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法能迷人;佛法也能迷人|佛沒有迷你;是你自己著迷|大乘佛法經論微妙,也很能誘惑人,走進去之後就不想走出來|但是能不能了生死?不能|道理懂了;功夫不夠|功夫是什麼?放下|淨空老法師
◈修行:修正錯誤的行為
◇八萬四千法門:從理上講,門門都可以了生死出三界;從事上講,大大的不相同
◇理上真能搞清楚,就很不容易了;搞清楚了,修行
◇修行是什麼意思?修正錯誤的行為
◇起心動念,思想的行為,根;言語,口的行為;身體造作,身的行為:行為再多,不出這三大類
◇我們三大類的業都不善。心迷而不覺,怎麼辦?迷惑顛倒
◈什麼是佛菩薩?覺而不迷就是
◇什麼是聖人、佛菩薩?覺而不迷就是
◇凡夫迷而不覺,有得受的,受不完
◈不要以為死了就了了
◇求生不得;求死,死了之後墮三途,比生還要苦
◇不要以為死了就了了
◇死了就不得了:活著得想辦法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從理上講,門門都可以了生死出三界,從理上講;從事上講,大大的不相同。理上真能搞清楚、搞明白,就很不容易了。搞清楚了,怎麼辦?修行。修行是什麼意思?修正錯誤的行為。行是行為,起心動念是思想的行為,那是根;言語,口的行為;身體的造作,是身的行為。行為再多,不出這三大類,心、口、身,身體,這叫三業,三大類的業。我們三大類的業都不善。心迷而不覺,怎麼辦?迷惑顛倒。什麼是聖人?什麼是佛菩薩?覺而不迷就是。我們凡夫迷而不覺。迷而不覺,夠他受的,有得受的,受不完。求生不得,求死,死了之後墮三途,更苦,比生還要苦,不要以為死了就死了了。我年輕的時候學佛我就了解,常常告訴大家,死了就不得了,活著得想辦法。
◈八萬四千法門放下;專修淨土
◇我到八十五歲才真正覺悟,難!
◇大乘佛法經論微妙,也很能誘惑人,走進去之後就不想走出來
◇能不能了生死?不能:道理懂了;功夫不夠
◇功夫是什麼?放下
◇世法能迷人;佛法也能迷人
◇佛沒有迷你;是你自己著迷
◇我怎麼回頭的?八十五歲想到年歲大了,往生沒把握
◇八萬四千法門,門門條件都不具足;最後只有一條路可走,放下萬緣,這個萬緣是佛的緣:八萬四千法門放下;專修淨土,專講《無量壽經》
我是到八十五歲才真正覺悟,難!大乘佛法經論微妙,也很能誘惑人,走進去之後就不想走出來,但是能不能了生死?不能。那是道理懂了,功夫不夠。功夫是什麼?放下。他放不下。世法能迷人,佛法也能迷人。被佛法迷了,冤枉,佛沒有迷你,是你自己迷了,自己著迷,不能怪佛菩薩。我怎麼回頭的?緣促成的。在新加坡,不能在那邊長住了,也很難得,澳洲的緣成熟了,那邊的人歡迎我去,我也很想去,那年是我七十五歲。八十五歲在香港,回到香港來,在香港定居了,拿到永久居留,所以定居了。想到年歲漸漸大了,往生沒把握,八萬四千法門,我知道,門門我的條件都不具足,最後只有一條路可以走,放下萬緣,這個萬緣是佛的緣,不是普通的緣。也就是說,八萬四千法門放下,專修淨土,專講《無量壽經》,一切經論統統放下,不再講了。《華嚴》還沒有講完,我不想接著講。
◈一心一意專求淨土、老實念佛
◇我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選擇《無量壽經》念佛法門,我想想只有這條路我能走
◇一心專求往生淨土;世出世間法統統不想了:只想這一樣,天天念往生
◇這個我能做到,往生淨土只要具備三個條件
◇信:真有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
◇願:我真想去。天堂再好沒興趣;我要求脫離六道輪迴
◇脫離的方法:依靠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
◇我才歸一了,不再浪費時間,一心一意老實念佛
◈《無量壽經》蓮公會本:求生淨土資糧
◇《無量壽經》夏蓮公會集本,這是我求生淨土的資糧:我終於選擇這個本子,跟諸位在一起學習,遍遍不一樣
諸位要看清楚、要看明白,我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選擇《無量壽經》念佛法門,我想想只有這條路我能走,一心專求往生淨土,世出世間法統統不想了,只想這一樣,天天念往生。為什麼?這個我能做到,往生淨土只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個相信,真有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絕對不是騙人,我相信,信具足了;第二個是願,我真想去,天堂再好,二十八層天再殊勝,我沒有興趣,我要求脫離六道輪迴。脫離的方法只有依靠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所以我才歸一了,不再浪費時間,一心一意老實念佛。這些年來,這部《大經科註》我們從頭到尾這是第四遍。在這個早年,《無量壽經》,我沒有跟黃念老見面之前,我用的是這個本子,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把這個經本交給我,上面有他的眉註,我看了非常歡喜。他的眉註我能看得懂,我就依他的眉註先後講過十遍。在美國講過,在加拿大講過,東南亞這邊一帶,講過十遍。這是我求生淨土的資糧,我終於選擇這個本子,跟諸位在一起學習,遍遍不一樣。這是細說《科註》,這一次是第四次,時間很長,好像已經講了三年。過去都是一年講完,一千二百個小時,一天講四個小時,一年講一部圓滿。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四二五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