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大乘、《無量壽》:先要把根基紮好|蓋房子沒打地基,蓋上去就倒了|基礎是:戒定慧三學|你們學戒學出很多偏見;我學戒定慧幫助我念佛往生|我們現在沒開法眼;我們學淨土,等於開法眼|淨空老法師
◈開法眼:你能識病、對治
◇開法眼:你能認識眾生煩惱習氣,認識他的病,能找出法門對治
◈淨土這服藥有百利而無一害
◇沒有這個能力;老老實實信願持名、念佛求生淨土,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統統有效:這一服藥有百利而無一害,一切眾生不管什麼病,都能治好
◇淨土法門,印光大師傳給李老師,李老師傳給我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老師註解就寫在經本上,這個本子給我了
所以什麼時候你才開法眼,也就是說你能夠認識眾生的煩惱習氣,認識他的病,你能在經典裡面找出一個法門可以對治,真有法眼。沒有這個能力,你又不肯老老實實,我們沒有這個能力,老老實實就信願持名,念佛求生淨土,這是無論什麼人,上中下根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統統有效。這一服藥有百利而無一害,一切眾生不管生的是什麼病,都能夠治好。我們遇到這麼一個法門,這法門是老師傳的,印光大師傳給李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師傳給我。《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老師講過一遍,有簡單的註解,註解就寫在經本上,這個本子給我了。我們同學不少人,他只傳授給我,沒傳授給別人,我比較老實聽話。老師圓寂之後,我將這個本子印一萬本,印經功德迴向給老師增高品位,我就開始講這部經。
◈要學無量壽:先把戒定慧紮好
◇要學大乘、《無量壽》:先要把根基紮好
◇蓋房子沒打地基,蓋上去就倒了
◇基礎是:戒定慧三學
◈念佛功德,治本也治標
◇你們學戒學出很多偏見;我學戒定慧幫助我念佛往生
◇你們學戒解不圓,裡頭有分別執著
◇甚至於分別:念佛不如持戒、不能消罪業;持戒行
◇持戒消罪業非常淺顯,小罪馬上見效,治標不治本;念佛功德,治本也治標
◈解圓是智慧,真得受用
◇大開圓解:解圓那是智慧;你偏都不行,怎麼可能圓
◇圓解是真得受用
我記得第一次講的,在加拿大溫哥華,講第二遍的時候,在美國加州聖荷西,那個時候先後一共講了十遍,好像在台灣講過三、四遍。八十五歲放下《華嚴》,發心學習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我們這一次是第四回,遍遍不一樣,甚至於每天學習心得都不相同,法喜充滿。所以我勸同學,要學大乘、要學《無量壽》,先要把自己的根基紮好,因為你沒有這個基礎,你學不到,像蓋房子一樣,沒有打地基,蓋上去就倒塌了,這是真的,這是我們眼前看到的事實真相。基礎是什麼?戒定慧三學。你們學戒學出很多偏見問題,我學為什麼不出問題?我學的戒定慧,就幫助我念佛往生。這什麼原因?你們學戒解不圓,裡頭有分別、有執著,甚至於分別念佛不如持戒,念佛不能消罪業,持戒行,正不正確?正確。因為持戒消罪業非常淺顯,小罪馬上就見效,它治標不治本。念佛的功德是治本也治標,本治好了標自然沒有了,你真得受用。大乘教裡頭讚歎大開圓解,解要圓那是智慧,你偏都不行你怎麼可能圓?圓解是真得受用。
◈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我的宗教是第一」,勸信別宗教的放棄,要到我這來?
