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法界六道:帶著阿賴耶變幻的真如|向外求,錯了;要向內:修定|定,回歸自性|修定,就是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修定跟本定相應:定生慧|慧:對萬法通達明瞭,沒有絲毫錯誤|淨空老法師
◈真如
◇「如」是完全相應、圓滿相應、究竟相應
◇遍法界虛空界就是真如:有現相的真如
◇十法界六道:帶著阿賴耶,變幻的真如
「如」是完全相應的意思,圓滿相應,究竟相應。遍法界虛空界就是真如,有現相的真如,十法界六道還帶著阿賴耶,變幻的真如。誰能見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人,他見到了。
◈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明德就是真如,真如是體
◇明德的相是親民:慈悲、愛
◇明德的用:止於至善
◇體相用,一而三,三而一,一體
◈中國人信是感;如來就有應
◇中國聖賢,從大乘教義去觀察,是諸佛如來在中國示現
◇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而為說法
◇中國人信是感;如來就有應,示現聖賢身
◇在印度示現佛菩薩;在歐洲示現耶穌、摩西:全叫如來,全是真如變現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真如變現: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整個宇宙,佛教沒說神造的;說緣起
◇緣起憑什麼?憑自性:自性法爾如是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本無動搖
◇自性:不生不滅、沒有過去現在未來,它是真的,永恆不變;它是定的,本無動搖、如如不動
◈修定跟本定相應:定生慧
◇為什麼佛教主張修定:唯有定的功夫跟自性本定相應
◇回歸自性,自性本定:如來所證得的大定
◇定生慧,慧:對萬法通達明瞭,沒有絲毫錯誤
◇無量的智慧、德能、相好統統是自性本來具足;與外面毫不相關
真如,我們中國人知道,《大學》、《中庸》成書的時候,《禮記》成書的時候,佛法還沒到中國來,中國人就能說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個明德就是真如。明德的相(明德是體,真如是體),它的相是什麼樣子?親民。親民什麼意思?慈悲,愛。它的作用,止於至善。佛法講體相用,一而三,三而一,一體。所以中國古時候這些聖賢,這些老祖宗,我們從大乘教義裡頭去觀察,不是凡人,那是什麼人?我覺得是諸佛如來在中國這個地區示現。像《普門品》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而為說法,中國人信聖賢,所以這中國人信的是感,如來就有應,在中國示現聖賢身,在印度示現佛菩薩的身,在歐洲示現基督耶穌、摩西,現這樣的身分,全叫如來,全是真如變現的。真如變現,六祖一句話講得很明白,他老人家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是整個宇宙。佛教裡面說整個宇宙,沒有說是神造的,說緣起。講得好!緣起憑什麼?憑自性,自性法爾如是。自性不生不滅,自性沒有過去現在未來,它是真的,永恆不變。它還是定的,六祖給我們透的信息,「本無動搖」,它從來沒有動過。搖也是動,沒動過,極其細微的動作它都沒有,如如不動。這是什麼?自性本定。為什麼佛教主張修定,道理就明白了,唯有定的功夫跟自性本定相應,回歸自性,這就是如來所證得的大定。定生慧,慧是對萬法通達明瞭,沒有絲毫錯誤。於是我們就知道,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統統是自性本來具足,與外面毫不相關。
◈向外求,錯了;要向內:修定
◇不起心不動念是自性本定,究竟圓滿的大定,如來證得的
◇菩薩有起心動念,叫無明煩惱,像水一動就起波浪,照見的功夫就失掉
◇不起心不動念是自性本定,自然開智慧
◇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種修定的方法
◇修定:就是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
◈證阿羅漢;不如極樂下下品往生
◇放下執著,小乘定,阿羅漢:六道夢醒過來了;現四聖法界
◇四聖法界沒有善惡業;還有染淨
◇證得阿羅漢,清淨心現前;跟極樂下下品帶業往生的人比,不如
◇阿羅漢不能得彌陀威神加持,全憑自己修行功夫將見思斷盡
