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6日 星期一

心怎麼清淨?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清淨了|生活當中要練,學不執著分別|這是娑婆,不是極樂:完全看事|執著分別,不從自身;從對方:該執著時執著;不該執著時不執著,通權達變|淨空老法師

 


心怎麼清淨?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清淨了|生活當中要練,學不執著分別|這是娑婆,不是極樂:完全看事|執著分別,不從自身;從對方:該執著時執著;不該執著時不執著,通權達變|淨空老法師


◈亦無取舍分別

  【亦無取舍分別。】

◇極樂世界有沒有取捨?沒有
◈境無分別;正由離取捨分別之智心
◇次明無分別之心念
◇上顯境無分別。而此妙境,正由於離「取捨分別」之智心也
◇前面是所分別;這講能分別,能分別的是心
◇到極樂一段時間之後,自自然然取捨分別不但念頭,習氣也沒有了,心生智慧;不生煩惱
◇最極微細的煩惱是:起心動念

  極樂世界有沒有取捨?沒有。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次明無分別之心念。上顯境無分別。而此妙境,正由於離取捨分別之智心。心淨則土淨,心離分別,則境亦無分別」。前面是所分別,這個地方講能分別,能分別的是心到極樂世界一段時間之後,這個時間不長,自自然然的取捨分別念頭沒有了。不但念頭沒有了,習氣也沒有了,心生智慧,不生煩惱最極微細的煩惱是什麼?起心動念,這個非常微細。起心動念也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那個起心動念,非常微細。這個沒有了。

◇離取捨分別之智心:取捨分別,極樂離開了、沒有了
◈心淨則土淨:境隨心轉
◇心淨則土淨。心離分別,則境亦無分別矣
◇境隨心轉:極樂世界為什麼那麼清淨?人心清淨
◇怎麼清淨?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清淨了
◇日常生活當中要練:學不執著、不分別
◈執著分別:不從自身;從對方
◇這是娑婆,不是極樂:完全看事
◇執著不執著,分別不分別,不從自身;從對方:該執著時執著;不該執著時不執著,通權達變

  所以取捨分別的心,這個念老告訴我們,取捨分別之智心也,是講極樂世界離開了,沒有了心淨土就淨,為什麼?境隨心轉,這句話非常非常重要。極樂世界為什麼那麼清淨?人心清淨怎麼清淨?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就清淨了。我們現在,在日常生活當中要練,學了之後要落實。學什麼?學不執著,學不分別。但是這個是娑婆世界,這不是極樂世界,怎麼說?方便執著的時候執著,不方便的時候就不執著,完全看事。這是什麼原因?這是給眾生做榜樣,給念佛眾生做榜樣,給不念佛的眾生也做榜樣。執著不執著,分別不分別,不從自身,自身沒有,別人,對方。我們要教對方,該執著的時候執著,不該執著的時候不執著,通權達變,權巧方便,一定要知道,運用得非常巧妙,這就對了。

◈離染污,心清淨;離分別,心得定
◇心離分別;境就沒有分別了
◇境沒有分別;世界上動亂就沒有了
◇佛陀教育重要!離一切影響染污,心清淨;離一切分別,心得定,平等了:心平等,境界平等;心清淨,境界清淨
◇清淨、平等是用心去證得
◇極樂世界如是;這個世界修清淨、平等,能得到
◇賢公得到了:沒有執著,什麼都是清淨的;沒有分別,什麼都是平等的;這兩種證得,後頭覺,肯定連帶也證得
◇清淨心生小智慧;平等心生大智慧;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不平等:染污意、分別識造成的
◇性是平等的;性所現萬物沒有一樣不平等
◇不平等,是你染污的意、分別的識所造成的
◇修行,在生活當中修.那叫真修,那是菩薩:把佛教我們的,在生活上全做到了,快樂無比

  只要心離分別,境界就轉了,境就沒有分別了境沒有分別,這個世界上動亂就沒有了佛陀教育重要!離一切影響,離一切染污,心清淨;離一切分別,心得定,平等了。這一平等,外頭境界平等,心清淨,境界清淨清淨、平等是用心去證得極樂世界如是,我們這個世界,我們修清淨、平等,能不能得到?能。誰得到了?海賢老和尚得到了,我們有分別,他沒有分別,我們有執著,他沒有執著。他沒有執著,什麼在他眼前,心目當中都是清淨的;他沒有分別,那什麼都是平等的這兩種證得,後頭一種肯定連帶也證得,那就是什麼?,不迷了,就智慧現前。清淨心生小智慧,平等心生大智慧,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性是平等的,性所現的萬物也是平等的,沒有一樣不平等不平等是你的染污的意、分別的識所造成的修行,在生活當中修,在工作裡頭修,在處事待人接物裡面修,那叫真修。那是菩薩,把佛教我們的,在生活上全做到了,快樂無比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九三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93




辛二、心平等

【亦無取舍分別。】


次明無分別之心念。

上顯境無分別。
而此妙境,正由於離「取捨分別」之智心也。

心淨則土淨。
心離分別,則境亦無分別矣。

◎ 決證極果第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