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深信人性本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相信淨宗修學依據: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還要老師三個要求|佛教是心性之學|怎樣開智慧?修定|如何修定?持戒、守規矩:老實聽話真幹|整個宇宙自己造的:自己去受|淨空老法師

 


深信人性本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相信淨宗修學依據: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還要老師三個要求|佛教是心性之學|怎樣開智慧?修定|如何修定?持戒、守規矩:老實聽話真幹|整個宇宙自己造的:自己去受|淨空老法師


◈物理、心理,是一不是二
◇大乘是全世界最高的哲學、科學
◇阿賴耶三細相:現在搞清楚的是物質;念頭、能量究竟是什麼不清楚
◇科學發展四百年,走向一個錯誤的道路,二分法:把宇宙分為物理、心理,錯了
◇物理跟心理分不開,它是一不是二
◇物理是從念頭生的:心理不要了;物理現象沒有根

  我早年學習的時候,老師把大乘佛學介紹給我,老師說這是全世界最高的哲學。現在經過科學家他們的研究得到的結論,我們知道,大乘佛學是最高的科學阿賴耶三細相,現在搞清楚的是一個物質;還有個念頭,念頭怎麼回事情沒搞清楚;能量究竟是什麼也不清楚。物質問題解決了,第二個肯定解決念頭。念頭是什麼?這是心理的,這不是物理的。所以根據這個結論,科學家就宣布,科學發展到今天四百年,走向一個錯誤的道路,搞到現在科學遇到瓶頸。什麼原因?二分法,就是把宇宙之間分為物理、心理,錯了物理跟心理分不開,它是一不是二物是從心生的,從念頭生的,如果心理不要了,這個物理現象沒有根。物從哪裡來?從念頭來的。念頭不是從物理來的,物理是從念頭來的。所以他說心、物是一不是二。

◈一切物質會看、會聽、懂得人意思
◇五蘊是最小的物質現象,它裡頭有精神
◇只要是色,一定有受想行識:色不能獨立;受想行識也不能獨立
◇所有一切物質都會看、會聽、懂得人的意思
◇五蘊皆空,這個空就是真如自性
◇身體是色法;我有感受;我能夠思想;行,這個現象不會間斷,前念滅後念生,相似相續;識,阿賴耶,一念不覺,識的源頭
◈整個宇宙自己造的:自己去受
◇整個宇宙誰造的?自己造的;與別人毫不相關
◇極樂世界、阿鼻地獄都是自己心造、自己去受
◇覺悟就不造了;迷就胡造,胡作妄為。造作裡面有善有惡
◇善道惡道全都是假的;不但十法界、六道是假的;實報土也不是真的:無始無明習氣斷乾淨,它就沒有了
◇常寂光是真的

  這個說得最清楚的,就是佛經講的五蘊。五蘊是什麼?五蘊就是最小的物質現象。但物質現象它裡頭有精神,色是物質,後頭有受想行識。只要是色,它一定有受想行識,色不能獨立;受想行識也不能獨立,它要色它才能顯得出來。所以從這個概念上來講,所有一切物質都會看、都會聽,都懂得人的意思,這是原理。大乘經幾千年都講,五蘊皆空,這個空就是真如自性。五蘊皆空,我們多少年來都把它講錯了,我們誤會了。講五蘊什麼?以為是整個人身,身體是色法;我有感受,這就是受,心理的;我能夠思想,想過去想未來;行,行是這個現象它不會間斷,前念滅,後念生,相似相續,這叫行,它不會中斷;末後一個識那就是阿賴耶,那是一念不覺,這是識的源頭,叫本識。它能變,心能現,識能變。佛經講得清楚,整個宇宙起源說明白、說清楚了,誰造的?自己造的,與別人毫不相關極樂世界、阿鼻地獄都是自己心造的,自己去受。不造呢?不造就不受了。覺悟就不造了;迷就胡造,胡作妄為。造作裡面有善有惡,善感召的三善道,惡感召來的三惡道。其實惡善,善道惡道全都是假的,不但十法界是假的,六道是假的,連實報莊嚴土也不是真的,無始無明習氣斷乾淨,它就沒有了。什麼是真的?常寂光是真的

◈佛教是心性之學;比科學高明多了
◇大乘不屬於宗教,佛教是高等科學
◇科學家用佛教裡的方法叫自己明心見性,佛法會興旺起來:那是真實智慧
◇怎麼樣開智慧?修定
◇如何修定?持戒、守規矩:老實聽話真幹
◇老實聽話真幹:學生必須要具備的
◇要有希聖希賢的大願
◇深信人性本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相信淨宗修學依據: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還要老師三個要求:過去所學我不承認;只能跟他一個人學;文字沒有他許可不能看
◇不應該看的聽的,耳朵塞起來,眼睛蒙蔽了:這是修定
◇三到六個月效果卓著:妄念少,智慧才能現前,你才能看明白、聽得懂;而不是只看皮毛
◇智慧開了你看到深度:話裡有話,文字裡有妙理
◇這是心性之學;比科學高明多了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再過二、三十年,大乘經典不屬於宗教,佛教跟宗教會離開,不是宗教。是什麼高等科學科學家都要來學這個。要是用佛教裡面的方法叫你自己明心見性佛法會興旺起來,那是真實智慧,那不是假的。怎麼樣開智慧?要修定。如何修定?要持戒,要守規矩。這規矩裡面,我覺得老實聽話真幹,學生必須要具備的,要有這個精神,有這個德行。本身要有希聖希賢的大願深信人性本善,大乘教裡頭所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個一定要相信。相信淨宗修學的依據,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還要老師的三個要求,第一個要求,你過去所學的我不承認,第二個要求,只能跟他一個人學,第三個要求,你閱讀文字,沒有他的許可不能看。為什麼?這個把你的眼睛,不應該看的東西把它遮住了,只能聽他一個人講經,不能別人講的。耳朵塞起來,眼睛蒙蔽了,叫你什麼都不要看,什麼都不要聽,這是什麼?修定。三個月到六個月效果卓著,肯定是妄念少、雜念少。妄念少、雜念少智慧才能現前,你才能看得明白,你才能聽得懂,而不是只看皮毛,只看皮毛,你什麼都得不到,得一點常識而已。智慧開了你看到深度,就是話裡頭有話,文字裡頭有妙理在裡頭,那就不一樣。這是科學沒法子理解的,這是心性之學,比科學高明多了

◈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
◇科學對的對象全是虛妄的
◇物質現象是虛妄的,根本就不存在
◇這個幻相它的頻率太高了,我們誤以為真
◇它不是真的:所以物質根本沒有障礙
◇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
◇一彈指三百二十兆次的生滅,我們六根所接觸境界全在這個頻率之下產生的,沒有一樣是真實;我們誤以為真實

  科學對的對象全是虛妄的物質現象是虛妄的,現在科學家證明了物質根本它就不存在。它這個幻相我們誤以為真,是因為它的頻率太高了,我們把它當真。其實它不是真的,真的它就有障礙,它不是真的,所以物質根本沒有障礙。它在什麼狀況之下產生的這個幻相?是波動的現象。頻率,頻率太高了,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一百個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三百二十兆次的生滅,我們怎麼會知道。這個現象就在眼前,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境界全是在這個頻率之下產生的,沒有一樣是真實,我們誤以為真實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十七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027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佛法教學,首先把欲望放下|欲望愈少,智慧愈高|欲望愈多,利令智昏:智慧沒有了|智慧:從清淨平等覺生出來|格物而後致知|真正有智慧,你心才是定的|意誠、心正、身修、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淨空老法師

 


佛法教學,首先把欲望放下|欲望愈少,智慧愈高|欲望愈多,利令智昏:智慧沒有了|智慧:從清淨平等覺生出來|格物而後致知|真正有智慧,你心才是定的|意誠、心正、身修、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淨空老法師


◈環保要從心理講起
◇一切法從心想生:念頭的能量非常大
◇保持我們的本性本善;外面環保才有效果
◇中國傳統文化頭一個就是保護我們的身心健康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心理健康從格物開始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八個字保護心理健康
◇佛法的教學,首先就是把欲望放下
◇把欲望放下,你的心才會清淨、有智慧
◇智慧是自性裡頭本有的;不是從外面來的
◇欲望愈少,智慧就愈高;利令智昏,智慧就沒有了:他有的是知識不是智慧

  環保要從心理講起。佛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的念頭的能量非常大,現在量子力學家證明了。所以環保要從各人意識裡面開始,如何保衛自己那個善心。中國古人講的人性本善,把這句話寫在童蒙課本裡面,《三字經》。你看頭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如何能保持我們的本性本善,外面環保才有效果;如果我們本性本善疏忽了,外面做的環保都不圓滿,都有欠缺。現在大家已經意識到了,要學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頭一個就是保護我們的身心健康。《大學》裡頭講得好,三綱八目,從心地做起。三大綱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這第一條,「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教育的最高指導原則。我們追求的理想如何落實?下頭就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八個字是保護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從哪裡開始?從格物開始。格物怎麼講法?那個物就是欲望,格物要用現代的話來說,我們要降低欲望。欲望不是好東西,欲望帶著嚴重的罪業。佛法的教學,首先就是把欲望放下。格是格鬥,像打仗一樣,跟誰打?跟自己,跟自己的欲望打一仗,打勝了,把欲望放下,你的心才會清淨,你的心才會有智慧。所以格物而後致知,致知,智慧現前。智慧從哪裡來的?是自性裡頭本有的,不是從外面來的人欲望愈少,智慧就愈高;欲望愈多的時候,所謂利令智昏,他的智慧就沒有了他所有的是知識不是智慧。知識跟智慧是兩樁事情,不是一樁事情。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
◇中國人教學:重視智慧;不重視知識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也
◇學得很多、記得很多:記問之學,知識
◈學問:頭一個把自己的欲望放下
◇智慧從清淨平等覺生出來的:欲望是最大的障礙
◇古人富有家庭教子弟,都養成刻苦耐勞的習慣;家裡傭人不給他們服務
◇欲望不是好東西
◇把欲望放下,智慧就生起來
◇真正有智慧,你心才是定的
◇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才能夠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
◇平天下:每一個國家族群都能得到公平待遇
◇這是真實智慧;這不是知識能辦得到的

  中國人教學自古以來重視智慧,不重視知識。你看《論語》裡頭夫子有講過,「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也」,就是不重視你讀得很多、學得很多、記得很多,中國人不重視這個,這叫記問之學,這就是今天講的知識。中國人講求的是智慧,智慧要從清淨心、平等心,我們經題上「清淨平等覺」裡頭生出來的欲望是最大的障礙中國古人教學,富有的家庭教子弟,童年、少年都教他養成刻苦耐勞的習慣。在近代我們看到曾國藩,這滿清末年,他曾經做四省的總督,管四個省。清朝管四個省的官員只有他一個,他之前沒有,他以後也沒有,一般總督管兩個省,他管四個省。他對他的子弟的教學非常嚴格,家裡小孩的生活完全要自理,家裡傭人很多,不給他們服務,不養成他的習慣,要養成獨立、養成自己照顧自己。我們看他的家書,看他的家訓,他對家庭教育非常重視,嚴格執行,孩子從小就養成吃苦耐勞,所以他家不衰。還有一個後代好像是在台灣,名字我忘記了,都很不錯。所以欲望不是好東西。你看看中國人真正是講學問,頭一個就把自己的欲望放下,智慧就生起來;致知,真正有智慧,你心才是定的;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到這個地方就是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才能夠齊家,這家道整齊然後你才能治國平天下。這個平天下,讓整個天下每一個國家族群都能得到公平待遇,就是現在人所說的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叫平天下。這是真實智慧,這不是知識能辦得到的,智慧能辦到。

◈中國教育:教的是聖賢君子
◇中國的教育,不是教你才藝;教的是聖賢君子
◇跟西方教育的目的理念不相同,教育方法不一樣

  所以中國的教育,不是教你升官發財,不是教你種種才藝,不是的,它教的是聖賢君子,教學的目的,成聖人、成賢人、成君子,所以跟西方教育的理念不相同,教育的方法不一樣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十八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028



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佛眼、菩薩眼看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如來|從事上來說,迷是一時;你總有一天會覺悟|我不把你現前善惡放在心上;我只看到你的清淨法身|念頭動了,說明沒放下|放下的人沒念頭:沒念頭的人叫得三昧|淨空老法師

 


佛眼、菩薩眼看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如來|從事上來說,迷是一時;你總有一天會覺悟|我不把你現前善惡放在心上;我只看到你的清淨法身|念頭動了,說明沒放下|放下的人沒念頭:沒念頭的人叫得三昧|淨空老法師


◈我只看到你的清淨法身、慈悲智慧
◇世人惡苦,如是甚深。佛慈無量,於如是至惡之人,咸以平等大慈,悉度脫之
◇至惡就是壞透了,佛都用平等大慈悉度脫之
◇凡夫不知道,以不平等的心對待聖人、惡人
◇只有佛知道,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他的如來德相迷而不覺,不是沒有;真有,跟佛沒有兩樣
◇從事上來說,迷是一時;你總有一天會覺悟:覺悟就是諸佛如來
◇我不把你現前善惡放在心上;我只看到你的清淨法身、無量慈悲智慧

  「世人惡苦,如是甚深。佛慈無量,於如是至惡之人」,至惡就是我們講壞透了,可惡至極,佛都用平等大慈「悉度脫之」。佛為什麼這麼做?只有佛知道,菩薩知道,凡夫不知道,以不平等的心對待,歡喜對待聖人,厭惡對待這些作惡的人,這不平等,只有佛知道,「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真的不是假的。他的如來德相到哪裡去了?迷了,迷而不覺,不是沒有,真有,跟佛沒有兩樣。所以佛眼、菩薩眼看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如來。這個不假。從事上來說,迷是一時,你總有一天會覺悟,覺悟就是諸佛如來我不把你現前善惡放在心上,我只看到你的清淨法身,只看到你無量的慈悲智慧,他看這個。

◇平等、大慈大悲是性德,性德當中第一德
◇佛有;一切眾生都有,沒有失掉:只是迷而不覺
◈六根根性是真心;六根現象是假的
◇學佛人第一個標準,就是求覺而不迷
◇怎麼樣覺而不迷?像佛一樣,六根在六塵境界,眼見耳聞清楚;沒放在心上
◇為什麼沒放在心上?因為你現在用的心是假的;真心沒有善惡、不是物質、意識
◇意識是妄心;物質是假相
◇只有佛眼、菩薩眼,看到真相:物質現象剎那生滅
◇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不可得,常常放在心上,心就迷了:真心不見了
◇實際上真心是在,真心是清淨,沒有被染污過
◇六根的根性是真心;六根的現象是假的
◇學佛,這個概念比什麼都重要

  佛法平等,真平等,這是性德,大慈大悲也是性德,而且是性德當中的第一德佛有,一切眾生都有,畜生也有,餓鬼也有,地獄還是有,沒有失掉,只是迷而不覺學佛的人第一個標準,就是求覺而不迷怎麼樣覺而不迷?像佛一樣,六根在六塵境界,眼見色看得清楚,耳聞聲聽得清楚,沒放在心上。這個我們不懂了。為什麼沒有放在心上?因為你現在用的心是假的,不是真心。真心怎麼樣?真心沒有善惡。真心不是物質,真心也不是意識,意識是妄心。物質是假相,不是真的。只有佛眼,菩薩眼,看到它的真相。物質現象剎那生滅。《般若經》上說得好,「一切法」,指的物質現象,還包括精神現象,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不可得,常常放在心上,心就迷了,真心不見了實際上真心是在,真心是清淨,沒有被染污過六根的根性是真心,六根的現象是假的。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包括意識。學佛,這個概念比什麼都重要

◈只要有習氣,你就在迷;而不是在覺
◇為什麼放不下?起心動念、言語行為造業
◇阿羅漢開始不造業
◇佛弟子,造得比較輕,造的時候自己知道
◇知道為什麼還要做?習氣很難改,不容易斷掉
◇起心動念,是意在造業;分別執著,是第六、第七識在造業;阿賴耶倉庫把業統統儲藏:實際上都是假的
◇到你轉八識成四智,恍然大悟,真放下了
◇我們在經典上看到這些,做不到,習氣放不下
◇只要有習氣,你就在迷;而不是在覺
◇阿羅漢放下執著,算是少分覺悟;他還要修定,還要放下
◇放下分別,平等大慈露出來,起作用了

  我們為什麼放不下?起心動念造業,言語造業,行為造業。能不造嗎?阿羅漢開始不造了。沒有證得阿羅漢,造。修行人,特別是佛弟子,造得比較輕,造的時候自己知道知道為什麼還要做?習氣。習氣很難改,不容易斷掉,無量劫養成的,不定什麼時候它就冒出來了,按都按不住。起心動念是意在造業,分別執著,是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在造業。阿賴耶是倉庫,把這些業統統儲藏在這裡面。實際上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到你轉八識成四智,這個時候恍然大悟,明白了,真放下了。在大乘教裡什麼地位?法身菩薩,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真實的成就。我們在經典上看到這些,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剛才說的習氣放不下只要有習氣,你就在迷而不是在覺阿羅漢放下執著,算是少分的覺悟,他還要修定,還要放下放下分別,不但不執著了,分別沒有了,這經上講的,平等大慈露出來了,起作用了

◈佛法怎麼用上?看得清楚;如如不動
◇修學佛法,如果不能把經教落實變成生活行為,那都是假的
◇儒家修學有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後頭有篤行
◇全用上了,聖人;大半都用上了,賢人;少分用上了,辟支佛阿羅漢;沒用上,六道凡夫
◇怎麼用上?見色不被色誘惑,色看得清楚,如如不動,知道它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真相
◈佛法修行用功,不出看破放下
◇量子力學家看到了真相;他還是放不下
◇煩惱習氣不容易斷,斷了煩惱習氣才證果
◇阿羅漢放下執著;菩薩放下分別;菩薩能把無始無明放下就成佛
◇佛法修行用功,不出看破放下:真能看得破放得下,你真入佛門、真釋迦弟子
◇功夫完全在篤行、完全在放下
◇等覺菩薩放下最後一品生相無明,就成佛了,究竟圓滿、大功告成

  修學佛法,如果不能把經教落實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那都是假的,不是真的。儒家告訴我們,修學有博學、審問、慎思、明辨,這都是講你修學的層次,後頭有篤行,篤行就是什麼?落實到生活,落實到工作,落實到處事待人接物,用上了。用上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全用上了,聖人;大半都用上了,賢人;少分用上了是辟支佛跟阿羅漢;沒用上,六道凡夫,這麼個分法。我們今天什麼地位?六道凡夫,沒用上。怎麼用?佛教導我們,見色不被色誘惑,色你看得清楚,如如不動,知道它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真相。這樣的真相,今天量子力學家看到了,我們沒看到。量子力學家看到了,他還是放不下,放不下,我們知道煩惱習氣不容易斷,斷了煩惱習氣才證果阿羅漢放下執著,他還有分別,菩薩放下分別,證菩薩果位,菩薩能把無始無明放下就成佛了,大乘經上說的。佛法裡頭修行用功,不出看破放下真能看得破放得下,你就入佛門了,真入門,不是假的,真的是釋迦的弟子功夫完全在篤行,完全在放下等覺菩薩放下最後一品生相無明,就成佛了,究竟圓滿,大功告成。說得容易,做起來太難!不要說這麼多,一樣都放不下。

