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6日 星期一

就是一念覺|凡夫成佛,一念之間|不能一念覺了;底下一念又迷:我們犯的病|聽經好像覺悟了;遇到事情馬上就迷了|覺了能住在覺裡,不迷了:就是速成正等正覺|覺,馬上就放下|覺了;放不下:變成佛學|淨空老法師

 


就是一念覺|凡夫成佛,一念之間|不能一念覺了;底下一念又迷:我們犯的病|聽經好像覺悟了;遇到事情馬上就迷了|覺了能住在覺裡,不迷了:就是速成正等正覺|覺,馬上就放下|覺了;放不下:變成佛學|淨空老法師


◈速成無上正等正覺
◇有八地以上的定功,你就看到宇宙的源起
◇什麼時候源起的?就在當下,沒有過去、沒有未來
◇過去未來是錯誤概念:所以速成
◇量子力學家,宇宙之間祕密發現了;但是他成不了佛:他還是有見思、塵沙、無明
◇對於學佛人有太大的幫助,學佛的人懂得了,該放下
◇身、房子、地球、整個宇宙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不可得要想得,這就是迷惑;不可得,放下就是覺悟
◇你是放下,還是要求得?
◇想得就得到,釋迦牟尼佛就拜你做老師了:釋迦牟尼佛沒這個本事
◇每個剎那都留不住:當處出生,隨處就滅盡

  要有八地以上那樣的定功,你就看到了,看到宇宙的源起什麼時候源起的?就在當下,沒有過去、沒有未來過去未來是錯誤概念,沒有過去未來,所以速成。今天量子力學家幫我們很大的忙,佛經裡面許許多多問題,他們證明了。但是他成不了佛,原因在哪裡?他不是用禪定得來的,他是用儀器、用數學,用儀器觀察到的,所以他還是有見思、塵沙、無明。你雖然知道,這是常識,宇宙之間祕密你發現了、你知道了,你不能了生死,你出不了六道輪迴。但是對於學佛的人有太大的幫助,學佛的人懂得了,該放下。假的!身是假的,房子是假的,地球是假的,整個宇宙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不可得要想得,這就是迷惑不可得,放下就是覺悟你是放下你還是要求得?放下,沒有得的。你說我要想得,你根本得不到。想得就得到,釋迦牟尼佛就拜你做老師了,你有這個本事,釋迦牟尼佛沒這個本事每個剎那都留不住,而且什麼?它當處出生,隨處就滅盡,真妙!無法想像,不可思議的境界。這成正覺。

◇復願速成正覺,文中「速」,即上品中「速生我剎受安樂」中之「速」字。兩個速字,同顯一心
◇蓋法藏菩薩度生心切,故願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
◇法藏菩薩的願心、智慧、願力,真能滿願
◇一念覺悟,放下了,問題立刻解決,就見性了
◇不能一念覺了;底下一念又迷了:我們犯的病
◇聽經好像覺悟了;遇到事情馬上就迷了
◇覺了能住在覺裡,不迷了:就是速成正等正覺

  阿彌陀佛他怎麼樣成正覺的?念老註解裡頭說,「復願速成正覺」,文中的速,即上品中,速生我剎受安樂中的速字,這個很好。「兩個速字」,速生我剎受安樂,『速成無上正等正覺』,統統都顯一心。「蓋法藏菩薩度生心切,故願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顯示法藏菩薩的願心,法藏菩薩的智慧,法藏菩薩的願力,真能滿願。你這一念覺悟,放下了,問題立刻解決,就見性了不能一念覺了,底下一念又迷了,我們犯的病就在此地。你看,聽講經的時候好像覺悟了,遇到事情馬上就迷了,沒有辦法像惠能大師一樣,覺了之後他能夠住在那個覺裡頭,他不迷了。這就是速成正等正覺

◈凡夫成佛,一念之間
◇給你說要三大阿僧祇劫,那是刺激你;真的就是一念覺
◇覺,馬上就放下
◇覺了;放不下,變成佛學:講得天花亂墜,出不了六道輪迴
◇不知道佛所說的,就是我們自己自性裡頭本來有的東西,佛說、我說是一不是二
◇偏偏把二看作二,不能夠回歸到一:問題在這裡;真正回歸到一,天下本無事
◇地球爆炸也沒事:一念當中產生的幻相
◇再大的學問你全懂了

  所以,凡夫成佛,給你說真話,是一念之間給你說很久很久,要無量劫、要三大阿僧祇劫,那是什麼?那是刺激你,那不是真的,真的就是一念覺覺,馬上就放下。我們今天麻煩的,跟科學家犯一個毛病,覺了、明白了,放不下,不就這麼回事情嗎?放不下就變成佛學,能講,講得天花亂墜,自己出不了六道輪迴。這就是把佛法變成了佛學,現在的名詞叫佛學,世間一種學術。佛怎麼說的跟我不相干,不知道佛所說的就是我們自己自性裡頭本來有的東西佛說、我說是一說,是一不是二偏偏把二看作二,不能夠回歸到一,問題在這裡;真正回歸到一,天下本無事。現在社會沒事,地球爆炸也沒事,怎麼沒事?幻相,一念當中產生的幻相,不是真的。這個裡頭學問可大了,再大的學問你全明白了,全懂了

◈我念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
◇這個世界的形相如何保持的?念頭
◇境隨心轉:用自己的清淨平等覺,就能把自己的身心調整,完全恢復正常健康
◇念頭只許一個,阿彌陀佛;不許有第二個念頭
◇阿彌陀佛無量壽,我念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
◈我求解脫;眾生統統都解脫
◇這個身現在要用它度眾生
◇我知道在作夢:我要幫助夢中眾生
◇醒過來之後就沒有了:無有眾生可度
◇有很多眾生還在迷惑顛倒;我覺悟了,我有義務要幫助他們:他跟我是一體
◇我求解脫;眾生統統都解脫
◇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這個世界的形相如何保持的?念頭。一定要記住佛在經上說的,這被現在科學家證明了,「境隨心轉」。這個話你要是真正明白了,我們身體的疾病自己可以控制,不需要醫療,用自己的清淨平等覺就能把自己的身心調整,完全恢復正常健康。沒念頭,念頭只許一個,阿彌陀佛念頭,不許有第二個念頭阿彌陀佛無量壽,我念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要把這個身轉過來,這個身現在要用它,用它度眾生。知道這個世間是假的,像作夢一樣,我知道在作夢,我不要醒過來,我要幫助夢中眾生。可不可以醒?可以,醒過來之後就沒有了,無有眾生可度。但是那裡頭有很多眾生,還在迷惑顛倒,像我過去一樣。現在我覺悟了,我有義務,我也應該要幫助他們,為什麼?他跟我是同體,是一體,同體大悲,無緣大慈。這個理、事、境、緣都要普遍跟大家去宣揚,跟大家一起分享。我求解脫,眾生統統都解脫,為什麼?眾生跟我是一體。所以《華嚴經》的問題解決了,什麼問題?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個問題很難解決。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五六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0-0156




【速成無上正等正覺。】

復願速成正覺


文中「」,即上品中「速生我剎受安樂」中之「速」字。
兩個字,同顯一心。

蓋法藏菩薩度生心切,故願「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

◎發大誓願第六



2024年9月15日 星期日

學佛:學水的清淨、平等;照見萬物是覺|著相就迷、心就動了|學不著相:真修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有相都不應該放在心上|佛法:對初級要他放在心上|到契入境界就不能放在心上:不能成就三昧|淨空老法師

 


學佛:學水的清淨、平等;照見萬物是覺|著相就迷、心就動了|學不著相:真修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有相都不應該放在心上|佛法:對初級要他放在心上|到契入境界就不能放在心上:不能成就三昧|淨空老法師


◈念佛三昧:寶王三昧,三昧中王
◇普等三昧及大寂定,並是念佛三昧異名也
◇念佛三昧:用念佛這個方法得到的三昧
◇故知大寂定:通說即為佛之禪定,名大涅槃;若按今經,則指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稱寶王三昧,為三昧中王
◈佛說法不通過心意識
◇今日世尊開演淨土法門,故入念佛寶王三昧
◇佛說法先入定,然後再講:佛所說的一切法,字字句句是從定中流出來的,不通過起心動念分別執著
◇我們說話要想一想該怎麼講:這是第六意識裡頭流出來的
◇佛不通過心意識

  大寂定這個意思很多,《甄解》裡頭說,這是日本的淨宗祖師大德《無量壽經》的註解,「《甄解》云:普等三昧及大寂定,並是念佛三昧異名也」,就是念佛三昧,用念佛這個方法得到的三昧。三昧是梵語,翻成中國是禪定。「故知大寂定,通說即為佛之禪定,名大涅槃。若按今經,則指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稱寶王三昧,為三昧中王。今日世尊開演淨土法門,故入念佛寶王三昧。」佛說法先入定,然後再講,說明佛所說的這一切法,字字句句是從定中流出來的。定中流出來的是什麼樣子?他不通過起心動念,他不通過分別執著我們說話要想一想我該怎麼講法,這是第六意識,這個言語是意識裡頭流出來的佛不是,不通過心意識

◇六道凡夫、十法界聖人,都沒離開心意識
◇法身菩薩轉八識成四智,從法身流露出來的言語是真言
◇真言:沒有意思;起作用是無量義
◇經典本身沒有意思,學習的時候有無量義
◇它是究竟圓滿,靈活、活潑,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能解:這叫真實智慧
◇這種智慧超越時間,三千年前、今天、三千年後的社會還管用,永遠管用:它從性德流的;它不是知識
◇知識有侷限性的,還有後遺症;智慧沒有侷限性,沒有後遺症

  六道凡夫、十法界的聖人都沒有離開心意識法身菩薩離開了,轉八識成四智,這法身菩薩。所以從法身流露出來的言語是真言真言是什麼意思?沒有意思,所以你不能說它有意思,你說它有意思,那是凡夫,它沒有意思。它起作用的時候是無量義經典本身沒有意思,學習的時候有無量義,怎麼講都講得通,它是究竟圓滿,靈活、活潑。無論遇到什麼問題他都能解,這叫真實智慧這種智慧超越時間,三千年前的社會管用,三千年今天的社會也管用,三千年以後的社會還管用,永遠管用,它從性德流的,它不是知識知識是有侷限性的,還有後遺症;智慧沒有侷限性,沒有後遺症

◈心性學問需要清淨平等覺
◇學佛是學智慧;不是知識
◇科學這套方法:求知識行;心性這門學問走不通
◇心性學問需要的條件:真誠、清淨、恭敬心
◇誠敬裡頭有清淨、平等,就是清淨平等覺
◇有清淨平等覺,這是當機者,他一聽就懂、一看就明白:他不需要學;他只要具備清淨平等覺
◇釋迦牟尼佛具備這個條件,在畢缽羅樹下入定,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四十九年天天講這麼多經典:沒人教他;自己開悟的
◇佛法沒有別的:開悟你的自性
◇自性有無量智慧、德能、相好:都不是外頭來的;是你自己本有的
◇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成佛了沒有得到,那些全是自性本有的;不是新得來的

  那我們就要知道,學佛是學智慧,不是知識。用科學這套方法,它是求知識,行,學心性這門學問走不通,科學方法行不通。所以,心性學問需要的條件,真誠,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通常中國人喜歡簡單,講兩個字,誠、敬誠敬裡頭有清淨、有平等。就是我們經題上「清淨平等覺」,有清淨平等覺,這是當機者,他一聽就懂,一看就明白他不需要學,他只要具備這個條件,清淨平等覺釋迦牟尼佛具備這個條件,在畢缽羅樹下入定,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一年他三十歲。見性之後說出這麼多經典,四十九年天天講經教學,這麼多經典,誰教他的?沒人教他。從哪裡學來的?他沒有去學,自己開悟的。所以佛法沒有別的,開悟你的自性你的自性有無量智慧、有無量德能、有無量相好,都不是外頭來的,是你自己本有的。《楞嚴經》上佛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成佛了,有沒有得到?沒有,那些全是自性本有的,它不是新得來的,是本有的。

(中略)

◈用念佛得清淨平等覺
◇用念佛這個方法得清淨平等覺,念佛三昧就是清淨平等覺
◇清淨平等覺就是自性:體就是清淨、不動
◇清淨、平等是本性;本善是覺悟,不迷
◈學不著相:真修行
◇日常生活當中,念念覺而不迷
◇什麼是迷?著相就迷、就染污、心就動了
◇學不著相,真修行:不要把一切假東西放在心上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相都不應該放在心上,包括佛法
◇佛法:對小學初級要他放在心上,這是善法
◇到契入境界就不能放在心上:不能成就三昧
◇三昧是自性本定: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所以用念佛這個方法得清淨平等覺,念佛三昧就是清淨平等覺。真心現前,清淨平等覺就是自性,中國人講的本性本性的體就是清淨、就是不動。這五個字裡頭,清淨、平等就是中國老祖宗講的本性;本善是什麼?本善是覺悟,不迷,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念念覺而不迷什麼是迷?著相就迷了,著相就染污了,著相心就動了學不著相,真修行,不要把一切假東西放在心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換句話說,凡所有相都不應該放在心上,包括佛法佛法對小學、初級要他放在心上,這是善法到契入境界的時候就不能放在心上了,放在心上不能成就三昧三昧是什麼?自性本定,惠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那是自性本定

◈學佛:學水的清淨平等覺
◇自性本來是定的,像水一樣
◇供水就代表自性
◇水乾淨沒有染污,清淨心;水平等沒有波動,平等心;清淨平等起作用就是覺而不迷
◇看到一杯水就想到:佛的用心就是這杯水
◇學佛:學水的清淨、平等;照見萬物是覺
◇他能照見,他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他用的是清淨平等覺
◈清淨平等覺:如來所修所證所教
◇清淨平等覺就是自性、真心、真如、本性:用這個心生活工作
◇賢公九十二年就表這個法:他的清淨平等覺,跟他佛號一樣,從來沒有丟失過
◇一切如來之所修、所證、所教化眾生,都不離這個:這是第一稀有之法
◇清淨是戒,平等是定,覺是慧:戒定慧三學圓滿具足

  所以自性本來是定的,像水一樣。我們供水,供水就代表自性水乾淨、沒有染污是清淨心,水平等,沒有波浪、沒有波動,代表平等心,清淨平等起作用就是覺而不迷。佛像前面供這一杯水表這個意思,不是給佛用的,讓我們看到一杯水,就想到佛的用心就是這杯水,我們要學佛,就要學水的清淨、學水的平等。照見萬物那就是覺他能照見,他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他用的是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就是自性、就是真心、就是真如、就是本性用這個心生活,用這個心工作,用這個心待人接物海賢老和尚九十二年表法就表這個。他的清淨平等覺跟他念佛那個佛號一樣,從來沒有丟失過。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如是,一切如來之所修、一切如來之所證、一切如來之所教化眾生都不離這個,所以這是第一稀有之法。我們通常講戒定慧三學,就在這一句裡頭,清淨是戒,平等是定,覺是慧,戒定慧三學圓滿具足

◇持戒的目的是得定;修定的目的是開悟
◈一句佛號不拐彎,決定不夾雜
◇淨宗就用一句佛號:抓住這句佛號;其他世法、佛法統統放下了
◇跟賢公走,他就是這個修行方法成功了
◇成功之後一生不捨棄,還是一直念下去,一生不拐彎
◇不拐彎:決定不夾雜其他東西進去,第一稀有
◇夾雜就不是第一稀有,就變質了:本來一生成佛;一夾雜這個希望沒有了,馬上到六道輪迴去了

  持戒的目的是得定,修定的目的是開悟淨宗法門就用一句佛號,六字洪名,這還了得!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抓住這句佛號,其他的世法、佛法統統放下了。那就是什麼?跟海賢老和尚走了,他就是這個修行方法,他成功了。成功之後一生不捨棄,還是一直念下去,一生不拐彎,不拐彎是決定不夾雜其他東西進去,第一稀有。夾雜就不是第一稀有,夾雜就變質了,那真可憐。本來一生成佛,一夾雜這個希望沒有了,馬上到六道裡頭去,輪迴去了

◈念佛寶王三昧:禪定裡的無上法門
◇念佛三昧叫寶王三昧,為三昧中王
◇念這句阿彌陀佛,不知道是在修禪定,禪定裡頭的無上法門
◇這句佛號,把大小乘佛法、顯教密教全包括在其中,一樣都沒有漏;將來的成就是大圓滿
◇得到三昧之後,無有一法不通
◈入念佛寶王三昧,開演淨土法門
◇今日世尊開演淨土法門,故入念佛寶王三昧
◇用的是什麼心;說的是什麼法:心口相應

  所以,念佛三昧叫寶王三昧,為三昧中王念這句阿彌陀佛,不知道是在修禪定,禪定裡頭的無上法門這句佛號,把大小乘佛法、顯教密教全包括在其中,一樣都沒有漏,將來的成就是大圓滿得到三昧之後,無有一法不通今日世尊開演淨土法門,故入念佛寶王三昧,這相應,用的是什麼心,說的是什麼法,心口相應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二四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24




又《甄解》云:「
普等三昧及大寂定,並是念佛三昧異名也。……
今佛為說念佛法門,住念佛三昧。」


故知大寂定,通說即為佛之禪定,名大涅槃。


若按今經,則指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寶王三昧,為三昧中王。
今日世尊開演淨土法門,故入念佛寶王三昧

