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即佛:不是真佛|修成的;不是本來佛|本來佛:他見性了|真佛不是修來的:放下就是|還有修就是假的:你還起心動念,你還修|起心動念都沒有,完全真心:這是真佛|回歸自性,全宇宙你全明白了|淨空老法師
◈極樂世界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極樂世界多大?極樂世界是法性土,沒有邊際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是法性土:沒有內外是性;識就有內外
◇阿賴耶識有內外、有起心動念、有生滅;法性裡面沒有
◈自性一法不立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法性就是真心自性,自性一法不立
◇自性它能生能現,它不會變;一切諸佛實報土都是自性變現的
◇自性有隱現不同:沒有緣它不現,不現不能說它是無;有緣它能現相,它雖現相不能說它有
◇它所現的相叫幻相:在實報土裡頭講隱現不同;在十法界裡面講生滅不同
極樂世界多大?極樂世界是法性土,這一點要懂得,如果是法性,那就沒有邊際,中國古人所說的「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是法性土。沒有內外是性,識就有內外了,阿賴耶識有內外,有起心動念,有生滅的現象,法性裡面沒有。法性,惠能大師說得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法性就是真心、就是自性,自性一法不立。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都是依自性而顯現出來的,所以自性它能生、它能現,它不會變,一切諸佛的實報土都是自性變現的。自性有隱現不同,沒有緣它不現,不現不能說它是無;有緣它能現相,它雖現相不能說它有,這是真的,事實真相。它所現的相叫幻相,在實報土裡頭講隱現不同,在十法界裡面講生滅不同,十法界有生有滅。
◈自性沒有阿賴耶;有四智菩提
◇實報土只有自性所生所現;沒有生滅
◇阿賴耶把實報土變成十法界、六道輪迴
◇轉八識成四智,六道輪迴、十法界不見了
◇自性裡頭沒有阿賴耶;有四智菩提
◇自性確實具足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生到實報莊嚴土都稱為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真佛,不是假佛
◇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什麼佛?法身佛:法身就是自性
《華嚴經》上把這個事情說清楚了,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心現識變。心是自性,自性能現能生,阿賴耶能變,實報土裡面只有自性所生所現的,沒有生滅現象。十法界從哪來的?是阿賴耶把實報土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輪迴,就這麼回事情。因此法相宗裡頭說,轉八識成四智,六道輪迴不見了,十法界也不見了。十法界是阿賴耶變現出來的,阿賴耶沒有了十法界就沒有了,轉八識成四智。可見得在自性裡頭沒有阿賴耶,有四智菩提,自性確實具足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在哪裡?在實報莊嚴土。生到實報莊嚴土都稱為佛,宗門有一句話說得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真佛,不是假佛,所以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佛又告訴我們,法界眾生,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不僅僅是人類,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什麼佛?法身佛,法身就是自性。
◈真心沒有善惡、輪迴、染淨
◇性是什麼樣子?
◇本自清淨:本來自然清淨,從來也沒有染污過
◇染污不是自性,染污是阿賴耶;真心從來沒有染污過
◇佛用真心,用真心就叫成佛;用妄心是凡夫
◇六道裡面用妄心,妄心有善惡:善也是妄;惡還是妄
◇真心裡頭沒有善惡、輪迴、染淨
◈真佛不是修來的:放下就是
◇相似即佛,他很像佛: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經上所說的完全一樣
◇那是修成的;不是本來佛
◇本來佛不要修的:本來佛他開悟了,見性成佛,那個佛是真佛
◇真佛不是修來的。真佛從哪來的?放下就是,把那個修放下
◇還有修就是假的:你還起心動念,你還修
◇起心動念都沒有了,那是完全真心:這是真佛
惠能大師見性了,性是什麼樣子?能大師用二十個字來形容它。第一句說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來自然清淨,從來也沒有染污過,這什麼?這是自性。我們今天染污,染污不是自性,染污是阿賴耶,妄心,自性是真心,真心從來沒有染污過。佛用真心,用真心就叫成佛,用妄心是凡夫。六道裡面用妄心,這個妄心有善、有惡,善也是妄,惡還是妄,惡心感三惡道,就變三惡道,善心就變三善道。由此可知,真心裡頭沒有善惡,沒有輪迴的現象,不但沒有善惡,染淨也沒有。沒有染淨,我們稱它叫四聖法界,聲聞,就是阿羅漢,比阿羅漢高的是辟支佛,比辟支佛高的是菩薩,比菩薩高的是佛。這個佛不是真佛,天台大師六即佛,稱之為相似即佛,他很像佛。你要拿著經典來對照,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經上所說的完全一樣,修得好,那是修成的,不是本來佛,本來佛不要修的,他是修成的,所以他是相似佛。本來佛怎麼?他開悟了,他見性了,見性成佛,那個佛是真佛,所以真佛不是修來的。真佛從哪來的?放下就是。放下什麼?把那個修放下,還有修就是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你還起心動念,你還修。起心動念都沒有了,那是完全真心,那不是妄心,這是真佛,不是假佛。
