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佛,你要走成佛的道路:清淨、平等、覺|開悟,是每一個眾生的本能|佛法是從自性流出來的,沒有瑕疵|世間一切法,包括科學:從阿賴耶流出來的|科學主張懷疑|真心怎麼可以懷疑?|淨空老法師
◈有懷疑、夾雜:你不能了解真實義
◇現代科技發達,人喪失信心
◇學佛、學儒、學道、學宗教,頭一個條件就是信心
◇有懷疑、夾雜,你研究的經教是你自己的意思;你不能了解佛菩薩、祖師大德的真實義:這是很大的忌諱
◈佛法從自性流出來的,沒有瑕疵
◇科學主張懷疑,懷疑能發現問題,再追蹤研究把真相找出來
◇佛法是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沒有瑕疵
◇世間一切法,包括科學,從阿賴耶流出來的
◇一個是妄心出來的;一個是真心出來的:真心怎麼可以懷疑?
◇所以佛法的承傳愈來愈困難
◈懷疑:學聖賢教育這是大忌諱
◇修學的人必須有這種稟賦:老實、聽話、真幹
◇這三樁古時從小就教,這樣的人多;現在沒有了
◇現在從小就教懷疑,小孩對父母、兄弟、老師懷疑:學科學技術沒問題;學聖賢教育這是大忌諱,入不了門
現代科技發達,人基本上來說,喪失信心。學佛、學儒、學道、學任何一個宗教,頭一個條件就是信心,決定不能懷疑。有懷疑,有夾雜,你研究的經教是你自己的意思,你不能了解佛菩薩、祖師大德的真實義,這是很大的忌諱,我們不能不知道。科學可以懷疑,主張懷疑,懷疑能發現問題,再追蹤研究把真相找出來。佛法不是的,佛法是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沒有瑕疵。世間一切法,包括科學,從阿賴耶流出來的,跟從自性不一樣。一個是妄心出來的,一個是真心出來的。真心怎麼可以懷疑?所以佛法的承傳愈來愈困難,修學的人必須有這種稟賦,那就是老實、聽話、真幹。這三樁事情古時候從小就教,所以古時候這樣的人多。現在沒有了,現在從小就教懷疑,小孩對父母懷疑、兄弟懷疑,對老師懷疑,怎麼辦?學科學技術沒有問題,學聖賢教育這是大忌諱,入不了門,愈來愈困難。
◈開悟,是每一個眾生的本能
◇老一輩凋零了;我們接不上:我們自己沒做到
◇傳統教學的理念、方法,我們還知道
◇如何讓這種方法理念再找回來?必須要通過實驗
◇實驗有效果,大家就相信:尋求開悟
◇這是每一個眾生的本能
◈想成佛,你要走成佛的道路
◇人之初,性本善:沒有絲毫缺陷,圓滿的大善
◇止於至善就是明心見性
◇本善就是本性,是心是佛;止於至善是修德,功夫,是心作佛
◇止於至善,是心作佛;人之初性本善,是心是佛
◇本來是佛;現在我想成佛,哪有不能成就的道理?
◇你要走成佛的道路
◇清淨成佛;平等成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成佛,覺
◇清淨成佛是小乘;平等成佛是菩薩;大徹大悟成佛是無上菩提:人人能做到
◇我要恢復清淨心、平等心:清淨是定;平等是大定;到自性本定就開悟,覺了:開悟之後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通了
老一輩的凋零了,我們接不上,我們自己沒做到,但是傳統這些教學的理念、教學的方法我們還知道。如何讓這種方法理念再找回來?這個必須要通過實驗,實驗有效果,大家就相信,這是我們應該要做的。那就是什麼?尋求開悟。從理上講,這是每一個眾生的本能。我們老祖宗說人性本善,還把它寫在《三字經》上,「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這個善是讚美的詞,就是它太好了,沒有絲毫缺陷,圓滿的大善。所以中國老祖宗說「止於至善」,是這個意思。止於至善就是佛法講的明心見性,是一樁事。本善就是本性,《觀經》上講的「是心是佛」;止於至善是修德,是修行功夫,「是心作佛」。止於至善是是心作佛,人之初性本善是是心是佛。本來是佛,現在我要想成佛,哪有不能成就的道理?肯定能成就。你要走成佛的道路,成佛的道路這個經題上就說得很清楚,怎麼成佛?清淨成佛,平等成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成佛,這就是覺字。清淨成佛是小乘,平等成佛是菩薩,大徹大悟成佛就是無上菩提,人人能做到。怎麼做?你就看經題上,我要恢復清淨心、恢復平等心,清淨是定,是三昧,平等是大定,到自性本定人就開悟,覺了,開悟之後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通了。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十四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