◎ 大教緣起第三



2024年9月14日 星期六

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一切法的根源|你搞別的,枝枝葉葉|一切法都從阿彌陀佛延伸出來的|所有一切懺法、經都失了效;最後還有一句阿彌陀佛能救你|什麼稀奇、感應不要求;一切都是自然的好|淨空老法師

 


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一切法的根源|你搞別的,枝枝葉葉|一切法都從阿彌陀佛延伸出來的|所有一切懺法、經都失了效;最後還有一句阿彌陀佛能救你|什麼稀奇、感應不要求;一切都是自然的好|淨空老法師


◈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一切法的根源
◇陀羅尼,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
◇整個佛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法,究竟的總持,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一切法都從阿彌陀佛延伸出來的
◇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一切法的根源;你搞別的,枝枝葉葉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總持』,就是梵語「陀羅尼」。陀羅尼中國人把它翻作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我們要說,整個佛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法,包括阿彌陀佛,包括釋迦牟尼佛,究竟的總持是什麼?給諸位說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究竟總持。為什麼?一切法都從阿彌陀佛延伸出來的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這一切法的根,源頭你搞別的,枝枝葉葉

◈稀奇、感應不要求;一切自然的好
◇佛慈悲,世間有一類眾生對神通、占卜好奇,他也搞一套《占察業報經》,恆順眾生
◇你的心真誠就靈;心不真誠,用這方法也不靈
◇現在我用阿彌陀佛:那個感應比這個高一萬倍都不止,不能比
◇什麼稀奇、感應不要求;一切都是自然的好

  佛慈悲,世間有一類眾生,可能包括我們自己,對什麼?對神通好奇,對占卜好奇,希望知道未來的事情,求籤、問卦,搞這個。地藏菩薩慈悲,你們不是喜歡嗎?他也搞一套占察方法,《占察業報經》,恆順眾生,滿足你的願望。那準不準?不一定,在一個字,誠,誠則靈,你的心真誠就靈;心不真誠,用這個方法也不靈。這個東西我也搞過,剛剛到台中來研學,周家麟,我的同學,他還將《占察善惡業報經》講了一遍,他有講義流通,我們在一起學習。現在我用不用這個?現在我用阿彌陀佛,那個感應比這個高一萬倍都不止,不能比。這些東西要放棄,海賢老和尚講的,什麼稀奇、感應不要求,一切都是自然的好,這話說的是真言。

◈一切懺法都失效;一句彌陀能救你
◇造作罪業極重:所有一切懺法、經都失了效;最後還有一句阿彌陀佛能救你

  前清慈雲灌頂法師,這在佛教裡頭很有名氣,他的著作非常多,日本《卍續藏》收了大概將近有三十種。我講《大勢至圓通章》,還有講一部什麼經的時候,我參考他的註解,好像是《觀經》,參考他的註解。註解裡頭有句話,我們凡夫造作罪業極重,所有一切懺法都失了效,所有一切經都沒辦法救你最後他說還有一法,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能幫助你,能救你,灌頂法師說的。看看時間久了我都不記得了,《觀經直指》,大概《觀經直指》裡頭,我講《觀無量壽經》參考他的,說的是真話。

◈念佛人一百種果報
◇念佛人一百種果報:第一條無間地獄;最後一條上品上生
◇念佛還能錯嗎?怎麼能念到地獄?
◇問題是:你用的是什麼心?
◇打著佛教的幌子,欺騙眾生,搞名聞利養:這是無間地獄
◇佛法是心法,完全在用心:你日常生活用什麼心
◇賢公就是一個念頭阿彌陀佛,一句佛號不拐彎、念到底,所以他能夠得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
◈僧讚僧能救佛法
◇他在這個時候表僧讚僧的法:佛法將要滅亡了,僧讚僧能救佛法;我們要救佛法,就要互相讚歎

  我講《大勢至圓通章》我就用他的註解,他有《疏鈔》。《疏鈔》裡面最後一頁,他列舉出念佛人一百種果報,第一條就是無間地獄,一百條最後一條上品上生。我看到這個,不懂,我向老師請教,我說老師,念佛這還能錯嗎?念佛怎麼能念到地獄?老師一聽到這個話說,這是大問題,這不是小事,我不跟你一個人講,他說你交給我,我講經的時候給大眾講。問題是你用的是什麼心打著佛教的幌子,欺騙一切眾生,搞名聞利養,這是無間地獄,這是欺騙眾生,拿著佛法欺騙眾生,這罪很重。老師這麼一講,我們才明白。回歸到經教,佛法是心法,完全在用心,你日常生活用什麼心,工作用什麼心,處事待人接物用什麼心。海賢老和尚就是一個念頭阿彌陀佛,吃飯穿衣,阿彌陀佛;工作,阿彌陀佛;待人接物,阿彌陀佛。一句佛號不拐彎,念到底,所以他能夠得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跟阿彌陀佛很熟,常常見佛,臨走的那些天,他就講,常常見佛,佛又來叫我了,叫我準備這幾天就要走了。我們相信老和尚不會騙人,老和尚說的話句句是實話。他的表法,在這個時候表僧讚僧的法,佛法將要滅亡了,僧讚僧能救佛法,我們要救佛法,就要互相讚歎

◈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
◇凡是經過台中的高僧大德,老師一定供養,請他們吃飯;不請他們講經說法
◇過去請過一次;蓮友聽了心都動了。他用了半年把他們再拉回來,以後再不敢了
◇我這個法好;你們的法不行:聽眾一聽心就亂掉了

  以前我們不懂,接觸佛教少,很多事情都不知道。李老師在台中,我跟他十年,凡是經過台中這個地區的高僧大德,老師一定供養,請他們吃飯,我都在座,不請他們講經說法。我向老師請教,為什麼?老師講了,過去請過一次,我們自己的這些蓮友,聽了一次,心都動了。他用了半年的時間把他們再拉回來,以後再不敢了。所謂「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我這個法好,你們的法不行,聽眾一聽心就亂掉了。所以這個我們就從他這學到的。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0五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05



2024年9月13日 星期五

真正想斷煩惱的人從哪開頭?捨欲心|欲望的根是情執|名利財色捨得乾淨,眼光就亮了,才能看透世間,世間再不會蒙蔽你了|世間是假相:相似相續、不斷之無|事上有;心上沒有:叫淨業|淨空老法師

 


真正想斷煩惱的人從哪開頭?捨欲心|欲望的根是情執|名利財色捨得乾淨,眼光就亮了,才能看透世間,世間再不會蒙蔽你了|世間是假相:相似相續、不斷之無|事上有;心上沒有:叫淨業|淨空老法師


◈本來是佛,為什麼變凡夫?欲望所累
◇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佛為什麼變成六道凡夫?被欲望所累
◇你有欲望,天天增長,沒有衰退;所以愈迷愈深、業愈造愈重
◇你做的那些好事、壞事,統統為的是欲望:不知道欲望是假的
◇六道輪迴是自己造的:在輪迴當中無非是自作自受,與別人不相干
◇不造業:不但不造惡業;善業也不作。善業出不了六道,在六道日子好過一點而已
◇出不了六道:肯定惡道時間長;善道時間短,多麼可怕

  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句話是真的不是假的,確確實實是佛。佛為什麼變成六道凡夫?就是被欲望所累,因為你有欲望,你變成六道凡夫。欲望天天增長,沒有衰退,所以愈迷愈深,業愈造愈重你做的那些事情,無論是好事、壞事,統統為的是欲望,不知道欲望是假的。這個欲望的因感召的果報,這個果報就是六道,六道從哪裡來的?就這麼來的。所以六道輪迴是自己造的,自己的善業造三善道,自己的惡業造三惡道。在輪迴當中無非是自作自受,與別人不相干,別人來勸我們作惡,主宰在自己,如果我心裡清楚明白,不造業。不但不造惡業,善業也不作,為什麼?善業生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輪迴,在六道裡頭日子好過一點而已。既然出不了六道輪迴,佛給我們講的話是真的,無量劫當中,你肯定在惡道的時間長,在善道的時間短,這是事實,多麼可怕

◈事上有;心上沒有:叫淨業
◇佛教我們修菩薩道
◇菩薩恆順眾生,好像也在造業,好事壞事也在做;但是他有本事不落印象
◇他所有的造作都沒有放在心上
◇事上有;心上沒有:這種業叫淨業
◇淨業:六道裡頭沒有;華藏、極樂有
◈帶業往生只有一門:彌陀淨土
◇娑婆世界修行人,百分之九十都是往生華藏世界
◇有真實智慧,善根福德圓滿具足,選擇極樂世界
◇生華藏,統統都要斷煩惱;沒有帶業往生
◇帶業往生只有一門:彌陀淨土
◇彌勒淨土,也要真正把煩惱伏住才能生
◈不要被小名小利欺騙;把淨土忘失了
◇這一次機會要是錯過了;來生要無量劫又無量劫,你才會有一次機會遇到
◇所以決定不要被這個世界小名小利欺騙了;把淨土忘失了

  所以佛教我們修菩薩道,菩薩道那就不一樣了,菩薩恆順眾生,好像也在造業,好事壞事也在做,但是他有本事不落印象;也就是說,他所有的造作都沒有放在心上,心上決定沒有。事上有,心上沒有,這種業叫淨業淨業六道裡頭沒有,哪裡有?華藏世界有,極樂世界有。我們娑婆世界修行人,絕大多數,佔百分之九十,都是往生華藏世界,修一切法門的人他修成功了,一部分往生到極樂世界。這是有真實智慧,善根福德圓滿具足,選擇極樂世界。能不能往生?生華藏世界,統統都要斷煩惱,沒有帶業往生帶業往生只有一門,彌陀淨土帶業往生,其他沒有。彌勒淨土在我們六道裡面也不能帶業往生,也要真正把煩惱伏住,才能生兜率內院。真正能帶業往生的只有彌陀淨土,這一點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認真學習。這一次機會要是錯過了,來生什麼時候遇到?要無量劫又無量劫,你才會有一次機會遇到,太難太難了!所以決定不要被這個世界上小名小利欺騙了,我們把淨土忘失了,這不好。

(中略)

◈要知道捨欲心
◇名利財色捨得乾淨,眼光就亮了,才能看透世間,世間再不會蒙蔽你了
◇世間是假相:真相是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念頭波動產生的幻相
◇一秒鐘畫面已經換了二千一百兆次,哪一次是真的?一次都沒有
◇它是一個相似相續相、不斷之無:什麼也沒有

  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要知道捨欲心,這個有欲望的心必須要捨。名、利、財、色,要把它捨得乾淨,捨就是放下,要放得乾淨,你才得自在,你才得法喜。你的眼光就亮了,你才能看透世間,世間再不會蒙蔽你了,再不會欺騙你了世間是什麼?假相。像彌勒菩薩所說的,世間真相是什麼?是在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這樣高頻率波動下面,這念頭波動下面產生的幻相。這個幻相存在的時間要記住,是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也就是一秒鐘,這個畫面已經換了二千一百兆次,哪一次是真的?一次都沒有。所以它是一個相似相續相,佛在經上講了一句話,「不斷之無」,真的是相似相續,它什麼也沒有

(中略)

◈捨欲心,壞諸欲塹
◇愛欲之心,深而難越,故說為塹,教斷令壞
◇這個東西害得你無量劫來在六道搞生死輪迴,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捨欲心,壞諸欲塹者:這就真幹
◇真正想斷煩惱的人從哪開頭?捨欲心
◇欲望的根是情執,最難捨的
◇從親情開始放下

  《淨影疏》裡頭四句,不多,十六個字,愛欲之心,深而難越,太深、太廣,你渡不過去;把它比喻叫塹,像護城河一樣;教斷,這個東西是假的,不是真的,這個東西害得你無量劫來在六道搞生死輪迴,與一切眾生,這個一切眾生就是你的冤親債主,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你說多可憐,你說這個多可怕。《甄解》說得好,捨欲心,壞諸欲塹者,這就真幹。這一句話就是斷煩惱,真正想斷煩惱的人從哪裡開頭?捨欲心,把欲望捨掉。欲望的根是情執,最難捨的,這個世間大家都知道。海賢老和尚也說,有一種恩情最深,最難放下的,母愛,母子之情,尤其是母親,捨不得兒女。現在兒女可以捨父母,在過去受傳統文化薰陶的,做子女的人最難捨的是父母。現在把中國傳統文化丟掉了,學外國人,外國人到你十六歲成年,你可以獨立,跟父母的關係就捨掉了。真的,有小孩離開家之後,一生再不會看到他回來,在國外這是非常平常的現象。父母也成了習慣,父母也不會想兒女,為什麼?想是白想,枉然,他不想你。不像中國人,母子連心,母親想兒子,兒子想母親,他有感應,這文化不一樣。所以從親情開始放下

◈愛欲是諸苦之本:什麼都帶不去
◇愛欲是諸苦之本
◇愛是你喜歡它;欲是想佔有它
◇愛財、愛色、愛名、愛利:總是想擁有,總是不肯放下
◇死了以後什麼都帶不去,沒有一樣是你的
◇不需要等死了才知道;有警覺心,是個聰明人就知道:人每天死一次
◇睡著了:什麼是你的?
◇天天有這個警覺心,你肯定萬緣放下
◇睡覺要作如是觀;睡覺要念佛求生淨土:要養成這個習慣

  愛欲是諸苦之本。愛欲這兩個字範圍很大,愛是你喜歡它,欲是想佔有它愛財、愛色、愛名、愛利,總是想擁有,總是不肯放下。可是,你都沒有想到,死了以後什麼都帶不去,沒有一樣是你的不需要等死了以後才知道,你要是有警覺心,你要是個聰明人,你就知道,人每天死一次,你晚上躺在床上睡覺睡著了,跟死人一樣,在這個狀況之下什麼是你的?人家把你身體抬走你都不知道。連身體都不是自己的,何況身外之物?躺在床上要有這個警覺心,天天有這個警覺心,你肯定萬緣放下睡覺要作如是觀,睡覺要念佛求生淨土,要養成這個習慣就好。

◈輪迴苦海無邊:放下就渡過
◇欲流深廣,眾生漂溺之而難度,說以為塹
◇六道輪迴苦海無邊,怎能渡過?放下就渡過;不放下永遠在裡頭
◇要真正放得下;要真正知道它可怕,不放下是真的麻煩
◇無量的時空:一染一切染,一迷一切迷
◈寧可葷口念佛;不可素口罵人
◇冤仇從哪裡結的?百分之九十多,從言語、態度上結的
◇十善,口佔四個:最容易造業的是口
◇說話難聽自己不知道:說的人無意;聽的人有心,就結了冤仇
◇你今天有權有勢,不知道別人感受;等你權勢失掉,別人用這個態度對你,你就難過了:報應
◇賢公一生沒有輕視一個人、用不好的態度對一個人
◇沒有這個好那個壞、這個喜歡那個討厭:一律平等
◇別人的要求總是善巧方便滿足他,將來就是法緣好
◇寧可葷口念佛;不可素口罵人

  欲流深廣,這就講你的欲望,欲望沒有邊際、沒有底;沒有底是深,沒有邊是廣。眾生漂溺之而難度,非常可憐!六道輪迴就是苦海,苦海無邊,你怎麼能渡過?放下就渡過,不放下永遠在裡頭。所以要真正放得下,要真正知道它可怕,不放下是真的麻煩無量的時空,一染一切染,一迷一切迷,怎麼辦?跟一切人事物結的冤仇,冤仇從哪裡結的?百分之九十還要多,從言語、態度上結的。所以佛給我們講十善,口佔四個,最容易造業的是口說話惡口自己不知道,說話難聽,你說的人無意,聽的人有心,就結了冤仇你今天有權有勢,作威作福,不知道別人感受,等到你的權勢失掉之後,別人用這個態度來對你,你就感到難過了,那是什麼?那是報應。這一點要學海賢,海賢一生沒有輕視一個人,一生沒有用不好的態度對一個人,見人都是歡歡喜喜,從內心流出真誠的慈悲。好人、壞人都是笑咪咪的,沒有這個好那個壞,沒有這個喜歡那個討厭,一律平等。所以人人喜歡親近他,他非常隨和,對於別人的要求總是善巧方便滿足他,讓他生歡喜心,這樣將來就是法緣好。他老人家說,「寧可葷口念佛」,吃肉的口你去念佛,「不可素口罵人」,你吃長齋,但是你罵人,你對人不好。

◈觀察一個人,要細心觀察他的德行:有德行才有前途;沒有德行沒有前途

  我們觀察一個人,要細心觀察他的德行,為什麼?有德行才有前途,沒有德行沒有前途,這個道理要懂。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八十八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088




壞諸欲塹」。

《淨影疏》曰:「愛之心,深而難越,故說為,教斷令。」


《甄解》曰:「
壞諸欲塹』者,捨心。
愛欲是諸苦之本。流深廣,眾生漂溺之而難度,說以為

《字苑》云:『
,繞城長水坑也。』

佛法劍,截欲塹,令散壞也。」

◎ 德遵普賢第二



2024年9月12日 星期四

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所說一切話不放心上,開悟了;放在心上把悟門堵塞了,叫所知障|這是佛法難處;也是佛法容易處|會,太容易了;不會,太難了|會的人決定放下|佛說一切經:只有一句阿彌陀佛是真話|淨空老法師

 


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所說一切話不放心上,開悟了;放在心上把悟門堵塞了,叫所知障|這是佛法難處;也是佛法容易處|會,太容易了;不會,太難了|會的人決定放下|佛說一切經:只有一句阿彌陀佛是真話|淨空老法師


