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6日 星期五

此一心,即定中之定|一念就是一心|一念:沒有念頭,整個宇宙是這個心變現出來的|一乘即弘願,弘願即佛智,佛智即一念|凡夫之信心,如能與佛智一念相應,則往生事業自然成辦,不須口口聲聲多稱名號:一念就得|淨空老法師

 


此一心,即定中之定|一念就是一心|一念:沒有念頭,整個宇宙是這個心變現出來的|一乘即弘願,弘願即佛智,佛智即一念|凡夫之信心,如能與佛智一念相應,則往生事業自然成辦,不須口口聲聲多稱名號:一念就得|淨空老法師


◈此一心,即定中之定
◇此一心,即定中之定故,即菩薩念佛三昧故,即達摩直指之禪故
◇慧可祖師:我心不安
◇達摩祖師:將心來,老僧與汝安
◇慧可祖師:我覓心了不可得
◇達摩祖師:與汝安心竟
◈全佛即心,全心即佛
◇整個宇宙都是心
◇身也沒離開心外;但專指這一塊不行
◇全宇宙是心,是自己的心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二

  定中之定,「即菩薩念佛三昧故,即達摩直指之禪故」。達摩祖師到中國來傳禪宗,二祖慧可是他的傳人。慧可對他老人家尊敬,這在嵩山少林寺,冬天下雪,慧可在門外,看到達摩祖師在入定,不敢驚動他,站在那等,雪已經到膝蓋了。達摩祖師,這時間很久,睜開眼睛看到他,你這是做什麼?他說來求法。求法,像這樣的心態,你怎麼能得到?說他的真誠不夠。結果那個時候,和尚都帶的有一把戒刀,這個當中有個帶子,掛的帶子,那是拴戒刀的,把戒刀抽出來,把自己的手臂砍斷,拿著手臂送給他。達摩祖師說,你這是幹什麼?表示我不惜身命我也求法。達摩就說了(現在造達摩菩薩的像,就造這個像,達摩手伸出來),將心來,老僧與汝安。他心不安。你把心拿來,拿來我替你安。這個問答,他回頭就發現,他想找心找不到,最後說,「我覓心了不可得」。達摩說,「與汝安心竟」。他就開悟了。我把你心安好了,這開悟了,衣缽就給他,禪宗第二代祖。這就是達摩祖師直指之禪。全佛即心,全心即佛。心在哪裡?整個宇宙都是心。不在身上,身也沒有離開心外,但是專指這一塊不行全宇宙是心,是自己的心。他一下就明白,就是達摩祖師直指人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二

◈一念就是一心
◇本覺靈知之自性,謂為一念
◇一念不是指一個念頭;它沒有念頭:整個宇宙是這個心變現出來的
◇心是能生能現;全宇宙是所生所現:能所是一不是二
◈淨宗之妙在此地
◇一乘即弘願,弘願即佛智,佛智即一念
◇凡夫之信心,如能與佛智一念相應,則往生事業自然成辦,不須口口聲聲多稱名號
◇無量法門裡面最簡單、最扼要、最直捷、最穩當,一念就得:跟禪的頓悟沒兩樣
◇無論什麼樣的根性,統統都可以修
◇根機劣,就是煩惱重的,用信願持名,一般三年夠了

  上面所引證的,一念就是一心。這個一念,「蓋指本覺靈知之自性,謂為一念」。不是講別的,不是指一個念頭,它沒有念頭。整個宇宙是這個心變現出來的,它是能生能現,全宇宙是所生所現。能所是一不是二,能所不二。下面說,「例如日本幸西氏云」,這也是日本的淨宗大德。他說:「一乘即弘願,弘願即佛智,佛智即一念。該氏並立一念之義。謂凡夫之信心,如能與佛智一念相應,則往生事業自然成辦,不須口口聲聲多稱名號。此與《報恩論》相似」。這是說到學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真正在這個裡面找出一條最簡單、最扼要、最直捷、最穩當,一念就得,跟禪的頓悟沒有兩樣淨宗之妙,妙在此地無論什麼樣的根性,沒有不合適的,統統都可以修根機劣的,就是煩惱重的,用信願持名,要用多少時間?一般看來,大概三年的時間夠了

◈關鍵是放得下、看得破
◇看得破:這個世界是假的
◇有生一定有死,生沒帶來;死沒帶走
◇了解一場空,你就不會執著,不計較得失了
◇全都等於零:等於零,歸一心

  關鍵是放得下、看得破看得破是什麼?這個世界是假的,不是真的。六道裡面人道的境界,有生一定有死,誰都不能避免。的時候,有一樣東西帶來;死了之後,有一樣東西帶走,這裡叫你了解什麼?了解一場空。真的一場空之後怎麼?你就不會執著了,不計較得失了,為什麼?全都等於零。好!歸一心,等於零,歸一心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二五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25




《彌陀疏鈔》曰:「
即此一心,全體是佛。

又此一心,
即定中之定故,
即菩薩念佛三昧故,
即達摩直指之禪故。」


上所引證,一念即一心。

此之一念,蓋指本覺靈知之自性,謂為一念。


例如日本幸西氏云:「
一乘即弘願。
弘願即佛智。
佛智即一念。」

該氏並立一念之義。
謂凡夫之信心,如能與佛智一念相應,則往生事業自然成辦,不須口口聲聲多稱名號。

此與《報恩論》相似。論云:
禪宗破參,
讀教解悟,
而專修淨土,而能一念淨信,與佛智相應,一念稱佛,而得往生者也。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