◈念頭動了,說明沒放下
◇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
◇對著外面五塵境界,接觸到,起貪瞋痴慢疑
◇佛門弟子,經搞明白了:根境接觸,因為疑,所以放不下;因為放不下,疑慢慢就加深
◇學了就要放下
◇禪宗,放下到一法不立,不准你有個念頭動
◇念頭動了,說明沒放下
◇放下的人沒念頭:沒念頭的人叫得定、得三昧
◇修淨土的叫念佛三昧;學天台的叫法華三昧;學賢首的叫華嚴三昧
◇定管用,定到一定的時候開悟了

  財、色、名、食、睡,大乘經裡面佛說,這五個是地獄五條根。我們對著外面的五塵境界,見到,聽到,接觸到,起心動念,起什麼心?貪瞋痴慢疑。貪瞋痴慢一般凡夫都有。那個疑是什麼?疑是佛門弟子,經,他搞清楚搞明白了,根跟境界接觸,他因為有疑,所以他放不下。因為放不下,疑慢慢就加深。所以學了,沒有別的,學了就要放下。宗門表演得好,禪宗,放下到一法不立,不准你有個念頭動。念頭起來了,念頭動了,說明沒放下放下的人沒念頭。沒有念頭的人叫得定,得三昧了。我們修淨土的人叫念佛三昧;學天台的人叫法華三昧;學賢首的人叫華嚴三昧。得定了,定管用,定到一定的時候開悟了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四四一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441




彌勒大士深領佛誨,
故合掌敬謝,讚歎如來曰:
世人惡苦如是甚深。

佛慈無量,於如是至惡之人,咸以平等大慈,「悉度脫之」。

彌勒大士乃本經菩薩眾之當機。故能深明本經秘奧,逕曰:「悉度脫之(意即悉皆度脫也)
◎ 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把自己的想法看法放下;採用佛的正知正見:這叫學佛|依自己的知見;不依佛的教誨:這叫自作孽|信自:不是信我們的知見;是要有自信,本來是佛|佛法決定是契理契機|不契理,那是魔說|理就是諸法實相|淨空老法師

 


把自己的想法看法放下;採用佛的正知正見:這叫學佛|依自己的知見;不依佛的教誨:這叫自作孽|信自:不是信我們的知見;是要有自信,本來是佛|佛法決定是契理契機|不契理,那是魔說|理就是諸法實相|淨空老法師


◈佛法決定是契理契機
◇契機者,亦寓契合時機之義。如來垂慈,獨留此經於諸經滅盡之最後百年,正表此經能契於當前及未來之社會也
◇佛法決定是契理契機
◇不契理,那是魔說;不是佛說的
◇理就是諸法實相:法身菩薩雖證得不圓滿;到如來才真正圓滿
◈學佛:依佛所說;放下自己知見
◇學佛,一定要依佛所說的:這個是第一個條件
◇佛所說的是佛的境界、佛的正知正見;有時候跟我們的想法看法不一樣:我們的想法看法錯了;佛是絕對正確的
◇把自己的想法看法放下;採用佛的正知正見:這叫學佛
◇依自己的知見;不依佛的教誨:這叫自作孽
◈成佛的因:信自己本來是佛
◇所以信比什麼都重要
◇蕅益大師六信,第一個信自:不是信我們的知見;是要有自信,本來是佛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整個宇宙,從我們起心動念來的
◇不起心動念,我們本來是佛;起心動念變成凡夫
◇起心動念是迷;不起心動念是覺
◇相信這個事實真相,佛就能幫助我們回歸自性、回頭是岸
◇沒有這個自信心,那就沒有成佛的因
◇佛教導幫助我們回頭,這是緣;因,是自己本有
◇有因有緣果報就現前,這個果報就是成佛

  「又契機者,亦寓契合時機之義。如來垂慈,獨留此經於諸經滅盡之最後百年,正表此經能契於當前及未來之社會也」。佛法決定是契理契機,理是真理,如果不契理,那是魔說,不是佛說的理就是事實真相,諸法實相法身菩薩證得,雖證得不圓滿,到如來這才真正圓滿。所以我們學佛一定要依佛所說的,這個是第一個條件佛所說的是佛的境界,是佛的正知正見,有時候跟我們的想法看法不一樣,這個時候我們要知道,我們的想法看法錯了,佛是絕對正確的,要把自己的想法看法放下,採用佛的正知正見,這叫學佛。我們跟佛想的不一樣,要依自己的知見,不依佛的教誨,這叫自作孽,決定不能怪佛菩薩。所以信比什麼都重要蕅益大師六個信,第一個是信自己。信自己信什麼?不是信我們的知見,是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要有自信,本來是佛。六祖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萬法是全宇宙,整個宇宙。整個宇宙從哪裡來的?從我們起心動念來的不起心、不動念我們就是佛,本來是佛。起心動念就變成凡夫,為什麼?起心動念是迷;不起心、不動念是覺,覺而不迷。我們要相信這個事實真相,佛就能幫助我們回歸自性,佛能夠幫助我們回頭是岸。我們沒有這個自信心,那就沒有成佛的因佛教導我們,幫助我們回頭,這是緣。因是自己本有,緣是佛菩薩,有因有緣果報就現前,這個果報就是成佛

◈淨宗成佛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到極樂世界;第二階段在極樂世界成佛
◇方便、容易,保證我們一生成就
◇縱然造了五逆十惡,真正懺悔回頭,念佛統統都能往生:這是八萬四千法門裡沒有的
◈本經殊勝在契理、契根機、時機
◇本經殊勝在契理而又契機
◇真正相信、真正發願,懺除業障、後不再造,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就有分
◇它契一切眾生的根機;也契合時機
◇三千年前管用;今天管用;三千年後還管用
◈念佛往生不退成佛,超越時空
◇念佛往生不退成佛,超越時空,超越一切,沒有障難
◇阿彌陀佛無盡的慈悲;感一切諸佛如來今現在說法,沒有不說這部經的
◇法滅時諸經滅盡,《無量壽經》最後滅
◇這部經能契當前及未來社會,管用

  淨宗成佛是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到極樂世界,第二個階段在極樂世界成佛。為什麼?方便、容易,可以保證我們這一生成就。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清楚明確的告訴我們,縱然自己造了五逆十惡,只要真正懺悔肯回頭,後不再造,念佛統統都能往生這是八萬四千法門裡頭所沒有的。所以前面給我們說,本經殊勝在契理而又契機,這一段講了契機,機是指一切眾生。這個法門普度一切眾生,一個都不漏,只要你真正相信,真正發願,懺除業障,後不再造,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就有分,你就成就了。這裡告訴我們契機,不但它契一切眾生的根機,而且也契合時機。時機是什麼?時節、時代。三千年前的社會這個法門管用,三千年後的今天也管用,三千年以後的時代還是管用,無論在什麼時候,一切時、一切處全都管用,這個是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都做不到的。淨宗念佛往生不退成佛,超越時空,超越一切,沒有障難。經上說得很清楚,阿彌陀佛無盡的慈悲,感一切諸佛如來今現在說法,沒有不說這部經的,而且諸佛法運終結的時候,一切諸佛都有正法、像法、末法,到法滅的時候,諸經滅盡,最後的一百年《無量壽經》還在,《無量壽經》最後滅。這個就是表法,表這部經能契當前及未來社會,管用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004




又契機者,亦寓契合時機之義。

如來垂慈,獨留此經於諸經滅盡之最後百年,正表此經能契於當前及未來之社會也。
乙、前言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什麼叫有緣?心地清淨、平等、覺而不迷:這就有緣|清淨平等覺的人,想見佛,佛就現身,沒障礙|佛身遍法界,無有來去;三際一如,本無生滅|你的法身也遍法界|我們今天見不到佛菩薩,是自己的業障深重|淨空老法師

 


什麼叫有緣?心地清淨、平等、覺而不迷:這就有緣|清淨平等覺的人,想見佛,佛就現身,沒障礙|佛身遍法界,無有來去;三際一如,本無生滅|你的法身也遍法界|我們今天見不到佛菩薩,是自己的業障深重|淨空老法師


◈降魔:放下一切煩惱習氣
◇據娑婆所見:誕育王宮,厭世修行,降魔成佛,故云興世
◇降魔,就是放下一切煩惱習氣
◇魔裡頭最大的魔叫煩惱魔,折磨你,讓你沒辦法成就

  「據娑婆所見」,這是說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地球上,三千年前出生在印度,「誕育王宮」,他生在帝王家,貴為太子,「厭世修行,降魔成佛」,這個降魔,就是放下一切煩惱習氣魔裡頭最大的魔是煩惱,叫煩惱魔,折磨你,讓你沒有辦法成就。所以出興於世。

◈佛身遍法界,無有來去、三際一如
◇佛身遍法界,無有來去;三際一如,本無生滅
◇佛身確實遍法界,無時無處不在,跟一切眾生感應道交
◇念佛菩薩,佛菩薩就現前
◈一心稱念,沒有妄念夾雜,就有感應
◇為什麼我們念了這麼久,佛菩薩沒有現前?我們念得不誠懇、沒恭敬心,不相應
◇念佛裡還夾雜著念頭,所以沒有感應
◇一心稱念,沒有一個妄念夾雜,就有感應
◇為什麼我們有這麼多的雜念?煩惱習氣太重了,一聲佛號這麼短的時間,每一個字裡都夾雜著妄想、分別、執著

  下面是念老的話,「蓋謂佛身遍法界,無有來去;三際一如,本無生滅」。三際是過去、現在、未來。這幾句話的意思很難懂。佛身確實遍法界,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跟一切眾生感應道交。所以你念佛,佛就現前,念菩薩,菩薩就現前為什麼我們念了這麼久,佛菩薩沒有現前?我們念得不誠懇,念得沒有恭敬心,不相應。為什麼沒有恭敬心?念佛裡面還夾雜著念頭,所以沒有感應。念佛如果是一心稱念,沒有一個妄念夾雜,就有感應為什麼我們有這麼多的雜念?這是煩惱習氣。煩惱習氣太重了,連我們念這一聲佛號,這麼短的時間「阿彌陀佛」,你看這麼短的時間,每一個字裡面都夾雜著妄想、分別、執著,真難!為什麼難?煩惱習氣難斷。

◈清淨平等覺:想見佛,佛就現身
◇佛身法身、應化身遍法界
◇我們每個人跟佛沒什麼差別,每個人都有法身,你的法身也遍法界
◇佛覺了;我們迷了
◇如果覺了,我們也立刻就知道:自己的法身遍法界,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
◇什麼叫有緣?心地清淨、平等、覺而不迷:這就有緣
◇清淨平等覺的人,想見佛,佛就現身,沒障礙
◇佛身遍法界,無有來去
◇我們今天見不到佛菩薩,是自己的業障深重

  下面這幾句,我們要記住,這是事實真相,不是假的。佛身法身遍法界,應化身也遍法界。我們每個人跟佛沒有什麼差別,每個人都有法身,你的法身也遍法界,佛身也遍法界,佛覺了,我們迷了。如果我們覺了,我們也立刻就知道,自己的法身遍法界,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遇到有緣眾生,什麼叫有緣?心地清淨、平等,覺而不迷,我們經題上說的,這就有緣。遇到這樣的人,清淨、平等、覺的人,他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想見佛,佛就現身,沒障礙。證明佛身遍法界,無有來去。我們今天見不到佛,見不到菩薩,是自己的業障深重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四八九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489




《資持記》云:「
佛身充滿,隨物現形。示生唱滅(示現生滅),拯接群品。

據娑婆所見:
誕育王宮,厭世修行,降魔成佛,故云興世。」

蓋謂
佛身遍法界,無有來去;三際一如,本無生滅。
祇為應機度化,故現出生王宮,出家修道,降魔成佛,此即所謂興世也。

◎ 獨留此經第四十五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佛那麼高;我怎麼能成佛?|「無量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也就是我們自性本具|一定要記牢:一切眾生跟彌陀、釋迦完全平等|什麼叫佛?清淨平等覺就是佛|無量的清淨、平等、覺:自性本自具足|淨空老法師

 


佛那麼高;我怎麼能成佛?|「無量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也就是我們自性本具|一定要記牢:一切眾生跟彌陀、釋迦完全平等|什麼叫佛?清淨平等覺就是佛|無量的清淨、平等、覺:自性本自具足|淨空老法師


◈清淨平等覺就是佛
◇《漢譯》稱無量壽佛為無量清淨平等覺
◇「無量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也就是我們自性本具
◇一定要記牢:一切眾生跟彌陀、釋迦完全平等
◇佛那麼高;我怎麼能成佛?殊不知佛跟我們是平等的
◇什麼叫佛?清淨平等覺就是佛
◇無量的清淨、平等、覺:自性本自具足

  『無量清淨平等覺』,《漢譯》的本子稱無量壽佛為無量清淨平等覺。「無量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也就是我們自性本具,這句話大家一定要記牢,一切眾生跟彌陀、釋迦完全平等。這是真的,是佛在大乘經裡面常常提到的,就怕我們疏忽了,佛那麼高,我怎麼能成佛?殊不知佛跟我們是平等的什麼叫佛?清淨平等覺就是佛無量的清淨、無量的平等、無量的覺,這是自性本自具足,惠能大師說的。

◈無量清淨平等,就覺了
◇性是什麼樣子?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這都屬於平等
◇真心如如不動;只要動,就有生滅
◇能生萬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自性所生,都是屬於平等
◇自性是無量清淨平等:平等就覺了
◈無量清淨平等覺一切眾生統統有
◇覺,阿彌陀佛有、釋迦牟尼佛有、我們每一個眾生個個都有

  惠能大師開悟了,明心見性了,性是什麼樣子?他給我們說,第一句,「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清淨;第二句,「本不生滅」,就是不生不滅;第三句,「本自具足」,這都是屬於平等;第四句說自性本定,自性是真心,真心什麼樣子?如如不動,只要動,就有生滅,不動,不生不滅;最後一句,「能生萬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自性所生,都是屬於平等;換句話說,自性是無量清淨平等。平等就覺了,覺什麼?覺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叫覺。阿彌陀佛有,證得了,釋迦牟尼佛有,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有。小到蚊蟲螞蟻,更小的到肉眼看不到的細菌,沒有一個沒有,個個都有

◇無量清淨平等覺,簡稱真如本性、自性
◇妄心是阿賴耶;真心是平等覺
◇正因為我們有無量清淨平等覺,所以佛才能幫助我們;如果我們沒有,佛怎麼幫助你?
◇一切眾生統統有,是宇宙萬有的本體
◇本體能生能現:緣不具足就消失了;有緣就現
◇自性理體不生不滅;自性作用有生有滅:從體起用;體永遠不變
◈求生極樂,回歸本來是佛
◇要相信本來是佛;現在求生極樂,回歸本來是佛,阿彌陀佛幫助我們快速成就

  無量清淨平等覺,簡稱真如本性,或者稱為自性。我們一般講真心、妄心,妄心是阿賴耶,真心是平等覺正因為我們有無量清淨平等覺,所以佛才能幫助我們,如果我們沒有,佛怎麼幫助你?有沒有人沒有的?沒有,一切眾生統統有,是宇宙萬有的本體,用哲學的名詞來說,本體。它能生能現,雖然生,雖然現,緣不具足它就消失了,有緣就現,沒有緣就不見了。所以它是生滅法。自性的理體不生不滅,自性的作用有生有滅,那是從體起用,體永遠不變。我們要相信,相信什麼?本來是佛,現在求生極樂世界,回歸本來是佛。阿彌陀佛幫助我們快速的成就,道理就在此地。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四四二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442



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這個世界誰造的?念頭造的|各人造各人受|佛大慈大悲,造了極樂世界叫我們去享受|只要你相信、求願往生|但是要求的是一念:裡頭不夾雜妄想雜念,跟佛就相應|我們現在歸真不是一念;多念,不相應|淨空老法師

 


這個世界誰造的?念頭造的|各人造各人受|佛大慈大悲,造了極樂世界叫我們去享受|只要你相信、求願往生|但是要求的是一念:裡頭不夾雜妄想雜念,跟佛就相應|我們現在歸真不是一念;多念,不相應|淨空老法師


◈阿難見佛,只因於歸真之一念
◇極樂依正他全見到了,什麼原因?記住,一念,心無二念
◇阿彌陀佛,就這一念;一念之外我無別念:這是真因

  「阿難見佛,只因於歸真之一念」。佛把極樂世界顯現出來,淨土,阿彌陀佛讓他見到,正報,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他全見到了,什麼原因?記住,一念這個時候心無二念。這一念是什麼?阿彌陀佛,就這一念,一念之外我無別念,這是真因

◈沒有意念就沒有物質
◇物質的形成是意念
◇沒有意念就沒有物質;還有意念,在高頻率之下變成物質
◇六根六塵都是念頭生的
◇不起心不動念它就沒有了
◇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這麼高的頻率,六根都覺察不到
◈這個世界誰造的?念頭造的
◇我造的我享受;你造的你享受
◇各人造各人受
◇佛大慈大悲,造了極樂世界叫我們去享受
◇只有這一門;八萬四千法門裡頭沒有
◈歸真一念重要
◇只要你相信、求願往生
◇但是要求的是一念:裡頭不夾雜妄想雜念,跟佛就相應
◇我們願心、信心裡頭都有夾雜,麻煩在這裡
◇我們現在歸真不是一念;多念,不相應
◇一念跟佛菩薩就有感應;二念、三念跟六道輪迴感應:差多遠!