◈只有一句阿彌陀佛是真話
◇好好念佛;其他啥都是假的
◇天天用這一句話告訴人:一切話就這一句是真話
◇佛說一切經:只有一句阿彌陀佛是真話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佛四十九年所說的,執著放在心上就糟了
◇佛一生沒說過一個字、一句話;你說他說法叫謗佛
◇無非是引導、誘導:不分別執著你就聽懂了;一分別執著就完了,叫死在句下
◈願解如來真實義
◇如來所說一切話統統不放在心上,就是能解如來真實義
◇不放在心上,開悟了;放在心上把悟門堵塞了,叫所知障
◇這是佛法難處;也是佛法容易處
◇會,太容易了;不會,太難了:沒有難易
◈真正會的人絲毫不執著
◇會麼?會者不難;難者不會:會的人決定放下
◇恆順眾生,你說得對,好;你說得不對,也好
◇說得對,對等於零;說得不對,也等於零:天下本無事
◇你喜歡怎麼說都行:都在迷
◇真正會的人絲毫不執著:看什麼人、什麼事都好,沒有這個對那個不對、這個喜歡那個討厭
◈真誠、清淨、平等、慈悲:就叫佛菩薩
◇完全是清淨平等慈悲心應事,眾生沒有一個不歡喜他
◇一生沒有發過脾氣、說過妄語:我們要學

  所以老和尚常說,「好好念佛,其他啥都是假的」,天天用這一句話告訴人,跟人家說老實話、說真話。一切話就是這一句是真話,其他的全是假話。佛說一切經,一切經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是真話,其他都不是真話。所以,「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佛法,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不能執著,不能放在心上,執著放在心上就糟了佛一生沒說過一個字,沒有說過一句話,你要說他說法叫謗佛,你要懂這個意思。那這個話無非是引導、是誘導,你不執著,不分別不執著你就聽懂了,就明白意思了;你一分別一執著就完了,叫死在句下,錯了!所以「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句話不簡單,誰能夠理解如來真實義?如來所說一切話統統不放在心上,就是能解如來真實義不放在心上,開悟了;放在心上把悟門堵塞了,叫所知障這是佛法難處,也是佛法的容易處會,太容易了;不會,太難了沒有難易,禪宗祖師考驗學生常說會麼?會者不難,難者不會。會的人決定放下,能恆順眾生,你說得對,好;你說得不對,也好,他都順你。為什麼?說得對,對等於零;說得不對,不對也等於零,天下本無事。你喜歡怎麼說都行,都在迷,沒有破迷開悟,六道凡夫。真正會的人絲毫不執著,像老和尚所說的,看什麼人都好,沒有分別,歡歡喜喜。看什麼事也好,沒有這個對那個不對,沒有這個念頭,沒有這個喜歡那個討厭,沒這個念頭,完全是清淨平等慈悲心應事,所以眾生沒有一個不歡喜他一生沒有生過氣,沒有發過脾氣,沒有說過妄語,這老和尚難得!我們要學

◇對人真誠、清淨、平等、慈悲:這就叫佛菩薩,佛菩薩就是這個樣子
◈樣樣都清楚明白;不給你說
◇他樣樣都清楚明白;他不給你說:說了你就生煩惱
◇他說的是真的;你迷在虛妄
◇你在虛妄,你覺得很快樂、稱心如意;殊不知那是造業
◇但是不能說破;說破你脾氣就來了
◇菩薩知道:迷的時候不能說;將悟未悟的時候,一點他就悟了
◇一切諸佛菩薩無有定法可說;再說真一點,無有法可說
◇都是你自己毛病發作:你能接受多少給你說多少,不過分,真實智慧、真實功德

  對人真誠、清淨、平等、慈悲,這是什麼?這就叫佛菩薩,佛菩薩就是這個樣子他樣樣都清楚,樣樣都明白,他不給你說,為什麼?說了你就生煩惱他說的是真的,你迷在虛妄你在虛妄你覺得很快樂,覺得很稱心如意,殊不知那是造業但是不能說破,說破你脾氣就來了,你不能接受。所以菩薩知道,什麼時候該給你說,什麼時候不可以說。迷的時候不能說,將悟未悟的時候,這時候要說,這一點他就悟了所以一切諸佛菩薩無有定法可說,再說真一點的,無有法可說都是你自己毛病發作,佛知道你可以接受,他就給你說,你能接受多少給你說多少,不過分,真實智慧、真實功德

◈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
◇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
◇這一句話你要能契入,你就會開悟
◇開悟了,現前世出世間一切事,哪一樣不明瞭?
◇你已經生死自在了:做一個學佛念佛的好樣子給大家看;往生的時候自在往生

  總的來說就是一句佛號。老和尚的口頭禪,金玉良言,無上大法,「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就這一句話。你要能契入,你就會開悟;你開悟了,現前世出世間一切事,哪一樣不明瞭?樣樣明瞭。想不想到極樂世界去?真想。你跟阿彌陀佛有沒有見過面?見過面。為什麼還不走?阿彌陀佛叫你表法,因為你已經生死自在了,做一個好樣子,做一個學佛的好樣子,做一個念佛的好樣子,給大家看看,往生的時候自在往生,大家相信。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八十八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088



2024年9月11日 星期三

只要有自己:你就在造業|每一個真正往生的都不是凡人|放下就作佛去了;不放下繼續搞輪迴|無量劫不能出離六道真正原因:把夢幻泡影當作真實|法藏永劫因行,說空無相無願|阿彌陀佛從來沒有離開我們|淨空老法師

 


只要有自己:你就在造業|每一個真正往生的都不是凡人|放下就作佛去了;不放下繼續搞輪迴|無量劫不能出離六道真正原因:把夢幻泡影當作真實|法藏永劫因行,說空無相無願|阿彌陀佛從來沒有離開我們|淨空老法師


◈觀無住
◇表經中譬善幻師,現眾異相,於彼相中,實無可得
◇看到很像、逼真;實際上統統不可得
◈把這個夢境放在心上,大錯特錯
◇我們現在眼前的現象不可得:沒有一樣是真的
◇整個宇宙的物質現象,我們五根眼耳鼻舌身所感受的現象,都是假的:都是念頭高頻率產生的幻相
◇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
◇就發生在我們面前,就在當下;我們一絲毫感覺都沒有,以為假相都是真的
◇看錯了,把夢當作真的,作夢在夢中不知道作夢;醒了之後痕跡都找不到
◇如果我們一有阿羅漢那個覺悟,就脫離六道,六道輪迴夢醒了
◇把這個夢境放在心上,大錯特錯
◇無量劫不能出離六道真正的原因:把夢幻泡影當作真實,上了大當

  無住,下面文字裡頭說的,「表經中譬善幻師」,變魔術的魔術師,古時候叫善幻師,「現眾異相」,變這些魔術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看到很像,逼真,實際上統統不可得。確確實實,我們現在眼前的現象不可得,沒有一樣是真的。彌勒菩薩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很明白,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今天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整個宇宙裡頭的物質現象,我們前面五根,眼耳鼻舌身,所感受的現象都是假的,都是在念頭高頻率當中產生的幻相。這個頻率高到什麼程度?就是三十二億百千念,單位是百千,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一秒鐘能彈幾次?有人告訴我可以彈七次,那再乘七,一秒鐘,三十二億乘七,二千一百兆,一秒鐘。一秒鐘生滅多少次?二千一百兆次。這個事情就發生在我們面前,就在當下,我們一絲毫感覺都沒有,以為假相都是真的。這是什麼?看錯了,把夢當作真的,作夢在夢中不知道作夢,醒了之後痕跡都找不到。我們亦如是,如果我們一覺悟,有阿羅漢那個覺悟就脫離六道輪迴了,六道輪迴夢醒了,六道裡頭再找不到,痕跡都沒有。所以把這個夢境放在心上大錯特錯,這是六道凡夫無量劫來為什麼不能出離六道真正的原因,他把夢幻泡影當作真實,上了大當

◈每一個真正往生的都不是凡人
◇佛講了,我們明白了,我們能把它放下嗎?不能:習氣太重,染污的時間太久
◇容易放下的,那是上上根人、再來人
◇每一個真正往生的都不是凡人:無量劫來都是佛弟子;這一生遇到淨土法門,得一切諸佛如來加持,生起信心、願心,放下萬緣,他往生了
◈放下就作佛去了;不放下繼續搞輪迴
◇理上講得很清楚;事上我們自己要努力:努力放下,沒有別的
◇放下就作佛去了;不放下,繼續搞六道輪迴
◇我們願意繼續搞六道輪迴,還是願意放下,往生極樂、親近彌陀?
◈三心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
◇情執、財色名利、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你就入賢公的境界,他也能加持你
◇事實真相是一切法不可得,包括我們的身體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所有現象是假的,不要執著;執著就錯了

  佛給我們講了,我們明白了,我們能把它放下嗎?不能。為什麼?習氣太重,染污的時間太久,無量劫染到今天,哪有那麼容易放下的。那樣容易放下那是什麼?那是上上根人,那不是凡夫,那是再來人每一個往生的人,無論他用什麼方法念佛往生,真正往生都不是凡人。大乘經上告訴我們,每一個往生的人過去生中無量劫來生生世世都是佛弟子,這一生當中遇到這個法門,得一切諸佛如來的加持,他生起信心、生起願心,放下萬緣,他往生了。這話說得有道理。那我們自己要曉得,理上講得很清楚,事上我們自己要努力,努力做什麼?放下,沒有別的放下就作佛去了;不放下,一定要知道,繼續搞六道輪迴。那我們想想,我們願意繼續搞六道輪迴,還是願意放下,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情執要放下,財色名利要放下,說到最後,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就跟海賢和尚一樣,你就入他的境界了,他也能加持你。所以真正要了解,事實真相是一切法不可得,包括我們的身體,我們身體感覺得好像是存在,實際上也是一秒鐘二千一百兆次的生滅,二千一百兆次,一秒鐘。《金剛經》上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裡面的深義就是告訴我們,所有現象是假的,不要執著,執著就錯了

◈法藏永劫因行,說空無相無願
◇亦表法藏永劫因行,說空無相無願之法
◈三十二應,就是能生萬法
◇能生是自然生的;不是有意思生的:如果有意思他是凡夫
◇法身菩薩不起心動念,哪來的意思?
◇那怎麼生?眾生有感,自然有應: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眾生想佛現佛身,是他想的;佛沒有想,自自然然現的
◈阿彌陀佛從來沒有離開我們
◇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現前,是不是阿彌陀佛從極樂到這來了?不是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阿彌陀佛從來沒有離開我們
◇佛沒有來去:現身在面前沒有來;忽然消失了沒有滅
◇生滅是假相
◇所以佛菩薩現身能說空、無相、無願,三空三昧

  「亦表法藏永劫因行,說空無相無願之法」。法藏比丘成佛了,像《普門品》觀世音菩薩所說的,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即現菩薩身而為說法。三十二應,就是六祖大師所說的最後一句話說「能生萬法」。能生是自然生的,不是有意思生的如果有意思的話他是凡夫,這個要知道。法身菩薩不起心、不動念,哪來的意思那怎麼生?眾生有感,自然有應。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想佛現佛身,是他想的;佛有沒有想?佛沒有想,自自然然現的。他想菩薩現菩薩身,他想天人現天人身,他想什麼現什麼。他想中斷了,相就滅了,自然沒有了。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現前,是不是阿彌陀佛從極樂世界到這來了?不是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阿彌陀佛從來沒有離開我們,所以佛沒有來去,現身在面前沒有來,忽然消失了他沒有滅,沒有生滅,生滅是假相所以佛菩薩現身能說空、無相、無願,三空三昧

(中略)

◈只要有自己:你就在造業
◇有自己的意思,就是凡夫,就造業
◇只要有自己,記住,你就在造業
◇善惡都是業;六道都是報
◇六道輪迴業最好是別造
◇怎麼不造?行善、造惡不要放在心上,就是不造
◇不造的人清淨心現前了,清淨心現前就是證果
◈不輕視在家人;謙虛、尊重別人
◇在家人修行成功比出家人高
◇出家人遠離境界,得清淨心;在家人不離,他那個清淨比出家人高多了
◇這個經上,在家等覺菩薩十六個人;出家的只有三個人
◇賢護等十六正士,跟文殊、彌勒是平等的
◇明白這個道理,不敢輕視在家人
◇養成一個好習慣,謙虛、尊重別人:這是德行、善業
◇傲慢、嫉妒,是惡業當中最毒的,所以感得地獄

  有自己的意思,那就是凡夫,那就造業了。只要有自己,記住,你就在造業善惡都是業,六道都是報,三善道感的善業,福報你,你在那裡享福,享福就是果報,你的善業的果報;如果造作罪業,那就現三途,那是苦,你要去受苦受難,受苦受難是苦報,統統是報。換句話說,六道輪迴業最好是別造。怎麼不造?行善、造惡不要放在心上,就是不造不造的人清淨心現前了,清淨心現前就是證果,小乘果。同時神通也現前,初果就有天耳、天眼通;二果又加上他心、宿命,四種神通;三果加上神通變化,神足通;四果再加上漏盡通,見思煩惱斷乾淨了。無論在家出家,要學這個法門。在家人修行成功比出家人高,為什麼?出家人遠離境界,你得清淨心,在家人不離,他那個清淨比出家人高多了這個經上,在家等覺菩薩十六個人,在家菩薩;出家的只有三個人,出家表法的普賢、文殊、彌勒,只是三個。賢護等十六正士跟文殊、彌勒是平等的。所以這個道理要懂,你明白這個道理,不敢輕視在家人,讓我們養成一個好習慣,謙虛、尊重別人,這是德行,這是善業傲慢、嫉妒這是惡業,惡業當中最毒的,所以它感得的是地獄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七十五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075




觀無住」,(見《唐譯》。《魏譯》作空無)表經中「譬善幻師,現眾異相,於彼相中,實無可得。」
亦表法藏永劫因行,說空無相無願之法。

神通華」表從神通力,集萬行之德華,以自莊嚴,具足方便,成就眾生。
如經云:「遊步十方,行權方便。」

◎ 德遵普賢第二



2024年9月10日 星期二

任何一法都具一切法的理、事相|整個宇宙一合相:一就是極微色,具足五蘊色受想行識,它是一切萬物的基礎|一微色裡具足一切萬法:芥子納須彌|芥菜子裡不但有須彌山,有遍法界虛空界|淨空老法師

 


任何一法都具一切法的理、事相|整個宇宙一合相:一就是極微色,具足五蘊色受想行識,它是一切萬物的基礎|一微色裡具足一切萬法:芥子納須彌|芥菜子裡不但有須彌山,有遍法界虛空界|淨空老法師


◈任何一法都具一切法的理事
◇陀羅尼:總一切法,持一切義
◇佛法裡任何一部經;世法裡任何一物一事,都有陀羅尼的意思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任何一法都具一切法的理、事相

  「陀羅尼」,翻成中國意思,總一切法,持一切義。今天我們明白了,廣義的來說,任何一經,佛法裡頭的任何一部經,世法裡頭任何一物、任何一事,都有陀羅尼的意思。正是《華嚴經》上所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不就陀羅尼的廣義。任何一法都具一切法,不但一切法的,一切法的事相也都具足。

◈一微色裡具足一切萬法
◇整個宇宙一合相:一就是極微色,具足五蘊色受想行識,它是一切萬物的基礎
◇一微色裡具足一切萬法:芥子納須彌
◇芥菜子裡不但有須彌山,有遍法界虛空界
◇這是自性法爾如是,是自自然然的現象
◇八地以上都證得:靠自己定功,親眼見到的現量境界
◇科學的發現是用儀器

  一個極微色,就是鄰虛塵,具足五蘊色受想行識,這是物質最小的現象,沒有比這更小了。佛經上講極微之微,也叫極微色。現在科學叫它做微中子,或者中微子,都可以,物質最小的。《金剛經》上所說,整個宇宙一合相,一就是講極微色,所有的現相無量無邊,都是這一個相組成的,所以它是一切萬物的基礎。不可思議的是,這一微色裡頭具足一切萬法,這是《華嚴經》上用的比喻,芥子納須彌芥菜子很小,裡面有須彌山。現在我們知道,不但裡頭有須彌山,須彌山不算大,這裡面有虛空法界,就是遍法界虛空界都在這個一微色裡頭。這是什麼?這是性德,自性法爾如是,是自自然然的現象。佛見到了,告訴我們八地以上都證得這個境界。今天科學家發現了,不是證得,證得是靠自己定功親眼見到的,現量境界科學的發現是用儀器。現在發明的精密的儀器,這個儀器我聽說可以能夠捕捉到一千兆分之一秒,能控制到。我們一般的人,連一秒鐘都掌握不到,何況是一千兆分之一秒?

