,有了幾分清淨,有了一點小智慧,如果說這就是相應,錯了,距離佛法的標準還非常非常的遠。可見得製造六道輪迴容易,讓六道輪迴停止可不容易,這就要靠阿彌陀佛了

  下面說,「大悲慈父」,這是阿彌陀佛,興起無緣大慈,「垂茲」,垂慈,「奇妙方便法門」。這就是說阿彌陀佛大慈大悲,這個慈悲沒有起心動念,叫無緣之慈,完全從真心、從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這就是信願持名往生淨土的法門。「指方立相」,指定西方,樹立形象,西方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讓我們「攝心專注」,把心收一收,收在一處,專想阿彌陀佛,專念阿彌陀佛,一心希求極樂世界,這就對了。就用這個妄心「持佛名號,念一佛名,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這把念佛的作用說出來了,為什麼要念佛,不念佛的時候,你有無量無數的妄想雜念。這個妄想雜念就是六道輪迴的因,有這麼多妄想雜念,你在製造六道輪迴

  所以六道輪迴它永遠存在,它不會消失,什麼原因?你天天在製造。現在叫你把念頭轉過來,專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是造極樂世界,妄想雜念是造六道輪迴,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一心專注成就的。我們今天也一心專注,跟阿彌陀佛相應,就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個道理要懂,你就肯念佛了,就真念佛了本來不肯放下,搞清楚、搞明白了,我應該要放下。放下什麼?放下輪迴,不再搞輪迴了。這一句佛號就學海賢老和尚,他做了九十二年,目的是什麼?目的叫我們看清楚、看明白,學他這個樣子就行了,非常簡單。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他一生沒念過經,也沒有念過咒,就一句阿彌陀佛圓滿成就。男女老少,賢愚不肖,各行各業統統沒有障礙,只要你肯幹,你這一生就能往生不退作佛。那念得純熟了,不起心不動念,能所就沒有了。還有能有所,起心動念了

  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佛號分明」,這句佛號自自然然生起的,不是從意識裡生起的,意識生起是有分別執著。這從哪裡生起?從自性生起的,從真心生起的,不起心不動念是真心。真心裡面生起這個佛號,就是「暗合道妙」,你沒有修禪定的功夫,禪定最上乘的功夫在你身上出現了,便契《金剛般若經》上所說的「無住生心之妙諦」,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什麼意思?明白的告訴我們,惠能大師在這一句開悟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我們念佛人可以到這個境界。什麼時候到?念得純熟,能所心沒有了,能所是分別執著。心無所住就是真心現前,佛號清清楚楚,這個佛號是從無住生心生出來的,暗合道妙,跟八萬四千法門成佛之道相應人家歷盡千辛萬苦,用無量劫的時間才能證得八地;你在一生當中,沒有多久的時間,一句佛號念得純熟,萬緣放下,你跟那些大菩薩境界相同,惠能大師在《金剛經》這一句開悟,你也到這個境界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持名念佛,入有得空」:下手是有心有念,念到純熟居然跟大乘最高境界完全相同,得空了 | 「巧入無念」:無念就成佛了

 



◆「持名念佛,入有得空」:下手是有心有念,念到純熟居然跟大乘最高境界完全相同,得空了 | 「巧入無念」:無念就成佛了
◆念得純熟,不起心不動念,真心裡面生起這個佛號,「暗合道妙」,能所沒有了,你沒有修禪定的功夫,禪定最上乘的功夫在你身上出現了 | 還有能有所,起心動念了



⑵此方便門,指方立相,攝心專注,即此妄心,持佛名號,念一佛名,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念得純熟,乃忘能所,心無所住,佛號分明,便契無住生心之妙諦。

    蓋以眾生妄心,念念相續,如急流水,從未暫息。今若勉強按捺,粗念雖得稍息,細念從未暫止。行人倘若錯認,便云相應,實大謬誤。於是大悲慈父,興無緣之慈,垂茲奇妙方便法門,指方立相,攝心專注。即此妄心,持佛名號,念一佛名,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念得純熟,乃忘能所。心無所住,佛號分明。暗合道妙,便契《金剛般若經》無住生心之妙諦。

⑶持名念佛,入有得空,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無念,即凡成聖。至哉妙用,不可思議。

    夫眾生之生滅心,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般若。須位登別教地上之菩薩,方能契入,於無住時即生心,於生心時即無住。其餘地前諸賢,仍是打成兩截,一時生心,另一時無住,可見凡夫絕分。今此淨土法門,教眾生持名念佛,令眾生即念離念,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無念,即凡成聖。故《疏鈔》曰:「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至哉妙用,不可思議!