◇每一個宗教都好、都是第一,不必改變宗教:認真好好修下去,統統能成就
◇把修學功德迴向往生極樂世界,臨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
◇不要換;換就錯了: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基督教、天主教的基本戒律,跟我們講的相同
◈還不圓,一門深入;別學別的
◇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圓人學教,無教不圓:有這個能力才行
◇沒有這個能力;死心塌地老實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就圓了
◇還不圓,你功夫還不夠,必須功夫成片
◇還不圓,一門深入;別去學別的,事一心不亂還不行
◈理一心全圓了,不會指錯路
◇理一心不亂可以了,什麼教你都可以看,世出世間一切法全圓了。佛法圓,世間法也圓了,這才心開意解,法眼現前了,你指導眾生不會指錯路
今天中午吃飯,跟我坐在一桌裡頭,這是本地宗教的,都是長老級的,跟我談到宗教,彼此在言論裡頭,都感到我自己的宗教是第一,比別人宗教好,勸信別人宗教的要放棄,要到我這來。我們在吃飯時候,我就告訴大家,每一個宗教都好,每一個宗教都是第一,不必改變宗教,你認真好好修下去,統統能成就。他到極樂世界行不行?行,你把你修學的功德迴向往生極樂世界,臨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我們經典上有依據。不要換,換就錯了。《金剛經》上講「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不但佛門裡頭的法門平等,每一個宗教法門跟我們合起來也平等,是真的不是假的。基督教、天主教裡面講的基本的戒律,跟我們講的相同,只有一、二條不同。所以「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圓人學教,無教不圓,有這個能力才行,沒有這個能力,你就死心塌地老實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就圓了。你還不圓,你功夫還不夠,必須功夫成片,你還不圓,一門深入,別去學別的,事一心不亂還不行,理一心不亂可以了,什麼教你都可以看,世出世間一切法全圓了。佛法圓,世間法呢?世間法也圓了,這才心開意解,法眼現前了,你指導眾生不會指錯路。
◈用念佛開天眼、慧眼、法眼
◇五眼是我們自性本自具足;不是外頭來的
◇我們現在只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都不起作用
◇就用念佛這一門,穩穩當當幫助你開天眼、慧眼、法眼
◇開天眼,你可以生天道
◇慧眼開,你是聲聞緣覺
◇法眼開,你是菩薩
◇佛眼開,你是法身大士
◇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統統五眼具明
◈一部經論、一句佛號,成無上道
◇憑自力這一生做不到;唯有仗佛力,萬緣放下、一心念佛
◇專攻一部,一部經、一部論都好,貴以專:天下無難事,只怕心不專
◇一生依《印光大師文鈔》,能成無上道:都是經論上所說的,正法,不偏不邪
◇五經一論,一論是《往生論》;《印光大師文鈔》算是論;黃念公集解也算是論
◇一部經、一部論、一句佛號夠了:不會耽誤自己,也不會誤導別人,確實正知正見
可見得五眼,五眼是我們自性本自具足的,不是外頭來的。我們現在只有肉眼開了,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都閉了,都不起作用。就用念佛這一門,不要用其他的方法,這一門穩穩當當,幫助你開天眼、開慧眼、開法眼。開天眼你還沒有離開人天,你修行的功夫可以生天道,你不會墮三途,你也不會在人間,你是天人。如果慧眼開了,你是聖人,小聖,聲聞緣覺;法眼開了,你是菩薩;佛眼開了,你是法身大士。實報土裡頭,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統統是五眼具明,非常讓我們羨慕,我們要憑自力這一生做不到。唯有仗佛力,萬緣放下,一心念佛,學海賢老和尚就不會錯。專攻一部,一部經、一部論都好,貴以專,海賢老和尚也告訴我們,「天下無難事,只怕心不專」。我一生,我依《印光大師文鈔》能不能成就?告訴你能,能成無上道。為什麼?他所講的都是經論上所說的,是正法,不偏不邪。修淨土,五經一論,那個一論是《往生論》。《印光大師文鈔》算是論,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解也算是論。一部經、一部論、一句佛號夠了,不會耽誤自己,也不會誤導別人,確實正知正見。