◈自心現量,不斷之無
◇前念滅後念生,它不間斷;但是前念跟後念不相同,念念都是獨立的
◇前一念跟後一念所現的大同小異之相;絕對不是一個相:不完全相同,叫做相似相續

  《楞伽經》上講的,「自心現量,不斷之無」,前念滅後念生,它不間斷。但是前念跟後念不是相同的,不是一個念頭,是與前面那一念不一樣的。念念都不一樣,念念都不相同,念念都是獨立的,或者我們說它大同小異,或者說它小同大異,都行。譬如我們看我們的身體,好像是大同小異,前一秒鐘跟後一秒鐘是不一樣,說真的,是前一念跟後一念所現的大同小異之相,絕對不是一個相。如果是完全相同的,那叫相續相,不完全相同的,我們叫它做相似相續,佛經上也是用這個名詞,相似相續,不完全相同。

◈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這個幻相,過去了不可得,再也找不回來
◇一出生就滅盡,這個一出生叫一念:這一念滅掉了;第二個念頭出生了
◇念念都是一念;沒有一念、二念、三念
◇一念覺凡夫成佛;一念迷墮落凡夫
◇佛跟凡夫差別在:迷悟不同
◇佛陀的教育幫助眾生覺悟:覺悟是他本來的現象;迷不是他本來現象
◇所以才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佛教教學終極目標:幫助我們大徹大悟,見性成佛,回歸自性
◇迷了有生死輪迴;覺悟了沒有了
◇這些都是夢幻泡影:夢裡頭好像有;醒過來痕跡都找不到

  這個相,幻相,過去了不可得,再也找不回來,永遠找不回來。它到哪裡去了?它沒有了,真正是經上所說,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一出生就滅盡,這個一出生叫一念,這一念滅掉了,第二個念頭出生了,也叫一念。念念都是一念,沒有一念、二念、三念,沒有這個現象,念念都是一念。所以大乘經上才說,一念覺凡夫成佛,一念迷墮落到凡夫佛跟凡夫的關係沒有絲毫差別,若問差別在哪裡?迷悟不同所以佛陀的教育幫助眾生覺悟,為什麼?覺悟是他本來的現象。迷不是他本來現象,他本來的現象是覺悟,所以才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佛教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幫助我們明心見性、大徹大悟,見性成佛,回歸自性,這是佛教教學的目的。於這個世間名聞利養沒有關係,於這個世間生死輪迴沒有關係。迷了有生死輪迴,覺悟了沒有了這些都是夢幻泡影。夢裡頭好像有,醒過來沒有了,痕跡都找不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法身有三個名號:毘盧遮那、大光明藏、常寂光
◇法身沒有形相,無相;它能現相,無不相
◇能現無量無邊的相,而且同時現:現的就是遍法界虛空界森羅萬象
◇怎麼現的?一念,這叫妙有;妙有非有,立刻就消失了
◇第二個念頭不是第一個念頭;第二個念頭所現的相不是第一個念頭的相,念念都不一樣

  我們應該要知道,法身有三個名號毘盧遮那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遍一切處,就是常寂光,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法身,遍一切處。大經裡面有說大光明藏,也是這個意思,大光明藏遍照法界,淨土叫常寂光。這是法身,法身沒有形相,無相;它能現相,無不相,無不相就是能現現相,能現無量無邊的相,而且同時現。在我們凡夫,它現的什麼相?現的就是這個宇宙,全宇宙,用佛教的名詞,就是遍法界虛空界森羅萬象怎麼現的?一念,這叫妙有。妙有非有,為什麼?立刻就消失了,但是第二個念頭又起來。第二個念頭不是第一個念頭,第二個念頭所現的相不是第一個念頭的相,念念都不一樣,念念都不相同。

◈體是清淨寂滅;作用遍照法界
◇這個事實我們要有概念:認識宇宙萬有的真相
◇認識真相就是明心見性
◇一切萬法的本體,是空、寂、靈、明
◇體是清淨寂滅;作用遍照法界:這是真心、真正的自己
◇真正的自己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跟我同一體,同一個念裡頭發生的
◇一體,自然就不會起心動念
◇不起心動念,是自性本定,是清淨平等覺
◈覺而常照,心永遠是定的
◇覺: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
◇覺在一切處、一切時
◇它起作用,覺而不迷,覺而常照,心永遠是定的
◇覺生智慧不生煩惱;迷生煩惱不生智慧

  這個事實我們要有概念,為什麼?這個概念是認識宇宙萬有的真相。認識這個真相的人就是法身大士,禪宗裡面所說的明心見性,認識真相就是明心見性了。性是什麼意思?一切萬法的本體。本體是空、是寂,後面還有兩個字,靈、明體是清淨寂滅,作用遍照法界,這是真心,這是真正的自己真正的自己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跟我同一體,同一個念裡頭發生的,同一個念頭出現的。所以肯定他跟自己是一體。一體,自然就不會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是自性本定,是清淨平等覺。說個說明,用現在的話說,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因為它有覺。在哪裡?在一切處,在一切時。它起作用,不迷,覺而不迷,覺而常照,心永遠是定的,它生智慧不生煩惱。迷生煩惱不生智慧,覺生智慧不生煩惱。這是法身的,共同的。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 第十九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2-0019



心淨則佛土淨:可見得清淨心重要|八萬四千法門,都不能離開清淨心|清淨心沒現前:修行功夫不得力|如何得清淨心?一定得放下|清淨心是不著相;著相就不清淨|賢公九十二年只著一個阿彌陀佛|淨空老法師

 


心淨則佛土淨:可見得清淨心重要|八萬四千法門,都不能離開清淨心|清淨心沒現前:修行功夫不得力|如何得清淨心?一定得放下|清淨心是不著相;著相就不清淨|賢公九十二年只著一個阿彌陀佛|淨空老法師


◈獲得一念淨心
◇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
◈心淨則佛土淨:清淨心重要
◇極樂世界叫淨土,心淨則佛土淨:可見得清淨心重要
◇清淨心沒有現前:你的修行功夫不得力
◇清淨心是功夫,也有三輩九品
◈如何得清淨心?一定得放下
◇念佛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
◇真的放在心上;不是真的決定不放在心上:你的心就清淨
◇心裡只有一尊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這叫一念淨心

  我們這個經裡頭,「《三輩往生品》云: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這是世尊在三輩往生品裡面所說的,這幾句話裡頭,最重要的一句就是第一句,獲得一念淨心,這個淨心就是經題上的清淨心。極樂世界叫淨土,祖師大德都告訴我們、提醒我們,「心淨則佛土淨」,可見得清淨心重要八萬四千法門,包括淨土法門在內,都不能離開清淨心清淨心沒有現前,你的修行功夫不得力。功夫是什麼?清淨心是功夫。清淨心的程度不一樣,都得清淨心,清淨心也有三輩九品,細分不止。如何得清淨心?一定得放下。像老和尚所說的,念佛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真的要放在心上,不是真的決定不放在心上,你的心就清淨。清淨心,心裡只有一尊阿彌陀佛,除這一尊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這叫一念淨心

◈發一念心,念於彼佛
◇這個一念心,是臨命終時最後這個心是念佛
◇你到哪一道去:最後一念做決定
◇最後一念是貪戀,鬼道去了;最後一念是瞋恨,地獄道去了;最後一念是愚痴,畜生道去了
◇最後一念是十善五戒,這是人天道;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決定生淨土
◈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
◈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
◇跟四十八願相應
◇這個不退轉,是圓滿的三種不退
❖位不退:不會退到六道當凡夫
❖行不退:不退大菩提心
◇無上菩提:度眾生為本願;成就自己在其次
◇小乘:提升自己放在第一;度眾生放在第二
❖念不退:念念無上菩提,證得究竟的佛果,他的目標向著這個
◇自己嚮往無上菩提;所做功德統統迴向眾生,希望都能證得無上菩提

  「發一念心」,這個一念心是臨命終時,臨命終時最後這個心是念佛,「念於彼佛」。因為最後一念,你到哪一道去,最後一念做決定最後一念是貪戀的念頭,鬼道去了;最後一念是瞋恨,想到的人跟事不如意,起怨恨這一念,地獄道去了;最後一念是愚痴,懵懵懂懂什麼都不知道,糊裡糊塗,畜生道去了;最後一念是十善五戒,這是人天道;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決定生淨土。這個人臨命終的時候,他就像在作夢,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他,「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跟四十八願相應這個不退轉不是普通的不退轉,是圓滿的三種不退轉。第一個位不退,他是聖人,絕對不會退到六道當凡夫,多殊勝。第二個行不退,就是不退大菩提心,無上菩提心不退。無上菩提是以度眾生為本願,成就自己在其次,先度眾生後成就自己,絕對不會退墮到小乘。小乘是把提升自己放在第一,度眾生放在第二,這是小乘,大小乘不同的地方在此地,大乘把幫助苦難眾生擺在第一。第三個是念不退,念念無上菩提,證得究竟的佛果,他的目標向著這個自己嚮往無上菩提,自己所做的這些功德統統迴向眾生,希望大家都能夠證得無上菩提

◈淨心念佛一聲之無量不可思議功德
◇此明淨心念佛一聲之無量不可思議功德
◇不但念佛用清淨心;日常生活、工作、待人接物統統用清淨心
◈清淨心是不著相;著相就不清淨
◇清淨心是什麼?不著相;著相就不清淨
◈九十二年只著一個阿彌陀佛
◇學賢公:九十二年只著一個阿彌陀佛的相;其他的相全沒有
◇念佛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賢公心裡面只有一個真的,真佛;除這個真佛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
◈淨宗用一句佛號代替一切法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八萬四千法門,連阿彌陀佛的相都不著,真清淨,這個難
◇淨宗的方便:用一句佛號代替一切法
◇一切法都把它放下;只有這一法。一法就是一切法;一切法都歸一法:這個好修

  下面念老告訴我們,「此明淨心念佛一聲之無量不可思議功德」。念佛要用清淨心,不但念佛用清淨心,日常生活當中要用,工作裡頭要用,待人接物統統用清淨心清淨心是什麼?不著相著相就不清淨。學海賢老和尚,九十二年只著一個相,阿彌陀佛的相,其他的相全沒有。這就是他常常說的,念佛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他心裡面只有一個真的,真佛,除這個真佛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連佛法也放下,「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八萬四千法門裡面,連阿彌陀佛的相都不著,真清淨,這個難,我們做不到。淨宗的方便就是用一句佛號代替一切法一切法都把它放下,只有這一法,一法就是一切法,一切法都歸一法,這個好修,我們凡夫可以做到。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十九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049




經中《三輩往生品》云:「
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
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

此明淨心念佛一聲之無量不可思議功德。

◎(六)藏教所攝



2024年9月8日 星期日

念彌陀,這是真的;念其他全是假的|不是假的就算了:那個假的裡頭招感業報|不造輪迴業才能脫離輪迴|念佛就不造輪迴業|真搞明白,佛號決定不肯放鬆,一句頂著一句|十念必生:保證我們往生極樂|淨空老法師

 


念彌陀,這是真的;念其他全是假的|不是假的就算了:那個假的裡頭招感業報|不造輪迴業才能脫離輪迴|念佛就不造輪迴業|真搞明白,佛號決定不肯放鬆,一句頂著一句|十念必生:保證我們往生極樂|淨空老法師


◈念彌陀是真的;念其他全招感業報
◇每天心裡念彌陀,這是真的;念其他全是假的
◇不是假的就算了:那個假的裡頭招感業報,這個麻煩
◈念佛不造輪迴業;不念佛脫離不了輪迴
◇不造輪迴業才能脫離輪迴
◇念佛就不造輪迴業;不念佛,起心動念脫離不了六道輪迴:這個事情我們搞清楚沒有
◇真正搞明白了,這個人死心塌地,佛號決定不肯放鬆,一句頂著一句
◇黃念公晚年,一天十四萬聲佛號
◈十念必生:保證我們往生極樂
◇十念必生,永遠感恩阿彌陀佛:保證我們往生極樂世界
◇生到極樂世界就證得三種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
◇什麼人證三不退?法身菩薩
◇生到極樂,彌陀本願威神加持,讓我們就登三不退,神通、智慧、道力跟法身菩薩平等:這是十方世界沒有的
◇極樂世界,很容易去,一點都不難

  每天心裡念什麼?念彌陀,這是真的,念其他的全是假的不是假的就算了,那個假的裡頭招感業報,這個麻煩。也就是無論真的假的,統統都是輪迴業。你天天造輪迴業,你怎麼能脫離得了輪迴?不造輪迴業才能脫離輪迴,這個不能不知道,我們一定要懂得。念佛就不造輪迴業;不念佛,起心動念脫離不了六道輪迴,這個事情我們搞清楚沒有?搞明白沒有?真正搞明白了,這個人死心塌地,這一句佛號決定不肯放鬆,一句頂著一句黃念老的晚年,一天十四萬聲佛號,他怎麼念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斷,不講話的時候心裡頭念,沒斷,都是做榜樣給我們看的。十念必生,永遠感恩阿彌陀佛,這是什麼?保證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生到極樂世界就證得不退轉,三種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什麼人證三不退?法身菩薩我們生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我們,讓我們就登三不退;換句話說,你的神通、智慧、道力跟法身菩薩平等,這是十方世界沒有的。一切經,佛都沒有說過這個話的,只有在淨土三經,特別給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很容易去,一點都不難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六八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68



2024年9月7日 星期六

對於物質現象不會起心動念,就放下了|六根在六塵境界不起心動念就是佛:他不造作|從念產生意;從意產生想|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禪定裡時空沒了:宇宙本來無一物|最後回歸常寂光、回歸到零|淨空老法師

 


對於物質現象不會起心動念,就放下了|六根在六塵境界不起心動念就是佛:他不造作|從念產生意;從意產生想|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禪定裡時空沒了:宇宙本來無一物|最後回歸常寂光、回歸到零|淨空老法師


◈佛菩薩有造作;沒造業
◇菩薩示現在人間,他有三業,好像我們一樣;其實不然:他沒有造業

  菩薩示現在人間,他有三業,好像我們人一樣,其實不然,他沒有造業

◇釋迦牟尼佛:這一生沒說過一句法;誰要說佛說法,叫謗佛
◇佛是真的沒說法:這法從感應裡頭自然流出來的
◇凡夫說話,起心動念想一想;佛沒說、沒想
◇我們是用第六識思惟、第七識執著、阿賴耶含藏種子:這就變成有為法
◇佛講經說法種種,示現無為法:沒有起心動念,所以他沒說、沒造作
◇眼看得清楚、耳聽得清楚,這是自性般若智慧起作用;沒有起心動念
◇起心動念是阿賴耶起作用,就造業了
◇一切造作沒有起心動念
◇沒有起心動念沒有無明;起心動念是無明煩惱

  像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有人說他老人家辛苦一生,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可是他老人家說,他這一生沒有說過一句法,誰要說佛說法,叫謗佛。怎麼他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否定了?我們學佛時間久了,慢慢體會到一點意思,他是不是真的沒說法?真的沒說。這法從哪來的?感應裡頭自然流出來的。你看我們凡夫說話,他起心動念想一想,我給你說什麼,那就有說;佛沒說,佛沒有想我們是用第六意識思惟、第七識執著,阿賴耶含藏種子,這就變成有為法了。佛講經說法、種種示現無為法。無為法是什麼?沒有起心動念,所以他沒說,他也沒造作眼看外面看得清楚,耳聽音聲聽得清楚,這是什麼?這是性德。這是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起作用,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阿賴耶起作用,那就造業了。他看沒有起心動念,聽沒有起心動念,說沒有起心動念,一切造作也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起心動念是沒有無明,起心動念是無明煩惱

◈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
◇我們不知道起心動念,它太微細了;粗念我們知道
◇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
◇凡夫起這一念有幾個念、幾個相、幾個識?
◇幾個細念組成一個粗念,凡夫覺察到了;細念覺察不到
◇相是物質現象;念識是心理現象:色受想行識
◇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細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
◇每一個念頭都有色;每一個形都有受想行識
◇物質是念頭波動產生的幻相:它太快了,我們以為是真的;不知道它完全是假的
◇你真正搞清楚你才肯放下:對於物質現象不會起心動念,就放下了

  我們知不知道起心動念?不知道,它太微細了,粗念我們知道,細念我們不知道。所以佛問彌勒菩薩問得很巧妙,佛問彌勒,「心有所念」,凡夫心裡起個念頭,「幾念幾相識耶」,這是經的原文,凡夫起這一念有幾個念、有幾個相、有幾個識?所以這一句話問了三個問題。幾個念頭,細念組成一個粗的念頭,凡夫覺察到了,細念覺察不到。這個細念裡面有幾個相是物質現象,念是心理現象,識心理現象,也就是我們平常經裡面所說的五蘊,五蘊「色受想行識」。佛這句話裡頭問的就是,心有所念,這個念頭有幾個色法?我們說有幾多色法(物質現象),有幾多心理現象,就是念頭(細念)起來。彌勒菩薩回答的「一彈指」,很短的時間,有「三十二億百千念」。三十二億,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三百二十兆個細念,微細念頭。「念念成形」,就是物質現象,就是色,每一個念頭都有色,都有物質現象,「形皆有識」,每一個形統統都有受想行識。這才知道五蘊是說什麼,我們才有個粗淺的概念,這個概念我們見不到。現在這個裡頭的形,念念成形被科學家找到了,現在的量子學家把物質現象這個謎揭穿了。物質是什麼?根本就沒有物質存在,物質是念頭波動產生的幻相。因為它太快了,速度太快了,我們以為是真的,不知道它完全是假的,根本就不存在。你真正搞清楚你才肯放下,放下什麼?對於物質現象裡頭不會起心動念,就放下了,不起心不動念完全放下了。

◇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不起心動念就是佛:他不造作
◇別人向他請教,他隨口就答覆了;絕對沒有去想一下:想一下落在意識、末那
◇沒有想、沒有意、沒有念
◇從念產生意;從意產生想
◇想是第六識;意是第七識;波動是阿賴耶識
◇從阿賴耶變現意,意變現第六識,第六識再跟前五識連起來起作用
◇我們的身體;外面所有的境界:都是在這個頻率下產生的幻相
◇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都知道
◇七地以下知道有這個事情;沒有真正看見