◇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得彌陀四十八願加持,立刻提升到阿惟越致菩薩
◈身見能斷;其他四種見惑不難斷
◇我們在這個世界,別說阿羅漢,須陀洹都沒分
◇須陀洹要斷三界五種見惑,第一個身見
◇我們不行:我們認真把身體當作我
◇身見能斷;其他四種見惑不難斷
◇邊見是對立,對立放下,和諧就現前,六和敬就圓滿
◇戒取見、見取見:成見,自以為是,不容易接受聖賢教誨
我們今天都是向外求,錯了,要回過頭來向內。向內裡怎麼發現?修定。你看,不起心不動念是自性本定,這是究竟圓滿的大定,如來證得的。菩薩證得的次一等,菩薩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叫無明煩惱,像水一樣,一動它就渾濁、它就起波浪,照見的功夫就失掉了。不起心不動念是自性本定,自然開智慧。我們學經教,八萬四千法門,學經教也包含在其中,全是修定,八萬四千種修定的方法。無量法門還是修定,法門真的無量無邊,統統是修定。修定簡單的說,就是放下起心動念、放下分別、放下執著。單單放下執著,小乘定,阿羅漢。不要小看阿羅漢,證得阿羅漢果,六道輪迴沒有了,超越六道。六道是一場夢,醒過來了,六道不見了。不見,眼前現的是什麼?現的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是釋迦牟尼佛的淨土。六道是釋迦牟尼佛的穢土,造善惡業變現出來的;四聖法界裡頭沒有善惡業,還有染淨。證得阿羅漢果,我們經題上的清淨心現前。這個境界,要跟西方極樂世界帶業往生的人,而且帶業是下下品往生,阿羅漢跟他比怎樣?不如。為什麼?阿羅漢不能得阿彌陀佛威神加持,他完全憑自己修行的功夫證得阿羅漢果,將見思煩惱斷盡。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極樂世界的,都得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得到阿彌陀佛無量劫修積功德的加持,能將這個往生的人立刻提升到阿惟越致菩薩,比阿羅漢高太多了。我們在這個世界想證阿羅漢,不可能,別說阿羅漢,初果須陀洹我們都沒分。為什麼?須陀洹要斷三界五種見惑。第一個身見,他真的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他確確實實把這個身當作一件衣服看待,不是我,是我所有的。衣服不是我,是我所有,衣服髒了換一件,身體壞了換一個,它不是我。我們不行,我們認真把身體當作我。這個功夫你試試看,你能不能做到。這個功夫能做到,其他四種見惑不難斷。邊見,邊見是對立,對立放下,和諧就現前,佛法講的六和敬就圓滿。戒取見、見取見這兩個合起來,我們中國人叫成見,自以為是,某人成見很深,不容易接受聖賢教誨。最後一種叫邪見。這五樣都放下,都斷乾淨,證須陀洹果,小乘初果。你就曉得多難!
◈淨土難信:我們為什麼能信?
◇遇到淨土法門,格外值得慶幸:太難得了
◇淨土法門修學容易;相信難
◇聲聞緣覺、三乘菩薩不相信;實教菩薩相信的也不多:難信之法
◇難信我們為什麼能信?
◇無量劫來多生多世修學淨土法門累積的善根
◇以過去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功德,得諸佛如來加持,這一生遇到能信
◇信心堅定、願意往生、一向專念:這一生成就
◈捨棄淨土;學別的法門:難
◇捨棄淨土,學別的法門:修積一點善根;這一生不能成就
◇試試看,把煩惱習氣斷掉:你就知道難
我們今天遇到這個法門,就非常格外的值得慶幸,太難得了,我們遇到了。遇到這個法門,這個法門修學容易,相信難,太難了。聲聞、緣覺不相信,三乘菩薩不相信,乃至於實教菩薩相信的也不多,諸佛如來稱之為難信之法。難信我們為什麼能信?這個答案佛在經上說出來了,我們是過去生中無量劫來多生多世修學這個法門累積的善根,而且還得諸佛如來的加持。這些諸佛如來我們過去都曾經拜過他、都曾經跟他學習、都曾經供養他,以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這個功德加持,這一生遇到能信。信心堅定,願意往生,一向專念,這一生成就,這個不能不知道。捨棄這個法門,學別的法門,那就是修積一點善根,這一生不能成就。這是老實話。試試看,把煩惱習氣斷掉,你就知道它難。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三八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38
一、「如來」。
如者,真如也。
乘真如之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
◎ 法藏因地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