  今天科學家告訴我們,物質世界是假的,不是真的,從哪裡來的?從心想生。也就是說,物質是念頭變現出來的,三千年前佛在經上這麼說的,今天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也是這麼說的。物質把它分解,分解到最後是什麼?空了,沒有了,才曉得物質是假的。它怎麼形成的?念頭形成的。這量子力學家看到的。物質的形成是意念沒有意念就沒有物質還有意念,在這個高頻率之下,變成物質,微中子,佛法的名詞叫極微色,極微之微。物質從哪裡來的?從心想生。所以佛在大乘經上常說,整個宇宙,六根能接觸到的六塵,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六根六塵都是念頭生的,起心動念它就有,不起心不動念它就沒有了。我們起心動念,這個心極其微細,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這麼高的頻率,這樣微細的東西,我們的六根都覺察不到,它速度之快。所以這個世界誰造的?念頭造的我造的我享受,你造的你享受,各人造各人受佛大慈大悲,佛造了極樂世界叫我們去享受只有這一門,只有這一法,八萬四千法門裡頭沒有。這是阿彌陀佛無盡的慈悲,究竟的慈悲,圓滿的慈悲,幫助我們苦難眾生。只要你相信,只要你發願,求願往生,但是要求的是一念,就是說,你的真信,你的求生,裡頭不夾雜妄想雜念,跟佛就相應。我們深信不疑,我們一心求願往生,但是這個願心裡頭、信心裡頭都有夾雜,麻煩在這裡我們現在歸真不是一念,多念,不相應。道理搞清楚之後,我們明白了,要一念跟佛菩薩就有感應,二念、三念跟六道輪迴感應,差多遠!我們今天墮在輪迴裡頭出不去。

◇歸真一念重要
◈只是一心
◇念佛時,是心念佛;見佛時,是心見佛:只是一心
◇一心就是真如本性:我心佛心是一不是二
◇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
◇本來沒有毫釐許間隔;現在妄想雜念,再加上造業,障礙重重

  所以今天佛在示現,佛在按指,海印放光,這個放光不是從手足來的。阿難見佛,只因於歸真一念,這歸真一念重要。「念佛時,是心念佛。見佛時,是心見佛。只是一心」,這一心就是真如本性。我心佛心是一不是二。正如經上所說的,「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跟我共同一法身。這是真話,不是假話。本來沒有毫釐許間隔現在妄想雜念,還再加上造業,障礙重重

◇何隔念與時乎?只是一念,無去來今
◇阿難念佛禮佛,即見彌陀:一心見的
◈要能一念歸真
◇行者臨終,若能一念歸真,亦必當下見佛,蒙佛接引往生極樂
◇只有這一念,往生極樂,見阿彌陀佛,除這一念之外沒有第二念
◇賢公念佛九十二年,念念都是一念歸真
◇給修淨土的人做個好樣子

  「故疏云何隔念與時乎?只是一念,無去來今」。這說時間,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時間。「是故阿難念佛禮佛,即見彌陀」。怎麼見的?一心見的。「故行者臨終,若能一念歸真,亦必當下見佛。蒙佛接引往生極樂」。這句話重要。行者是我們,我們修淨土的人,求往生的人,那這幾句話很重要,要什麼?要能一念歸真只有這一念,往生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除這一念之外沒有第二念。真能到這個境界,你跟阿難一樣,一定當下見佛,佛會帶你去。像海賢老和尚,他是一念歸真,念念歸真,一百一十二歲,念佛九十二年,念念都是一念歸真,換句話說,他見佛太容易了,見極樂世界太容易了,他有沒有見到?他告訴別人,多次見到。我們相信他不是妄語,他符合這個條件。為什麼留在這世間這麼久?來表法的,利益眾生。阿彌陀佛囑咐他的,多住世幾年,給佛門弟子做個榜樣,給修淨土的人做個好樣子,他住世是這個。做得很好,我們都知道了,都向他學習了,他老人家功德圓滿,走了。

◈念佛時,即見佛時
◇何有餘念與時間之間隔耶
◇沒有雜念妄想:時間、空間都是假的

  「何有餘念與時間之間隔耶」。沒有雜念,沒有妄想,時間、空間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四四三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443




阿難見佛,只因於歸真之一念。
念佛時,是心念佛也。
見佛時,是心見佛也。

只是一心。我心佛心無毫釐許間隔。


故疏云「何隔念與時乎?」

只是一念,無去來今。


是故阿難念佛禮佛,即見彌陀。
故行者臨終,若能一念歸真,亦必當下見佛。蒙佛接引往生極樂。

故云:「念佛時即見佛時。」
何有餘念與時間之間隔耶?

◎ 禮佛現光第三十八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你本來是佛:為什麼要在六道裡受這麼多苦?|佛是怎麼成的?從得定成|等覺入的大定,他不動了|自性裡沒有對立|知道一切眾生跟我一體,就很容易得到諸佛菩薩加持:你沒障礙|有我他你,就有障礙|淨空老法師

 


你本來是佛:為什麼要在六道裡受這麼多苦?|佛是怎麼成的?從得定成|等覺入的大定,他不動了|自性裡沒有對立|知道一切眾生跟我一體,就很容易得到諸佛菩薩加持:你沒障礙|有我他你,就有障礙|淨空老法師


◈別放在心上:皆是虛妄
◇修行修什麼?修不執著
◇我看清楚、聽清楚,都明白了;不執著什麼?別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是執著
◇為什麼別放在心上?因為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我們在六道、十法界裡作夢
◇這個宇宙是一場夢
◇夢醒了,夢中境界都不見了
◇我們現在在六道輪迴、十法界裡作夢
◇不執著,你就超越六道的夢;不分別,十法界就沒有了
◇應化身佛,我們能看到;法身佛,法身菩薩也看不到:那是常寂光

  修行在哪裡修?明白了,就是修什麼?修不執著,就是我們現在要修,修不執著。我看清楚、聽清楚,我都明白了,不執著什麼?別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是執著為什麼別放在心上?因為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宇宙是什麼?是一場夢,我們夢醒了,晚上睡覺作夢夢醒了,夢中境界什麼都不見了。同樣一個道理,我們現在在作夢,在六道輪迴裡頭作夢,在十法界裡頭作夢,這個夢裡頭你要不執著,你就超越六道的夢;如果到不分別、不執著,十法界就沒有了。四聖法界是六道上面,有聲聞、緣覺、菩薩、佛,都沒有了。所以佛也不是真的,是個名詞而已。真有嗎?真有。真有是什麼佛?應化身佛,我們能看到。法身佛我們看不到,不但我們看不到,法身菩薩也看不到,那是常寂光

◈你本來是佛:為什麼要在六道受苦?
◇把它搞明白,才真正知道求福、求慧、求生淨土
◇智慧、神通大自在,這是福報
◇智慧是通達明瞭,遍法界虛空界,過去現在未來,你全明白、全知道了:因為你本來知道
◇本自具足無量智慧、福報、才藝、壽命,樣樣都無量
◇你本來是佛,成佛其實是很自然的事情:為什麼要在六道裡受這麼多苦?
◇眼見色、耳聞聲,這個想得到、那個想擁有
◇睡覺人家把你抬走,你都不曉得:什麼是你的?
◇遍法界虛空界真的是個夢

  總得把它搞清楚、搞明白,然後我們才真正知道求福、求慧、求生淨土。福是什麼?大自在,智慧、神通大自在,這是福報。慧是智慧,智慧是通達明瞭,遍法界虛空界,過去現在未來,你全明白,全知道了。為什麼會知道?因為你本來知道本來有的智慧,惠能大師說的「本自具足」,具足什麼?具足無量智慧、無量福報、無量才藝、無量壽命,樣樣都無量。所以成佛應當的,你本來成佛,因為你本來是佛,成佛其實是很自然的事情。為什麼要在六道裡受這麼多苦眼見色、耳聞聲都起心動念,這個想得到,那個想擁有。晚上睡覺作夢,哪一樣是你的?睡得很熟,人家把你抬走了,你都不曉得。什麼是你的?沒有一樣,遍法界虛空界真的是個夢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色界、無色界、欲界,這一切法是一場夢:你沒出輪迴不知道
◇阿羅漢超越了,醒了;他再提升,學菩薩,進入大乘了
◇別教菩薩前面三十個位次在方便土;破一品無明、證一分自性,入實報土
◇登地破根本無明,起心動念斷乾淨就成佛了

  佛在《金剛經》上有一首偈,末後,「一切有為法」,有為就是生滅法,有生有滅的,這叫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說得好!世出世間一切法,三界色界、無色界、欲界,這一切法是一場夢你沒有出輪迴不知道阿羅漢超越了,醒了,所以稱羅漢、稱辟支佛。他再提升,那就是學菩薩,小乘進入大乘了別教菩薩有四十一個等級,前面三十個等級叫權教菩薩,比阿羅漢高明,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們得知道有三十個位次在方便土中,明心見性,破一品無明、證一分自性,入實報土。無明四十一品,前面三十品無明破了,登地,登地破根本無明,就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斷乾淨就成佛了

◈佛是怎麼成的?從得定成
◇佛是怎麼成的?是從得定成的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自性什麼樣子?沒有起心動念就是自性:它動搖就能生萬法;它不動搖萬法沒有了
◇等覺入的大定,他不動了,成佛了;十地菩薩動搖,實報莊嚴土現前,就能生萬法
◇這個理、事實真相都搞清楚就好辦了,知道怎麼用功:用功就是修定
◇有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修定,成就是平等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哪個法門比哪個法門高,沒這個道理;哪個法門比這個法門容易修,這個有

  佛是怎麼成的?是從得定成的。惠能大師說得好,第四句說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自性(真心)什麼樣子?沒有起心、沒有動念就是自性,它就是這個樣子,它要是動搖就能生萬法,它不動搖萬法就沒有了。什麼時候會讓它動搖?等覺菩薩入的那個大定,他不動了,等覺菩薩成佛了。十地菩薩他動搖了,實報莊嚴土現前,就能生萬法,能生實報莊嚴土,他不會生有餘土、不會生同居土。這個理、事實真相都搞清楚就好辦了,知道怎麼用功,用功就是修定。我們讀經,讀經是對知識分子,修定有八萬四千種,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修定,方法不一樣,成就是平等的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說哪個法門比哪個法門高,沒這個道理,講不通;說哪個法門比這個法門容易修,這個有,修成都一樣,沒有兩樣。

◈佛法重實質不重形象
◇菩薩道:因戒得定;因定開慧
◇戒要不要戒在身上?初學的要,樣樣都要守規矩;老修就不要了,真幹就是不動心
◇動心怎麼辦?不分別;分別怎麼辦?不執著
◇不執著是阿羅漢;不分別是菩薩;不起心動念是佛:練這個功,真功夫
◇小乘重形象;大乘重實質不重形象
◇小乘人有分別、執著;大乘菩薩沒有分別、還有起心動念:到不起心動念就究竟圓滿

  菩薩道,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戒要不要戒在身上?要,初學的要,初學樣樣都要守規矩,老修的就不必要,不要了,為什麼?那是樣子,形象,佛法重實質不重形象真幹。就是剛才提示諸位的,眼見色不動心動心怎麼辦?動心他不分別。分別怎麼辦?不執著不執著是阿羅漢,不分別是菩薩,不起心不動念是佛,練這個功,這真功夫。重實質,不重這些形象,這個方法是章嘉大師教給我的。重在外面的儀表儀規,這是對初學人講的。所以小乘重形象,大乘重實質不重形象。大乘比小乘就開放多了,為什麼?小乘人他有分別,他有執著,大乘菩薩他沒有分別,他還有起心動念,所以他沒有能證得究竟,到不起心不動念就究竟圓滿。

◇八萬四千法門,這叫基本功,必須認識清楚
◈佛是自己,眾生跟佛是一體
◇佛是誰?佛是自己。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山河大地是佛,一粒微塵也是佛
◇佛就是自性:所有統統是自性變的;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
◇佛菩薩為什麼那麼慈悲救度一切眾生:眾生跟佛是一體
◇愛不愛自己?愛自己;都是自己變的,愛不愛?大愛、真愛:從自性裡流出來的愛,沒有變質
◇一體:幫助人開悟,就是幫助自己開悟
◇這是自性本來的心量

  八萬四千法門,方法,這叫基本功,必須認識清楚佛是誰?佛是自己。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不但人是佛,天人是佛,阿修羅是佛,畜生是佛,連植物花草樹木是佛,山河大地是佛,一粒微塵也是佛。佛是什麼?佛就是自性所有講的這個統統是自性變的,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然後我們就恍然大悟,佛菩薩為什麼那麼慈悲救度一切眾生,原來眾生跟佛是一體。愛不愛自己?愛自己,都是自己變的,你愛不愛?大愛,真愛,是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愛,沒有變質。比其他宗教講的,上帝的愛,神聖的愛,還要講得究竟、講得圓滿,為什麼?一體。幫助人開悟,就是幫助我自己開悟,這是什麼心量?這是自性本來的心量

◈學佛沒有別的:用真心不用妄心
◇學佛沒有別的,用真心不用妄心就是菩薩,佛經懂不懂沒關係:佛千經萬論都是教你用真心不用妄心
◇用妄心就造業,有善有惡,都叫迷;真正覺悟了,覓善惡了不可得:真心裡頭沒有對立的
◇對立從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來的
◇佛菩薩不起心動念,不造業;阿羅漢還造,輕,他有分別
◇阿羅漢有相;佛菩薩沒相,能現一切相:這叫大自在
◈知道一體,就容易得到佛菩薩加持
◇善用這種心,知道一切眾生跟我一體,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跟我也是一體,一體就很容易得到諸佛菩薩加持:因為你沒有障礙
◇有我他你,就有障礙
◇障礙,沒有特殊功德緣分加不上
◇把障礙撤除,不費力氣自然就加上

  自性就是真心,真心就是自性。所以學佛沒有別的,用真心不用妄心就是菩薩,佛經懂不懂沒關係,佛經千經萬論都是教你用真心不用妄心。用妄心就造業,有善有惡,善業感三善道,惡業感三惡道,都叫迷,都沒有覺悟。真正覺悟了,覓善惡了不可得,為什麼?真心裡頭沒有對立的。善惡是對立的,禍福是對立的,生死是對立的,自性裡頭沒有對立。對立從哪裡來的?從起心動念來的,從分別執著來的,有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全來了。只有佛菩薩不起心不動念,不造業。阿羅漢還造,輕,他有分別。菩薩沒有分別,菩薩不造業,到地獄去度眾生,現地獄身,要現同類身,不現同類身沒辦法教他,度畜生要現畜生身,你去度那些餓鬼要現餓鬼身,不現同類身你沒辦法教他,所以菩薩分身化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你要說菩薩什麼相、佛什麼相?沒相,阿羅漢有相,菩薩沒相,能現一切相。這叫大自在,這是佛。我們能善用這種心,在日常生活當中知道一切眾生跟我一體,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跟我也是一體,一體就很容易得到諸佛菩薩加持,因為你沒有障礙。你要有我、有他、有你就有障礙障礙對加持就加不上,沒有特殊的功德緣分加不上。你自己把障礙撤除,自然就加上,不費力氣就加上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四一六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416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染是不清淨;著是不平等|清淨平等,才開智慧;有染有著,生煩惱不生智慧|怎樣才無染無著?|六根對六塵境界,無論喜歡不喜歡,不要放在心上|沒有污染執著:寂靜三摩地|有縛有染,寂靜就沒有了|淨空老法師

 


染是不清淨;著是不平等|清淨平等,才開智慧;有染有著,生煩惱不生智慧|怎樣才無染無著?|六根對六塵境界,無論喜歡不喜歡,不要放在心上|沒有污染執著:寂靜三摩地|有縛有染,寂靜就沒有了|淨空老法師


◈聞彌陀名號,我們的心清淨平等覺
◇所住之三昧,無染無著,故曰清淨三昧
◇聞佛名號,清淨心現前
◇彌陀有個名號叫「清淨平等覺」,聞這個名號,我們的心清淨了、平等了,覺而不迷
◇「大乘無量壽莊嚴」是果;「清淨平等覺」是因:修因證果
◈怎樣才無染無著?
◇放在心上,就染著了:眼見色,心裡有喜歡,就著了喜歡;討厭,也染著了
◇染是不清淨,著是不平等:清淨平等覺沒有了
◇清淨平等,才開智慧;有染有著,生煩惱不生智慧
◇怎樣才無染無著?六根對六塵境界,無論喜歡不喜歡,不要放在心上
◇一切時、一切處,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這叫不染不著
◇阿彌陀佛之外還有一樣東西在心上:你的心被染著,你的信心不清淨、願心不牢靠,這樣的心態念佛不能往生

  『清淨』者,「所住之三昧,無染無著,故曰清淨三昧」。聞佛名號,清淨心現前。因為彌陀有個名號,在我們經題上叫「清淨平等覺」,聞這個名號,我們的心清淨了、平等了,覺而不迷,這個要知道。夏蓮公老居士會集這部經,把佛的名號放在經題上,「大乘無量壽莊嚴」是果,「清淨平等覺」是因,修因證果,題裡頭因果具足。所住的三昧無染無著,什麼叫染著?俗話說放在心上,就染著了,眼見色喜歡,心裡有喜歡就著了喜歡;不喜歡,討厭,也染著了。絕不是說討厭負面的是染著、正面的不是,正面也是染污,著是著相。染是不清淨,著是不平等,你看清淨平等覺不是沒有了嗎?清淨平等才開智慧;有染有著,生煩惱不生智慧。我們再回頭來說,怎樣才無染無著?見色聞聲,六根對六塵境界,鼻對香、舌對味、身對觸、意對法,都能做到不染著。我把話說明白、說清楚,無論喜歡不喜歡,不要放在心上就沒有染著,放在心上就是染著。心裡放什麼?心裡只放一尊阿彌陀佛,一切時、一切處,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這叫不染不著阿彌陀佛之外還有一樣東西在心上,你的心被染著,那就是你的信心不清淨,你的願心搖搖擺擺的,不牢靠這樣的心態念佛不能往生,道理在此地。

◈沒有污染執著:寂靜三摩地
◇寂靜三摩地,無縛無著,故名清淨
◇煩惱好像繩索把你綁起來,你動彈不得;寂靜三摩地沒有人障礙你,沒有執著
◇沒有污染執著:寂靜三摩地;有縛有染,寂靜就沒有了

  下面,念老又舉《會疏》來給我們說明。「如《會疏》曰:寂靜三摩地」,三摩地就是禪定,「無縛無著」。「繫縛」是煩惱,好像繩索把你綁起來,你動彈不得寂靜三摩地沒有人障礙你,沒有執著;這兩個字也就是染著的意思,前面講的染著。你沒有被污染,你沒有執著,這寂靜三摩地;有縛有染,寂靜就沒有了。這叫「清淨」。

◈離一切繫縛而自在,名曰解脫三昧
◇解脫者,所住三昧,離一切繫縛而自在,名曰解脫三昧
◇所住的三昧沒有繫縛,沒有煩惱染著,這就自在:這是一般修定的
◈淨宗比修定方便:你有一個依靠
◇淨宗比修定方便:修定,三摩地確實心裡沒有染污,不受外面環境影響;念佛人其他的放下,執著個阿彌陀佛
◇淨宗容易太多了,有依靠;修定沒依靠,所以難
◇八萬四千法門統統是修定,由戒定慧入門,所以叫難行道
◇淨土法門叫易行道,你有一個依靠:心裡別的東西放下;阿彌陀佛裝進去
◇這不能成佛,只能往生極樂;成佛?往生極樂再修
◇極樂環境太好了,煩惱習氣到那去,不放下自然放下:妙就妙在此地