  佛家的三個階位。佛,什麼是佛?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就是佛,他不造作。佛,別人向他請教,他隨口就答覆了,絕對沒有考慮,絕對沒有去想一下想一下落在意識,落在末那沒有想、沒有意、沒有念從念裡頭產生意,從意產生想想是第六意識,意是第七識,那個波動是阿賴耶識。所以從阿賴耶變現意,意變現第六識,第六識再跟前五識連起來起作用了。速度太快了,一彈指已經波動多少次?三百二十兆次。我們現在用秒做單位,一秒彈七次,再乘七,三百二十兆乘七次,二千一百多兆,一秒鐘,二千一百多兆次的生滅就在面前,包括我們的身體,外面所有的境界,都是在這個頻率下產生的幻相。佛怎麼知道的?佛說了,不但他知道,除他之外還有四種人都知道。哪四種?八地、九地、十地、等覺,佛是妙覺。《華嚴經》上說菩薩五十一個階級,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五十,加上等覺、妙覺,八地以上見到,那麼深的定功。這個五十二個階級,就是禪定功夫淺深五十二個次第。那要到最上面,八地到最上面,也就是五十一個階級裡頭最上面的四個,八地、九地、十地、等覺,他們見到。七地以下知道有這個事情,沒有真正看見

◈禪定裡時空沒了:宇宙本來無一物
◇禪定裡面時間、空間沒有了
◇時間、空間是我們念頭產生的;不是真的
◇宇宙本來無一物:自然、心理、物質現象全是假的;真的是常寂光
◈凡夫統統受阿賴耶欺騙了
◇阿賴耶是生滅法:一切法不是它生;是自性生的
◇自性能生能現、永恆不變:所以說無量壽
◇阿賴耶把自性所生所現的,變成十法界、六道
◈轉八識成四智:回歸實報土
◇法相宗轉八識成四智,就超越十法界,回歸到實報土
◇實報土也不是真的;跟十法界比它是真的:十法界是生滅法;它不生不滅
◇自性有隱現不同,現不能說它有;隱不能說它無:非有非無
◈最後回歸常寂光、回歸到零
◇淨土達到究竟圓滿,回歸常寂光:我們從常寂光出來的;最後回歸常寂光
◇零是圓滿;一都不圓滿:最後我們回歸到零

  禪定裡面時間、空間沒有了,為什麼?時間、空間是我們念頭產生的,不是真的。能大師告訴我們,這個宇宙本來無一物,這是真的。無一物說什麼?包括自然現象、心理現象、物質現象全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真的是什麼?真的是常寂光,這是真的,其他的全是假的。凡夫統統是受阿賴耶欺騙了,阿賴耶是生滅法,一切法不是它生的,是自性生的。自性能生能現,惠能大師說得很好,「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整個宇宙從哪來的?自性生的,自性能生能現,不變,所以說無量壽,永恆不變。會變的呢?阿賴耶,阿賴耶進去了,把自性所生所現的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所以大乘法相宗的修學方法,轉八識成四智,就超越輪迴、超越十法界,回歸到實報土實報土也不是真的,跟十法界比它是真的,為什麼?十法界是生滅法,它不生不滅,它沒有生滅的現象。但是自性有隱現不同,隱,它不現了,有緣的時候它就現,現相。它有隱、它有現,現不能說它有,隱不能說它無,非有非無,在淨土法門裡稱為常寂光。所以淨土達到究竟圓滿,回歸常寂光,我們從常寂光出來的,最後回歸常寂光。好像現在科學家講的零極限,零是圓滿,不是一,一都不圓滿,零,零極限,最後我們回歸到零

◈佛法終極目標:把自己本來面目找到
◇無始無明習氣,現實報土
◇無始無明就是起心動念
◇不起心動念就證得法身、明心見性
◇雖然不起心不動念;因為有習氣,那個相永遠存在
◇習氣斷乾淨,相就不見了,自然回歸常寂光
◇常寂光就是法身,毘盧遮那:它不能塑像,它沒有相
◇不生不滅是常;寂是清淨,如如不動;光是光明遍照,遍一切處
◇它是一切法的本體:一切法是依它而現的;沒有它就不能現
◇法身沒有相,不生不滅;報身有相,有生沒有滅;應化身,有生有滅
◇法身不生不滅:這是真正的自己

  在實報土裡頭,實報土,什麼緣現實報土?無始無明習氣無始無明就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它就有,不起心不動念它就無。不起心不動念這就證得法身,就明心見性,不起心不動念。雖然不起心不動念,它還有習氣,習氣沒法子斷,因為有習氣它那個相還在,永遠存在習氣斷乾淨了,相就不見了,變成什麼?變成常寂光,自然回歸常寂光常寂光就是法身,毘盧遮那,法身佛,我們把它塑成一個人它不能塑的,它沒有相,它是常寂光。所以毘盧遮那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遍一切處,這叫光。常寂,這個名詞含義,常是永恆,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是常;寂是清淨,從來沒有染污過,從來沒有動過,如如不動;光是光明遍照,它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是一切法的本體,一切法是依它而現的,沒有它就不能現,所以三身裡面應身、報身、法身,稱為法身。法身沒有相,報身有相,應化身,就是十法界裡面的應化身有生有滅報身有生沒有滅,法身不生不滅,這經上說得很詳細,這是真正的自己

◇佛法終極的目標:把自己本來面目找到
◇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真正的自己,真正的我:就是法身,就是常寂光

  佛法終極的目標是什麼?把自己本來面目找到,禪宗的話「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真正的自己,真正的我,就是法身,就是常寂光,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所以證得常寂光的太多太多了。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五四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54



2024年9月6日 星期五

我們是真正最幸運的少數群體|佛教我們用真心;我們要用真心,絕不能用妄心|處處修忍讓、謙讓、禮讓,讓到底|於人不爭,於世無求|清淨心生智慧,才能解決一切問題,把問題看透|就在清淨平等覺五個字|淨空老法師

 


我們是真正最幸運的少數群體|佛教我們用真心;我們要用真心,絕不能用妄心|處處修忍讓、謙讓、禮讓,讓到底|於人不爭,於世無求|清淨心生智慧,才能解決一切問題,把問題看透|就在清淨平等覺五個字|淨空老法師


◈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什麼是正、邪,他分不出來
◇與倫常道德相應的是善;相違背的是惡
◇與三皈五戒十善相應的是善;相悖的是惡
◇今天邪正、善惡不分
◇把惡當作善,把邪當作正:來生都是三途
◇有幾個人來生能得人天身?很少很少。什麼原因?教壞了
◇過去家庭有老人教,佛門是學校,老師教
◇現在家不教了,老師也不教了
◈佛教我們用真心
◇我們是真正最幸運的少數群體
◇我們要用真心;絕不能用妄心
◇能相信、不懷疑,我們在這個時代可以離苦得樂
◇清淨心樂,生智慧;染污心苦,生煩惱
◇煩惱是什麼?競爭,競爭太苦了
◇競爭提升鬥爭;鬥爭提升戰爭,死路一條
◈處處修忍讓、謙讓、禮讓,讓到底
◇佛菩薩教給我們讓、不爭,於世無求、於人無爭
◇做一個幸福的人,遠離一切苦惱
◇吃能吃飽、穿能保暖、有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足了
◇人到無求品自高
◇多麼自在、多麼快樂,你的心清淨
◇清淨心生智慧,智慧才能解決一切問題,才能把問題看得深、看得廣、看得透:就在清淨平等覺這五個字
◇這樣修,自自然然開智慧,積功累德

  我們生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楞嚴經》上所說的「邪師說法如恆河沙」,真的,學佛的人、不學佛的人,什麼是正、什麼是邪,他分不出來。兩百年前的人知道,他有標準,與倫常道德相應的是善,與倫常道德相違背的是惡,他有標準;學佛的人有標準,與三皈五戒十善相應的是善,相悖的是惡。現在這個標準全部被推翻了,這個東西現代話叫價值觀,兩百年前人的價值觀跟今天地球上的人價值觀不一樣,今天邪正不分、善惡不分把惡當作善,把邪當作正。影響如何?來生都是三途有幾個人來生能得人天身很少很少。什麼原因?教壞了過去在中國,家庭有老人教,有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一代一代認真的教,有規有矩。佛門是學校,老師教現在都不教了,家不教了,老師也不教了,怎麼辦?大問題!我們是真正最幸運的少數的群體佛教我們用真心我們要用真心,絕不能用妄心。要能相信,不能懷疑,我們在這個時代可以離苦得樂清淨心樂,生智慧;染污的心苦,生煩惱煩惱是什麼?競爭,競爭太苦了競爭再提升,鬥爭,鬥爭再提升就是戰爭,死路一條。祖宗教我們,聖賢教我們,佛菩薩教給我們讓,不爭,於世無求,於人無爭,多快樂!處處修忍讓、謙讓、禮讓,讓到底。你要想做一個幸福的人,遠離一切苦惱,佛菩薩教我們的方法,我們能得到。我們會把這些事情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自己確實過很美滿的生活。生活很簡單,老和尚教給我們,吃不要挑剔這好吃、那好吃,吃飽就好了。穿也不必挑剔款式、質料,不用挑剔這個,能保暖就好了。有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足了,多快樂!古人講的「人到無求品自高」,一生能真正享受到於人不爭,於世無求,你多麼自在、多麼快樂,你的心清淨清淨心生智慧,智慧才能解決一切問題,才能把問題看透,看得深、看得廣、看得透,就在清淨平等覺這五個字這樣修,自自然然開智慧,積功累德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六八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68



2024年9月5日 星期四

清淨平等覺:學佛就是希望得這個|無量壽經的任務:度現前地球上苦難眾生|除了淨土法門,要想得到清淨平等覺,難|清淨平等覺,他享受的那個樂是真樂|什麼人能夠:在畫面看到屏幕,屏幕看到畫面|淨空老法師

 


清淨平等覺:學佛就是希望得這個|無量壽經的任務:度現前地球上苦難眾生|除了淨土法門,要想得到清淨平等覺,難|清淨平等覺,他享受的那個樂是真樂|什麼人能夠:在畫面看到屏幕,屏幕看到畫面|淨空老法師


◈一切萬法:真妄和合在一起
◇一切萬法,是真妄和合在一起
◇真不礙妄;妄也不礙真:它們兩個確確實實融在一起
◇畫面就在屏幕上:屏幕是真的;畫面是假的
◇屏幕沒生滅;畫面有生滅
◇數碼電視一秒鐘一百次生滅
◇什麼人能夠在畫面看到屏幕,屏幕看到畫面:這就是不思議境界的濃縮
◇會看電視:也能開悟、也能成佛

  我們面對著一切萬法,是真妄和合在一起,真不礙妄,妄也不礙真,它們兩個確確實實融在一起。我們多次用電視屏幕做比喻,我們用這個工具,雖然不同在一個教室,在各個不同的地區,我們在同一時間在一起學習。打開這個屏幕,屏幕真的,它上面什麼都沒有,我們打開頻道,音像出現了,我們聽到聲音,看到畫面。這個畫面在哪裡?畫面就在屏幕上。屏幕是真的,畫面是假的,這做比喻。為什麼?屏幕沒有生滅,畫面有生滅。今天電視這個畫面,相當於我們過去看到的電影。早年我們看到的電影是每秒鐘二十四次的生滅,也就是一秒鐘鏡頭的開合,開就畫面生,關起來畫面就滅,一秒鐘二十四次的生滅。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電視是數碼,速度快了,一秒鐘是一百次的生滅,比以前快多了,所以非常逼真。什麼人能夠在畫面看到屏幕,屏幕看到畫面?這就是不思議境界的一個濃縮。我們會看電視也能開悟,也能成佛

◈真跟妄,統統不可得
◇真的不可得:真的裡面什麼都沒有,清淨心中不立一法
◇釋迦牟尼佛現應化身,有生老病死;所說的佛法文字,有生有滅;法運一萬二千年,之後完全毀滅
◇生滅法假的也不可得:剎那生滅
◇統統不可得,真跟妄都不可得

  真的不可得,為什麼?真的裡面什麼都沒有,清淨心中不立一法,連佛法也沒有。你看佛法,釋迦牟尼佛、菩薩、羅漢有形相,這形相怎麼樣?有生滅。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的是應化身,住在這個世間八十年,有生有滅,有生老病死;所說的這些佛法,這些經典,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文字記載的,這文字有生有滅。又何況世尊講得很清楚、很明白,釋迦牟尼佛的法運,在這個世間有正法、有像法、有末法,總共一萬二千年,一萬二千年之後,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法在這個世界上找不到了,完全毀滅了,生滅法。生滅法是假的,所以也不可得,剎那生滅,不可得。真的不生不滅,它裡頭沒有現象,它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念頭,精神現象沒有,也沒有自然現象,所以統統不可得,真跟妄都不可得

◈清淨平等覺:學佛就是希望得這個
◇學佛學什麼?就是迷悟
◇凡夫迷而不覺;佛菩薩覺而不迷
◇學佛,希望回歸到覺而不迷
◇覺而不迷就是佛菩薩:具足無量清淨莊嚴
◇清淨是自性、本性
◇學佛要恢復清淨心就成佛了
◇清淨裡面包含著平等、覺悟
◇清淨平等覺:修什麼?就修這個
◇這三樣都是本有的:它就在面前,從來沒有丟失過;可是我們不知道,完全沒感覺到
◇把染污放下,清淨平等覺就現前
◇放下多少,這就是功夫,你就恢復多少
◇清淨心,阿羅漢所證得;平等心,菩薩所證得;覺,佛跟法身大士所證
◇清淨平等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學佛就是希望得到這個
◇這是本有的;現在迷了:迷破了它就現前,就能證得
◇證得這個得大自在

  我們學佛學什麼?就是迷悟不一樣,凡夫迷而不覺;佛菩薩,法身菩薩,覺而不迷,就這麼回事情。我們學佛,希望我們回歸到覺而不迷覺而不迷就是佛菩薩,就融入常寂光,自性本能,也是此地講的具足無量清淨莊嚴清淨是自性,是本性,我們今天完全變成染污,清淨心不見了,學佛要恢復清淨心就成佛了清淨裡面包含著平等,也包含著覺悟,我們的經題「清淨平等覺」,修什麼?就修這個。這三樣都是本有的,我們現在不是真的失掉了,迷失。它在,就在面前,從來沒有丟失過,可是我們不知道,完全沒有感覺到。佛教我們把染污放下,清淨平等覺就現前。我們放下多少,這就是功夫,你就恢復多少。這裡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清淨心,阿羅漢所證得的,小乘尊者證得的;第二是平等心,菩薩所證得的;最高的是佛跟法身大士所證的,。這清淨平等覺,這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學佛就是希望得到這個這是本有的,現在迷了,迷破了之後它就現前,你就能證得證得這個得大自在,我們不能不知道。

◈無量壽經的任務:度地球苦難眾生
◇我們非常幸運:這一生得人身、遇佛法,又遇淨宗、又遇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的任務:度我們現前地球上苦難眾生
◇這個階段地球眾生過的特別苦:有史以來社會沒這樣亂過
◇以前多少還有一點道德觀念、人情味;現在完全是利害
◇佛菩薩出世,替我們在經典裡整理一部精要的本子,方便我們學習

  我們自己非常幸運,在這一生當中得人身,遇到佛法,又遇到淨宗,又遇到這部經典。這部經典出現在這個世間不是很久,二戰之後才出來的,距離現在六十幾年。這本書應運而生,它的任務是什麼?度我們現前地球上苦難的眾生。因為這個階段,地球上眾生過的生活特別苦,有史以來社會沒有這樣亂過以前多少還有一點道德觀念,還有一點人情味,現在沒有了,完全是利害。怎麼辦?佛菩薩出世,替我們在經典裡面重新做一次整理,整理一部精要的本子,方便我們學習

(中略)

◇這部《無量壽經》會集本,是整部《大藏經》的360
◇全部《大藏經》我們沒法子學;就學一個宗派
◇淨宗典籍最少,但是一生還是學不完;這一部就是淨土宗的360
◇你能學習多少、得多少,關鍵:心態關係大

  這部《無量壽經》會集本是什麼?是整部《大藏經》的360,精華篇。全部《大藏經》我們沒法子學,我們就學一個宗派,一個宗派裡面典籍也不少,淨土宗典籍最少,但是你一生還是學不完,沒那麼長的時間,現在編成這一部,這一部就是淨土宗的360,分量好,不很長也不短,念一遍一、二個小時。用什麼樣的心態,關鍵你能學習多少,你能得多少,心態關係大

◈除了淨土,要想得清淨平等覺,難
◇佛法當機者,現在愈來愈少了
◇除了淨土法門,要想得到清淨平等覺,難
◇清淨平等覺是修學的目標,學佛為什麼?就為這個
◈清淨平等覺,享受的樂是真樂
◇得清淨心,超越六道輪迴;得平等心,超越十法界;覺,回歸常寂光
◇成佛才真正離究竟苦、得究竟樂
◇究竟樂是:大乘無量壽莊嚴
◇大乘:不可思議,圓滿的智慧
◇無量壽:自性是真正的自己、真心,不生不滅
◇莊嚴:美好、究竟樂
◇凡夫七情五欲之樂不是真的
◇享受七情五欲,沒有倫理道德的約束,他就造罪業:業因果報絲毫不爽
◇佛教導我們得真正的樂:那個樂裡頭不造業,依舊保持清淨平等覺
◇清淨平等覺,他享受的那個樂是真樂

