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沒有慈悲心、貪圖恭敬供養的心、貪著自身的心:這是六道輪迴心|這三種心,是錯誤的觀念,必須要放下|放下之後,你就能得到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淨空老法師

 


沒有慈悲心、貪圖恭敬供養的心、貪著自身的心:這是六道輪迴心|這三種心,是錯誤的觀念,必須要放下|放下之後,你就能得到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淨空老法師


◈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
◇即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
❖我心貪著自身
◇身見很重,愛惜身體,貪圖利養
◇凡是貪著自身名聞利養,與菩提道就相違背,他沒有辦法學佛
◇即使易行難信之念佛法門,都不能成就
❖無安眾生心
◇沒有慈悲心
◇幫助眾生離苦是悲心;幫助眾生得樂是慈心
◇起心動念就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就是安眾生心
◇沒有這個心,不是佛弟子
❖恭敬供養自身心
◇不是恭敬供養三寶、眾生;而是恭敬供養自己,這就錯了
◇貪圖別人的恭敬、供養:這個念頭不好
◇沒有慈悲心、貪圖恭敬供養的心、貪著自身的心:這是六道輪迴心
◇這三種心,是錯誤的觀念,必須要放下

  「《安樂集》續云:菩薩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即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遠離三種跟菩提相違背的,前面所說的,第一個,「我心貪著自身」,身見很重,愛惜自己的身體,貪圖利養,這個心現在世間人哪個沒有?連小孩都有。從小到老,誰不貪著自身?我們要知道,凡是貪著自身名聞利養,與菩提道就相違背;換句話說,他沒有辦法學佛,無論學哪個法門,即使易行難信之門,念佛法門,都不能成就,我們必須要知道。第二個就是沒有慈悲心,「無安眾生心」。佛門弟子一定要有如同佛菩薩一樣的大慈大悲,時時刻刻念著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幫助眾生離苦是悲心,幫助眾生得樂是慈心,我們有沒有?諸佛菩薩、佛門善友所在之處,起心動念就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就是安眾生心。要沒有這個心,不是佛弟子,縱然在佛門,是假的不是真的。第三個,「恭敬供養自身心」,不是恭敬供養三寶,不是恭敬供養眾生,而是恭敬供養自己,這就錯了。我們反省,學佛幾十年,出家了,居住在佛菩薩的道場,貪圖別人的恭敬,貪圖別人的供養,恭敬是屬於心,供養是屬於身,偏重在物質上,有這個念頭不好。這三樁事情,沒有慈悲心,有貪圖恭敬供養的心,有貪著自身的心,這是六道輪迴心,脫離不了六道輪迴,不能不知道。所以這三種心,這是錯誤的觀念,必須要放下

◈三種隨順菩提門法
◇放下之後,你就能得到三種隨順菩提門法
無染清淨心
◇不為自身求諸樂
◇物質、精神上的享受都不求
◇古時候修行人住在深山人跡不到的地方,沒有干擾:他求的是清淨心
◇這是順菩提門
❖安清淨心
◇為拔一切眾生苦故。菩提安穩一切眾生清淨處,若不作心拔一切眾生離生死苦,即便違菩提。是故拔一切眾生苦,是順菩提門
◇前面是在修行學習的階段,自己還沒成就
◇自己有成就,具足戒定慧,住在深山不能幫助眾生
◇六道眾生都苦:富貴人有富貴人的苦處;貧窮人有貧窮人的苦處
◇戒定慧成就之後,一定要發心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菩薩一定要幫助一切眾生清淨處
◇幫助眾生清淨處要戒定、要智慧

  放下之後,你就能得到三種隨順菩提門法,這個你就得到,這三種跟前面相反的。「一者,無染清淨心」,你得到了。這個心是什麼?「不為自身求諸樂」,物質上的享受、精神上的享受都不求,都遠離。所以古時候修行人,他不住在都市,他住在深山人跡不到的地方,他住那裡,環境清淨,沒有干擾,他求的是什麼?清淨心這是順菩提門。「二者,安清淨心為拔一切眾生苦故。菩提安穩一切眾生清淨處,若不作心拔一切眾生離生死苦,即便違菩提。是故拔一切眾生苦,是順菩提門。」前面第一是在修行的階段、學習的階段,自己還沒有成就。等到自己有成就,具足戒定慧三學,這個時候怎麼樣?這時候不能住在深山,住在深山不能幫助眾生。苦難的眾生多,六道眾生都苦,富貴人有富貴人的苦處,貧窮人有貧窮人的苦處,沒有不苦的。戒定慧成就之後,一定要發心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是教導我們,菩薩一定要幫助一切眾生清淨處幫助眾生清淨處要戒定、要智慧,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一三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13




三種相違之法,即文中:
一,「我心貪著自身」。
二,「無安眾生心」。
三,「恭敬供養自身心」。

此三者必須遠離也。


《安樂集》續云:「

菩薩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即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

何等為三:

一者,無染清淨心,不為自身求諸樂故。

菩提是無染清淨處,若為自身求樂,即違菩提門。是故無染清淨心,是順菩提門。

二者,安清淨心。為拔一切眾生苦故。

菩提安穩一切眾生清淨處,若不作心,拔一切眾生,離生死苦,即便違菩提。是故拔一切眾生苦,是順菩提門。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