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染是不清淨;著是不平等|清淨平等,才開智慧;有染有著,生煩惱不生智慧|怎樣才無染無著?|六根對六塵境界,無論喜歡不喜歡,不要放在心上|沒有污染執著:寂靜三摩地|有縛有染,寂靜就沒有了|淨空老法師

 


染是不清淨;著是不平等|清淨平等,才開智慧;有染有著,生煩惱不生智慧|怎樣才無染無著?|六根對六塵境界,無論喜歡不喜歡,不要放在心上|沒有污染執著:寂靜三摩地|有縛有染,寂靜就沒有了|淨空老法師


◈聞彌陀名號,我們的心清淨平等覺
◇所住之三昧,無染無著,故曰清淨三昧
◇聞佛名號,清淨心現前
◇彌陀有個名號叫「清淨平等覺」,聞這個名號,我們的心清淨了、平等了,覺而不迷
◇「大乘無量壽莊嚴」是果;「清淨平等覺」是因:修因證果
◈怎樣才無染無著?
◇放在心上,就染著了:眼見色,心裡有喜歡,就著了喜歡;討厭,也染著了
◇染是不清淨,著是不平等:清淨平等覺沒有了
◇清淨平等,才開智慧;有染有著,生煩惱不生智慧
◇怎樣才無染無著?六根對六塵境界,無論喜歡不喜歡,不要放在心上
◇一切時、一切處,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這叫不染不著
◇阿彌陀佛之外還有一樣東西在心上:你的心被染著,你的信心不清淨、願心不牢靠,這樣的心態念佛不能往生

  『清淨』者,「所住之三昧,無染無著,故曰清淨三昧」。聞佛名號,清淨心現前。因為彌陀有個名號,在我們經題上叫「清淨平等覺」,聞這個名號,我們的心清淨了、平等了,覺而不迷,這個要知道。夏蓮公老居士會集這部經,把佛的名號放在經題上,「大乘無量壽莊嚴」是果,「清淨平等覺」是因,修因證果,題裡頭因果具足。所住的三昧無染無著,什麼叫染著?俗話說放在心上,就染著了,眼見色喜歡,心裡有喜歡就著了喜歡;不喜歡,討厭,也染著了。絕不是說討厭負面的是染著、正面的不是,正面也是染污,著是著相。染是不清淨,著是不平等,你看清淨平等覺不是沒有了嗎?清淨平等才開智慧;有染有著,生煩惱不生智慧。我們再回頭來說,怎樣才無染無著?見色聞聲,六根對六塵境界,鼻對香、舌對味、身對觸、意對法,都能做到不染著。我把話說明白、說清楚,無論喜歡不喜歡,不要放在心上就沒有染著,放在心上就是染著。心裡放什麼?心裡只放一尊阿彌陀佛,一切時、一切處,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這叫不染不著阿彌陀佛之外還有一樣東西在心上,你的心被染著,那就是你的信心不清淨,你的願心搖搖擺擺的,不牢靠這樣的心態念佛不能往生,道理在此地。

◈沒有污染執著:寂靜三摩地
◇寂靜三摩地,無縛無著,故名清淨
◇煩惱好像繩索把你綁起來,你動彈不得;寂靜三摩地沒有人障礙你,沒有執著
◇沒有污染執著:寂靜三摩地;有縛有染,寂靜就沒有了

  下面,念老又舉《會疏》來給我們說明。「如《會疏》曰:寂靜三摩地」,三摩地就是禪定,「無縛無著」。「繫縛」是煩惱,好像繩索把你綁起來,你動彈不得寂靜三摩地沒有人障礙你,沒有執著;這兩個字也就是染著的意思,前面講的染著。你沒有被污染,你沒有執著,這寂靜三摩地;有縛有染,寂靜就沒有了。這叫「清淨」。

◈離一切繫縛而自在,名曰解脫三昧
◇解脫者,所住三昧,離一切繫縛而自在,名曰解脫三昧
◇所住的三昧沒有繫縛,沒有煩惱染著,這就自在:這是一般修定的
◈淨宗比修定方便:你有一個依靠
◇淨宗比修定方便:修定,三摩地確實心裡沒有染污,不受外面環境影響;念佛人其他的放下,執著個阿彌陀佛
◇淨宗容易太多了,有依靠;修定沒依靠,所以難
◇八萬四千法門統統是修定,由戒定慧入門,所以叫難行道
◇淨土法門叫易行道,你有一個依靠:心裡別的東西放下;阿彌陀佛裝進去
◇這不能成佛,只能往生極樂;成佛?往生極樂再修
◇極樂環境太好了,煩惱習氣到那去,不放下自然放下:妙就妙在此地

  『解脫』,「所住三昧,離一切繫縛而自在,名曰解脫三昧」。「解脫」是比喻。好像繩索捆綁你,世間人犯重罪戴的刑具手鐐腳銬,這都是繫縛。所住的三昧沒有這些繫縛,沒有煩惱、沒有染著,這就自在,這是一般修定的淨宗比修定方便。因為修定,三摩地確確實實是心裡沒有染污,不受外面環境影響,很難做到。念佛人心裡有一句阿彌陀佛,其他的放下,執著個阿彌陀佛,這個容易太多了,他有依靠。修定沒依靠,所以它難八萬四千法門統統是修定,由戒定慧入門,所以叫難行道這個法門叫易行道,為什麼?你有一個依靠,心裡別的東西放下,阿彌陀佛裝進去,讓你常常感到很踏實,所以它方便。這不能成佛,只能往生極樂世界。成佛呢?到往生極樂世界再修,換一個好環境。那個環境太好了,這些煩惱習氣到那個環境去,不放下自然放下,妙就妙在此地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O二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02




清淨」者,所住之三昧,無染無著,故曰「清淨三昧」。

如《會疏》曰:「寂靜三摩地,無縛無著,故名清淨。」


又「解脫」者,所住三昧,離一切繫縛而自在,名曰解脫三昧

如《會疏》曰:「止觀無礙,故名解脫。」

◎發大誓願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