  真正是佛法當機者,現在愈來愈少了除了這個法門之外,要想得到清淨平等覺,難清淨平等覺是修學的目標,我們學佛為什麼?就為這個得清淨心證阿羅漢果,超越六道輪迴;證得平等心,法身菩薩,超越十法界覺,回歸常寂光,那是無上菩提,在經題上。這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成佛才真正離究竟苦,得究竟樂究竟樂是什麼?也在經題上,「大乘」,大乘是圓滿的智慧,不可思議,圓滿的智慧;「無量壽」,無量壽是不生不滅,真的不是假的,因為自性本來是沒有生滅的。惠能大師開悟了,這是我們最熟悉的,你看《壇經》記載的,他開悟見性了,性是什麼樣子,他說了五句話,第二句話就是「何期自性,本不生滅」。自性是真正的自己,是自己的真心,不生不滅,無量壽,這一句就是無量壽。後面還有「莊嚴」,莊嚴是美好,就是究竟樂。我們凡夫,這個裡面所謂是五欲之樂,七情五欲,七情五欲之樂不是真的。如果享受七情五欲,沒有倫理道德的約束,他就造罪業,為什麼?太過分了,過分就造業。善業,三善道的果報;惡業,三惡道的果報,有因有果,業因果報絲毫不爽,這個道理要懂。佛教導我們永遠脫離,得真正的樂,那個樂裡頭不造業,那個樂裡面依舊保持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他享受的那個樂是真樂,跟我們這個天上人間完全不一樣,不造業。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六八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68



2024年9月4日 星期三

真學佛要學佛的存心|佛心、佛眼裡沒有惡人|看到無間地獄眾生,他還是佛:一時迷失自性|他會醒過來、恢復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佛陀|這個面目不生不滅,永恆的|原諒自己是罪;原諒別人是滅罪添福|淨空老法師

 


真學佛要學佛的存心|佛心、佛眼裡沒有惡人|看到無間地獄眾生,他還是佛:一時迷失自性|他會醒過來、恢復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佛陀|這個面目不生不滅,永恆的|原諒自己是罪;原諒別人是滅罪添福|淨空老法師


◈念佛消業障;把妄心放下
◇業障重怎麼辦?念這句佛號就能消業障
◇再要能把我們妄心放下,起心動念不離十善業道
◇末法眾生習氣很重,妄語、兩舌、嫉妒、傲慢,不知不覺冒出來
◇他的確沒有作意,習氣形成的罪業

  業障重怎麼辦?念這句佛號就能消業障,再要能把我們妄心放下,起心動念不離十善業道。十善業好!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這兩樣是很難斷的。末法時期的眾生習氣很重,不知不覺,妄語、兩舌、嫉妒、傲慢,不知不覺的冒出來他的確沒有作意,就是不是故意,習氣形成的罪業,貪、瞋、痴、慢,對聖教的懷疑。

◈真學佛要學佛的存心
◇佛教我們息滅貪瞋痴慢疑
◈一生當中沒有冤家、對立
◇人與人之間的懷疑:他是不是有這些惡念、惡言、惡行?
◇我們不是自己聽到見到的;聽別人傳說的,我們信以為真,把他看作一個惡人:這個人冤枉;我們造業
◇佛教導我們:即使真的他作惡,也要原諒他,不能隨便批評
◇他造業;隨著我們也造業:他將來墮三途;我們跟著進
◇能不能在一生當中沒有冤家債主、對立:這日子多好過、多快樂
◇這個不要求人;完全改變自己的觀念,就得到了

  這些年來,我勸初學同學,最簡單的方法,真學佛要學佛的存心佛教我們息滅貪瞋痴慢疑,好!懷疑是重罪,是愚痴,沒智慧。人與人之間的懷疑,他是不是有這些惡念、惡言、惡行?我們不是自己聽到的,不是自己見到的,聽別人傳說的,更不可靠了,我們信以為真,把他看作一個惡人,這個人冤枉,我們造業佛教導我們,即使真的他作惡,也要原諒他,也不能隨便批評他、毀謗他。他造業,我們看到了、聽到了,隨著我們也造他的業,你說冤不冤枉?他將來墮三途,我們跟著進能不能在一生,一生當中沒有冤家,沒有債主,沒有對立,這個日子多好過、多快樂這個不要求人,完全改變自己的觀念,就得到了

◈原諒自己是罪;原諒別人是滅罪
◇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
◇沒人教他,所以你要同情他、原諒他:這就是你的厚道、積福修善
◇處處原諒人;不能原諒自己
◇原諒自己是罪;原諒別人是滅罪添福

  佛在經上,前面我們念過不久,告訴我們,說「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別怪他,他想錯了,他做錯了,他說錯了,為什麼不能怪他?沒人教他,所以你要同情他,你要原諒他。這是你的厚道,這就是積福,這就是修善。何況真的沒人教他。處處原諒人,回過頭來,不能原諒自己,原諒自己大錯特錯。原諒自己是罪,原諒別人是福,是滅罪,是添福,不能不知道。

◈佛眼看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佛心、佛眼裡沒有惡人
◇看到無間地獄眾生,他還是佛:一時迷失自性
◇他會醒過來、恢復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佛陀
◇這個面目不生不滅,永恆的;阿賴耶識現象,有生有滅,假的
◇學佛用真心不用妄心
◈什麼時候成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
◇沒有往生極樂以前,永遠站在最低的地位:別人都是佛菩薩應化;只有我一人是凡夫
◇常作如是觀,慢慢自己會醒過來;醒過來之後,罪業化解了,菩提心現前
◇菩提心是覺而不迷

  佛眼看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佛的福報大。佛心裡頭、佛眼裡頭沒有惡人看到無間地獄的眾生,他還是佛。為什麼是佛?一時迷失了自性,造作惡業感得這個現象,好像做惡夢一樣。他會醒過來,他會恢復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佛陀。為什麼?這個面目不生不滅,永恆的阿賴耶識裡面這些現象,有生有滅,有生有滅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是自性,是真心,有生有滅是妄心,不是真心。所以我們學佛,學佛用真心不用妄心沒有往生到極樂世界以前,永遠站在最低的地位,別人都是佛菩薩在應化,只有我一個人是凡夫,常作如是觀,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常作如是觀,慢慢自己會醒過來。醒過來之後,罪業化解了,菩提心現前菩提心是覺而不迷,這個覺是正覺。

◇想恢復正覺,最簡單的方法是讀經:經裡的教訓記在心上,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
◇什麼時候你成佛成菩薩?什麼時候你看到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你成佛、成菩薩了
◇看一切眾生都是好人,幹什麼壞事也是好人:他本來是好人;遇緣不善,學壞了
◈貪瞋痴慢疑,溫良恭儉讓
◇學佛想走捷徑,就用這個方法:學佛,斷貪瞋痴慢疑;學孔夫子,溫良恭儉讓
◇一個人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你說多麼自在快樂
◇不是做不到;這樣做到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溫良恭儉讓:孔子有;諸佛菩薩都有

  我們要想恢復正覺,最簡單的方法是讀經,經裡面的教訓記在心上,落實在生活上,特別是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什麼時候你成佛成菩薩?什麼時候你看到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恭喜你,你成佛了,你成菩薩了。能夠看一切眾生都是好人,幹什麼壞事的時候也是好人,他本來是好人,《三字經》上告訴我們,「人之初,性本善」,善人,不是壞人,怎麼壞了?學壞了,遇緣不善,學壞了。真正學佛想走捷徑,就用這個方法學佛,斷貪瞋痴慢疑。學孔夫子,外面學孔夫子溫良恭儉讓一個人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你說多好!多麼自在!多麼快樂!多麼幸福!不是做不到,這樣做到才是真正的佛弟子溫良恭儉讓,這個五德孔子有,釋迦牟尼佛有,諸佛菩薩都有

◈看破萬法皆空;不可得的統統放下
◇了解事實真相叫看破:看破萬法皆空
◇一切法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不可得的統統放下
◇身體不可得,有生老病死,假的:放下就對了;執著就錯了
◇真能放下,一切隨緣,這個身體自然健康
◇為什麼會延壽?不是為自己名聞利養;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破迷開悟,這個人要長壽

  放下,看破,看破是智慧,了解事實真相叫看破看破是什麼?萬法皆空,《金剛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又說,「一切法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不可得的統統放下,連這個身體都要放下,身體不可得,有生老病死,所以是假的,放下就對了,執著就錯了真能放下,一切隨緣,這個身體自然健康。如果想在這個世界上多住幾年,自然延壽,為什麼會延壽?不是為自己名聞利養,與自己毫不相干,為眾生服務。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是大好事!這個人要長壽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四四四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444



2024年9月3日 星期二

迷是你自己迷的;悟還要你自己悟|佛不能把所覺的給我;如果能,我們就不要修了|奉持經戒,如貧得寶|真正得佛經:不是得經本;經通達了,幫助你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經怎麼保護?明瞭佛所說意,依教奉行|淨空老法師

 


迷是你自己迷的;悟還要你自己悟|佛不能把所覺的給我;如果能,我們就不要修了|奉持經戒,如貧得寶|真正得佛經:不是得經本;經通達了,幫助你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經怎麼保護?明瞭佛所說意,依教奉行|淨空老法師


◈佛菩薩所說的東西都在眼前
◇細心去觀察,佛菩薩所說的東西都在眼前,六根在六塵境界你都會發現
◇然後你才佩服佛陀真有智慧,全看到、看透了
◇看透之後什麼樣的心態?六根在六塵上不起心動念;六根六塵了了分明
◇不起心動念就是真的;起心動念就是妄的
◇不起心動念,真心用事;起心動念,妄心用事
◇用妄心,凡夫;用真心,佛菩薩
◈迷是自己迷的;悟還要自己悟
◇佛所講的這些道理是珍寶;我們要接受、要學習、要真幹
◇佛不能把所覺的給我;如果能,我們就不要修了
◇迷是你自己迷的;悟還要你自己悟

  我們要細心去觀察,佛菩薩所說的東西都在眼前,只要你細心觀察,六根在六塵境界你都會發現,然後你才佩服佛陀真有智慧,真了不起,全看到了,看透了看透之後什麼樣的心態?沒有起心,沒有動念,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六根在六塵上不起心不動念,六根六塵了了分明不起心不動念就是真的,起心動念就是妄的不起心不動念,真心用事,起用;起心動念,妄心用事用妄心,凡夫;用真心,佛菩薩佛所講的這些道理,這是珍寶。我們要接受,接受是什麼?我們要學習,我們要真幹他不能把他所覺的給我,他做不到,如果能做到,我們就不要修了,也不要學了,佛菩薩慈悲,他的慈悲全給我們,他做不到。迷是你自己迷的,悟還要你自己悟,天經地義。

◈奉持經戒,如貧得寶
◇奉持經戒,如貧得寶,乃本品之核心,世尊慈心至極之垂示也
◇貧者得珍寶,則諸苦頓息,從此歡樂無憂
◇此乃以寶喻經戒之妙用也
◇真正得到佛的經:不是得到經本;經通達了,幫助你了解宇宙人生事實真相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這末後這一句,「世尊慈心至極之垂示也」,「奉持經戒,如貧得寶」,念老這話說得好,這是這品經裡面的核心,這品經裡面的宗旨,是釋迦牟尼佛慈心至極的垂示。「貧者得珍寶」,貧窮的人得到珍寶,「則諸苦頓息」,他就離苦得樂了,這個苦是什麼?物質上的苦,缺乏物質生活,得珍寶,物質生活解決了,不再去愁衣食住行了,「從此歡樂無憂」。這樁事情淺顯,在這個社會到處你都能看得到。註解裡說,「此乃以寶喻經戒之妙用也」,用這個來做比喻。如果你真正得到佛的經不是說你得到這個經本,得到經本不起作用,這個經你通達了,幫助你開悟了,明白了,讓你了解宇宙人生事實真相,包括過去未來,此界他方,你明白了,搞清楚了,這是得寶。

◇貧者既得珍寶,則命根所繫。自當全力護持,不可更失
◈得受經戒,善自奉持,如護頭目
◇此勸行人得受經戒,應善自奉持,如護頭目。如有缺犯,應速懺悔,誓不更作
◇得受經戒:經給你講道理,幫助你覺悟;戒教你守法,幫助你修行
◇讀經,依照經典教訓去修行,把自己錯誤完全糾正過來
◇修行:修正錯誤的行為
◇殺、盜、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瞋、痴:改正過來是十善
◇十善統攝一切行法,也就是修行具體的方法
◇經教幫助我們明瞭一切法的真相
◇如護頭目:你真的認識清楚,你會保護它
◇經典怎麼保護?明瞭佛所說意,依教奉行,要做到
◇如有缺犯,應速懺悔,誓不更作

  「貧者既得珍寶,則命根所繫。自當全力護持,不可更失」。得到怕丟掉,要好好的把它藏起來,怕丟掉,這是世間人。「此勸行人得受經戒」,受,真正接受了,依教奉行,佛的經給你講理,講道理,佛的戒教你守法,一個是覺悟,經是幫助你覺悟,戒是幫助你修行,斷惡修善是戒。下面是比喻,「如護頭目。如有缺犯,應速懺悔,誓不更作」。這是真正得到了,自自然然,絲毫勉強都沒有,那就是讀經,依照經典教訓去修行,把自己錯誤完全糾正過來修行記住,修正錯誤的行為殺、盜、淫是身錯誤的行為;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是言語錯誤的行為;貪、瞋、痴是起心動念的錯誤行為,都把它改正過來,改正過來是什麼?十善十善統攝一切行法,也就是修行具體的方法經教是幫助我們,明瞭世出世間一切法相,一切法的真相。對這樁事情應「善自奉持」,這句話重要。能夠善自奉持,「如護頭目」,你真的認識清楚了,你會保護它經典,怎麼保護它明瞭佛所說的意思,依教奉行,要把它做到。所以下面舉的比喻,「如護頭目」,急難當中頭一個你會保護頭、保護眼睛,這兩個擺在第一優先,「如有缺犯,應速懺悔,誓不更作」。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四三七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437




本品名「如貧得寶」。

故知「奉持經戒,如貧得寶」,
本品之核心,
世尊慈心至極之垂示也。


貧者得珍寶,則諸苦頓息,從此歡樂無憂。
此乃以寶喻經戒之妙用也。

再者,
貧者既得珍寶,則命根所繫。
自當全力護持,不可更失。

此勸行人得受經戒,應善自奉持,如護頭目。
如有缺犯,應速懺悔,誓不更作。

◎ 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2024年9月2日 星期一

學佛很用功;不能成就:沒真幹,沒能翻轉五惡而成五善|造業,意業最深:不在這上用功夫,惡習氣改不掉,念佛也不行|斷惡修善:從動念頭上;不是從行為上|能於其中一心制意:八個字真做到,真修行|淨空老法師

 


學佛很用功;不能成就:沒真幹,沒能翻轉五惡而成五善|造業,意業最深:不在這上用功夫,惡習氣改不掉,念佛也不行|斷惡修善:從動念頭上;不是從行為上|能於其中一心制意:八個字真做到,真修行|淨空老法師


◈自於其中一心制意:真修行

  【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譬如大火。焚燒人身。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

◇制意:你把念頭管好
◇不善的念頭馬上斷掉;善的念頭可以放在心上
◇不善的念頭,再短的時間都不可以:這叫修行
◇一切法從心想生
◇念頭純淨純善,現出來的境界就是極樂世界
◇對一切人要尊敬,一切人本來是佛,當作佛來看待,把恭敬心喚出來

  這句話重要。『制』是控制,我們講你把它管好,把什麼管好?把念頭管好,這個『意』就是念頭。不善的念頭馬上斷掉,善的念頭可以放在心上不善的念頭不能放在心上,再短的時間,一分一秒都不可以。這就叫修行。把念頭管好,為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如果念頭純淨純善,你的心、你的念頭現出來的境界就是極樂世界對一切人要尊敬,為什麼?一切人本來是佛,把他們當作佛來看待沒看錯,把恭敬心喚出來

(中略)

◇能於其中一心制意:這八個字,你要真能做到,真修行
◇斷惡修善:從動念頭上;不是從行為上,行為太遲了
◇起心動念,自己覺悟了這錯的,立刻停止

  所以這一句經文,『能於其中一心制意』,就這八個字,你要真能做到,真修行,這不是假的。斷惡修善從哪裡起?從動念頭上起,不是從行為上,行為太遲了,來不及了。起心動念,自己覺悟了這錯的,立刻停止。我們把這個文念完:

  【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誠。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可得長壽。泥洹之道。是為五大善也。】

◈翻轉五惡,而成五善
◇末勸翻轉五惡,而成五善
◇學佛很用功;但是不能成就:沒有真幹,沒能把五惡轉過來,轉過來就是五善

  念老的註解告訴我們,最後這一段,「末勸翻轉五惡,而成五善」,反過來就是五善。這幾句話比什麼都重要。我們看看今天學佛,很用功,但是不能成就,什麼原因?沒有真幹,沒有能把五惡轉過來,轉過來就是五善

