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學佛是不是一定要出家?對的|要心出家;身無所謂|維摩居士,身沒出家,心出家,所以他在家成佛|身出家,心沒出家:還是搞六道輪迴|家是煩惱的淵源,出家表放下煩惱障|淨空老法師

 


學佛是不是一定要出家?對的|要心出家;身無所謂|維摩居士,身沒出家,心出家,所以他在家成佛|身出家,心沒出家:還是搞六道輪迴|家是煩惱的淵源,出家表放下煩惱障|淨空老法師


◈諸佛出世有三種益
◇一者,口說十二部經,法施利益,能除眾生無明暗障,開智慧眼,生諸佛前,早得無上菩提
◇諸佛出世第一功德就是講經教學
◈學佛一定要出家:心出家
◇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家:家是煩惱的淵源,出家表放下煩惱障
◇學佛是不是一定要出家,不出家就學不成了?對的
◇要心出家;身無所謂
◇維摩居士,身沒出家,心出家,所以他在家成佛
◇身出家,心沒出家:還是搞六道輪迴

  「諸佛出世有三種利益」。我們看念老的原文,解,一百九十四頁第一行。「如《觀佛三昧經》云:佛告父王,諸佛出世有三種益」,這是佛對淨飯大王說的。第一種,「口說十二部經,法施利益,能除眾生無明暗障,開智慧眼,生諸佛前,早得無上菩提」。諸佛出世第一功德就是講經教學。我們在經論上看到,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家,離開家庭,他示現的用意我們要能看出。家是煩惱的淵源,出家是表放下煩惱障,表這個意思。學佛是不是一定要出家,不出家就學不成了?對的,是一定要出家,心出家,身無所謂。為什麼?維摩居士也成佛了,他身沒有出家,心出家了。身沒有出家,心出家,所以他在家成佛。如果出家,身出家,心沒有出家,還是搞六道輪迴,這個要懂。於是我們就知道了,事相這個身這個無所謂的。

◇心不要留戀家裡親情,這是生死輪迴的根:這不斷,出不了六道輪迴
◈成佛兩種障礙:煩惱障、所知障
◇印度古代宗教、哲學派別很多,統統去參學;學了十二年也放下了
◇眾生不能成佛兩種障礙:煩惱障、所知障
◇十九歲放下煩惱障;三十歲放下所知障:到菩提樹下入定,開悟了

  釋迦牟尼佛要用身出家是什麼?表法,表演給大家看,希望大家覺悟,是這個意思,是表法的。表法裡頭真正的意思是叫你心不要留戀家裡頭親情,為什麼?這是生死輪迴的根,這個東西不斷,出不了六道輪迴。他出家就求道,印度在古代它是宗教之國,教派很多,他統統去參學;還有學術也非常發達,哲學,哲學派別也很多,統統去參學。學了十二年到三十歲,他把這個學也放下了。所學的是什麼?是知識,知識也是障礙,叫所知障。佛說眾生不能成佛有兩種障礙,一個是煩惱障,一個是所知障。他十九歲放下煩惱障,三十歲放下所知障,什麼都不學了,到菩提樹下入定,入定開悟了

◈宗說顯密,無師自通
◇開悟之後就開始教學
◇講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印度那些教派全沒有;無師自通,全是從自性當中流出來的
◇我們能明心見性,就跟佛一樣,什麼都通了,什麼障礙都沒有了
◇見性重要,見性就叫做成佛

  開悟之後就開始教學,在鹿野苑首先是教五比丘,講四諦法。四諦法沒有人教他,印度所有的宗教、學派沒有講四諦法的,四諦法是他悟出來的,無師自通講四諦,講十二因緣,講六波羅蜜,都不是印度所有的,全是從自性當中流出來的。你看流出來的,宗門教下,顯密圓融,沒有一樣他不通。所說的無論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印度那些教派全沒有。誰教他的?沒有老師,自性裡頭流出來的。他教我們,如何我們能明心見性,只要明心見性就跟他一樣,什麼都通了,什麼障礙都沒有了見性重要,明心見性,見性就叫做成佛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十九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029




二、諸佛出世有三種利益:

⑴說經,法施利益,令眾生破迷開悟,早證無上菩提。


如《觀佛三昧經》云:「
佛告父王:諸佛出世有三種益。

一者,
口說十二部經,法施利益,

能除眾生無明暗障,
開智慧眼,
生諸佛前,早得無上菩提。」

◎(四)方便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