  我們的念頭,這是根本問題,就是妄想雜念太多,從沒暫息。「今若勉強按捺,粗念雖得稍息,細念從未暫止」。這個細念,我剛才講彌勒菩薩所說的細念,阿賴耶的細念。「行人倘若錯認,便云相應」,這大錯特錯。我們妄念少了,有了幾分清淨,有了一點小智慧,如果說這就是相應,錯了,距離佛法的標準還非常非常的遠。可見得製造六道輪迴容易,讓六道輪迴停止可不容易,這就要靠阿彌陀佛了

  下面說,「大悲慈父」,這是阿彌陀佛,興起無緣大慈,「垂茲」,垂慈,「奇妙方便法門」。這就是說阿彌陀佛大慈大悲,這個慈悲沒有起心動念,叫無緣之慈,完全從真心、從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這就是信願持名往生淨土的法門。「指方立相」,指定西方,樹立形象,西方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讓我們「攝心專注」,把心收一收,收在一處,專想阿彌陀佛,專念阿彌陀佛,一心希求極樂世界,這就對了。就用這個妄心「持佛名號,念一佛名,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這把念佛的作用說出來了,為什麼要念佛,不念佛的時候,你有無量無數的妄想雜念。這個妄想雜念就是六道輪迴的因,有這麼多妄想雜念,你在製造六道輪迴

  所以六道輪迴它永遠存在,它不會消失,什麼原因?你天天在製造。現在叫你把念頭轉過來,專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是造極樂世界,妄想雜念是造六道輪迴,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一心專注成就的。我們今天也一心專注,跟阿彌陀佛相應,就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個道理要懂,你肯念佛了,就真念佛了本來不肯放下,搞清楚、搞明白了,我應該要放下。放下什麼?放下輪迴,不再搞輪迴了。這一句佛號就學海賢老和尚,他做了九十二年,目的是什麼?目的叫我們看清楚、看明白,學他這個樣子就行了,非常簡單。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他一生沒念過經,也沒有念過咒,就一句阿彌陀佛圓滿成就。男女老少,賢愚不肖,各行各業統統沒有障礙,只要你肯幹,你這一生就能往生不退作佛。那念得純熟了,不起心不動念,能所就沒有了。還有能有所,起心動念了

  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佛號分明」,這句佛號自自然然生起的,不是從意識裡生起的,意識生起是有分別執著。這從哪裡生起?從自性生起的,從真心生起的,不起心不動念是真心。真心裡面生起這個佛號,就是「暗合道妙」,你沒有修禪定的功夫,禪定最上乘的功夫在你身上出現了,便契《金剛般若經》上所說的「無住生心之妙諦」,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什麼意思?明白的告訴我們,惠能大師在這一句開悟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我們念佛人可以到這個境界。什麼時候到?念得純熟,能所心沒有了,能所是分別執著。心無所住就是真心現前,佛號清清楚楚,這個佛號是從無住生心生出來的,暗合道妙,跟八萬四千法門成佛之道相應人家歷盡千辛萬苦,用無量劫的時間才能證得八地;你在一生當中,沒有多久的時間,一句佛號念得純熟,萬緣放下,你跟那些大菩薩境界相同,惠能大師在《金剛經》這一句開悟,你也到這個境界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持名念佛,入有得空」。我們下手是有心有念,也就是說有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心裡頭專想西方極樂世界,專想阿彌陀佛,想生到極樂世界,想親近阿彌陀佛,可是沒有想到這一句佛號念到純熟的時候,居然跟大乘經上佛說的境界完全相應了,得空了。有是假有,空是真空,空是什麼?自性。自性非物質、非精神,也非自然,所以叫它做空。有是這一句佛號,信願持名是有,得空是見性,明心見性。所以「潛通佛智,暗合道妙」,沒有學經教,沒有學參禪,但是他得的境界,跟教下、跟禪宗最高的境界完全相同。「巧入無念」,無念就成佛了,「即凡成聖。至哉妙用,不可思議」。教下像賢首、清涼,大徹大悟,大開圓解;宗門像慧可、像惠能這些祖師大德,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淨宗的學人就這一句佛號。這個地方講得很清楚,大家千萬不要忘記,一句佛號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什麼都不想了,什麼都不念了,就念這一句佛號。把妄想念掉了,沒有了,把雜念念掉了,這叫念得純熟,這就是功夫的淺深。功夫到這種境界,往生西方淨土是上輩上生,生到極樂世界,就是圓教地上菩薩,太快了,地位太高了,所以很多人不敢相信。我們一定要知道,這是事實真相,佛沒有妄語,佛不欺騙眾生。