  『解脫』,「所住三昧,離一切繫縛而自在,名曰解脫三昧」。「解脫」是比喻。好像繩索捆綁你,世間人犯重罪戴的刑具手鐐腳銬,這都是繫縛。所住的三昧沒有這些繫縛,沒有煩惱、沒有染著,這就自在,這是一般修定的淨宗比修定方便。因為修定,三摩地確確實實是心裡沒有染污,不受外面環境影響,很難做到。念佛人心裡有一句阿彌陀佛,其他的放下,執著個阿彌陀佛,這個容易太多了,他有依靠。修定沒依靠,所以它難八萬四千法門統統是修定,由戒定慧入門,所以叫難行道這個法門叫易行道,為什麼?你有一個依靠,心裡別的東西放下,阿彌陀佛裝進去,讓你常常感到很踏實,所以它方便。這不能成佛,只能往生極樂世界。成佛呢?到往生極樂世界再修,換一個好環境。那個環境太好了,這些煩惱習氣到那個環境去,不放下自然放下,妙就妙在此地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O二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02




清淨」者,所住之三昧,無染無著,故曰「清淨三昧」。

如《會疏》曰:「寂靜三摩地,無縛無著,故名清淨。」


又「解脫」者,所住三昧,離一切繫縛而自在,名曰解脫三昧

如《會疏》曰:「止觀無礙,故名解脫。」

◎發大誓願第六



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誰能夠消滅中國儒釋道?我們自己|我們形式上在信教;實際上是叛教:與經典教誨不相應|現在就做阿彌陀佛的好學生|佛經天天讀;沒去做,毛病習氣沒改過來,時時會發作|所以阿彌陀佛不來接引你|淨空老法師

 


誰能夠消滅中國儒釋道?我們自己|我們形式上在信教;實際上是叛教:與經典教誨不相應|現在就做阿彌陀佛的好學生|佛經天天讀;沒去做,毛病習氣沒改過來,時時會發作|所以阿彌陀佛不來接引你|淨空老法師


◈宗教是文明的根本
◇先有宗教;後有文明
◇沒有宗教的文明,不超過三百年就消失了
◇中國文明,有儒釋道做它的根,根深蒂固
◇中國文明為什麼還存在?儒釋道還在,還沒滅
◈誰能夠消滅中國儒釋道?
◇誰在消滅?我們自己在消滅
◇我們形式上在信教;實際上是叛教:與經典教誨不相應

  先有宗教,後有文明宗教是文明的根本沒有宗教的文明,不會超過三百年就消失了。我們想想,中國的文明,有三個宗教做它的根,根深蒂固,這三個是儒釋道。所以我們想到,中國文明為什麼還存在?儒釋道還在,還沒滅,必須先把儒釋道消滅,然後中國文明就沒有了。誰能夠消滅中國儒釋道?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誰在消滅?我們自己在消滅,這個要知道。我們形式上在信教,實際上是叛教,與經典裡面的教誨不相應

(中略)

◈極樂世界人人都遵守規矩
◇隨經約令,不敢蹉跌,若於繩墨,咸為道慕
◇約者,約束也;令者,命令、法律、教令之義
◇蹉者,失足也,跌也;跌者,跌倒也
◇繩墨:匠人依線施以斧鋸,不敢有毫釐之差

  底下四句話,『隨經約令,不敢蹉跌,若於繩墨,咸為道慕』,還有這四句。這四句前面兩句,「約」,約束。「令」,命令、法律、教令,有這個意思。蹉跌,「蹉」,失足,跌倒,跌是跌倒。「繩墨」是指古時候木工用的,操作時候,「以墨繩彈畫之黑線,匠人依線施以斧鋸,不敢有毫釐之差」。這個工具現在沒有了,現在的科學的工具,比古時候進步多了,但是繩墨在中國用了幾千年,文章裡頭常常用它來做標準,顯示有個標準。

◇對於老師阿彌陀佛的教誨,決定不能違背
◈為什麼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
◇李老師在世:一萬個念佛人裡面,真正能往生的三、五個而已
◇現在一萬個人當中,可能難得有一個
◇念佛人對於經、教,確實沒有依教奉行
◇隨經約令,就是依教奉行
◇佛經天天讀;沒去做,毛病習氣沒改過來,時時會發作
◇自己不知道;別人勸勉不但不聽,甚至於掉頭而去永不見面
◇我們起心動念佛知道
◇阿彌陀佛為什麼不來接引你?你靠不住,你到極樂如果一發作,還影響別人、破壞道場風氣

  極樂世界人人都遵守規矩對於老師阿彌陀佛的教誨,決定不能違背為什麼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李老師在世的時候常常提醒我們,他以台中蓮社做例子,蓮社同修,一萬個人裡面,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三、五個而已,提醒我們。這是六十五年前的事情,現在大概一萬個人當中,可能難得有一個。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我們這些念佛人對於經、對於教確確實實沒有依教奉行,「隨經約令」這一句話,就是依教奉行佛的經典天天在讀,沒去做,所以自己毛病習氣沒有辦法改過來。這些深重的習氣時時會發作,非常可怕,自己不知道,別人勸勉不歡喜,不但不聽,完全表示拒絕,甚至於掉頭而去,以後永不見面,這問題嚴重,而且就在我們眼前。所以我們起心動念佛知道阿彌陀佛為什麼不來接引你?你靠不住,你到極樂世界如果一發作,還影響別人,還破壞道場風氣,這怎麼能接引你?

◈現在就做阿彌陀佛的好學生
◇要把經典裡的教訓認真做到:現在就做阿彌陀佛的好學生;到臨終,彌陀很歡喜的來接引你
◇你不能順從、依教奉行:人不知道;你騙不了阿彌陀佛、極樂大眾
◇極樂大眾裡,無量劫來家親眷屬,我們往生,他們都隨著彌陀來接引,到極樂又團聚了,多歡喜、多開心
◇不肯依教奉行,怕的就是去不了:這個不能不注意

  所以我常常勉勵同學,我們要把經典裡面的教訓認真做到現在就做阿彌陀佛的好學生,到臨終,阿彌陀佛很歡喜的來接引你你不能夠順從,不能依教奉行,人不知道,你能欺騙別人,你騙不了阿彌陀佛,你騙不了西方世界的大眾。這大眾裡面,有很多跟我們有關係的人,過去生生世世在一起的,什麼關係都有,我們往生,他們都隨著阿彌陀佛來接引你,到極樂世界又團聚了無量劫來家親眷屬、同學、伴侶又回到極樂世界團聚,你說你多歡喜、多開心。如果我們不肯依教奉行,怕的就是去不了,這個不能不注意,不能不認真的學習。

◈隨順我教,當孝於佛
◇學佛,就看能不能堅持隨順佛陀教誨
◇孝,世出世間一切善法大根大本
◇儒家講孝,以父母做代表;佛家講孝,以阿彌陀佛為代表,孝於佛
◇經教給我們,我們要認真努力把它做到
◇淨業三福,最高的指導原則:不僅是淨宗;無論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統統都要遵守

  下面又說,本經《勤修堅持品》裡面有幾句經文,「隨順我教,當孝於佛,無得為妄,增減經法,於此同旨」。跟這個地方的經文,念老的註解,宗旨完全相同。我們學佛就看能不能堅持隨順佛陀教誨。當孝於佛,孝,世出世間一切善法的大根大本儒家講孝,以父母做代表;佛家講孝,以阿彌陀佛為代表,孝於佛經教給我們,我們要認真努力把它做到淨業三福最高的指導原則,不僅僅是淨宗,無論是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統統都要遵守

(中略)

◈離經一字,便同魔說
◇無得為妄,增減經法
◇離經一字,便同魔說:世之行人,唯當以聖言量為依止也
◇以經為主;不能以我說的為主

  所以這底下一句,也是佛經上常提醒我們的,「蓋離經一字,便同魔說世之行人,唯當以聖言量為依止也。」這個話大家要記住,你們聽我講經,我講的跟經文講的要是有不妥當地方以經為主,不能以我說的為主,這個大家要知道,別人敢說我不敢說。

(中略)

◈要以聖言量為依止
◇我們怎麼講法?照古人的註解講
◇古人都是有修有證,靠得住;今人,老師指定的,可以聽:印光大師、諦閑法師、圓瑛法師
◇古人東西看不懂;看現在人:老師為我們介紹的
◇不是老師介紹的,可以看看,要很用心去斟酌
◇千萬不要讓聽眾產生誤會
◇要以聖言量為依止
◇聖言量是經典,經是佛說的
◇偽造的經典多:要非常小心謹慎
◇最可靠、簡單的,那要真有信心、大福報的人:一句阿彌陀佛、一部《無量壽經》
◇一句阿彌陀佛,保證你往生極樂:你相不相信?

  我們怎麼講法?講註解,照古人的註解講,這是最好的,古人都是有修有證,靠得住今人,指定哪幾個,老師指定的印光大師可以聽,沒有問題;諦閑老和尚的沒有問題,這個舉出,好像舉出六個,六個還是七個人,有圓瑛法師,有諦閑法師。這幾個老法師,諦閑法師的學生,真正有成就的也有一、二個,不是每個人都可靠。所以讓我們做學生學經教的,古人東西看不懂,看現在人,老師為我們介紹的不是老師介紹的,可以看看,要很用心的去斟酌可不可以引用,千萬不要讓聽眾產生誤會,這個重要。就是此地念老說的,要以聖言量為依止聖言量是經典,經是佛說的,可以;不是佛說的不能依靠。現在世界動亂,災難很多,偽造的經典多,全世界不僅中國有,外國也有,美國也有、歐洲也有、非洲也有,我們都要非常小心謹慎最可靠的、最簡單的,那要真有信心、最大福報的人,就一句阿彌陀佛。一部《無量壽經》,一句阿彌陀佛,保證你往生極樂世界,你相不相信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三八三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83




彼土聖眾不為傾斜所誤者,端在「隨經約令,不敢蹉跌,若於繩墨」也。

」者,約束也。
」者,命令、法律、教令之義。

」者失足也,跌也。
」者跌倒也。

繩墨」者,指木工操作時,以墨繩彈畫之黑線,匠人依線施以斧鋸,不敢有毫釐之差。
極樂聖眾遵行經中教言,若匠人之於繩墨。依線施工,不敢稍有違失,故可免於蹉跌,不為傾邪所誤。

本經《勤修堅持品》曰「隨順我教,當孝於佛」,「無得為妄,增減經法」,於此同旨。

蓋「離經一字,便同魔說」。
世之行人,唯當以聖言量為依止也。
◎ 壽樂無極第三十二
  

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修菩薩道要修平等心:還有高下、人我之分,這不平等|修小乘道要修清淨心:不能被污染|修定很重要:它是真心|禪那是靜慮:靜就是定;慮是照見|定是清淨心、是平等心、是覺心|淨空老法師

 


修菩薩道要修平等心:還有高下、人我之分,這不平等|修小乘道要修清淨心:不能被污染|修定很重要:它是真心|禪那是靜慮:靜就是定;慮是照見|定是清淨心、是平等心、是覺心|淨空老法師


◈佛法完全用禪定:定愈深看得愈清楚
◇科學家雖然看到;智慧不開,神通不能現前
◇佛法不需要用科學儀器、數學推論
◇佛法完全用禪定:定功愈深,你看得愈清楚;到妙覺圓滿了
◇八地就圓滿,自性本定,回歸自性了

  科學家雖然看到這個東西,智慧不開,神通不能現前佛法不需要用科學的這些儀器,不需要,也不需要用數學的理論去推論,都不需要,佛法完全用禪定。定功愈深你看得愈清楚,到妙覺,圓滿了。圓滿這個時候,這定功是什麼?我們相信應該在八地就圓滿,自性本定,回歸自性了

◈修定很重要:它是真心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就是自性本定
◇為什麼要修定?因為真心本來是定
◇定就是真心;不定就是妄心、阿賴耶
◇阿賴耶是動的、生滅法;自性本定,不生不滅、不動不搖:所以大乘法裡特別重視禪定
◇禪那是靜慮:靜就是定;慮是照見
◇慮不是思考,他沒有思考;一聽、一看就明白
◈定是清淨、平等、覺心
◇定是清淨心、是平等心、是覺心
◇覺心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清淨心是阿羅漢、辟支佛的禪定;平等心是菩薩的禪定
◇想作菩薩,不平等不行;還有高下、人我之分,這不平等
◇修菩薩道要修平等心;修小乘道要修清淨心

  修定,這個概念我們逐漸體會到一些,它很重要,為什麼?它是真心。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告訴我們,「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本無動搖就是自性本定為什麼要修定?因為本來是定,真心本來是定定就是真心,不定就是妄心、就是阿賴耶阿賴耶是動的,是生滅法。自性本定,不生不滅,不動不搖,所以大乘法裡頭特別重視禪定。定是中國的意思,禪是禪那,梵語翻過來的,禪那是靜慮,翻成中國這個意思,靜就是定,慮就是它有觀照的能力,它照見是個比喻,不是思考,他沒有思考,我們今天講完全是直覺,一聽就明白,一看就明白。六祖聽法達念《法華經》,念到第二品,《法華》二十八品,念到第二品他就止住了,告訴法達禪師,別念了,我知道了。跟他講《法華》的玄義,他開悟了。他念了十年沒開悟,能大師一席話裡頭開悟了。所以,定是清淨心、是平等心、是覺心覺心就是開悟,覺是開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清淨心是阿羅漢、辟支佛的禪定,平等心是菩薩的禪定。我們要想作菩薩,不平等不行;還有高下之分,還有人我之分,這不平等。所以,修菩薩道要修平等心,修小乘道要修清淨心,不能被污染。

◈功夫成片:要求自己達到這境界
◇念佛,最初功夫從功夫成片:要求自己達到這個境界
◇功夫成片: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全都放下了
◇人到功夫成片的時候,阿彌陀佛一定會給你現身
◇我們見阿彌陀佛見不到;他來看我們很容易
◇佛來看我們等於授記:念得很好,你的陽壽還有多少年;等你臨命終,阿彌陀佛來接引你往生,這個時候信心、願心踏實了
◇有一等人很聰明:好不容易遇到阿彌陀佛,我壽命不要了,現在跟你去
◇《往生傳》、《淨土聖賢錄》裡面,至少三分之一到一半,不是自己壽命到;是要求阿彌陀佛,我現在跟你去

  我們修行念佛,最初的功夫從哪裡開始?從功夫成片,我們要求自己達到這個境界功夫成片是什麼意思?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全都放下了,這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有資格往生,人到功夫成片的時候,阿彌陀佛一定會給你現身我們見阿彌陀佛見不到,他來看我們很容易來看我們幹什麼?等於大乘裡頭給我們授記,會來告訴你,你念得不錯,鼓勵你,念得很好,你的陽壽還有多少年,給你講,等到你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你往生這個時候你的信心、願心踏實了,為什麼?阿彌陀佛來註冊了,真的法喜充滿。可是有一等人很聰明,壽命我不要了,好不容易遇到阿彌陀佛,就求阿彌陀佛,我壽命不要了,我現在跟你去。佛很慈悲,會帶你去。《往生傳》裡頭、《淨土聖賢錄裡面許許多多往生的人,我估計至少有三分之一到一半,不是自己壽命到的,是要求阿彌陀佛,我現在跟你去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0八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08



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

好不容易得人身;遇到不好的環境,馬上又迷了|怎麼保證自己不迷?經書不能丟掉|經書要怎麼學習?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一千遍讀完、兩千遍讀完、三千遍讀完,講給別人聽|法布施得聰明智慧|淨空老法師

 


好不容易得人身;遇到不好的環境,馬上又迷了|怎麼保證自己不迷?經書不能丟掉|經書要怎麼學習?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一千遍讀完、兩千遍讀完、三千遍讀完,講給別人聽|法布施得聰明智慧|淨空老法師


◈信三種布施得三種果報
◇復信因果不虛。故信作善得福而精進向善
◇信心很重要
◇如果真能相信三種布施得三種果報,你不會騙人、做壞人
◇你明白了:財從財布施來的
◇我要拼命布施趕上他,我肯定比他更多
◇喜歡給人講經說法、勸人為善、幫人斷惡,就生智慧
◇喜歡救護一切眾生,得健康長壽
◇全是因果:只要你相信、真幹,果報一定不虛
◇知道作善得福,你就會精進向善
◈奉持如是等法,無得虧失
◇以上數句經文,表從世間人乘,趨向極樂一乘也:我們要學,要重視

  下面,「復信因果不虛。故信作善得福而精進向善」。這一條,信心很重要。譬如你如果真正能相信這三種布施得三種果報,你不會騙人,你不會做壞人,為什麼?你明白了。財從哪裡來的?財布施來的,他財比我多,他布施比我多,我要拼命布施,我要趕上他,我肯定比他更多。真的,一點都不假。聰明智慧,喜歡給人講經說法,喜歡勸人為善,幫助人斷惡,就生智慧喜歡救護一切眾生,得健康長壽全是因果,只要你相信真幹,你果報一定不虛。作善,知道作善得福,你就會精進向善。『奉持如是等法』,指上面所講的一切善法,『不得虧失』,你沒有虧,沒有失掉。虧是減損,沒有降低,沒有失去。「以上數句經文(從當信至虧失),表從世間人乘,趨向極樂一乘也。」我們要學,要重視

◈怎麼保證不迷?經書不能丟掉
◇三途一墮五千劫
◇欺騙人、做壞事,五千劫三途裡輪迴,地獄、餓鬼、畜生,苦不可言
◇好不容易得人身;遇到不好的環境,馬上又迷了
◇怎麼保證自己不迷?經書不能丟掉
◇經書要怎麼學習?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一千遍讀完、兩千遍讀完、三千遍讀完,講給別人聽
◇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
◈從世間人乘;趨向極樂一乘
◇無畏,素食就是第一個
◇素食,不再跟眾生結惡緣,自己長壽、健康
◇賢公給我們做示範,從世間人乘;趨向極樂一乘:我們應該要做的

  我們這一生得人身不容易,太難了!經上講,三途一墮五千劫,你就曉得不能做壞事,不能欺騙人。欺騙人,做壞事,五千劫離不開三途,輪迴,三途裡頭輪迴,地獄、餓鬼、畜生,苦不可言好不容易得人身,遇到不好的環境,馬上又迷了,你說多可憐。怎麼保證自己不迷?經書不能丟掉經書要怎麼學習?要認真學習,就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一千遍讀完了,我講給別人聽;兩千遍讀完了,我再講給人聽,講得更深,講得更廣;三千遍念完了,我再講給人聽,講得更透徹,讓人不會懷疑了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無畏,素食就是第一個我採取素食,不再跟眾生結惡緣,自己長壽,自己健康,果報是真的,不是假的。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示範,他每天幹活是勞作,勞動身體,幹到什麼時候?往生的當天還幹了一天,在菜園裡頭種菜,忙了一天,晚上走了。你看,這一天都不肯休息,做榜樣給我們看。這個表從世間人乘,趨向極樂一乘,我們應該要做的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三四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34