◈十法界是個夢;六道是夢中之夢
◇真佛住實報土,雖然無明斷盡了;無明的習氣在:習氣不好斷
◇阿羅漢:見思煩惱斷盡了;見思煩惱的習氣在
◇事容易斷;習氣不好斷
◇佛用酒瓶做比喻:酒比喻煩惱,斷盡了;聞聞有習氣
◇辟支佛:見思煩惱,連習氣都斷乾淨了
◇菩薩:塵沙煩惱斷盡了;有塵沙煩惱習氣
◇相似即佛:塵沙習氣、見思習氣統統斷盡了;他要斷無明
◇無明煩惱斷盡,超出十法界:十法界是一個夢,醒過來了
◇六道是個夢,夢中之夢,醒過來是十法界
◇十法界醒過來;一真法界現前
◈法身就是自性:整個宇宙的本體
◇一真法界的菩薩叫法身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證法身就是見本性
◇法身就是自性、本性:整個宇宙的本體
◇宇宙是法身變現的;沒有法身就沒有這些現象
◈妄心做主;真心忘得一乾二淨
◇法身能生能現;阿賴耶能變
◇我們今天妄心做主;真心有,把它忘得一乾二淨:不知道有真心;把妄心當作真心,錯了
真佛住實報土,為什麼?雖然無明斷盡了,無明的習氣在,習氣不好斷。譬如我們從下面往上面看,見思煩惱斷盡了,證阿羅漢果,脫離六道輪迴,他確實沒有見思煩惱,可是見思煩惱的習氣在,這個很粗、很明顯。譬如在這社會上地位高的,擁有大財富的,確實沒有傲慢,真的很謙虛,可是他有傲慢的樣子,那個習氣在。事容易斷,習氣不好斷,經典上佛用酒瓶來做比喻,盛酒的酒瓶,把酒倒乾淨了,擦得乾乾淨淨,確實沒有了,聞聞還有味道,拿這個比喻習氣,酒比喻煩惱,斷盡了,真的沒有了,聞聞有習氣。習氣有沒有方法斷?粗重的有方法斷,見思煩惱的習氣有方法斷,斷掉之後他升級了,他叫辟支佛,不叫阿羅漢。所以辟支佛見思煩惱連習氣都斷乾淨了,都沒有了,辟支佛。阿羅漢還有習氣,真的沒有煩惱,真的是好人,有習氣。辟支佛他要斷的,塵沙煩惱,塵沙煩惱斷盡了,他升級了,他是菩薩。菩薩有塵沙煩惱的習氣,必須把塵沙煩惱習氣斷盡了,他升級,那就是十法界裡面的佛,相似即佛,他是連塵沙習氣、見思習氣統統斷盡了。他要斷什麼?斷無明,這是最後的,無明煩惱,無明煩惱斷盡了,他超出十法界。十法界是一個夢,醒過來了,六道是個夢,夢中之夢,醒過來是十法界,十法界醒過來之後,一真法界現前了。一真法界這裡面的菩薩我們叫法身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證法身就是見本性。法身就是自性、就是本性,在哲學裡面說,那就是整個宇宙的本體。宇宙從哪裡來的?法身變現的,沒有法身就沒有這些現象。所以法身能生能現,阿賴耶能變,阿賴耶是妄心。我們今天妄心做主,真心有,把它忘掉了,忘得一乾二淨,不知道有真心,把妄心當作真心,錯了。
◈無明是什麼?起心動念
◇妄心有生滅,前念滅後念生,一個接著一個:前念跟後念不一樣
◇電影底片沒有兩張相同的:一秒鐘二十四張就把我們騙了,以為是真的
◇以前的電視,一秒鐘五十張;現在的一秒鐘一百張
◇遍法界虛空界都是高頻率之下產生的,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所有的物質、精神、自然現象,全都是高頻率之下產生的幻相
無明是什麼?我們用粗顯的話來說,大家容易懂,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太微細了,我們不知道,頻率太高了,這妄心。妄心有生滅,前個念頭滅了,後面念頭又生了,前念滅後念生,一個接著一個,這裡頭我們必須要知道,前念跟後念不一樣。像電影,我們老式的電影,這是電影用的底片,每一張不一樣,沒有兩張相同的,它在放映機裡面的速度,一秒鐘二十四張,一秒鐘二十四張就把我們的眼睛騙了,以為是真的。我們看的電視,以前的電視,一秒鐘要算這樣的幻燈片多少張?五十張,現在的彩色數碼,科學進步了,一秒鐘一百張。換句話說,我們今天看這個電視屏幕,它的頻率是百分之一秒,不斷在那裡換底片,真的沒有一個是相同的,看近處好像相同的。你看整個地球,很明顯的不一樣,秒秒都不一樣,每一個百分之一秒都不一樣。如果再擴大到太陽系,再擴大到銀河系,那更不一樣,差別太大了。佛告訴我們還不止這麼大,遍法界虛空界都是這麼高頻率之下產生的,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上說的,一點沒錯,沒有一樣是真的。所有的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全都是在這種高頻率之下產生的幻相。
◈見思、塵沙、無明不是真的
◇只有自性、本性是真的,本性永遠沒有受到這些干擾
◇有緣就現;緣要是斷了就不現:自性有隱現;沒有生滅
◇不生不滅是本性
◇本性是相同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智慧德相是圓滿的,無量無邊無有窮盡:佛證得之後告訴我們
◇沒有證得的眾生有沒有?有;他不起作用,他有障礙:障礙就是無明、塵沙、見思
◇佛的教學,就是告訴你見思、塵沙、無明不是真的:你只要能把它放下,障礙就沒有了,你自性裡面智慧、德能、相好統統恢復了
◇恢復之後,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
