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3日 星期四

不發心拔一切眾生離生死苦,你就違背菩提|怎麼拔?方法是教育|教育:從自己做起|必須自己種種苦難都能遠離,做出榜樣:真快樂|歡喜,從菩提來的|世間的相真正通達明瞭,不再受染著|淨空老法師

 


不發心拔一切眾生離生死苦,你就違背菩提|怎麼拔?方法是教育|教育:從自己做起|必須自己種種苦難都能遠離,做出榜樣:真快樂|歡喜,從菩提來的|世間的相真正通達明瞭,不再受染著|淨空老法師


◈三種隨順菩提門法
❖安清淨心
◇為拔一切眾生苦故。菩提安穩一切眾生清淨處,若不作心拔一切眾生離生死苦,即便違菩提。是故拔一切眾生苦,是順菩提門
◇前面是在修行學習的階段,自己還沒成就
◇自己有成就,具足戒定慧,住在深山不能幫助眾生
◇六道眾生都苦:富貴人有富貴人的苦處;貧窮人有貧窮人的苦處
◇戒定慧成就之後,一定要發心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菩薩一定要幫助一切眾生清淨處
◇幫助眾生清淨處要戒定、要智慧

  「二者,安清淨心為拔一切眾生苦故。菩提安穩一切眾生清淨處,若不作心拔一切眾生離生死苦,即便違菩提。是故拔一切眾生苦,是順菩提門。」前面第一是在修行的階段、學習的階段,自己還沒有成就。等到自己有成就,具足戒定慧三學,這個時候怎麼樣?這時候不能住在深山,住在深山不能幫助眾生。苦難的眾生多,六道眾生都苦,富貴人有富貴人的苦處,貧窮人有貧窮人的苦處,沒有不苦的。戒定慧成就之後,一定要發心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是教導我們,菩薩一定要幫助一切眾生清淨處幫助眾生清淨處要戒定、要智慧,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拔一切眾生苦,是順菩提門
◇苦裡面最重要的:生死苦、六道輪迴苦
◇佛法有無量法門,能幫助你這一生、來生、生生世世離苦得樂:由你選擇
◇不發心拔一切眾生離生死苦,你就違背菩提
◇怎麼拔?方法是教育
◇教育:從自己做起
◇必須自己種種苦難都能遠離,做出榜樣:真快樂
◇無論生活在逆境順境、善緣惡緣,都生歡喜心
◈歡喜,從菩提來的
◇覺悟了,有智慧,世間的相真正通達明瞭,不再受染著
◇不著相,你就離苦得樂了
◇與世間榮華富貴不相干
◇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做出榜樣

  苦裡面最重要的是生死苦,就是六道輪迴苦。怎樣拔眾生六道輪迴苦?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有無量法門,有能幫助你拔這一生,有方法能幫助你拔來生,也有方法幫助你從今而後生生世世離苦得樂,由你選擇,你喜歡選擇哪一種,你就可以用哪一種,都能滿眾生的願,這叫菩提。所以,《安樂集》裡面說得很好,若不作心,就是你不發這個心,作心就是發心,現在講發心,不發心拔一切眾生離生死苦,你就違背菩提。是故拔一切眾生苦,是順菩提門怎麼拔?手段、方法是教育教育從哪裡做起?從自己做起必須自己種種苦難你都能夠遠離,做出榜樣給大家看,真快樂,不是假的,一天到晚歡歡喜喜,無論生活在逆境順境、善緣惡緣,都生歡喜心歡喜從哪裡來的?從菩提來的。什麼是菩提?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是覺悟、是明瞭、是智慧。你覺悟了,你明白了,你有智慧,你在這個世間,把這個世間的相真正能通達明瞭,不再受染著,沒有染污,你不著相,你就離苦得樂了與世間榮華富貴不相干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做出榜樣

◇孔子沒做過大官、並不富有,富貴與他沒分
◇春秋時代真正一生過得幸福快樂美滿,沒人能超過孔子
◇幸福、喜樂,與富貴沒關係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教也是學,學也是教
◇把別人教會了,讓別人從迷惑轉變成覺悟,快樂!
◇把古聖先賢的東西繼承了,落實在自己生活,發揚光大,傳給後代千年萬世,還有比這個更快樂、幸運的嗎?
◇顏回在物質方面是最苦的一個,最快樂的是顏回
◇快樂、幸福、健康、長壽,與富貴都不相干

  孔老夫子在他老人家一生當中確實有意去從政,他是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教育家,確實有意思從政,想學周公。可惜在那個時候,春秋時代,許多諸侯國的國君不肯用他,周遊列國十幾年,最後放棄,回家去教學。孔子沒有做過大官,孔子並不富有,換句話說,富貴與他沒有分。但是春秋那個時代,我們講人類,真正一生過得幸福快樂美滿,沒有人能超過孔子。由此可知,幸福、喜樂與富貴沒關係。孔子快樂,而且把這個快樂的根源告訴我們,快樂從哪來的?《論語》頭一句話,學而時習,「學而時習之」,學、習,後面「不亦說乎」,非常快樂。學是什麼?教學,教也是學,學也是教,他一生幹教學去了。教別人,把別人教會了,讓別人從迷惑轉變成覺悟,快樂把古聖先賢的東西自己繼承了,學習就是繼承,落實在自己生活、工作、待人接物,發揚光大,傳給後代千年萬世。諸位想想,天下事還有比這個更快樂的嗎?還有比這個更幸運的嗎?沒有了。孔子有個學生,顏回,夫子常常讚歎他。他在物質生活方面是最苦的一個人,吃飯連飯碗都沒有,用竹子編一個簍當作飯碗;喝水,茶杯沒有,葫蘆瓢是他的茶杯,貧窮到這個程度。可是夫子學生有三千人,三千人當中最快樂的是誰?是顏回。這就說明快樂、幸福,現在包括健康、長壽,與富貴都不相干,這個道理要懂。

◈為什麼學佛?
◇為快樂、為幸福,為求得人生最高的享受
◇為這個學中國傳統文化、大乘佛法

  你為什麼學佛為快樂、為幸福,為求得人生最高的享受為這個求學,學中國傳統文化,學大乘佛法,不是為別的。得到沒有?得到了。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一三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13




二者,安清淨心。為拔一切眾生苦故。

菩提安穩一切眾生清淨處,若不作心,拔一切眾生,離生死苦,即便違菩提。是故拔一切眾生苦,是順菩提門。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