復信因果不虛。故信「作善得福」而精進向善。


奉持如是等法」,指上述諸善法,

無得虧失」。
虧失」者,減損也。


以上數句經文(從「當信」至「虧失」),表從世間人乘,趨向極樂一乘也。
◎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2024年11月11日 星期一

你們大家想行善,什麼是第一?|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絕欲去憂|不當瞋怒、嫉妒、貪餮、慳惜、中悔、狐疑|這些毛病改不掉,來生人身都得不到,怎麼能往生?|修行,就從這修起|淨空老法師

 


你們大家想行善,什麼是第一?|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絕欲去憂|不當瞋怒、嫉妒、貪餮、慳惜、中悔、狐疑|這些毛病改不掉,來生人身都得不到,怎麼能往生?|修行,就從這修起|淨空老法師


◈端心正意,不為眾惡:甚為大德
◇端正身心,端身正意也
◇汝等能於此世,端心正意,不為眾惡,甚為大德
◇濁世惡苦:五濁惡世,真不容易!
◇我年輕時總以為佛說話太過分了一點,是有濁惡,還不像佛說的這麼嚴重
◇但是今天念念這一句經文,一點都沒錯
◇能在這個世間,端心正意,不作惡業,難,很難
◇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綺語、惡口、貪、瞋、痴:惡緣現前,守得穩、不動心,能做得到嗎?
◇端心正意,不為眾惡,甚為大德
◇這幾句話,對學佛的人說的;對念佛求生淨土的人說的

  「端正身心,端身正意也」。《濁世惡苦品》裡頭,經裡面說:「汝等能於此世,端心正意,不為眾惡,甚為大德。」這是佛在《無量壽經》裡頭勸勉我們,「濁世惡苦品」。五濁惡世,真不容易我在年輕的時候看到這樣的經文,我總是以為佛說話太過分了一點,是有濁惡,還不像佛說的這麼嚴重但是今天我們所處的社會,念念這一句經文,相不相應?一點都沒錯,好像是我們這個社會,釋迦牟尼佛親眼看見的,稱之為五濁惡世。能在這個世間,端心正意,不作惡業,難,很難,就是前面十句所說的,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綺語、惡口、貪、瞋、痴,能不起心不動念嗎?惡緣現前,你能夠守得穩,不動心,能做得到嗎?太難了!所以佛在這裡讚歎,「端心正意,不為眾惡,甚為大德」,真不容易,這是大德。這幾句話對誰說的?對學佛的人說的,對念佛求生淨土的人說的。佛確實慈悲到極處。

◈第一作善:端正意、眼耳鼻舌身
◇若曹作善,云何第一?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
◇你們大家想行善,什麼是第一?端心正念就是第一作善
◇六根是先端正意根;然後再端正眼耳鼻舌身
◇是故遇空閑時,首應端正身心也
◇空閒時會胡思亂想,會受境界干擾:就不得其正,偏了、邪了

  《重重誨勉品》裡面說:「若曹作善,云何第一?」若曹是你們大家,你們大家要想行善,什麼是第一?「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這就是大善,端心正念這就是第一作善。我們先端正心意,然後端正身,包括耳目口鼻,六根,六根是先端正意根,然後再端正眼耳鼻舌身。這個地方講的,「是故遇空閑時,首應端正身心」。空閒的時候會胡思亂想,會受境界干擾,眼被色干擾,耳為音聲干擾,鼻為香干擾,舌被味干擾,身、意沒有一樣不受干擾,干擾就不得其正,我們講偏了、邪了

◈絕欲去憂
◇絕欲者,在此期間絕斷男女間之愛欲
◇去憂,放下世間憂慮
◇絕欲,在被外面境界干擾要能夠覺悟,把這個干擾放下
◇愛欲放下;憂慮放下

  「絕欲者,在此期間絕斷男女間之愛欲。去憂,放下世間憂慮」,這是念老在此地教導我們。絕欲,在被外面境界干擾的時候,要能夠覺悟,要能夠把這個干擾放下,用『絕欲去憂』,愛欲放下,憂慮放下

(中略)

◈慈心與樂
◇絕欲去憂是放下;慈心精進是提起
◇慈心,與眾生樂之心,今此修持是為饒益有情而修也
◇慈是與樂,總是要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要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先要自己離苦得樂:自己沒有離苦得樂;怎能幫助別人離苦得樂?
◇釋迦牟尼佛做到了,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這是徹底放下:世間人所憂的就是這些
◇與樂:幫助人開悟,開悟就樂了
◇開悟是什麼?生死了了,知道自己一生決定出離六道輪迴:真樂

  所以教我們絕欲去憂,這兩句是放下,下面兩句是提起,提起什麼?慈心精進。慈是與樂,總是要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要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先要自己離苦得樂,自己沒有離苦,怎麼能幫助別人?自己沒有得樂,怎麼能幫助別人得樂?行嗎?行,釋迦牟尼佛做到了。釋迦牟尼佛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這是什麼?徹底放下,世間人所憂的就是這些,他全放下了。與樂怎麼做法?幫助人開悟,開悟就樂了。釋迦牟尼佛說法說那麼多,都是幫助眾生開悟的,開悟就樂了。開悟是什麼?生死了了,知道自己一生決定出離六道輪迴,多麼喜樂,真樂,這不是假樂。

(中略)

◈精進
◇於法無染曰精,念念趣求為進
◇不但世間法,出世間一切法也不染,這叫精

  《輔行》第二卷,這是律宗的戒本,這裡面說,「於法無染曰精,念念趣求為進」。於法無染,念念趣求,不但是於世間法無染,於出世間一切法也不染,這叫精,於法無染;於世出世間法都不求,這是進。

◇練心於法,名之為精。精心務達,目之為進
◇精者,乃精一其心於佛法也
◇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佛法就是這一部經;就是這一法,信、願、持名:決定得生淨土
◇以此精心,唯以達本為務,是名為進
◇我們第一個:到達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
◇在極樂世界,我們的精心:希望到達大徹大悟、見性成佛,在極樂究竟圓滿妙覺果位
◇這是達本,這叫進

  下面說,《華嚴大疏》第八卷裡面說:「練心於法,名之為精。精心務達,目之為進。」精心務達。「蓋謂:精者,乃精一其心於佛法也」。這解釋得更清楚了,就是古德教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這個意思。我們要精一其心於佛法,佛法就是這一部經,就是這一法,信、願、持名,蕅益大師講四個字,決定得生淨土。「以此精心,唯以達本為務」,達是什麼?達是到達。到達什麼?我們第一個,到達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我們的精心希望到達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在西方極樂世界究竟圓滿,妙覺果位,等覺上面。這是達本,這叫進

(中略)

◈這些改不掉,人身都得不到;怎能往生?
◇這些經文要寫在牆壁上,常常看見

  底下第二小段,「斷惡修善」。這個是說馬上要幹的,這些經文要寫在牆壁上,常常看見,不要忘記。

  【不當瞋怒。嫉妒。不得貪餮慳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要當孝順。至誠忠信。】

◇不當瞋怒、嫉妒、貪餮、慳惜、中悔、狐疑:這些東西不能放下,修行功夫怎麼會得力?
◇從不當瞋怒至至誠忠信,乃第一句,為人乘之世善
◇修這個,來生會得人身,不會喪失人身
◇這些毛病改不掉,來生人身都得不到,怎麼能往生?
◇修行從哪裡修起?就從這修起

  這都是我們的毛病,幾個人沒有?都有。這些東西不能放下,修行功夫怎麼會得力?所以,修行難就難在這裡。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從不當瞋怒至至誠忠信,乃第一句,為人乘之世善」,世間善法,人世間的。這個乘就是三乘,再加上人、天,叫五乘。三乘是大乘,緣覺是中乘,聲聞是小乘,通常講的三乘,我們要知道。人乘的善行,修這個,來生會得人身,不會喪失人身,是這個意思。換句話說,這些毛病改不掉,來生人身都得不到,怎麼能往生?所以你要問修行從哪裡修起,就從這修起,不應當瞋怒。

◈嫉妒
◇妒忌他人之盛事。又害賢曰嫉
◇別人有超過自己就受不了,嫉妒心就生起來
◇這造業造得深,嫉妒障礙嚴重的都在地獄
◇害賢,都是怕他超過自己:這個心怎麼能往生?不但不能往生,三惡道去了
◈貪餮
◇餮者,貪食也
◈慳惜
◇吝惜財法稱慳。即耽著於財與法,不能施捨利人之心
◇不肯施財,命中沒財;不願為人說法,命中沒智慧
◇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

  「嫉妒妒忌他人之盛事。又害賢曰嫉」。別人有超過自己,多半是名聞利養,有超過自己就受不了,嫉妒心就生起來,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所以這造業造得深,嫉妒障礙嚴重的都在地獄害賢,為什麼?都是怕他超過自己。這個心怎麼能往生不但不能往生,得不到人身,到哪裡去了?三惡道去了。『貪餮』,我們一般講好吃,「貪食也」。『慳惜』,《大乘義章》裡面說,「吝惜財法稱慳」,我們叫小氣。對於財法如果是吝惜的話,財不肯施財,法,不願意為人說法,第一個是命中沒財,第二個是命中沒有智慧。所以,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有財不肯布施,有法也不肯布施,來世是什麼樣的人?沒有智慧又沒有財富。這就錯了。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三三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33



◈中悔
◇信仰不堅,先信後疑,故曰中悔:中悔功德不圓滿
◇沒有中悔的人,他有分寸、有標準、有智慧、有能力,斷惡修善,他得到真快樂
◈狐疑
◇疑念害善根。譬如毒刺
◇對佛法懷疑,學了一段時期,好像沒什麼殊勝、善的報應,不學了,去學神仙;經教學懷疑了,去學密咒
◇一個人學東西,疑真的是最大的障礙
◇儒釋道都是這樣教人: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現在這個時代,真喜歡教這些老師找不到學生;真喜歡學的學生找不到老師:這叫緣不夠

  「中悔」,是後悔,「信仰不堅,先信後疑,故曰中悔」。中悔功德不圓滿。為什麼會中悔?這個地方說得很好,懷疑。先相信,做了,做了之後後悔,是不是上當了?是不是被人騙了?現在這種事情的人太多了,哪一個人在一生當中沒有中悔過?沒有中悔的人,那有智慧,他有分寸,他有標準、有智慧、有能力,斷惡修善,他得到真快樂。懷疑,「狐疑」,動物裡面狐性情多疑,所以講到懷疑就想到狐狸。猶豫不決這叫疑。「疑念害善根。譬如毒刺」,佛經上用這個來做比喻。懷疑把善根斷了,特別是在佛法,如果對佛法懷疑,先學,學了一段時期,好像沒有什麼殊勝的效果、善的報應,就懷疑了,不學了,去學道、去學神仙,很多;經教學懷疑了,再去學密咒,去念咒。所以這一類情形我們也看到很多很多,一個人學東西,疑真的是最大的障礙。中國古人教人,無論世法、佛法,儒釋道都是這樣教人,「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現在這個時代,真喜歡教,這些老師找不到學生;真喜歡學的學生找不到老師,這叫緣,緣不夠

(中略)

◈地獄眾生,天天念著家親眷屬超度
◇不少的眾生,無量劫來都在地獄受罪,沒法子出來,天天念著家親眷屬能替他超度
◇超度雖然不能出來,可以減輕他的痛苦:幾個親朋好友肯替他做?
◇這個年代信仰幾乎崩潰了,幾個人信佛?信因果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堅信根而拔疑刺

  真的有不少人,不少的眾生,無量劫來都在地獄受罪,沒法子出來,沒有緣分出來。他們天天念著家親眷屬能替他超度超度雖然不能出來,可以減輕他的痛苦。幾個親朋好友肯替他做?真難。特別是在這個年代,這個年代信仰幾乎崩潰了,幾個人信佛?幾個人相信因果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所以,佛經上把懷疑比喻作毒刺。「故《萬善同歸集》云:堅信根而拔疑刺。」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三四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34




端正身心」,端身正意也。

《濁世惡苦品》云:「汝等能於此世,端心正意,不為眾惡,甚為大德。」

又《重重誨勉品》曰:「若曹作善,云何第一?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
是故遇空閑時,首應端正身心也。


絕欲」者,在此期間絕斷男女間之愛欲。

去憂」,放下世間憂慮。

慈心」,與眾生樂之心,今此修持是為饒益有情而修也。


精進」者,勇猛於修善斷惡也。

《輔行二》曰:「
於法無染曰
念念趣求曰。」


《華嚴大疏八》曰:「
練心於法,名之為
精心務達,目之為。」

蓋謂:
者,乃精一其心於佛法也。
以此精心,唯以達本為務,是名為

者本源也。明自本心,見自本性,是為達本。《大疏》之義較勝。



癸二、斷惡修善

【不當瞋怒。嫉妒。不得貪餮慳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要當孝順。至誠忠信。】

從「不當瞋怒」至「至誠忠信」,乃第一句,為人乘之世善。


嫉妒」,妒忌他人之盛事。
又害賢曰


貪餮」。
」者,貪食也。


慳惜」,

《大乘義章》曰:「
吝惜財法稱。」
即耽著於財與法,不能施捨利人之心。


中悔」,信仰不堅,先信後疑,故曰「中悔」。


狐疑」,狐性多疑,故曰狐疑。
猶豫不決曰

疑念害善根。譬如毒刺。
故《萬善同歸集》云:「堅信根而拔疑刺。」
◎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2024年11月10日 星期日

極樂依正:真實智慧之流現|六道依正:煩惱習氣的流現|修行修什麼?把煩惱習氣放下;智慧現前|一切真實,故能惠以真實之利|自己不能一切真實,怎麼給人真實利益?|要把情執、貪瞋痴慢、七情五欲放下|淨空老法師

 


極樂依正:真實智慧之流現|六道依正:煩惱習氣的流現|修行修什麼?把煩惱習氣放下;智慧現前|一切真實,故能惠以真實之利|自己不能一切真實,怎麼給人真實利益?|要把情執、貪瞋痴慢、七情五欲放下|淨空老法師


◈極樂依正:真實智慧之流現
◇極樂世界:依報是環境;正報是佛跟菩薩
◇極樂依正:真實智慧之流現
◇六道依正:煩惱習氣的流現
◇修行修什麼?把煩惱習氣放下,智慧現前,就成功了
◈佛就是告訴我們:現在都是夢中境界
◇六道是煩惱變現的;如果智慧現前,六道就不見了:像作夢醒過來,夢中境界痕跡都找不到
◇我們現在都在作夢;佛給我們講這些道理,就是告訴我們:這都是夢中境界
◇知道夢中境界了,一絲毫都不沾染:假的

  我們接著看下面,「極樂依正」,極樂世界依報是環境,正報是佛跟菩薩,「真實智慧之流現」。我們在六道裡頭,六道裡面的依正,我們的依報就是今天的地球,我們的正報得的是身體。這是什麼流現?這不是智慧,是煩惱、習氣的流現。那修行我們就明白了,修什麼?把煩惱習氣放下,智慧現前,就成功了六道是煩惱變現的,如果智慧現前,六道就不見了,為什麼?像作夢醒過來了,夢中境界痕跡都找不到,這是真的。我們現在都在作夢,佛給我們講這些道理,就是告訴我們,這都是夢中境界。明白了,知道夢中境界了,一絲毫都不沾染,為什麼?假的,不是真的。

◈佛無條件幫助眾生;可是眾生要有緣
◇真心會流露出來,大慈大悲:最重要的一樁大事情,幫助別人覺悟
◇我覺悟了;他還沒覺悟,幫助他們
◇佛是平等、沒有分別執著,無條件幫助一切眾生
◇可是眾生要有緣:肯接受、能聽懂
◇肯接受就是有緣眾生
◇緣成熟的人全盤接受:他一生決定往生極樂,成佛去了
◇接受一半;一半不能接受:給他種善根,他這一生出不了輪迴,希望來生再得人身繼續學習

  可是我們真心會流露出來,那是什麼?大慈大悲大慈大悲最重要的一樁大事情,幫助別人覺悟我覺悟了,我搞明白了,他還沒覺悟,那個也沒覺悟,幫助他們佛是平等、沒有分別執著幫助一切眾生,無條件幫助一切眾生可是眾生要有緣,什麼叫有緣?肯接受,能聽懂肯接受,這就是有緣眾生。有緣眾生肯,沒有緣的不肯。有緣接受,緣成熟的人他就全盤接受,那他一生決定往生極樂世界,成佛去了接受一半,還有一半不能接受,也難得,給他種善根,他這一生出不了輪迴,希望來生再得人身繼續再學習,這有這個可能。

◈一切真實全從智慧來的
◇從智慧流現的,一切真實,故能惠以真實之利
◇真正能夠給眾生真實利益,自己必須一切真實
◇不能一切真實,你怎麼能真實利益給別人
◇一切真實很重要:一切真實全從智慧來的
◇把情執、貪瞋痴慢、七情五欲放下;現出來的就是一切真實
◈諸佛所修、我們所修,功德完全交融
◇無為法身即實相:實相就是真實相
◇無為法身是極樂四土裡最圓滿、究竟的常寂光淨土
◇學佛終極目標是回歸常寂光:這時候你沒有物質現象、精神現象;現相是一片光明
◇像房間十幾盞燈都放光,光跟光融在一起
◇到這個地方完全平等了,沒有古佛、現在佛、未來佛,進去之後光跟光融在一片,這常寂光,這叫大圓滿
◇一切諸佛所修功德,我們自己所修功德能入進去,功德交叉完全融在一片,變成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相好,圓圓滿滿,一絲毫不欠缺

  所以從智慧流現的,「一切真實,故能惠以真實之利」。這也給我們說明,真正能夠給眾生真實的利益,自己必須一切真實不能一切真實,你怎麼能給真實的利益給別人。這一切真實很重要一切真實從哪來的?全從智慧來的。要把情執放下,把貪瞋痴慢放下,把七情五欲放下,然後現出來的就是一切真實的。「無為法身即實相」,實相就是真實相,這個不是假的,是真的。無為法身是西方極樂世界四土裡頭,最圓滿、最究竟的常寂光淨土,學佛終極的目標是回歸常寂光。這個時候,你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現相是什麼?一片光明我們這個房間有十幾盞燈,燈打開都放光,光跟光融在一起。所以到這個地方完全平等了,沒有古佛、現在佛、未來佛,沒有,進去之後光跟光融在一片,這常寂光,這叫大圓滿。你看,一切諸佛他所修的功德,我們自己所修的功德能入進去,跟他們的功德交叉,完全融在一片,就變成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相好,圓圓滿滿,一絲毫不欠缺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三一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31




真實之際者,無為法身也。
極樂依正者,真實智慧之流現,一切真實,故能惠以真實之利

無為法身實相
◎ 大教緣起第三



2024年11月9日 星期六

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覺悟了就有|不起心不動念,歷事鍊心|只有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你才發現你有沒有戒、有沒有定、有沒有慧|淨空老法師

 


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覺悟了就有|不起心不動念,歷事鍊心|只有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你才發現你有沒有戒、有沒有定、有沒有慧|淨空老法師