◈佛道正見,名為法眼
◇法眼就是學佛人的正知正見
◇正知正見,你所想、所看的,與經教、祖師開示相應,不相違背:這叫法眼
◈智能照法,故名法眼
◇智慧能照正法,有能力辨別邪正:這是法眼
◇沒有能力辨別邪正很麻煩:偶爾用對了;大多數都用錯了,用錯了就自誤誤他,這罪很重
◈了達眾生根器,善知救度之法
◇法眼者,了達眾生種種根器,善知一切救度之法,應機施與,而度脫之
◇你教給他確實能幫助他,他也會歡喜接受:這是法眼
◇我們現在沒開法眼;我們學淨土,等於開法眼
◈信願持名,就能自度度他
◇守之以恆、以專,信願持名:信願就是菩提心;持名就是一向專念
◇信願持名,就能自度度他:我們在這一句深受其利、信心十足,我們介紹給別人,決定不會有錯
◈教法生解,名授法眼
◇老師教導我們;我們明白、開悟了:這老師給我們的法眼
◇教導眾生,於佛法生正解,如同以法眼授與眾生也
◈一句佛號裡頭,要有信、有願
◇我們今天所得的,是世出世間第一稀有之法,純淨純正,就這一句佛號
◇這一句佛號裡頭,要有信、有願在裡頭,聲聲佛號具足真信切願
◇我念這句佛號為的是什麼?就為求生淨土、親近彌陀;沒有第二願:這是念念具足大菩提心,菩提心是往生第一條件
◈發菩提心,一心專念
◇一念十念是講臨命終時,決定得生
◇臨命終最後一念是不是阿彌陀佛,決定你能不能往生
◇誰有把握臨命終最後一念是念佛?賢公母親、慶公、賢公有把握:不要人助念,知道幾點幾分阿彌陀佛來接引,給我們做證明
下面引《會疏》,「《會疏》曰:佛道正見,名為法眼。」可見法眼就是學佛人的正知正見。正知正見,你所想的、你所看的,與經教祖師的開示相應,不相違背,這叫法眼。《淨影疏》說,「智能照法」,雖然很簡單,只有四個字,智慧能照正法,有能力辨別邪正,這是法眼。沒有能力辨別邪正很麻煩,偶爾用對了,大多數都用錯了,用錯了就是自誤誤他,這個罪很重。「由上可見,法眼者,了達眾生種種根器」,這是俗諦,認識人。「善知一切救度之法」,你教給他確實能幫助他,他也會歡喜接受,這是法眼,認識法,用什麼方法幫助眾生。我們現在沒有開法眼,但是我們自己學的這個法門,等於開法眼,守之以恆、以專,信願持名,信願就是菩提心,持名就是一向專念,經教裡頭是八個字,蕅益大師把它簡略成四個字,「信願持名」,就能自度度他。我們在這一句深受其利,信心十足,我們介紹給別人,決定不會有錯。「應機施與,而度脫之」,真的是自度度他。「如上之智慧,即名法眼。淨影又曰:教法生解,名授法眼。」老師教導我們,我們明白了,我們開悟了,這老師給我們的法眼。「蓋教導眾生,於佛法生正解,如同以法眼授與眾生也」。我們今天所得到的法,是世出世間第一稀有之法,純淨純正,就這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裡頭,要有信、要有願在裡頭,聲聲佛號都具足真信切願,我念這句佛號幹什麼?為的是什麼?就為求生淨土,就為親近彌陀,沒有第二願。這是念念具足大菩提心,菩提心是往生第一條件,發菩提心,一心專念,一念十念這是講臨命終的時候,決定得生。我們要記住,臨命終時最後一念是不是阿彌陀佛,決定你能不能往生。誰有把握臨命終時最後一念是念佛?什麼人有把握?我們看到了,海賢的媽媽有把握,海慶法師有把握,海賢去年往生,也有把握,不要人助念,知道幾點幾分阿彌陀佛來接引,他給我們做證明,是真的不是假的。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一八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18
「授法眼」,
法眼者,如來五眼之一,
五眼者:
㈠肉眼,
㈡天眼,
㈢慧眼,
㈣法眼,
㈤佛眼。
法眼者,
乃菩薩為度眾生照見一切法門之智慧。
《會疏》曰:「佛道正見,名為法眼。」
《淨影疏》曰:「智能照法,故名法眼。」
由上可見,
法眼者,
了達眾生種種根器,
善知一切救度之法,
應機施與,而度脫之。
如上之智慧,即名法眼。
淨影又曰:「教法生解,名授法眼。」
蓋教導眾生,於佛法生正解,如同以法眼授與眾生也。
◎ 德遵普賢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