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1日 星期五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還得不到快樂:該放下的沒放下|放下,快樂;比你擁有的更快樂|孔顏之樂:從自性流出來的快樂;與外面境界,五欲、財色名食睡不相干|現在就放下,現在就沒事了|淨空老法師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還得不到快樂:該放下的沒放下|放下,快樂;比你擁有的更快樂孔顏之樂:從自性流出來的快樂;與外面境界,五欲、財色名食睡不相干|現在就放下,現在就沒事了|淨空老法師


◈淨土個個都能去:關鍵在放下
◇現前放得下,往生的機會就具足;現前放不下,那還是個問題
◇什麼時候放下?現在就放下,現在就沒事了
◇為正法久住可以住世間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中國傳統文化是正法
◇它不給你帶來煩惱、膨脹欲望;帶給你一生幸福、快樂
◇為什麼要學聖賢教誨?「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習:篤行、落實
◇不亦悅乎是幸福、快樂,美滿人生
◇孔老夫子、顏回給我們做榜樣
◇一個人得到這個樂就影響全家,家和萬事興
◇最快樂的事情:把下一代人都教好
◇學生個個是聖賢、人人是君子
◇這種樂趣,不入境界的人想不到
◇學聖賢教育,為的是幸福、社會安定
◇大眾看到、接觸到的都是君子之人,沒有小人:社會安穩,國家富強,天下太平

  我們知道有這個情形,了解這些狀況,自己努力發憤,決心求生淨土,能不能去?個個都能去,個個都有把握。關鍵在哪裡?關鍵在放下,你現前能放得下,你往生淨土的機會就具足;現前放不下,那還是個問題,這不能不知道。什麼時候放下?現在就放下,現在就沒事了。決定不為自己,為正法久住可以住世間中國傳統文化是正法,它確確實實能帶給一個人一生幸福美滿。所以它是正法,它不給你帶來煩惱,不給你膨脹欲望,帶給你一生幸福、快樂。《論語》孔子第一句話就說這個,為什麼要學?這學什麼?學聖賢的教誨。為什麼要學聖賢教誨?「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包括博學、審問、慎思、明辨,這都在學裡頭,習就是篤行、落實,你能把你所學的統統落實到生活,日常生活都做到了,快樂!那就是幸福,不亦悅乎是幸福、是快樂,美滿人生。有榜樣,孔老夫子給我們做榜樣,顏回給我們做榜樣。孔老夫子當時在社會沒地位、沒有財富,普通人家,孔子每天那麼快樂,那個快樂從哪裡來的?學而時習之來的。這可愛,真得快樂。這個快樂在家庭裡頭,你在家庭一生一個人得到這個樂就影響全家,家庭和睦,家和萬事興,一家人都快樂。無論你幹哪一個行業,你一定幹得很順利。孔子幹什麼行業?孔子教書。確確實實私人辦學校教學生,孔子是中國第一個人。這個真快樂,家裡生活能過得去就行,我要幹我最快樂的事情。最快樂的事情無過於教下一代,把下一代人都教好,快樂!所以事業順利,學生個個是聖賢,人人是君子,三千弟子,三千位君子。這種樂趣,不入境界的人想不到。這就是為什麼要學,學聖賢教育為的是什麼?快樂,為的是幸福,社會安定。社會上好人多,榜樣多,讓一般大眾看到的都是聖賢君子,接觸到的也都是君子之人,沒有小人,社會安穩,國家富強,天下太平。聖賢教育有這麼大的魅力,你學了,你怎麼會不快樂!

◈學還得不到快樂:該放下的沒放下
◇該放下是名聞利養
◇他雖然學;他沒有習
◇雖然學聖賢教誨,依舊在造業
◇學佛要不能落實佛的教誨,還不是在造業嗎?
◇修五戒十善、六度十願,沒放下名聞利養,那叫善業,來生人天福報,不能往生
◇放下,快樂;比你擁有的更快樂
◇孔顏之樂:從自性流出來的快樂;與外面境界,五欲、財色名食睡不相干
◈從內心裡面求
◇內心裡面流出來的真樂;心外的法都是假的
◇心外無法、法外無心
◇法法都是真心流露;法法的自體就是真心
◇法就是心、心就是法,是一不是二,統一:這個自在

  那些學這個的人還得不到快樂,他裡頭該放下的他沒放下該放下是什麼?名聞利養,這個東西沒放下,所以他學了也不快樂。他雖然學,他沒有習,就缺這個。所以,雖然學聖賢教誨,依舊在造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有善有惡,善感三善道,惡感三惡道,他還在造業。我們學佛亦如是,學佛要不能落實佛的教誨,還不是在造業嗎?你修五戒十善、修六度十願,沒放下名聞利養,那叫善業,來生人天福報,不能往生。你能把這個東西統統放下,放下怎麼?放下快樂,比你擁有的更快樂!這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孔顏之樂是從自性裡面流出來的快樂,與外面境界不相干,外面五欲,財色名食睡不相干,這個要懂。大乘教說得好,從內心裡面求內心裡面流出來的真樂,是真的,心外的法都是假的心外無法,法法都是真心流露法法的自體就是真心、就是本性。所以說法外無心,心外無法,法就是心,心就是法,是一不是二,統一,這個自在,這不是假的。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三一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