◈菩薩智慧方便,調伏自心
◇心自在:菩薩智慧方便,調伏自心,能入無量之大三昧,遊戲神通,而無障礙
◇菩薩有智慧:照見一切法空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智慧照見的
◇因為你知道一切法的真相,所以你自然能調伏自心
◇環境順逆、人事善惡都自在
◇對善人、惡人總是一律平等心、慈悲心,幫助、教化一切眾生
◈無量大三昧:就在日常生活當中
◇能入無量之大三昧,大三昧就是大定:就在日常生活當中
◇眼見色得大禪定:相看得清楚明白是智慧;心裡頭如如不動,那就是大三昧
◇定慧等運,同時起作用:定中有慧、慧中有定
◇遊戲神通:能讓一切眾生生歡喜心,沒有障礙
◇順境起貪戀;逆境起瞋恨:那就造業了
◇佛菩薩、阿羅漢不造業:把戒定慧三學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
◇戒定慧代表一切法,一切諸佛之法不出戒定慧三學:處處給眾生做好樣子、幫助眾生醒悟

  第二,「心自在,菩薩智慧方便,調伏自心,能入無量之大三昧,遊戲神通,而無障礙」。菩薩有智慧,為什麼?智慧照見一切法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智慧照見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智慧照見的因為你知道一切法的真相,所以你自然能調伏自心。調是調整,伏是伏住,順境不起貪戀,逆境不生煩惱,環境順逆都自在。人事善惡也自在,對善人、對惡人總是一律平等心、慈悲心看待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教化一切眾生能入無量之大三昧,三昧就是禪定,大三昧就是大定。大定在哪裡?就在日常生活當中,眼見色得大禪定,不為外面色相所動,相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智慧,心裡頭如如不動,那就是大三昧,定慧等運,同時起作用,定中有慧,慧中有定遊戲神通,能讓一切眾生生歡喜心,沒有障礙。凡夫不行,順境起貪戀,逆境起瞋恨,那就造業了佛菩薩不造業,連阿羅漢也不造業。這就是把戒定慧三學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戒定慧代表一切法,一切諸佛之法不出戒定慧三學,處處給眾生做好樣子,處處幫助眾生醒悟過來

◈覺悟了,就有人生最高的享受
◇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佛法學的時候是法喜充滿
◇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覺悟了就有最高的享受:他不起心不動念,歷事鍊心
◇不通過實際生活上的磨鍊,你怎麼知道你有戒定慧?
◇只有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你才發現你有沒有戒定慧
◇持戒目的是得定;得定目的是開智慧:智慧開了,度自己、度眾生,自他兩利
◈遊戲神通,而無障礙:這得大自在
◇彌勒菩薩真慈悲,在五代後梁示現布袋和尚
◇見到任何人滿面笑容,無盡的慈悲,所以佛門裡稱為歡喜佛,心地清淨、一塵不染

  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佛法學的時候是法喜充滿。方東美先生所說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享受什麼?覺悟了就有最高的享受,他不動心,不起心不動念,歷事鍊心不通過實際生活上的磨鍊,你怎麼知道你有戒定慧只有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你才發現你有沒有戒、有沒有定、有沒有慧持戒目的是得定,得定目的是開智慧,智慧開了,度自己、度眾生,自他兩利遊戲神通,而無障礙,這得大自在,彌勒菩薩就是給我們做這個代表。菩薩真慈悲,在五代後梁的時候示現布袋和尚。今天我們造像,造彌勒菩薩統統是用布袋和尚的像。見到任何人滿面笑容,無盡的慈悲,所以在佛門裡稱他為歡喜佛,心地清淨,一塵不染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三三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33



2024年11月8日 星期五

講《無量壽經》人不多;真正聽懂的人也不多|現在人喜歡懷疑、不老實|他不知道一切眾生跟佛本來是一體,同心同德、同願同行,所以得益就不多|能得多少,完全看你真誠恭敬有幾分|淨空老法師

 


講《無量壽經》人不多;真正聽懂的人也不多|現在人喜歡懷疑、不老實|他不知道一切眾生跟佛本來是一體,同心同德、同願同行,所以得益就不多|能得多少,完全看你真誠恭敬有幾分|淨空老法師


◈佛一代時教,找不到跟淨土平等的法門
◇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裡,找不到跟淨土法門平等的法門
◇持名念佛就變成佛法裡面頭等大事,沒有能跟它相比
◇佛要講這個經,所放的光明奇特殊勝,從來沒有任何放光能夠跟今天放的光來對比
◇發心講這部經,感動了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如來、諸天天人、無量劫以來的老祖宗
◇這樣的殊勝沒有言語可以表達,只有契入境界:古人所謂冷暖自知,說不出來

  在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裡頭,找不到跟這個法門平等的法門,沒有了。所以,持名念佛就變成佛法裡面頭等大事,沒有能跟它相比佛要講這個經,你看他放光,所放的光明奇特殊勝,從來沒有任何的放光能夠跟釋迦牟尼佛今天放的光來對比。今天放光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平常放不出來,就是發心講這部經,感動了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如來,感動了諸天天人,感動了我們無量劫以來的老祖宗,這還得了!這樣的殊勝沒有言語可以表達,是真的,不是假的,只有契入境界,古人所謂冷暖自知,說不出來。喝一杯水,這水是溫的還是燙的,沒人能說出來,為什麼?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最好的方法,你喝一口,冷暖自知,你就很明白。你很明白,你也說不出來,因為你的標準也不是別人的標準。

◈念佛就得佛加持:能契入、講得好
◇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
◇我們念阿彌陀佛就得阿彌陀佛威神加持,我們學這部經就容易懂、容易契入
◇佛要講這部經;我們發心講這個經:要念阿彌陀佛,得阿彌陀佛加持
◇釋迦牟尼佛講這個經,放光現瑞:念阿彌陀佛加持,他才能講得這麼好;如果不得佛加持不行
◈能得多少,完全看你真誠恭敬有幾分
◇要謙虛、要恭敬
◇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你聽到、讀到能入一分
◇你有十分真誠恭敬,你能得十分;你有萬分真誠恭敬,你就得萬分
◇你能得多少,完全看你的真誠恭敬心有多少分
◇沒有真誠恭敬,阿彌陀佛來給你講,你也聽不懂,也不得利益

  但是說一個法門,要與這個法門相應的,得大成就者,他修這個法門成就了,跟他相應那就方便多了。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我們念阿彌陀佛就得阿彌陀佛威神加持,我們學這部經就容易懂、就容易契入,就這麼個道理。佛要講這部經,或者我們發心為大眾來講一部這個經,你怎麼樣?你要念阿彌陀佛,得阿彌陀佛加持。你看釋迦牟尼佛講這個經,放光現瑞,念阿彌陀佛加持,他才能講得這麼好。如果不得佛加持不行,這一定要知道,要謙虛,要恭敬。印祖講得好,「一分誠敬」,就是真誠恭敬,「得一分利益」,你聽到、讀到能入一分;你有十分真誠恭敬,你能得十分;你要是有萬分真誠恭敬,你就得萬分你能得多少,完全看你的真誠恭敬心有多少分,一點都不錯。沒有真誠恭敬,阿彌陀佛來給你講,你也聽不懂,你也不得利益

◇這個時代,講《無量壽經》人不多;真正聽懂的人也不多
◇現在人喜歡懷疑、不老實,總要在經文裡挑點毛病出來
◇有這麼個反常心理,願解如來真實義就難了
◇他不知道一切眾生跟佛本來是一體,同心同德、同願同行,所以得益就不多
◇他得什麼?阿賴耶識裡有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種子:這個種子是金剛種子,永遠不滅;來生後世再遇到,要是真正信願持名,他就成就了
◈遇到淨土歡喜接受:過去生種的善根
◇我們今天遇到這個法門歡喜、接受、不懷疑、老實念佛: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種的善根;這一次才成熟了
◇這一次沒有成熟呢?不要緊,再繼續加溫一點;來世成熟
◇總而言之,功不唐捐:它是真實的利益,不管有沒有根性,遇到都好,都非常值得讚歎、歡喜

  我們知道在現前這個時代,講這部經人不多,聽這部經,真正聽懂的人也不多。什麼原因?現在人喜歡懷疑,現代人不老實總要在經文裡頭挑出一點毛病出來,雞蛋裡頭去挑骨頭,他有這麼一個反常的心理,所以願解如來真實義就難了他不知道一切眾生跟佛本來是一體,同心同德、同願同行,他不知道,所以得益就不多。最大的利益他得什麼?阿賴耶識裡頭有一個阿彌陀佛的種子,有一個淨土極樂世界的種子。這個種子是金剛種子,永遠不滅,來生後世再遇到,他會歡喜這個法門,得佛力加持,他要是真正信願持名,他就成就了我們今天遇到這個法門歡喜、接受、不懷疑、老實念佛,什麼原因?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種的善根,這一次才成熟了這一次沒有成熟呢?不要緊,再繼續加溫一點,來世成熟總而言之,功不唐捐,它是真實的利益,不管有沒有根性遇到都好,都非常值得讚歎、值得歡喜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二七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27



2024年11月7日 星期四

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把我們的染污清洗乾淨|用什麼東西清洗?用眼根,叫你看佛法;用耳根,叫你聽念佛、聽佛講經|聽一億遍、一兆遍,所有染污都洗刷乾淨,自性清淨心自然現前|淨空老法師

 


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把我們的染污清洗乾淨|用什麼東西清洗?用眼根,叫你看佛法;用耳根,叫你聽念佛、聽佛講經|聽一億遍、一兆遍,所有染污都洗刷乾淨,自性清淨心自然現前|淨空老法師


◈經典全是諸佛從自性流出的真經
◇經典裡所說,全是諸佛菩薩、大阿羅漢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真經,事實真相;決定沒有虛妄
◇種種莊嚴是指依報;種種佛事是指正報
◈佛一音說一切法;契合眾生根機
◇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天天講經:講一切經
◇佛是一音說一切法;眾生隨著意念、愛好,你想聽什麼,聽的果然就是。而且非常契合你的根機
◇根機淺,聽起來很淺;根機深,聽起來就很深
◇一直聽到明心見性,你才會離開講堂
◈佛的加持,把我們的根性都改變了
◇這個加持還得了!把我們自己的根性都改變了
◇我們本來是不定聚、邪定聚;到極樂世界全變成正定聚:邪念雜念、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
◇種種莊嚴、種種佛事,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自性本來具足;不是外來的

  經典裡面所說的話,全是諸佛、菩薩、大阿羅漢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真經,事實真相,決定沒有虛妄。所以種種莊嚴是指依報,種種佛事是指正報。正報是什麼?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天天講經。講什麼經?講一切經。這一切什麼意思?你想聽什麼經,你聽到的就是。我想聽《華嚴》,我在講堂裡面坐在那裡聽就是《華嚴經》;你坐在我隔壁,你想聽《法華》,你聽到的就是《法華》。所以佛是一音說法,一音說一切法,眾生隨著你的意念、你的愛好、你的歡喜,你想聽什麼,聽的果然就是。而且非常契合你的根機,就是什麼?你能聽得懂,你的根機淺,聽起來佛講得很淺;你的根機很深,聽起來就很深,就不是很淺。隨著各人程度,隨著各人領悟的能力,一直聽到什麼時候,你會離開講堂,你會離開你的座位?畢業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才會離開講堂;如果沒有到明心見性,你決定不會離開你的座位。這個加持還得了!把我們自己的根性都改變了我們根性本來是不定聚的、邪定聚的,到極樂世界全變成正定聚,邪念、雜念沒有了,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這是阿彌陀佛種種佛事。這從哪裡來的?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為什麼?自性裡頭本來具足,不是外來的。惠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這兩句話就是本自具足。所以我們想聽什麼經就現什麼經,想學什麼經就學什麼經,隨心所欲。一部學完還想學別的,繼續再聽,一定聽到你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就畢業了。沒有來去,自性本有

◈極樂這學校:遍法界從來沒有過
◇如水中月,如畫所現像,如幻所化人,皆以佛神力故,隨眾生心而出現故
◇到極樂世界學習是隨眾生心
◇這個學校,遍法界虛空界從來沒有過;阿彌陀佛在西方世界只辦這一所,沒有分校:我們要珍惜
◇真正相信、真正發願求生,就在極樂學校報名了
◇我們動念頭阿彌陀佛知道,你就報名註冊了;等到緣成熟,佛就來接引你往生去上學
◈見性就得大圓滿:隨心應量
◇到你成佛,你得大自在,你跟阿彌陀佛一樣:十方諸佛剎土,有緣眾生心想事成,想佛,佛就現身;想菩薩,佛現菩薩身
◇是自己自性起用;不是別的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我想阿彌陀佛,自性現阿彌陀佛;我想觀音菩薩,自性現觀音菩薩:都不是外頭有的;自性圓滿功德,萬德萬能
◇一切法不在外頭;全在自性:只要見性就得大圓滿
◇隨心應量: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下面又比喻說,「如水中月,如畫所現像,如幻所化人,皆以佛神力故,隨眾生心而出現故」,這句話非常重要,到極樂世界學習是隨眾生心這個學校,告訴諸位,遍法界虛空界,過去、現在、未來,從來沒有過,阿彌陀佛在西方世界只辦這一所,沒有分校,我們要珍惜。我們在這裡發願,真正相信,一點懷疑沒有,真正發願求生,就在那個學校報名了我們動念頭阿彌陀佛知道。真動了這個念頭,這還得了!那你就報名、就註冊了,等到緣成熟,佛就來接引你往生,接你去上學到你成佛,你得大自在,你跟阿彌陀佛一樣。十方世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有緣眾生心想事成,想佛,佛就現身;想菩薩,佛現菩薩身。諸位要知道,是自己自性起用,不是別的。記住能大師一句話,說妙絕了,「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我想阿彌陀佛,自性現阿彌陀佛;我想觀音菩薩,自性現觀音菩薩,都不是外頭有的,自性圓滿功德,萬德萬能一切法不在外頭,全在自性,只要見性就得大圓滿。所以隨心應量,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就是此地隨眾生心而出現故,一動念頭它就現相,念頭沒有了,相就沒有了。

◈一切眾生神力,本與如來無二無別
◇一切眾生所有神力,本與如來無二無別
◇無量神通歸納六大類,六通
◇佛有,圓滿的;眾生自性所具足神通智慧,跟如來無二無別,本有的
◇只是現在迷了,不現前了:起心動念跟著起來的是煩惱、垃圾、染污、病毒;智慧、神通不現了
◈彌陀神力:把我們染污洗乾淨
◇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以他的智慧、神通、道力幫助我們,把我們的染污清洗乾淨
◇用什麼東西清洗?用眼根,叫你看佛法;用耳根,叫你聽念佛、聽佛講經
◇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聽一億遍、一兆遍,所有染污都洗刷乾淨,自性清淨心自然現前
◇自性清淨心裡所流出來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相好、神通,跟阿彌陀佛一樣

  「當知」,這話重要,「一切眾生所有神力」,這神就是神通,無量神通歸納為六大類,叫六通。無量神通,「本與如來無二無別」,佛有,阿彌陀佛有,圓滿的,沒有欠缺;眾生呢?十方法界無量無邊的眾生,自性所具足的神通、智慧跟如來(這個如來是阿彌陀如來)無二無別,是你自己本有的只是現在迷了,不現前了,起心動念跟著起來的是煩惱、是垃圾、是染污、是病毒,智慧、神通不現了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以他的智慧、神通、道力幫助我們,把我們自性裡面的這些染污清洗乾淨用什麼東西清洗?用眼根,叫你看佛法;用耳根,叫你聽念佛,聽阿彌陀佛,聽佛講經,一遍一遍。「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聽上一千遍,聽上二千遍,在極樂世界這很少數,要怎麼說?聽一億遍、聽一兆遍、聽二兆遍,你的所有染污都洗刷乾淨、都沒有了,自性清淨心自然現前自性清淨心裡面所流出來的,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相好、神通跟阿彌陀佛一樣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九六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96




《無量壽經起信論》會結前之經義,消歸自心。論曰:「
如上
種種莊嚴,種種佛事,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如水中月,
如畫所現像,
如幻所化人,
皆以佛神力故。隨眾生心而出現故。

當知一切眾生所有神力,本與如來無二無別。
特無大願大行,發起勝因。
不覺不知,沈淪永劫。

若能一念迴光,方知家業具在。
如入寶山,取之無盡。
如遊香國,觸處蒙薰。

要須親到方休,
慎勿半途而廢。」

◎ 決證極果第二十二



2024年11月6日 星期三

覺正淨:你真在學佛|迷邪染:你是假學佛|誦經、聽經,是覺而不迷|我這一天沒讀經;起心動念還是依自己煩惱習氣:覺沒有了|皈依法:經典是正知正見:依正知正見就是皈依法|僧是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淨空老法師

 


覺正淨:你真在學佛|迷邪染:你是假學佛|誦經、聽經,是覺而不迷|我這一天沒讀經;起心動念還是依自己煩惱習氣:覺沒有了|皈依法:經典是正知正見:依正知正見就是皈依法|僧是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淨空老法師


◈菩薩花果:完全是以慈悲為根本
◇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我們希求諸佛菩薩智慧花果:天天磕頭、念佛、誦經、祈禱沒用;要以大悲水饒益眾生
◇以大慈悲心對待眾生,你才能成就諸佛如來智慧花果
◇圓教初住以上,到等覺四十一個位次,是菩薩的智慧花果
◇菩薩花果,完全是以慈悲為根本:沒有慈悲心怎麼行?