◈專一其心,制止意業之三惡
◇譬如大火,焚燒人身,此喻五燒也
◇若人能於五痛五燒之中,專一其心,制止意業之三惡。端正身心,言行如一,誠實不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能得福,度脫生死
◇關鍵我們現在要認識,自己現前所處的是什麼環境: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
◇為什麼要飲酒?煩惱太多,以酒澆愁麻醉一下,暫時擺脫掉
◇殊不知惡習脫不了,罪上再加罪,麻煩可大了
◇在煩惱習氣發作時,能夠專心,回過頭來制止貪瞋痴
◇貪瞋痴所感的是地獄
◇造業,意業最深:修行人不在這上用功夫,惡習氣改不掉,念佛也不行

  我們看念老後面的註解。『譬如大火,焚燒人身』,這是比喻五燒,五燒是現前受的。「若人能於五痛五燒之中,專一其心,制止意業之三惡。端正身心,言行如一,誠實不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能得福,度脫生死。」你看念老這幾句話勸告我們多麼重要,關鍵就是我們現在要認識,自己現前所處的環境是什麼環境,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飲酒可以說是糊塗、迷惑。為什麼要飲酒?大概就是煩惱太多,所謂以酒澆愁,讓麻醉一下,暫時把它擺脫掉殊不知惡習脫不了,罪上再加罪,麻煩可大了。所以,人能夠在煩惱習氣發作的時候,能夠專心,回過頭來制止貪瞋痴,這叫意業三惡。不應該有貪、有瞋恚、有愚痴,貪瞋痴所感的是地獄造業,意業最深,修行人不在這上用功夫,我們的惡習氣改不掉,念佛也不行

◈把佛號念到句句連續沒有中斷
◇修行裡頭,方法最容易,人人都能修的,就是把佛號念到句句連續而沒有中斷
◇賢公,阿彌陀佛一句接著一句:睡覺的時候,念佛停止;一醒過來,佛號就接上
◇一生沒念過一部經,沒聽過一次講經
◇就是老老實實的,師父教這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就真的一直念下去,從二十歲念起,念到一百一十二歲往生

  真正念佛人,這是講修行裡頭,方法最容易的,人人都能修的,就是把佛號念到句句連續而沒有中斷。像海賢老和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句接著一句,睡覺的時候,念佛停止,一醒過來,佛號就接上,這就行。老和尚就用這個方法,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一生沒有念過一部經,一生也沒有聽過一次講經,沒接觸過。就是老老實實的,師父教這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他就真的一直念下去,從二十歲念起,念到一百一十二歲往生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四二三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423




【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譬如大火。焚燒人身。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誠。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可得長壽。泥洹之道。是為五大善也。】

末勸翻轉五惡,而成五善。

譬如大火,焚燒人身」,此喻五燒也。
若人能於五痛五燒之中,專一其心,制止意業之三惡。端正身心,言行如一,誠實不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能得福,度脫生死。

◎ 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2024年9月1日 星期日

玄門:究竟成佛的門|無盡玄門濃縮為十玄門|問題是會不會:不會的,哪一法是佛法;會的,哪一法不是佛法|賢公一句阿彌陀佛也能入:入一個玄門就入無盡玄門|淨空老法師

 


玄門:究竟成佛的門|無盡玄門濃縮為十玄門|問題是會不會:不會的,哪一法是佛法;會的,哪一法不是佛法|賢公一句阿彌陀佛也能入:入一個玄門就入無盡玄門|淨空老法師


◈彌陀即是毘盧,極樂何異華藏
◇阿彌陀佛即是毘盧遮那如來,極樂淨土何異華藏世界
◇彌陀淨土跟釋迦淨土是一不是二,生極樂就生華藏
◇生華藏,文殊、普賢菩薩會帶你到極樂去觀光、參學
◈極樂依正,一一圓具無盡玄門
◇極樂依正,舉體是事事無礙不可思議境界,一一圓具無盡玄門
◇無盡玄門濃縮為十玄門,不是玄門只有十個
◇玄門:究竟成佛的門
◇哪一法不是佛法,問題是會不會
◇不會的,哪一法是佛法;會的,哪一法不是佛法,門門都是
◇念《華嚴經》、《法華經》能入,念《無量壽經》也能入;賢公一句阿彌陀佛也能入
◇入一個玄門就入無盡玄門,你統統都入了

  今經,這裡交代得很清楚,阿彌陀佛就是毘盧遮那,「極樂淨土何異華藏世界」。華藏世界,釋迦牟尼佛的淨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淨土。阿彌陀佛淨土跟釋迦淨土是一不是二,生極樂就生華藏生華藏有文殊、普賢這兩位大菩薩,他們會帶你到極樂世界去觀光、去參學,這經上都有說的。所以極樂依報、正報,「舉體是事事無礙不可思議境界,一一圓具無盡玄門」,無盡玄門濃縮為十玄門,《華嚴經》上說的。要知道那個十不是數目字,不是玄門只有十個,不是,無盡玄門,無量無邊。玄門是什麼意思?就是究竟成佛的門。我們要問,一一圓具無盡玄門,跟大乘教裡面所說的,宗門常講的哪一法不是佛法,問題是會不會不會的,哪一法是佛法;會的,哪一法不是佛法,門門都是念《華嚴經》能入,念《法華經》也能入,念《無量壽經》也能入,海賢和尚念一句阿彌陀佛也能入入一個玄門就入一切玄門,就是無盡玄門,你統統都入了。這都是真話,這是真理,這是事實真相。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六八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68




今經
阿彌陀佛即是毘盧遮那如來,
極樂淨土何異華藏世界。


極樂依正
舉體是事事無礙不可思議境界,
一一圓具無盡玄門,

故曰「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
◎發大誓願第六



2024年8月31日 星期六

貪瞋痴慢疑、溫良恭儉讓|我今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沒有跟十個字相應?|這是真修行,比每天坐在佛像面前誦經拜佛功德還要殊勝|學聖學賢,首先要把貪瞋痴慢疑放下|淨空老法師

 


貪瞋痴慢疑、溫良恭儉讓|我今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沒有跟十個字相應?|這是真修行,比每天坐在佛像面前誦經拜佛功德還要殊勝|學聖學賢,首先要把貪瞋痴慢疑放下|淨空老法師


◈有機會遇到了,為什麼不肯幹?
◇念道之者,自然往生,名念自然也
◇何不二字,激勸之辭,即通二義
◇你有機會遇到了,為什麼不肯幹?
◈稱名念佛,是名善本
◇善有二種:一、稱名念佛,是名善本
◇搞漢學院不是善本;是善行
◇我們有義務要幫助苦難眾生,幫助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不能在這個時候斷絕
◇我們自己沒有這個能力;我們有這個認知:我要培養小孩、從兒童抓起,這叫扎根教育
◈發心的不少;被財色名利淘汰也不少
◇二、三十歲進來的,半路出家,習氣很重:財色名利這四個關口你能不能突破?不能突破,你就被淘汰掉了
◇發心的人不少;被財色名利淘汰掉的人也不少
◇古書講得很好,勸人頭頭是道;但是自己這四個關口沒過去,最後都被淘汰掉:淘到三途惡道去了

  念道之者,解釋「念道」這兩個字。《淨影疏》說,「念道之者」,念道這個人,「自然往生,名念自然也」。「又《會疏》曰:何不二字,激勸之辭」。為什麼不肯,這兩個字就這個意思,你有機會遇到了,為什麼不肯幹?這是勸勉我們到極處。「即通二義」,這兩個意思就是下面說的,「善有二種:一、稱名念佛,是名善本」。這句要緊,千千萬萬要記住。我們行善,今天搞漢學院是行善,在我們自己這一生當中,這不是善本,這是善行,我們有義務要幫助苦難眾生,要幫助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不能在這個時候斷絕我們自己沒有這個能力,我們有這個認知。我要培養小孩,要從兒童抓起,這叫扎根教育二、三十歲進來的,都是半路出家,半路出家的人習氣很重,財色名利這四個關口,這四大障礙你能不能突破?你要不能突破,你就被淘汰掉了。發心的人不少,被這個東西淘汰掉的人也不少,這我都看過,都看到,我很痛心,看到很可惜。的確不錯,古書念得很好,講得很好,勸人頭頭是道,但是自己這四個關口沒過去,最後都被淘汰掉了。淘到哪裡去了?淘到三途惡道去了,這多可怕!

◈貪瞋痴慢疑、溫良恭儉讓
◇學聖學賢,首先要把貪瞋痴慢疑放下
◇用真心,才清淨;外面表現,努力學孔子:溫良恭儉讓
◇你能把這五個字用上,人人都歡喜你、都願意跟你在一起
◇真正的好人:為人溫和,心、言、行要溫和;要善良;要恭敬;對自己要節儉,對別人要大方,要能行財、法、無畏布施;要禮讓,有比我更能幹的人,願意把位子讓給他
◇我要做的他代我做了,我要感恩他,幫助他完成它

  所以佛教給我們學聖學賢,首先要把貪瞋痴慢疑這五個字放下。我勸同學,我們用真心,才清淨,外面表現的,努力學孔子,溫良恭儉讓,處事待人接物,你能把這五個字用上,人人都歡喜你,人人都願意跟你在一起工作,都讚歎你、都佩服你。真正的好人,為人溫和,心要溫和、言要溫和、行要溫和要善良、要恭敬、要節儉,對自己要節儉,對別人要大方要能行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最後要懂得讓,要禮讓,看到有比我更能幹的人,我願意把位子讓給他,這是什麼?大功德。我要做的他代我做了,我要感恩他,我要協助他、幫助他完成它。為什麼?那是我們的願望,他替我做了。

◇貪瞋痴慢疑、溫良恭儉讓:念念不忘,時時刻刻反省
◇我今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沒有跟十個字相應?
◇這是真修行,比每天坐在佛像面前誦經拜佛功德還要殊勝
◇信有極樂、有彌陀,以這個功德迴向往生,肯定往生
◈念念把眾生的苦難放在心上
◇阿彌陀佛就是救苦救難來的,我們跟阿彌陀佛一個心
◇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建好了,學校、老師有了;我們到處招生,鼓勵大家到極樂去
◇這是善本,稱名念佛

  這十個字好記,貪瞋痴慢疑、溫良恭儉讓念念不忘,時時刻刻反省。晚上睡覺之前反省,我今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沒有跟十個字相應?這是真修行,比每天坐在佛像面前誦經拜佛功德還要殊勝。我們以這個功德,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以這個功德迴向往生,你說能不能往生?肯定往生念念把眾生的苦難放在心上,跟阿彌陀佛一樣,阿彌陀佛就是救苦救難來的,我們跟阿彌陀佛一個心。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建好了,學校有了,老師有了,我們到處招生,到處鼓勵大家到極樂世界去,這是善本,稱名念佛

二O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七九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79



2024年8月30日 星期五

真見見到真相;真聽聽到真音|觀音菩薩用的方法:反聞聞自性|他修聞性:聽聲音不起心不動念,就跟音聲的自性相應|真正用功的人向內不向外:外頭沒有|決定是有,不見其形|身內居停,面門出入|淨空老法師

 


真見見到真相;真聽聽到真音|觀音菩薩用的方法:反聞聞自性|他修聞性:聽聲音不起心不動念,就跟音聲的自性相應|真正用功的人向內不向外:外頭沒有|決定是有,不見其形|身內居停,面門出入|淨空老法師



◈決定是有,不從外得
◇「有根本」之有字,至關切要
◇「有」者,如狂人之有本頭。決定是有,不從外得
◈決定是有;不見其形
◇水中鹽味、色裡膠清:決定是有;不見其形
◇心王亦爾,身內居停。面門出入,應物隨情。自在無礙,所作皆成
◇決定是有四字,道破諸佛密藏
◇心王就是真心、自性
◇要不在身內,我們這些就沒有了
◇身就像色相;真心像屏幕:決定在一起,它才能現;如果它不在,你就看不到了
◇它一定在這個身,每一個細胞裡頭都有
◇心王亦爾:不但真心亦爾;妄心也亦爾
◇妄心你感覺得到;真心感覺不到
◇妄心是起心動念
◇你看見色相,生個念頭喜歡它、討厭它:這都是妄心
◈真見見到真相;真聽聽到真音
◇真心見色沒有起心動念
◇不起心不動念,見到真相:真見見到真相;真聽聽到真音
◇觀音菩薩用的方法: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觀音菩薩修聞性:聽聲音不起心不動念,就跟音聲的自性相應
◇真正用功的人向內不向外:外頭沒有;向內才能成就
◇雖然不見其形,它決定在心內

  這個地方有這幾句話,「決定是有,不從外得」。傅大士《心王銘》裡頭有這麼幾句,黃念老都把它引用在此地,「《心王銘》曰:水中鹽味,色裡膠清」,色裡是顏料,染衣服的染料,裡面的膠清,「決定是有,不見其形」。這兩樣東西都是平常生活不能避免的,染色沒有膠清染不上,有膠清就能染上;水中鹽味,這更平常,我們早晨起來喝一杯鹽水,有鹽味,鹽沒看到。這都是平常生活當中,說決定是有,不見其形。這先舉比喻,然後再告訴我們,「心王亦爾,身內居停。面門出入,應物隨情。自在無礙,所作皆成」。「其中決定是有四字,道破諸佛密藏」。這一句話重要,拿我們現在來說,心王,心王就是真心,真心是自性,在不在我們身內?要不在身內,我們這些就沒有了。心現,心生,我們這個身體是心現心生,它在哪裡?就像我們看電視,我們的身就像色相,我們的心就像屏幕真心像屏幕一樣,決定在一起,它才現形,它能現;如果它不在,你就看不到了。所以它一定在這個身,每一個細胞裡頭都有心王亦爾,不但真心亦爾,妄心也亦爾妄心是什麼?是你能感覺得到,真心感覺不到從來沒有感覺到真心,妄心是起心動念,這個你能感覺到。你看得見這個色相,生了個念頭喜歡它,或者生了個念頭討厭它,這都是妄心真心見色沒有起心動念。記住,不起心不動念,見到的是真的,見到真相真見見到真相,真聽聽到真音,這是觀世音菩薩用的方法,「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觀音菩薩修什麼法門成就的、成佛的?他修聞性,我聽聲音不起心不動念,就跟音聲的自性相應。色性是眼見的;聲性是耳聞的;香性是鼻嗅到的;味性,酸甜苦辣鹹,味性,舌頭嘗到的。真正用功的人向內不向外,外頭沒有,向內才能成就。所以這外面雖然不見其形,它決定在心內

◈身內居停,面門出入
◇面門就是眼耳鼻舌身
◈應物隨情,自在無礙,所作皆成
◇應物隨情: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自在無礙,所作皆成:這兩句得有功夫的人才行
◇沒功夫,見色聞聲不一定自在:喜歡就自在;不喜歡就討厭
◇不但現前;還會延續好幾天,這幻相念念不忘:老想著這個人怎麼這麼討厭;不能夠見完之後就放下
◇放在心上:生煩惱;不生智慧,生的是貪瞋痴慢疑
◈決定是有四字,道破諸佛密藏
◇「決定是有」四字,道破諸佛密藏
◇諸佛的密藏就是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裡什麼都有,什麼都不缺
◇不但地球上的,太空裡的東西它也不缺;人間天上、諸佛剎土也不缺
◇它要有缺,極樂眾生就不能到諸佛剎土
◇阿彌陀佛加持,神通道力跟阿彌陀佛幾乎平等
◇阿彌陀佛現無量無邊身,到十方世界接引眾生往生極樂
◇往生的人也能現無量無邊身,到十方世界去拜佛、聽經:無量無邊的佛法,一時圓滿
◇一個身跟一尊佛學一個法門;無量身跟無量諸佛各學一個法門:佛法就學圓滿了
◇人之心王決定是有。如水中之鹽味,其味確有;但此味之形狀則不可得

  「面門出入」面門就是眼耳鼻舌身,在眼叫見,看見、沒看見,出入,在耳是聽,「應物隨情」,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自在無礙,所作皆成」,這兩句得修行人才行,得有功夫的人才行,沒功夫不行。沒功夫,見色聞聲不一定自在,喜歡就自在,不喜歡就討厭不但現前有這個不同的境界,有正反兩面,還會延續到好幾天,這個幻相他念念不忘,老想著這個人怎麼這麼討厭,他不能夠見完之後他就放下,他放在心上,生煩惱,不生智慧,生的是貪瞋痴慢疑,這就錯了。佛法裡面諸佛的密藏,這決定是有,說破了,諸佛的密藏就是自性。如果你要說自性指什麼東西,可以說,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所說的五句話當中第三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裡有什麼?什麼都有,什麼都不缺不但這地球上的東西它不缺,太空裡面的東西它也不缺,人間天上都不缺,諸佛剎土也不缺它要有缺,極樂世界的眾生就不能到諸佛剎土。他有阿彌陀佛加持,神通道力跟阿彌陀佛幾乎平等阿彌陀佛現無量無邊身,到十方世界接引眾生往生極樂。每一個往生的人,同樣也能現無量無邊身,到十方世界去拜佛、去聽經,真管用!可以把無量無邊的佛法,在一時圓滿了。為什麼?一個身跟一尊佛去學一個法門,十個身跟十尊佛學十個法門,他無量身跟無量諸佛各學一個法門,把佛法就學完、學圓滿了,不可思議!這個決定是有,不是假的。我們把念老這個註解念一遍,「蓋謂人之心王決定是有,如水中之鹽味,其味確有,但此味之形狀則不可得」,你不知道。譬如鹽味,鹽味是鹹的,舌頭清清楚楚,但是這個味的形狀像什麼樣子?沒有,則不可得。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三八七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87