只有自性、本性是真的,本性永遠沒有受到這些干擾。也不能說它完全不相干,只要有現象它會現,我們講有緣就現,緣要是斷了它就沒有了,它就不現。自性有隱現,沒有生滅,現,不生,不現,不滅,不生不滅是本性。佛告訴我們,本性是相同的,所以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智慧德相是圓滿的,無量無邊無有窮盡,佛證得了,證得之後告訴我們。沒有證得的眾生有沒有?有,他不起作用,為什麼?他有障礙,障礙就是這三種煩惱,無明、塵沙、見思,就這三大類煩惱障礙了,不起作用。那時候佛教的教學教什麼?就是告訴你見思、塵沙、無明不是真的,是假的,你只要能把它放下,你的障礙就沒有了,你自性裡面智慧、德能、相好統統恢復了。恢復之後像什麼樣子?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圓滿具足。世間所有宗教、所有學術沒說到,只有佛講清楚、講明白了。
◈佛知佛見:境界清楚;沒起心動念
◇佛教之所求是向內不向外,所以稱為內學
◇起心動念就是無明煩惱;佛永遠沒有起心動念
◇有起心動念,真心迷了;出來一個妄心,阿賴耶識、情識,這個東西起心動念
◇外面的境界相,看得很清楚很明白,這是自性裡面的智慧
◇沒有分別執著,這就是佛知佛見,沒有起心動念,徹底明瞭,事實真相完全看透了,叫諸法實相
◇不起心動念:本來是佛,如如佛
◇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菩薩
◇起心動念、分別;沒有執著:阿羅漢
佛教之所求是向內不向外,所以稱為內學。我們再說明白、說清楚一點,無明煩惱是什麼,什麼叫無明煩惱?剛才說過了,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是無明煩惱。佛不起心不動念,永遠沒有起心動念,那是真的。有起心動念他就迷了,自性迷了,真心迷了,出來一個妄心,妄心叫阿賴耶識,我們也叫情識,這個東西起心動念。譬如說我們眼見色,眼看外面的境界相,看得很清楚、很明白,這是自性裡面的智慧。這個怎麼樣?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就是佛,佛知佛見,沒有起心、沒有動念,徹底明瞭,看透了,事實真相完全看透了,叫諸法實相。耳聽也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佛,本來是佛,如如佛。如果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菩薩,菩薩見色聞聲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再下一層,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阿羅漢,阿羅漢、辟支佛沒有執著,有起心動念、有分別。佛是講得多清楚、多明白。
◈凡夫跟佛沒兩樣:一個覺;一個迷
◇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叫六道凡夫;不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叫成佛
◇凡夫跟佛實在說沒兩樣:一個是覺;一個是迷
◇迷了,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覺悟了,不起心動念分別執著
◈真正修行:修不起心不動念
◇真正修行在哪裡修?修不起心不動念,這是上上根人,快!
◇不起心不動念,就是佛知佛見:自性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相好他統統具足
◇他本來是的,他不是學來的
◇佛佛道同:智慧、德能、相好,一切諸佛是平等的
◇同一個自性:所以真的是一體
◈回歸自性,全宇宙你全明白了
◇自性沒有現象;不是物質、精神、自然現象,無法想像
◇一切時、一切處它無所不在:不得已叫它常寂光
◇自性是光明的,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是能生能現;整個宇宙萬事萬物是所生所現
◇你只要能回歸到自性,回歸到能生能現,全宇宙過去現在未來你全明白了
◇不要學,學不來的;學來的是假的
我們六根對六塵境界,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體的接觸、第六意識的念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叫六道凡夫;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成佛了。凡夫跟佛就這個,實在說沒兩樣,一個是覺,一個是迷,迷了就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覺悟了,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真正修行在哪裡修?修不起心不動念,這是上上根人,快!只要不起心不動念,他就是佛知佛見,自性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相好他統統具足。為什麼?他本來是的,他不是學來的。而且佛佛道同,就是說智慧、德能、相好一切諸佛是平等的,為什麼?同一個自性。所以真的是一體。自性沒有現象,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也不是自然現象,無法想像。它在哪裡?一切時、一切處它無所不在。它是什麼樣子?不得已勉強叫它個名詞,常寂光。自性是光明的,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所有一切現象都是從它所生所現,它是能生能現,整個宇宙萬事萬物是所生所現。你只要能回歸到自性,回歸到能生能現,全宇宙過去現在未來你全明白了。不要學,學不來的,學來的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