  「又」,還是《普賢行願品》的話,「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無論在家出家的同學,這句話要記住,為什麼?我們希求諸佛菩薩智慧花果,我們求不到。為什麼求不到?我們天天磕頭、念佛、誦經、祈禱沒用,這裡講得很清楚,要以大悲水饒益眾生。水是比喻,就是以大慈悲心對待眾生,你才能成就諸佛如來的智慧花果。花果是講地位,圓教初住以上,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四十一個位次,是菩薩的智慧花果。別教要從初地算起,初地才明心見性,智慧開了,從初地到十地、到等覺,十一個位次。它的等覺相當於圓教的初行位的菩薩,別教初地等於圓教初住,所以它的等覺是初行位的菩薩。這是花果,完全是以慈悲為根本,沒有慈悲心怎麼行

◇我們今天有沒有慈悲心?真的沒有
◇還沒放下自私自利;沒持戒,連三皈都沒有
◈覺正淨:真學佛;迷邪染:假學佛
◇三皈:修學最高的指導原則,要念念不忘
◇三皈就像一張火車票,要時時放在身上:隨時有人來檢查;到站還要收回去
◇受三皈之後,一生念念都不能夠離開
◇修自性覺就是皈依佛;修自性正就是皈依法;修自性淨就是皈依僧
◇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是不是覺正淨?
◇覺正淨:你真在學佛
◇迷邪染:你是假學佛——覺而不迷;你是迷而不覺

  我們今天有沒有慈悲心?真的沒有。學佛出家多年,還沒有放下自私自利;沒持戒,連三皈都沒有。三皈是我們學佛人,這也是無論在家出家,修學最高的指導原則,要念念不忘。早年我在章嘉大師座下受的三皈,大師告訴我,這個三皈就像一張火車票,他用比喻告訴我。你從台北到高雄,你上火車要拿這張票,時時放在身上,為什麼?隨時有人來檢查,到站的時候還要收回去。三皈在佛教裡就起這個作用,你受三皈之後,一生念念都不能夠離開。你修什麼?修自性覺就是皈依佛,修自性正就是皈依法,修自性淨就是皈依僧,覺正淨。我起心動念是不是覺正淨?我言語造作是不是覺正淨?是覺正淨,你真的在學佛;如果是迷邪染,你是假學佛,不是真學佛,覺而不迷,你是迷而不覺

◈迷而不覺怎麼辦?誦經、聽經
◇誦經、聽經,是覺而不迷
◇我這一天沒讀經;起心動念還是依自己煩惱習氣:覺沒有了
◈念念不離覺正淨:你真的回頭了
◇皈依法:經典是正知正見:依正知正見就是皈依法
◇僧是六根清淨、一塵不染
◇皈依自性三寶;現在都把它皈依人了
◇住持三寶的作用是提醒你:看到佛像想到自性覺;看到經書想到自性正;看到出家人想到自性淨
◇這三樣東西時時刻刻在提醒你;果然念念不離覺正淨:你真的回頭了
◇從迷回頭就是覺;從邪知邪見回過頭就是正;從一切染污回過頭來就是淨

  迷而不覺怎麼辦?誦經、聽經,是覺而不迷我這一天沒有讀經,起心動念依憑什麼?還是依自己的煩惱習氣,這就錯了,覺沒有了皈依法,法是經典,經典說什麼?經典是正知正見。我們依正知正見就是依法,就是皈依法。僧是六根清淨,一塵不染皈依自性三寶,現在都把它皈依人了。皈依佛是什麼?泥塑木雕的佛像,皈依法是經典,皈依僧,我依某個法師。完了完了,全完了!那是住持三寶,住持三寶的作用是提醒你;換句話說,看到佛像就想到自性覺,看到經書就想到自性正,看到出家人就想到自性清淨這三樣東西時時刻刻在提醒你,果然念念不離覺正淨,你真的回頭了。你怎麼?從迷回頭就是覺,從邪知邪見回過頭就是正,從一切染污回過頭來就是淨,你說這個多重要。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二八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28



2024年11月5日 星期二

學佛頭一個認識: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不分別執著是真;不起心動念是純真:差不多快要明心見性了|學佛,目的是想成佛|真正想成佛,頭一個條件:不能用妄心;要用真心|真心是如如不動;妄心是動的|淨空老法師

 


學佛頭一個認識: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不分別執著是真;不起心動念是純真:差不多快要明心見性了|學佛,目的是想成佛|真正想成佛,頭一個條件:不能用妄心;要用真心|真心是如如不動;妄心是動的|淨空老法師


◈大乘這個學問是到登峰造極
◇佛講些什麼?
◇對世間:倫理、道德、因果
◇這三樁我們搞清楚,你一生會過得很美滿:人生最高的享受
◇超世間:向上一著,究竟哲學、究竟科學,沒有再高的,大乘,這個學問是到登峰造極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智慧德相是自性裡頭本來有的;不是外頭來的:大家是平等的
◇智慧、德能、相好,跟諸佛如來完全相同:他不比我們多一分;我們不比他少一分
◇現在這個差別,怎樣形成的?
◇佛在天上;我們在地下:迷失了自性所造成的

  所以我們今天總結,很簡單的,人家要問你,佛講些什麼?我們一句話就解決了,佛對於世間人所講的,叫普世教育。對天下一切眾生所講的,三樁事情,倫理、道德、因果,就講這三樁。這三樁我們搞清楚、搞明白了,我相信你一生會過得很幸福、很美滿,像方老師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你的家庭幸福,你的事業順利,社會安定,國家富強,天下太平,得到這樣的果報,這對世間。超世間,禪宗說向上一著,那就是究竟哲學、究竟科學,究竟是到圓滿,沒有再高的,這是大乘,這個學問是到登峰造極。這怎麼回事情?佛告訴我們,智慧德相是自性裡頭本自具足,本來有的,不是外頭來的,大家是平等的。《華嚴經》上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的智慧,我們的德能,我們的相好,跟諸佛如來完全相同,他不比我們多一分,我們不比他少一分。所以總結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跟他沒兩樣。為什麼現在有這個差別,怎樣形成的?天壤之別,佛在天上,我們在地下,不能相比,什麼原因?是我們迷失了自性所造成的

◈起心動念就迷了;不起心動念成佛了
◇自性也叫真心;我們迷了,現在用的是妄心
◇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叫妄心。你是不是用這個?是
◇六根對六塵同時就起心動念、分別執著
◇起心動念是妄心的根,叫無明煩惱
◇起心動念就迷了;不起心不動念就成佛了
◇佛六根對六塵境界明瞭;沒有起心動念:他用真心
◇菩薩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用的妄心,迷失了自性
◇阿羅漢有分別;沒有執著:比我們強
◇六道凡夫,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有,而且執著非常嚴重,不肯放下,這就造輪迴業

  自性也叫真心,我們迷了,我們現在用的是什麼心?是妄心,這要知道,這要承認。什麼叫妄心?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叫妄心。你是不是用這個?是。睜開眼睛看外面的色相,立刻就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耳聽音聲,鼻聞香,舌嘗味,六根對六塵同時就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起心動念是妄心的根,叫無明煩惱。無明是什麼?什麼都不明白,迷了,起心動念就迷了,不起心不動念就成佛了佛六根對六塵境界明瞭,為什麼明瞭?他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起心動念,他用真心,真心沒有起心動念,真心沒有分別執著。佛不起心不動念,圓滿回歸自性。一切諸佛如來,菩薩比佛差一等,菩薩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菩薩。他雖然是用的妄心,迷失了自性,但是他能夠不分別不執著,這是佛教他的。只要不分別不執著,你就可以向上提升,提升到不起心不動念,就成佛了,就圓滿了。阿羅漢比菩薩又差一等,菩薩不分別不執著,阿羅漢有分別,沒有執著,比我們強。所以六道凡夫,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有,而且執著非常嚴重,不肯放下,這就造輪迴業

◈善惡有感;六道輪迴就是應
◇身口意三業善,與倫理道德、五戒十善相應,所感得的果報是三善道:人道、修羅道、天道
◇五逆十惡,所感得的是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
◇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是我們六根接觸六塵所生善惡之感應
◇善惡有感;六道輪迴就是應
◇佛說得明白,這全是假的,像作夢一樣:夢中境界好像是真的;醒過來你怎麼也找不到
◇事實真相,只有佛菩薩,覺悟的、用真心的人,能說明白、說清楚
◇不能用妄心:用妄心錯了
◈真正想成佛,要用真心:如如不動
◇學佛,目的是想成佛
◇真正想成佛,頭一個條件:不能用妄心;要用真心
◇真心是如如不動,從來沒有動搖過;妄心是動的,前念滅後念生
◇有的執著非常堅固,好像相續相;但是怎麼同,來生再投胎別的地方,它就斷掉,他控制不住

  輪迴業有善有惡,善的,身口意三業善,與倫理道德這個標準相應,這善業,與五戒十善相應,所感得的果報是六道裡面的三善道,人道、修羅道、天道;不善呢?不善就是五逆十惡,所感得的是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到這裡去了。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是我們六根接觸六塵所生的善惡之感應。這個善惡有感,六道輪迴就是應。實際上佛說得明白,這全是假的,不是真的,像作夢一樣,夢中境界好像是真的,醒過來之後,你怎麼找也找不到。幾乎多數人,一生沒有同樣的一個夢,每一次作夢都不一樣,不是真的。這才把事實真相說明白、說清楚了。只有佛菩薩能說,覺悟的人能說,用真心的人能說不能用妄心,用妄心錯了。我們今天想學佛,目的是想成佛真正想成佛,頭一個條件不能用妄心,要用真心。真心是什麼?真心是如如不動,從來沒有動搖過,妄心是動的,妄心就是念頭,前念滅後念生有的執著非常堅固,前念跟後念是相同的,好像相續相,但是怎麼同,到這一生壽命盡了,來生再投胎別的地方去,它就斷掉,他控制不住,斷掉了。這都是現象,事實的現象,要清楚,要明白。

◈學佛頭一個認識:什麼是真假
◇學佛頭一個認識: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
◇不分別執著是真;不起心動念是純真:差不多快要明心見性了
◈淨土的特殊:靠佛力;不靠自力
◇淨土的特殊:是靠佛力;不是靠自力
◇八萬四千法門都要靠自力,沒有他力,所以難!
◈菩薩要修三阿僧祇劫福慧
◇凡夫要修行成佛一世做不到,無量劫才能修到菩薩的地位;菩薩要修成佛也要無量劫,不簡單!
◇明心見性的菩薩,在實報土斷無始無明的習氣,要三個阿僧祇劫,所以叫無量劫

  學佛頭一個就認識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不分別不執著是真的,不起心不動念是純真,那就差不多快要明心見性了。用什麼方法達到這個境界?大乘八萬四千法門,淨土法門也不例外,淨土的特殊是靠佛力,不是靠自力,完全靠阿彌陀佛本願力成就的,所以它是個特別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要靠自力,沒有他力,全是自力,所以難!凡夫要修行成佛一世做不到,生生世世,大乘教上說的無量劫,才能修到菩薩的地位菩薩要修成佛,也要無量劫,不簡單!我們現在慢慢的都搞清楚、搞明白了,明心見性的菩薩住在實報土。在實報土幹什麼?在實報土就斷無始無明的習氣,無明斷了,你才能生實報土。但是無明習氣沒斷,習氣不好斷,習氣沒方法斷,只有不要去理它,時間久了,自然斷了。要多長的時間?三個阿僧祇劫,所以叫無量劫

◇無量劫當中菩薩修福修慧,福慧圓滿成佛:修三個阿僧祇劫福慧
◇怎麼修福?供佛:恭敬三寶、奉事師長

  明心見性的菩薩,在實報土還要修無量劫。這個無量劫當中他們是修福修慧,福慧圓滿成佛,他修三個阿僧祇劫福慧怎麼修福?供佛。此地講的恭敬三寶,奉事師長,修福。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三三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33



修行決定要跟自性相應|無相無功:是我們的自性——智跟理融合成一體;無有一法可得|自性:什麼也進不去;什麼也不損失|證入實相離一切相|不著相,斷惡修善阿彌陀佛,就很接近了|淨空老法師

 


修行決定要跟自性相應|無相無功:是我們的自性——智跟理融合成一體;無有一法可得|自性:什麼也進不去;什麼也不損失|證入實相離一切相|不著相,斷惡修善阿彌陀佛,就很接近了|淨空老法師


◈證入實相離一切相
◇證入實相放在心上,就錯了:實相無相,你怎麼還有個實相?
◇一定要放下,心地清淨、一塵不染
◇七、八、九地菩薩,無生法忍;十地、等覺、妙覺,寂滅忍

  若證入實相離一切相,這個後頭一句重要。證入實相離一切相證入實相放在心上,就錯了,實相無相,你怎麼還有個實相一定要放下,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這個叫無生法忍,則在七地菩薩以上。通常大乘教有說,七八九,無生法忍,十地以上叫寂滅忍,就是還有個寂滅,清淨寂滅;十地,下品寂滅忍,等覺中品,妙覺是上品,大乘教有這個說法。

◈一切法:無起無作、了不可得
◇無生忍,略有二種:一約法;二約行
◇約法,則諸無起作之理,皆曰無生
◇所有一切法都是無起無作
◇一切法的生滅,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
◇無起無作:它太快了!它起作等於無起作:現相生起馬上就滅掉,我們對它毫無感覺
◇所以給你講真相,一切法了不可得
◇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可別當真:當真就上大當、就搞六道輪迴
◇它有起作,為什麼說無起作?說有,它已經無了;說無,它已經有了
◇不生不滅:它有生有滅;生滅都得不到
◇生滅跟不生滅是一個意思
◈慧心安此,故名為忍
◇慧心、智慧,安於此
◇對這個承認、不懷疑,這叫忍

  又《彌陀疏鈔》,蓮池大師說的。他說「無生忍,略有二種:一約法,二約行約法,則諸無起作之理,皆曰無生。慧心安此,故名為忍」。這也是大乘教裡頭常說的,從法門講的,這個法無起無作。哪個法無起無作?所有一切法都是無起無作。世出世間一切法,你想想彌勒菩薩跟我們說的,一切法的生滅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單位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個生滅,一秒鐘。我們說它無起無作,沒有起作,可不可以說?可以,它太快了!它起作等於無起作。這個相,現相生起馬上就滅掉了,我們對它毫無感覺,為什麼?我們身體的細胞就是的,有生有滅。大家知道。這還不是細胞的生滅,細胞太大了,細胞裡頭有很多東西,有原子、有電子、有中子、有夸克、有微中子,太多東西了,一個細胞裡頭好多好多。最小的物質,組成細胞的就是由微中子,微中子的生滅就是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的生滅。所以給你講真相,一切法了不可得,《般若經》上講得好,「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可別當真,當真就上大當,當真就搞六道輪迴有沒有起作?有起作,為什麼有起作說無起作?它太快了,說有,它已經無了;說無,它已經有了。有無的間隔一秒鐘是二千二百四十兆次,我們不能掌控。我們看到這個現象,用什麼來說它?不生不滅。它有生有滅,生滅都得不到,我們都得不到。所以生滅跟不生滅是一個意思,這從理上講。皆曰無生,慧心,智慧,安於此對這個承認,不懷疑,這叫忍。這是科學家可以得到的,但是它不起作用。

◈修行純熟的樣子:無相無功
◇約行,則報行純熟:這修行功夫到家,所得的果報純熟了
◇純熟的樣子是什麼?智冥於理,無相無功
◇智冥於理,理跟智融合:理在智裡頭、智在理裡頭
◇無相無功:他全放下了
◇有沒有相、功?有:心裡頭沒有;事上有
◇釋迦牟尼佛現相住了八十年;釋迦佛自己沒有:他無相無功,智跟理融合成一體了
◇無相無功:不可得,無有一法可得
◇說法四十九年;說他說法就是謗佛,為什麼?無相無功:自性本來如此
◇自性,你不能把它挖一塊;你也不能補一樣東西進去:什麼也進不去;什麼也不損失
◇無相無功是我們的自性:我們自性跟佛的自性是一不是二

  「約行,則報行純熟」,這修行功夫到家,修行所得到的果報純熟了純熟的樣子是什麼?「智冥於理」,理跟智融合,理在智裡頭,智在理裡頭,「無相無功」,他全放下了。放下來,有沒有相、有沒有功?有,有怎麼說沒有?心裡頭沒有,事上有。諸佛菩薩為一切眾生現身說法,普度眾生,有,釋迦牟尼佛現相,在我們這個世間住了八十年,真有其人,真有其事。釋迦佛自己沒有,他無相無功,他智跟理融合成一體了無相無功,不可得,無有一法可得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有人要說他講經說法,他就是謗佛。為什麼?無相無功,是自性本來如此自性,你不能把它挖一塊,你也不能補一樣東西進去,什麼東西也進不去,它什麼也不損失無相無功是我們的自性,我們自性跟佛的自性是一不是二。這個要知道。

◈修行決定要跟自性相應
◇行要管用,斷惡修善不著相:斷惡阿彌陀佛,修善也是阿彌陀佛,就跟這個很接近了
◇我今天修了懺悔、做了好多好事:著相了,就不是無生忍了
◇一執著就錯了,跟自性不相應
◇修行決定要跟自性相應

  這個約行,現在時間到了,約行這一條,我們下一堂課接著再講。行要管用,換句話說,就是說斷惡修善,斷惡不著斷惡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斷惡阿彌陀佛,修善也是阿彌陀佛,就跟這個很接近了。不要以為我今天懺悔,修了這個,他著相了,那就不是無生忍了。我做了好事,我今天做了好多好多,幫助眾生,不行,不能執著,一執著就錯了,跟自性不相應修行決定要跟自性相應,就好。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六七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67




若證入實相離一切相,名為得無生法忍,則在七地菩薩以上。


又《彌陀疏鈔》曰:「
無生忍,略有二種:
㈠約法,
㈡約行。

約法,
則諸無起作之理,皆曰無生
慧心安此,故名為忍。

約行,
則報行純熟,
智冥於理,無相無功,
曠若虛空,湛若渟海,
心識妄惑,寂然不起,方曰無生

◎ 菩提道場第十五



2024年11月3日 星期日

極樂世界怎麼去?心要清淨平等|深信切願是條件;清淨平等也是條件|淨土從哪來的?心淨則佛土淨:阿彌陀佛的清淨心變現出來;每個往生的人在淨土裡添一分清淨|所以平常要做到不瞋、不惱、不毒|淨空老法師

 


極樂世界怎麼去?心要清淨平等|深信切願是條件;清淨平等也是條件|淨土從哪來的?心淨則佛土淨:阿彌陀佛的清淨心變現出來;每個往生的人在淨土裡添一分清淨|所以平常要做到不瞋、不惱、不毒|淨空老法師


◈菩薩隨佛教忍
◇菩薩瞋惱毒心起時,作是思維
◇五毒貪瞋痴慢疑起來的時候,把念頭轉過來
◈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
◇此身從何而生,從何而滅?從我生者,何者是我?從彼生者,何者是彼?法相如是,從何因緣生?
◇我這個身從哪來的,怎麼會到人間來?什麼時候滅?
◇父母又是誰,他為什麼能生我?
◇因緣生三個字重要,整個宇宙都是緣生的:因緣是能生;果報是所生
◇善緣果報肯定是善;惡緣果報肯定是苦:這樣就能棄惡揚善
◇負面東西不要去想、去理會、去說,更不能去做
◇善、正面的,認真學習、培養:前途一片光明,真正的幸福
◇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

  第四,「云何名菩薩隨佛教忍菩薩瞋惱毒心起時」,這常有,瞋恨、惱怒,這個毒就是三毒貪瞋痴,再加兩個,傲慢、懷疑,五毒貪瞋痴慢疑,這些念頭起來的時候,「作是思惟」,把念頭轉過來。「此身從何而生,從何而滅」,想自己,想到我這個身從哪來的,怎麼會到人間來?既然來了,免不了死亡,什麼時候滅?死亡,死亡是個未知數。「從我生者,何者是我?從彼生者,何者是彼?」我生的,我來投胎的,我是誰?如果說父母所生的,父母又是誰,他為什麼能生我?「法相如是」,一切萬法的現象是這個樣子的,「從何因緣生?」因緣生三個字重要,這是佛法說的,佛法認為整個宇宙都是緣生的,因、緣、果、報,因緣是能生,果報是所生。如果明白這個道理,善緣,下面果報肯定是善的;惡緣,下面果報肯定是苦的,這樣就知道能夠棄惡揚善負面東西我們不要去想,不要去理會,也不要去說,更不能去做;對於善的、正面的,我們認真學習、認真培養,前途一片光明,真正的幸福。所以佛說,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