  我們入這個境界,自己知不知道?知道。在日常生活當中,妄想雜念沒有了,分別執著沒有了,但是樣樣清楚、樣樣分明,一點都不會錯亂。像海賢和尚一樣,應該說的說,不應該說的不說,不讓人有疑惑,不讓人起妄念。老和尚要常常跟大家說,大家心裡都是妄念、都是妄想,不說,就是一句佛號教給你,高明到極處。你問我什麼,沒有。你再問我就說,你要的那些東西都在佛號裡頭一句佛號,一切諸佛菩薩名號都在其中,不必念其他的,念一句阿彌陀佛;一切經教、一切法門,統在這一句佛號裡頭,念這一句佛號統統得到了,全宇宙一切諸佛的經法都在其中,到極樂世界全會了,不是欺騙人,確實暗合道妙。來佛寺的這三位菩薩,我相信都達到這個境界,就是無住生心這個境界,他們都得到了。





2021年2月26日 星期五

真念佛的人管住自己的念頭:念念是佛,念念生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就成佛

 


真念佛的人管住自己的念頭:念念是佛,念念生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就成佛


  真念佛的人心裡沒有雜念,所以他念念是佛,念念生佛。這個道理我們要搞清楚、搞明白。搞明白之後,我們就管住自己的念頭,念念讓它有佛念,不能有別的念頭。這是經上常說的,「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就成佛。為什麼這麼容易?因為你本來是佛,只是你現在的念頭錯了,你不是佛,你把佛忘掉,你現在念的都是我、都是自私自利、都是名聞利養,念這個去了。這個東西是什麼?這個東西跟六道輪迴起感應,所以全都念到六道去了,就這麼回事情,必須得搞清楚、搞明白。身口意三業真正清潔,清潔沒有染污。念佛人的祕訣,也是阿彌陀佛的祕訣,這個祕訣得到十方諸佛的讚歎,稱他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方法妙極了。念念是菩薩,你就出生菩薩;如果說念念都是貪瞋痴,那就是三惡道。我們必須把六道的念頭把它斷掉,一心念佛。六道裡頭隨緣,都好,沒有一樣不好。你們要幹什麼都好,我都隨緣,我都點頭,沒有意見。我心裡就一句佛號,除佛號什麼也沒有。這個理跟事要清楚、要明白。





命運就是習氣 | 學佛了,知道這是假的,還是放不下:習氣太深了 | 沒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前,心裡就是一句阿彌陀佛

 



命運就是習氣 | 學佛了,知道這是假的,還是放不下:習氣太深了 | 沒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前,心裡就是一句阿彌陀佛


  我們看《觀念法門》裡面的解釋,說:「乃由彌陀本願力故」,這不是自己的功夫,不是自己的能力,是阿彌陀佛願力加持,「女人稱佛名號,正命終時,即轉女身,得成男子。彌陀接手,菩薩扶身,坐寶蓮上,隨佛往生」。阿彌陀佛接引你的時候垂手,把你提起來放在蓮花上,這時候你已經轉成男身。你說什麼時候轉的?坐上蓮花就是男身,還沒有上蓮花是女身,上了蓮花就是男身。這是經文,我們要相信。「又」,這還是善導大師講的,「一切女人,若不因彌陀名願力者,千劫萬劫,恆河沙等劫,終不可得轉女身」。這說明什麼?女身轉男身靠自力不容易。什麼原因?習氣。六道眾生沒有別的,一般人所說的命運,命運就是習氣,習氣就是命運。原因是堅固的執著,叫情執,堅固的執著,不肯放下,念念不忘學佛了,知道這是假的,還是放不下,什麼原因?情執,習氣太深了,不容易。下面,我們再往下看,「如釋迦因地」,釋迦牟尼佛,這舉個例子來說,他在因地,也就是他做六道凡夫的時候,「行菩薩道」,菩薩道是六度,修這個六度,修多久?「積一大阿僧祇劫勤修,漸離女身」,這多不容易。為什麼要這麼長的時間?這就證明,阿賴耶裡面的業習種子那個力量多麼強大,你很想轉,就是轉不了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這是真實修行功夫,在男女場合當中,無論是什麼場合,要能把這個情看淡,愈淡愈好,對自己往生有把握。最難斷的是情執,真正修行的人就是用這一句佛號,念頭才起來,第一念,第二念阿彌陀佛,這就斷了,佛號功德不可思議。起貪心,阿彌陀佛;起瞋恚心,也阿彌陀佛;起愚痴心,阿彌陀佛。他這一起心,不管這個心是善還是惡,統統用一句阿彌陀佛取而代之,不可以有第二個念頭,就是一句佛號,你就決定成佛,這是真佛弟子,彌陀弟子。我們常常想到我是彌陀弟子,那就什麼都不能放在心上,彌陀弟子心裡只放阿彌陀佛,這就對了,這比什麼都重要。