有根本」之字,至關切要。

」者,如狂人之有本頭。決定是有,不從外得。

傅大士《心王銘》曰:「
水中鹽味,色裏膠清,決定是有,不見其形。
心王亦爾,身內居停。面門出入,應物隨情。自在無礙,所作皆成。」

其中「決定是有」四字,道破諸佛密藏。

蓋謂
人之心王,決定是有,
如水中之鹽味,其味確有,但此味之形狀,則不可得。
◎ 壽樂無極第三十二





2024年8月29日 星期四

念道之自然|沒有我的意思:才是真正的善|看得清楚明白;沒執著分別:自然的|彌陀本願,是名他力大道。不藉自力修善,一超直入,故名自然|人人都能向著自然,哪有不成功的道理?|淨空老法師

 


念道之自然|沒有我的意思:才是真正的善|看得清楚明白;沒執著分別:自然的|彌陀本願,是名他力大道。不藉自力修善,一超直入,故名自然|人人都能向著自然,哪有不成功的道理?|淨空老法師


  【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

◈念道之自然
◇道是自然的:懂不懂自然的意思?
◇看得清楚明白;沒執著分別:自然的
◇看到真正的自然,沒有起心動念:佛境界
◇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孟老莊;所有宗教的創始人,都是「念道之自然」:他們的生活,完全跟道相應
◇道就是自然
◈沒有我的意思:才是真正的善
◇自然而然,沒有加我一點意思在裡頭,這叫自然;加我一點意思在裡頭,就不自然

  這是勸勉我們。在這裡出現了個「自然」,道是自然的,懂不懂自然的意思?我們看電視,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執著,沒有分別,自然的;如果看到真正的自然,沒有起心動念,這是什麼境界?佛的境界,至少法身菩薩的境界,是古聖先賢的境界。我相信,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孟老莊,再看遠一點,全世界所有宗教的創始人,都是『念道之自然』。他們表演出來的他們的生活,細心觀察,他們處事待人接物,完全跟道相應。道是什麼?道就是自然自然而然,沒有加我一點意思在裡頭,這叫自然;加我一點意思在裡頭,就不自然

◇沒有我的意思,這才是真正的善,至善
◇有心去行善,是造善業,果報是三善道;有心去造惡,是造惡業,果報是地獄、餓鬼、畜生
◇阿羅漢能不造業了,沒有執著;但是有分別、起心動念:「念道之自然」他是剛剛入門
◇到平等心現前,提升了;到不起心動念,接近圓滿了
◇這個路是大道光明
◈佛聖賢都是念道之自然
◇道這個字包括中國的儒釋道,世界上所有一切大宗教
◇佛如是,堯舜禹湯、宗教創始人亦如是:都是念道之自然
◇身體留在這個世間「力為善」:幫助眾生離一切苦得一切樂

  沒有我的意思,這才是真正的善,至善。你有個心去行善,這是造善業,果報是三善道;有心去造惡是造惡業,惡業的果報是地獄、餓鬼、畜生阿羅漢能不造業了,阿羅漢沒有執著,但是他有分別,他有起心動念。「念道之自然」他是剛剛入門到平等心現前,他提升了,到不起心、不動念,他就接近圓滿了這個路是大道光明。這個裡頭,這個字包括中國的儒釋道,包括世界上所有一切大宗教,都包括在其中。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佛如是,堯舜禹湯亦如是,文武周公亦如是,世界上著名的這些宗教家、最初創始人亦如是,都是念道之自然。這個身體留在這個世間,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就是『力為善』。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就是力為善的標準。我怎麼做?幫助眾生離一切苦得一切樂

(中略)

◈有機會遇到了,為什麼不肯幹?
◇念道之者,自然往生,名念自然也
◇何不二字,激勸之辭,即通二義
◇你有機會遇到了,為什麼不肯幹?
◈稱名念佛,是名善本
◇善有二種:一、稱名念佛,是名善本
◇搞漢學院不是善本;是善行
◇我們有義務要幫助苦難眾生,幫助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不能在這個時候斷絕

  念道之者,解釋「念道」這兩個字。《淨影疏》說,「念道之者」,念道這個人,「自然往生,名念自然也」。「又《會疏》曰:何不二字,激勸之辭」。為什麼不肯,這兩個字就這個意思,你有機會遇到了,為什麼不肯幹?這是勸勉我們到極處。「即通二義」,這兩個意思就是下面說的,「善有二種:一、稱名念佛,是名善本」。這句要緊,千千萬萬要記住。我們行善,今天搞漢學院是行善,在我們自己這一生當中,這不是善本,這是善行,我們有義務要幫助苦難眾生,要幫助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不能在這個時候斷絕,我們自己沒有這個能力,我們有這個認知。

(中略)

◈廣行諸善,回向得生
◇二、廣行諸善,回向得生
◇凡是正法,不是負面的,遇到了都要做
◇行世間善法;把往生耽誤了:那很麻煩,還要搞六道輪迴
◇六道輪迴裡頭不說別的,冤冤相報何時了?
◇障緣就是冤親債主來的:他來障礙你、誘惑你、破壞你
◈經不能不講:每天兩個小時提醒
◇所以經不能不講:勸導大家
◇每天講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提醒不能少
◇一星期、一個月不講經,造作惡念惡言惡行,自己都不知道

  第二,「廣行諸善,回向得生」。凡是正法,凡是傳統文化,不是負面的我們都要做,隨時隨地遇到了都要做。如果只是行世間善法,把往生這個事情耽誤了,那很麻煩,還要搞六道輪迴六道輪迴裡頭不說別的,冤冤相報何時了障緣從哪來的?就是冤親債主上來的他來障礙你、他來誘惑你、他來破壞你,難,太難了!所以經不能不講。講什麼?勸導大家每二十四小時講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提醒不能少一個星期不講經,一個月不講經,造作那些惡念惡言惡行,自己都不知道,非常可怕!

◈彌陀本願,他力大道
◇念通二種:念謂能念,道謂所念
◇道亦有二:一、彌陀本願,是名他力大道。不藉自力修善,一超直入,故名自然
◇四十八願是他力大道:不藉自力修善,一超直入
◇我們應該斷一切惡、行一切善,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往生極樂
◇我只要往生極樂就行了;世間榮華富貴,誰要就給誰
◇真正做到這一生,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來斷惡修善、教化眾生
◇我們的榜樣是諸佛菩薩、各教聖賢、孔孟老莊

  所以下面講「道」,道是所念的,也有二:一個,「彌陀本願」,那最直接的就是第六品四十八願,其他的記不住,四十八願要記住,這他力大道,不藉自力修善,一超直入,故名自然」。我們應該怎樣?斷一切惡,行一切善,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往生極樂世界。我不希望這個世間的榮華富貴、名聞利養,我不要這些東西,我只要往生極樂世界就行了,世間這些榮華富貴,誰要就給誰,歡歡喜喜給他,真正做到這一生,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來斷惡修善,來教化眾生我們的榜樣是諸佛菩薩,我們的榜樣,是各個宗教的聖賢,我們的榜樣是孔孟老莊,就夠了,就圓滿了。

◈無為自然,性不造作
◇二、三乘所證道,無為自然,性不造作,故亦名自然
◇性是自然的:沒有起心動念,就叫自然;起心動念就不自然;分別更不自然;執著就糊塗到所以然了
◇自然好:要真幹,要做榜樣給別人看
◈小團體剛剛發芽,要善心善行保護
◇這個機會,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今天遇到了,要珍惜
◇小團體剛剛發芽,很軟弱,禁不起挫折,要善心善行保護
◇如果不是真正看破放下,很難
◇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幫助你看破
◇看破,就是看到事實真相;然後你就知道,哪些是該放下的,該放下的統統放下

  道還有第二個意思,「三乘所證道,無為自然,性不造作,故亦名自然」。佛法教我們,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性是自然的,為什麼?沒有起心動念,就叫自然。起心動念就不自然了,分別就更不自然,執著那就糊塗到所以然了,那不是自然。自然好,要真幹,要時時刻刻勉勵自己,自己要做榜樣給別人看,帶頭幹,志同道合一起來做,這很難得,這個機會,那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今天遇到了,要珍惜。這個小團體剛剛發芽,像種花草樹木一樣剛剛發芽,要非常珍惜,它很軟弱,禁不起挫折,要善心善行保護。自己如果不是真正看破放下,很難,要真的學看得破,放得下。章嘉大師,我跟他認識頭一天,我問的問題,他解答的就是看破放下。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幫助你看破,所謂看破,就是你看到事實真相,然後你就知道,哪些是該放下的,該放下的統統放下,這就對了。

◈人人都能向著自然,自自然然成就
◇雖互二義,正在初義
◇初義是:彌陀本願,他力大道,不藉自力,一超直入,自然
◇此地後頭總共講了八個自然,這是根本
◇我們將來的成就,都是自自然然的成就,不費一點力氣
◇障礙就是放不下;放下,障礙就沒有了:自自然然通達一切善法、通達無上道
◇小團體,人人都能向著自然,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後面《會疏》的總結好,自然,「雖互二義,正在初義」,雖然有兩個意思,真正的是初義。初義是什麼?是彌陀本願,他力大道,不藉自力,一超直入,自然此地後頭還要講,總共講了八個自然,這是根本。所以我們將來的成就,都是自自然然的成就,不費一點力氣。真的,再次的提出,障礙就是放不下,放下,障礙就沒有了,自自然然通達一切善法,自自然然通達無上道。這個小團體,人人都能向著自然,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二O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七九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79




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

右段雙標彼國聖眾及剎土,勸諭往生。


末二句《淨影疏》曰:「
何不力勵為善求生,名『力為善』。

念道之』者,自然往生,名念『自然』也。」


又《會疏》曰:「
何不』二字,激勸之辭,即通二義。

有二種:
一、稱名念佛,是名善本。
二、廣行諸善,回向得生。

通二種:
念謂能念,
道謂所念。

亦有二:
一、彌陀本願,是名他力大道。不藉自力修善,一超直入,故名自然
二、三乘所證道,無為自然,性不造作,故亦名自然
雖互二義,正在初義。」

◎ 壽樂無極第三十二



2024年8月28日 星期三

極樂世界從哪裡來的?|阿彌陀佛帶頭變現;每一個往生的人在極樂添磚添瓦|向內求就是求一心|你真的是佛:就叫阿彌陀佛|把真心找出來,真心用事就成佛|從容中道,心心不異,任運自持|淨空老法師

 


極樂世界從哪裡來的?|阿彌陀佛帶頭變現;每一個往生的人在極樂添磚添瓦|向內求就是求一心|你真的是佛:就叫阿彌陀佛|把真心找出來,真心用事就成佛|從容中道,心心不異,任運自持|淨空老法師


◈向內求就是求一心
◇自性裡統統自己具足:別向外求;向內求
◇向內求就是求一心
◇一心不亂:一心就是自性本定
◈你真的是佛:就叫阿彌陀佛
◇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現在為什麼不是佛?現在妄念在天天指揮你,叫你造業,變成凡夫
◇會變的是假的;真的從來沒變
◇你還真的是佛:就叫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自己

  自性裡統統自己具足,別向外求,向內求向內求就是求一心。本經修行的宗旨,一心不亂,一心就是自性本定。所以佛說了,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現在為什麼不是佛現在有了妄念,妄念在天天指揮你,叫你造業,變成凡夫了。其實呢?其實你還真的是佛,並沒有變,會變的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從來沒變。是什麼佛?說實實在在的話,就叫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自己

◇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
◇此方即是淨土,極樂即是此方
◇你真正能夠身心清淨,宇宙就清淨,世界就美好
◈把真心找出來,真心用事就成佛
◇佛教教學最終極的目標,回歸自性,就叫成佛
◇把你的真心找出來,你用真心用事就成佛了
◇有生有滅,有染有淨,有善有惡:這都是妄心
◇真心裡頭,沒有善惡染淨、起心動念分別執著
◇怎麼把真心練出來?把這些虛妄、假的東西淘汰掉,放下就是

  這些年來,我們提倡三時繫念法事。《三時繫念》是元朝中峰禪師他編的,我們用了差不多有二十多年,我們其他的法會都沒有,就這麼一樣,專一。法本裡面,禪師有兩句話說得好,要記住,「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你看,這祖師說的,真話,不是假話。「此方即是淨土」,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即是此方。為什麼?你真正能夠身心清淨,宇宙就清淨,世界就美好。所以佛教我們,佛教教學最終極的目標,回歸自性,就叫成佛。成佛就是回歸自性,把你的真心找出來,你用真心用事(處事待人接物)就成佛了。你用妄心,還是有生有滅,有染有淨,有善有惡,這都是妄心真心裡頭沒有,沒有善惡,沒有染淨,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那是真心。怎麼練?把真心練出來,把這些虛妄、假的東西淘汰掉,放下就是

(中略)

◈極樂世界從哪裡來的?
◇是阿彌陀佛自性變現;所有念佛人恭敬、真誠、嚮往的心變現出來的
◇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就全到這來了
◇阿彌陀佛帶頭變現;每一個往生的人在極樂添磚添瓦,把自己修行功德統統迴向到那邊,這麼成就的

  理論、修學的方法,要遵守的原則、效果,統統在這部經上,這部經是最好的說明書。極樂世界從哪裡來的是阿彌陀佛自性裡頭變現出來的,是所有的念佛人那種恭敬心、真誠心、嚮往的心變出來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就全到這來了阿彌陀佛帶頭,首先變現出來,每一個往生的人在極樂世界都是添磚添瓦,把自己修行功德統統迴向到那邊,這麼成就的,無比殊勝莊嚴。

◈這四個字一定要學:恭慎保持
◇恭敬;慎重;保守;執持
◇我當奉持,當即中住
◇恭者,敬也
◇慎者,謹也,誠也,靜也
◈安住中道,是真恭慎
◇一個妄念都沒有,這是真的恭慎
◇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它跟真心相應
◇禪宗看:念頭從哪來的?這一看念頭沒有了
◇叫你把心用在這上面;不要用在別的上:慢慢之後就能得定
◇妄念輕了:就是有進步
◇妄念沒了:就豁然大悟

  所以這四個字我們一定要學,恭,恭敬;慎,慎重,一點都不能隨便;保守;執持。我們看下面這一段,『恭慎保持』,「《漢譯》曰:我當奉持,當即中住」。「恭」是敬,「慎」是謹慎,是誠,也是安靜,靜的這個意思。「《漢譯》當即中住」,即刻就中住,這都是恭慎兩個字的真實義。「安住中道,是真恭慎」。恭敬到極處,心裡一個妄念都沒有,這是真的恭慎。這個意思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為什麼?它跟真心相應。一般人,我們細心觀察,觀察什麼?觀察念頭。念頭生起來,禪宗很多人用這個方法,看念頭,念頭從哪來的?這一看這個念頭沒有了,這個念頭到哪去了?叫你把心用在這上面,不要用在別的上,慢慢之後就能得定妄念輕了,妄念少了,這就是有進步。真正妄念沒有了就開悟,豁然大悟

◈心心不異謂之保
◇前個念頭跟後個念頭是一個念頭,你真的保持住了,這就是定
◇心心決定沒有相同的
◇心心就是念頭,前念滅後念生,它永遠不停,頻率很高

  「保持與保任同一保字」,佛家大乘經典裡面,保任用得最多,這個字的意思也很深。「宗門曰」,禪宗上說,「心心不異謂之保」。念頭,前個念頭跟後個念頭是一個念頭,這叫保,你真的保持住了,這就是定。為什麼?心心沒有相同的,決定沒有相同的。這個念頭極其微細,我們要知道,不知道這個話你不懂。心心就是念頭,前念滅後念生,它永遠不停,它停不住,而且速度非常的快,就是頻率很高。我們從釋迦牟尼佛跟彌勒菩薩對話,我們就明白了。

(中略)

◈從容中道,心心不異,任運自持
◇持者,行持也,又執也(執持),即《漢譯》之奉持也
◇恭慎保持者,乃自然敬肅,從容中道,心心不異,任運自持也
◇從容中道,心心不異:這個難
◇我們是心心不一樣
◇不異就是心心相同,念念都是阿彌陀佛
◇前一念是阿彌陀佛,後一念接著阿彌陀佛,沒有雜念,沒有妄想
◇任運就是自然:自自然然不越軌,自自然然念念相續

  底下,我們看念老給我們做了個總結,「持者,行持也,又執也(執持),即《漢譯》之奉持也。故知恭慎保持者,乃自然敬肅,從容中道,心心不異,任運自持。」念老這個註解解釋得清楚,解釋得好,恭慎什麼意思,持,行持,執持,恭慎保持就是自然敬肅,沒有絲毫做作,已經養成習慣了。從容中道,心心不異,這個難我們是心心不一樣不異就是心心相同,就是念念都是阿彌陀佛前一念是阿彌陀佛,後一念接著阿彌陀佛,沒有雜念,沒有妄想,這才叫心心不異。任運自持,任運就是自然的意思,自自然然不越軌,自自然然念念相續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六三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63




「恭慎保持」。

《漢譯》曰:「我當奉持,當即中住。」

「恭」者,敬也。
「慎」者,謹也,誠也,靜也。

《漢譯》「當即中住」,即「恭慎」兩字之實義。
安住中道,是真恭慎。


「保持」與「保任」同一保字,

宗門曰:「心心不異謂之保。」

「持」者,行持也,又執也,即《漢譯》之「奉持」也。


故知恭慎保持者,
自然敬肅,從容中道,
心心不異,任運自持也。

◎ 至心精進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