◈用觀想,回歸自然、清淨平等覺
◇菩薩作是思惟時,不見所從生;亦不見所緣起;亦不見從我生;亦不見從彼起;亦不見從因緣生。作是思惟,亦不瞋,亦不惱,亦不毒。瞋怒之心即便減少
◇這是用觀想,遇到這些事情,回光返照:別人傷害我,我是誰;傷害我的身,身是假的,剎那生滅、了不可得,他不能傷害的
◇想明白了,煩惱就平息,就回歸自然:自然是清淨平等覺
◇佛教修學最終極的目標就是:清淨平等覺
◇清淨是阿羅漢;平等是菩薩;覺是成佛:一個一個階段向上提升,覺了宇宙人生真相
◈每天修懺悔,懺除業障
◇每天修懺悔,懺除業障:普賢菩薩教給我們的
◇人事境界接觸了,正的、善的不貪戀;不善、惡的不瞋恚:生貪戀、瞋恚,去不了極樂世界
◈深信切願、清淨平等:往生極樂
◇極樂世界怎麼去?用清淨平等心,用深信切願,就能往生
◇深信切願是條件;清淨平等也是條件
◇西方淨土從哪來的?心淨則佛土淨:阿彌陀佛的清淨心變現出來;每一個往生的人也用清淨心,在淨土裡頭添一分清淨,這麼成就的
◇往生極樂對淨土有貢獻:清淨平等覺就是貢獻
◈要不瞋不惱不毒;要常生歡喜心
◇所以我們平常要做到不瞋、不惱、不毒,這很重要;要常生歡喜心
◇賢公做到了:一生沒發過脾氣,對人事物,沒有瞋恚、煩惱、不善的念頭
◇作是思惟,亦不瞋,亦不惱,亦不毒。瞋怒之心即便減少。是名隨佛教忍

  「菩薩作是思惟時,不見所從生;亦不見所緣起;亦不見從我生,亦不見從彼起;亦不見從因緣生。作是思惟,亦不瞋,亦不惱,亦不毒。瞋怒之心即便減少」。這是用觀想,在日常生活當中遇到這些事情,回光返照,別人傷害我,我是誰。傷害我的身,身是假的,剎那生滅,了不可得,他不能傷害的。用心去想一想,想明白了,煩惱就平息,就回歸自然,自然是清淨平等覺佛教的修學最終極的目標就是清淨平等覺清淨是阿羅漢,平等是菩薩,覺是成佛,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向上提升,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誰覺了?惠能大師覺了,你看五祖的衣缽就傳給他。所以我們常常要每天修懺悔,懺除業障普賢菩薩教給我們的。懺悔一定是離不開人事,人事的境界我們接觸了,一切都是正的、善的不貪戀,如果貪戀極樂世界去不了;不善的、惡的不生瞋恚,生瞋恚也去不了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怎麼去?心要清淨平等,用清淨平等心,用深信切願,就能往生深信切願是條件,清淨平等也是條件西方是淨土,淨土從哪來的?心淨則佛土淨,是阿彌陀佛的清淨心變現出來的,每一個往生的人也用清淨心,在淨土裡頭添一分清淨,這麼成就的往生極樂世界對淨土有貢獻,不是沒有貢獻,清淨平等覺就是貢獻所以我們平常要做到什麼?不瞋、不惱、不毒,這很重要,要常生歡喜心。像海賢老和尚,這他做到了,老和尚一生沒有發過脾氣,沒有跟別人紅過臉。所以老和尚真正做到,對人、對事、對物,沒有瞋恚,沒有煩惱,沒有不善的念頭。這個毒是三毒,貪瞋痴。瞋怒之心即便減少,「是名隨佛教忍」,這個教是教化,佛教導我們的。

◈佛教給我們的根本:淨宗行門五科
◇佛教給我們的根本: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夠了,幾乎都包全了

  佛教給我們的,根本裡面是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夠了,不用再多了,幾乎都包全了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三O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30




㈣云何名菩薩隨佛教忍。
菩薩瞋惱毒心起時,作是思維:
『此身從何而生,從何而滅?從我生者,何者是我?從彼生者,何者是彼?法相如是,從何因緣生?』
菩薩作是思維時,
不見所從生;亦不見所緣起;
亦不見從我生,亦不見從彼起;
亦不見從因緣生。
作是思惟,亦不瞋,亦不惱,亦不毒。瞋怒之力,即便減少。是名隨佛教忍。

◎ 積功累德第八



發心作菩薩|作菩薩要受苦受難:能受苦受難;才能救苦救難|在惡劣環境裡,把自己的心修到清淨平等覺,你就能代眾生苦、弘傳大乘|求學要忍,一天十遍不能少|一部經深入,入到底;然後觸類旁通|淨空老法師

 


發心作菩薩|作菩薩要受苦受難:能受苦受難;才能救苦救難|在惡劣環境裡,把自己的心修到清淨平等覺,你就能代眾生苦、弘傳大乘|求學要忍,一天十遍不能少|一部經深入,入到底;然後觸類旁通|淨空老法師


◈認真把這門課補出來,一生受用不盡
◇教育要從小扎根
◇小時候沒有學;年輕二十到三十歲,認真去把這門課補出來,一生受用不盡
◇這就是我們想辦漢學院:想為古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弘傳中國傳統文化、大乘佛法
◇湯恩比: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大乘佛法
◇孔孟學說:四書五經;大乘佛法:華嚴、天台、法相、三論、淨土
◈發心要緊:不怕苦,禁得起考驗
◇要真幹!誰來幹?菩薩來幹
◇你要發個大願,我要當菩薩,這才行
◇求人不如求自己:真求自己,三寶加持你,祖宗照顧你
◇發心要緊:不怕苦,禁得起考驗
◇順境、善緣不起貪戀,要守本分
◇在這個惡劣環境裡,把自己的心修到清淨平等覺,你就能夠實現代眾生苦,弘傳傳統文化、大乘佛法
◇不發大心大願,不願意吃苦頭,決定做不到
◇要吃別人不能吃的苦頭,要忍別人不能忍的恥辱,功德才能圓滿

  所以教育要從小扎根小時候沒有學年輕補習也還可以,二十歲到三十歲,認真去補習,把這門課補出來,一生受用不盡這就是我們想辦漢學院,想為古聖先賢繼絕學,為千年萬世開太平,弘傳中國傳統文化,弘傳大乘佛法。這是湯恩比教我們的,他說得很明白,解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社會問題,他說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孔孟學說在中國,大乘佛法也在中國。孔孟學說是什麼?四書五經。大乘佛法,華嚴、天台、法相、三論、淨土,它東西太多,這五大類就行了,就能幫助社會安定,幫助地球化解災難。要真幹!誰來幹?菩薩來幹。誰是菩薩?你要發心,發個大願,我要當菩薩,這才行求人不如求自己,求人,人不肯,沒辦法,求自己。真求自己,三寶加持你,祖宗照顧你發心要緊,不怕苦,禁得起考驗。順境,遇到的環境好,對自己有利益;遇到的人也好,都是好人,會幫助我的。順境、善緣不起貪戀,要守本分。遇到惡緣,環境不好,很惡劣,想做事情,處處有障礙;遇到的人不好,都是騙我的,都是想佔便宜的,都是來做障礙的,不生怨恨。在這個境界裡頭把自己的心修到清淨平等覺,你就能夠實現代眾生苦,實現弘傳傳統文化,弘傳大乘佛法,你就能做到。不發大心大願,不願意吃苦頭,這做不到的,決定做不到。真正要吃別人不能吃的苦頭,要忍別人不能忍的恥辱,功德才能圓滿

(中略)

◈最重要的是發心作菩薩
◇作菩薩要受苦受難:能受苦受難;才能救苦救難

  最重要的是發心作菩薩作菩薩要受苦受難,能受苦受難才能救苦救難,不能受苦受難就不能救苦救難。現在人真的太苦、太可憐了。

◈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修戒、修定
◇學弘法利生要記住:求學,經典很深,要有耐心,先讀誦
◇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經選一種,不要選多
◇先把它讀三千遍;如果經分量太大,不能少過一千遍
◇字沒念錯、沒念漏,這就扎根了:這是修戒、修定
◇你不會胡思亂想,不會犯戒;想的都是經上的東西,世間的東西不再想它了:真持戒
◇一門深入是修定:我不夾雜,我只有一門,修多久?十年
◇十年之後我再去修別的東西,容易了:你的根扎下去了
◇沒有十年這個根;你學多了樣樣都不會,都是一點皮毛,不能深入

  所以學弘法利生要記住,求學,經典很深,要有耐心先讀誦。記住,老祖宗傳給我們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經選一種,不要選多。選一種,讀,先把它讀三千遍,一遍一遍讀。如果經分量太大,念一千遍,不能少過一千遍。像《無量壽經》,我們用的這個本子,要讀三千遍,因為它分量不多。讀熟了,大概讀兩年,讀一遍只要半個小時。所以你一天讀十個小時就二十遍,字念得準確,沒念錯,沒有念漏掉,這就扎根了。這是什麼?修戒、修定,用這個方法,讀書的方法來修戒定。因為你讀書,你不會胡思亂想,你不會犯戒,你想的都是經上的東西,這個世間的東西你已經不再想它了,這就真持戒一門深入是修定,我不夾雜,我只有一門,修多久?十年十年之後我再去修別的東西,容易了,你的根扎下去了沒有十年這個根,基礎,你學東西,學多了樣樣都不會,都是一點皮毛,都不能深入

◈一部深入,入到底:全通了
◇一部經深入,入到底;然後看其他東西觸類旁通,全通了
◇劉素雲老師,專修《無量壽經》,十年根扎下去了,現在什麼經她都會講
◇胡小林老師,六年專攻《大乘起信論》,大乘經論統統能看懂
◇這些人真正是傳法的菩薩

  所以這一部經深入,入到底,然後看其他的東西觸類旁通,全都通了。我們現在有兩個人,兩位居士,東北的劉素雲居士,她專修專學《無量壽經》,就是這個本子。她十年,前面十年根扎下去了,現在人家請她講什麼經她都會講,通了,不敢說徹悟,也是在大悟、小悟之間,真開悟了。第二個北京胡小林,他最近大概有六年專攻《大乘起信論》,也是把這部經念上千遍,通了,大乘經論他看起來很輕鬆,統統能看得懂。他還得繼續幹四年,滿十年。我給他講的,十年根扎下去,滿十年。這些人真正是傳法的菩薩

◈這個十年工夫值得:要忍耐
◇這個苦你要不能忍,你沒法子
◇求學要忍,一天十遍不能少
◇要真幹,佛菩薩加持你,祖宗保佑你
◇十年之後,你再去弘法利生,無論教什麼經,你都沒有障礙
◇用《無量壽經》是很好的選擇:自己往生決定有把握;對自己不操心了,可以專門幫助眾生,把佛法復興起來
◇佛法大乘八個宗派、小乘兩個宗派,統統把它復興起來:你們有能力做得到
◇這個十年工夫值得:要忍耐

  所以這個苦你要不能忍,你沒法子。所以求學要忍,一天十遍不能少。開頭很生疏,念這部經念一遍大概要兩個小時,半年之後念一遍一個小時,你已經會背誦了,一個小時,念十個小時念十遍。現在剛開始十個小時念五遍,半年之後十個小時十遍,兩年以後十個小時二十遍,要真幹,佛菩薩加持你,祖宗保佑你。十年之後,你再去教學,弘法利生,無論教什麼經,你都沒有障礙。用《無量壽經》是很好的選擇,為什麼?自己往生決定有把握。對自己不操心了,可以專門幫助眾生,把佛法復興起來。復興起來,佛法八個宗派,大乘,小乘兩個宗派,統統要把它復興起來,你們有能力做得到這個十年工夫值得,所以要忍耐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三O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30



2024年11月1日 星期五

求生淨土的人,首先要求清淨心|心淨則佛土淨|修持目標就在經題上:修清淨平等覺,就感得大乘無量壽莊嚴|佛學了一輩子,初果都沒證到:五種見惑不但沒放下;連減輕都沒做到|一定要把身見、邊見放下|淨空老法師

 


求生淨土的人,首先要求清淨心|心淨則佛土淨|修持目標就在經題上:修清淨平等覺,就感得大乘無量壽莊嚴|佛學了一輩子,初果都沒證到:五種見惑不但沒放下;連減輕都沒做到|一定要把身見、邊見放下|淨空老法師


◈於無量劫。積植德行

  【於無量劫。積植德行。】

◇無量劫做什麼?積德、種福:可見得德是多麼重要
◈心土不二,心淨則佛土淨
◇初段明莊嚴淨土;此下三段表嚴淨自心
◇心土不二,心淨則佛土淨也
◇國土是物質現象,物質現象從心生
◈求生淨土的人首先要求清淨心
◇修持的目標就在經題上
◇「大乘無量壽莊嚴」是果;因是「清淨平等覺」
◇修清淨平等覺,就感得大乘無量壽莊嚴,經題因果具足
◇修淨宗的同學要曉得修什麼

  經文雖然只有兩句,內容非常豐富。『無量劫』,我們看到了,無量劫做什麼?積德、種福,植是種植。可見得德是多麼重要!我們看念老註解,「本品初段明莊嚴淨土。此下三段表嚴淨自心」。嚴是莊嚴,淨是清淨。為什麼?下面說,「蓋心土不二,心淨則佛土淨」,道理說出來了。一直到近代,量子力學家發現微中子的存在,才告訴我們物質現象,國土是物質現象,物質現象從哪來的?從心生的。心淨則佛土淨,求生淨土的人首先要求清淨心。這個修持的目標就在經題上,本經的經題,前面一段是講果報,「大乘無量壽莊嚴」,這是果;因是什麼?因是「清淨平等覺」,修清淨平等覺就感得大乘無量壽莊嚴,經題因果具足。所以修淨宗的同學要曉得修什麼,這個不能不知道。

◈念佛求生淨土還爭執
◇自己不能往生;叫別人也不能往生
◈各人根性不相同
◇古時候的念佛堂多
◇有念四字、有念六字;有念大聲、有念小聲的念佛堂,應有俱有,讓你不生煩惱
◇諸佛菩薩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念佛求生淨土還爭執,我遇到一個同學,傳個信息給我,他們那個地方念佛堂,有人主張念四字,有人主張念六字,爭論幾乎到吵架了,這能往生嗎?自己不能往生,叫別人也不能往生。所以古時候的念佛堂多,祖師大德知道,各人根性不相同,願意念四字的有念四字的念佛堂,你到那邊去,願意念六字的有念六字的念佛堂,不衝突,把你們分開;有人喜歡大聲念的,有人喜歡小聲念的,喜歡大聲有念大聲的念佛堂,喜歡小聲有念小聲的念佛堂,應有俱有,讓你不生煩惱諸佛菩薩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好!

◈一定要把身見、邊見放下
◇我們學佛為什麼不能證果?
◇五種見惑不但沒有放下;連減輕都沒做到
◇頭一個是身見
◇第二個是邊見,跟人、跟事、跟一切萬物統統對立
◇這個心要沒放下,念這一輩子都得不到須陀洹;在大乘初信你沒有分:你是佛法門外漢,沒入門
◇五逆十惡,臨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
◇但是臨終還放不下,還在爭論,還在吵架,這個人決定不能往生
◇你往生去了之後,你會把極樂世界攪和得一塌糊塗:佛不來接引你
◇一定要把身見、邊見放下
◈見取見、戒取見、邪見
◇見取跟戒取是成見,自以為是,這要放下
◇所有錯誤的看法統統放下,你才能證得初果,大乘才得到初信位的菩薩
◇這個位次得到就不會退轉,有這個位次就是小小聖
◇拿到這個地位,念佛是決定得生

  我們在經教裡頭也常常提醒同學,我們學佛為什麼不能證果?學了一輩子,初果都沒有證到,什麼原因?五種見惑都沒有放下,不但沒有放下,連減輕都沒做到。五種見惑頭一個是身見第二個是邊見,邊見就是對立,跟人對立、跟事對立、跟一切萬物統統對立這個心要沒放下,念這一輩子都得不到須陀洹,在大乘初信你沒有分,你是佛法門外漢,沒入門。初信,好像是小學一年級,大乘;初果是小乘最低的位次,都拿不到,還談什麼?阿彌陀佛知道我們的狀況,特別開這個法門,五逆十惡,臨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但是臨終還放不下,還在爭論,還在吵架,這個人決定不能往生。為什麼?你往生去了之後,你會把極樂世界攪和得一塌糊塗,極樂世界秩序都被你破壞了,你能去嗎?所以佛不來接引你一定要把身見、邊見放下見取跟戒取是成見,自以為是,這要放下;再就是所有錯誤的看法統統放下,你才能證得初果,大乘才得到一個初信位的菩薩。位次是最低,但是很可貴,這個位次得到就不會退轉。有這個位次就是聖人,小聖,小小聖,他不會退到凡夫位,所以叫位不退,三不退裡的第一個,位不退,很可貴。拿到這個地位的人,念佛往生是決定得生的,沒有一個不往生。

◈信願具足,往生的條件就成立
◇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
◈念佛功夫是:把煩惱念掉了
◇念佛不論多少,論功夫
◇煩惱一起現行,馬上就是阿彌陀佛,把煩惱控制住
◇慢慢煩惱不生了,這是功夫
◇煩惱真正控制住,不生煩惱,證得初果,往生極樂是插班去的,你是在方便土
◈放下身心世界
◇身心世界:身就是身見;心就是思惑,貪瞋痴慢疑
◇放下身心世界:不再接受干擾
◇外面周邊環境有干擾,我們可以不接受
◇這樣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品位就向上提升

  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信願具足,往生的條件就成立念佛不論多少,論功夫功夫是什麼?把煩惱念掉了。我們心裡面煩惱一起現行,馬上就是阿彌陀佛,把煩惱控制住慢慢煩惱不生了,這是功夫煩惱要真正控制住,不生煩惱,證得初果的位子,你往生到極樂世界是插班去的,你不是在同居土,你是在方便土,方便土也是三輩九品。四土都講功夫,這個不能不知道。所以該放下的,古大德教我們,身心世界身就是身見,心就是思惑),這是見惑,心是貪瞋痴慢疑,要放下身心世界外面周邊的環境不再接受干擾,它有干擾我們可以不接受這樣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品位就向上提升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二四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24




【於無量劫。積植德行。】

本品初段明莊嚴淨土。
此下三段表嚴淨自心。

心土不二,
心淨則佛土淨也。

◎ 積功累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