  千萬要記住,修行就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之處,這叫真修。根塵相離的時候那修什麼?是在根塵相接觸的時候,真修行,真放下了,心裡頭真有阿彌陀佛。然後你就曉得,真放下難,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真放下,太難太難了。淨宗法門方便,心中有阿彌陀佛,其他放下,還有一個,這就好辦多了,差太遠了。我們到什麼時候?到了極樂世界,再把阿彌陀佛放下,圓滿的消歸自性,我們現在講回歸自性。自性裡頭一法不立,連阿彌陀佛也沒有,才是圓滿的真正的阿彌陀佛,無量覺,回歸到無量覺。沒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前,心裡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學海賢老和尚,不拐彎,我們就能成就,一生就能證得圓滿。





2021年2月25日 星期四

五種見惑是要破掉的,怎麼能增長:生生世世修念佛法門,就錯在這個地方 | 去執著,不是去正邪:把 辨別正邪 看作 執著正邪,一字之差就送了法身慧命

 


五種見惑是要破掉的,怎麼能增長:生生世世修念佛法門,就錯在這個地方 | 去執著,不是去正邪:把 辨別正邪 看作 執著正邪,一字之差就送了法身慧命



  修行要懂得行門的祕訣。我今天在此地把這個祕訣傳授給諸位,這個祕訣,其實我們中國歷代祖師都曉得,都會應用,而且應用得靈活巧妙,就是《金剛經》上的幾句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諸位想想,與一切萬法有沒有關係?「不取於相」,不取什麼相?不取萬法之相。我舉個例子給諸位說,我們是個念佛人,而且所承的是印光大師這個學系、學派。如果今天有一個禪宗大德到這裡來給我們講禪,說淨土宗不好,沒有禪高明。我們聽了怎麼樣?一定很不舒服,我這個淨土宗請他來,他把我們道場破壞了。對不對?你們一定講,對!是!他來給我們道場擾亂、破壞了。可是真正修行的人呢?不然!他來,怎麼樣?成就我的戒定慧。你懂這個道理嗎?這就是修行,就是用功

  我跟印光大師這個學系來學,怎麼學?也得要守原則:「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印祖這個學派的東西,我得到了,精神我得到了。禪宗來給我講這一套,我也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成就了。不但是淨與禪,你不取相,如如不動,乃至於外道,乃至於一切法,六根接觸樣樣明瞭,是智慧如如不動是定,是禪定;這裡面沒有取、沒有捨,就是戒律。於一切法沒有取捨,戒律成就了,「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定慧成就了。那怎麼不是修行?這就是禪宗古德所講的:紅爐點雪,立即消融」,無有一法不是佛法。你要是不會,哪一法是佛法呢?《大方廣佛華嚴經》、《彌陀經疏鈔演義》都不是佛法,藥渣,不是藥!人家丟了不要的,不能用的!諸位要懂得這個道理。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二六時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統統是在修戒定慧,統統是在修聞思修,統統都是在修一心不亂,都是在修明心見性,都是在修無上正等正覺,這叫修行

  如果要是不會,那麻煩大了!學東西先入為主,主是什麼?成見。成見是什麼東西?見取見、戒取見。你學佛學的什麼?我學了一大堆的見取見跟戒取見。「戒取見」是因地的成見,修因的成見;「見取見」是得果的成見。你學佛學什麼?成天到晚在這裡學,學了一大堆的見取見、戒取見。學了些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這五種見是要破掉的,怎麼能增長?天天在幹這個、天天在修這個東西,唯恐不多,這不糟糕嗎?這樣念佛,不要說念幾十年,念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都不能功夫成片。一定要覺悟,我們生生世世修念佛法門,錯就錯在這個地方,現在再不明瞭,再不改過自新,這一生又空過了。

  學佛先要去五種見惑,五種見惑斷掉才是圓教初信位的菩薩。我們講《華嚴經》很多同學來問:我現在算不算初信位?我就問:你這五種見惑斷了沒有?三界八十八品統統斷盡,不錯,你是圓教初信位的菩薩。這不能不認識,我今天在此地明白的傳授給諸位。無論正見、邪見、是見、非見、真見、妄見,一律不著相,著就錯了。「邪的我不著,正的要著」,要去的是執著,不是叫你去正邪。正邪是叫你辨別,那是智慧,去執著!不能把辨別正邪看作執著正邪,那就錯了,一字之差就送了法身慧命,就壞了。辨別邪正是非,那是智慧。一有執著邪正,執著邪法,執著正法也不得了!正法,你有這個執著,就障礙你的功夫。譬如我們念佛,最起碼的功夫是求功夫成片,它障礙功夫成片,障礙一心不亂,那是業障。佛真是苦口婆心,在《金剛經》上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應捨是不能執著。擇善固執是對初學人不得已用的手段,只限於初學功夫往上提升,就要破執著。破我執,得事一心不亂;破法執,得理一心不亂。你要不破執著,怎麼能得一心?如果諸位明白這個道理,你就能夠體悟到《華嚴》裡面所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理與事之所以變成障礙,都在執著上,去了執著就沒有障礙,去了執著你就得一心,去了執著你就清淨、就平等,你就不可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