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就在相中,相跟性揉合在一起:你要知道哪是性、哪是相|在相上不動不搖,你就見性|見相心就動,跟著分別執著:就造業|明心見性的人不造業:他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可以享受境界;不執著|淨空老法師
◈八萬四千法門;修的是一樁:禪定
◇八萬四千法門,修的是一樁事情:禪定,所以它沒有高下
八萬四千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門道,太多了,修什麼?修的是一樁事情,就是禪定,所以它沒有高下。
◈能大師用舂米破柴修禪定
◇能大師在黃梅八個月修什麼?禪定
◇用什麼方法修?舂米破柴
◇修什麼?修不起心動念、不分別執著,他修這個就開悟了
◇不執著,見思煩惱放下了;不分別,塵沙煩惱放下了;不起心動念,無明煩惱放下了:幹什麼都行,真修
◇五祖當時門下,禪堂沒有得禪定;講堂沒有開悟的
◇五祖叫他用這個方法去修禪定,看了八個月大概功夫成熟了,這才宣布傳衣缽
◇三天沒人敢寫,這就是沒有自信心。逼著神秀寫偈,不敢送給老和尚,沒有把握
◈老實、聽話、真幹:所以能成就
◇能大師在黃梅八個月,道場裡面他都不熟,每天舂米破柴:從這看到老實人
◇哪個人八個月了環境還不熟悉?還不是到處去走走看看
◇能大師老實、聽話、真幹:所以他能得定、能成就
我們就要問了,惠能大師在黃梅八個月修什麼?修禪定。用什麼方法修?舂米破柴。舂米破柴這是勞力的事情,修什麼?修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他修這個就開悟了。不執著就是見思煩惱放下了;不分別,塵沙煩惱放下了;不起心、不動念,無明煩惱放下了,幹什麼都行,他真修。五祖當時門下沒有一個開悟的,禪堂參禪沒有得禪定,沒有得定,講堂裡面講經沒有開悟的。所以五祖叫他用這個方法去修禪定,這個道場裡只有五祖知道,六祖惠能自己知道,別的沒有人知道。所以他想,看了八個月大概差不多,功夫成熟了,這才宣布傳法,傳衣缽,讓大家都做一首偈子來,送來看看,如果見性了,這個衣缽就傳下去了,立他為第六代祖。公開的,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境界寫出來,讓老和尚印證。三天沒有人敢寫,這就是什麼?沒有自信心。逼著神秀寫一首偈,神秀這一首偈是逼出來的。我們在《壇經》上看得很清楚,自己沒有信心,不敢送給老和尚,所以貼在牆壁上。等老和尚看見,讚歎說好,自己才承認;如果不讚歎,搖頭,就算了。是這麼一個心態,沒有把握。惠能聽到人家傳言,說這首偈子,念這首偈子,他就要求別人帶他到貼偈子這個牆上帶他去看看,他要頂禮,也修一點福。《壇經》上這句話裡頭有意思,有什麼意思?從這句話裡頭可以看到,惠能大師在黃梅八個月老實,你看這個道場裡面他都不熟,講堂在哪裡不知道,禪堂在哪裡不知道,他只知道碓房,碓房是他工作的地方,每天舂米破柴,從這看到老實人。哪個人八個月了環境還不熟悉?還不是到處去走走看看,不都熟悉了嗎?從這句話看到老實人,所以他能得定,他能成就。我們看東西看得仔細,看出這個人老實、聽話、真幹。
◈一分一秒沒糟蹋:用在無住生心
◇八個月一分一秒沒糟蹋:用在無住生心
◇他生的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心;無住:心地清淨、一塵不染
◇舂米破柴是戒律;同時是布施修福:學佛不能沒有福報
◇個子小,腰上綁大石頭踏碓:忍辱波羅蜜
◇精進波羅蜜,不懈怠偷懶,工作很勤快
◇別人看不出來;他修六波羅蜜成功了:執著、分別放下了;最後不起心動念,這就功德圓滿,等待老和尚印證
他這八個月確實一分一秒都沒糟蹋,用在哪裡?就是無住生心。他生的什麼心?他生的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生的是這個心。無住呢?心地清淨,一塵不染。舂米破柴是五祖教他的,那就是戒律,你要認真幹,同時這個工作是布施,供養大眾,修福。學佛不能沒有福報,修福。每天這樣工作很辛勞,他個子小,重量不夠,他找幾個大石頭綁在腰上,增加體重來踏碓,這都屬於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不懈怠,不偷懶,工作很勤快。所以你在這上看,他修六波羅蜜。法門微妙,別人看不出來,他在這裡居然修成功了。什麼成功?執著放下了,分別放下了,執著是見思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最後無明煩惱放下了,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是無明煩惱放下了,這就功德圓滿,等待老和尚印證。沒有達到這個境界,老和尚不說話,等到他達到這個境界,老和尚就宣布了。
◈能大師五句話就是畢業論文
◇五祖三更召見,跟他講《金剛經》大意,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說了五句話,就是他的畢業論文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不生不滅,見到真性了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一切法,一樣不欠缺
◇一切法從自性變現出來;自性是一切法的本體
◈會的人從相上就見性
◇會的人從相上就見性;不會的人永遠看不到自性
◇自性就在相中,相跟性揉合在一起:你要知道哪是性、哪是相
◇相是假的;性是真的
◇相有生滅;性沒有生滅
◇相有形相;性沒有形相: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本無動搖:自性本定,動搖的是妄心;不動搖的是真心
◈在相上不動不搖,你就見性
◇見相心就動,跟著分別執著:就造業
◇明心見性的人不造業:他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可以享受境界;不執著
◇知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知道、清楚
◇於一切法當中做到不起心動念,法身菩薩;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權教菩薩;有起心動念、分別,沒有執著,阿羅漢、辟支佛
◈真正修行:六根在六塵裡修
◇真正修行: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修
◇認識字不認識字、有沒有學經教:不重要
◇世尊四十九年講經教學完全是對知識分子,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教他們修禪定
你看他到神秀貼偈子的牆壁這個地方拜了三拜,跟人家講他也有一首偈。他這個偈子把神秀偈子改了,改得對。這一改之後大眾非常驚訝,傳到五祖耳邊,五祖一聽,趕快出來,拿著草鞋把這個偈子擦掉,告訴大家,也沒有見性,大家的心才平復下來。第二天巡寮,到碓房問他,看他舂米,米熟了沒?早就熟了,猶欠篩在,還沒有篩。這個話是禪機,別人聽不懂。這個篩就是什麼?要得祖師印證,就欠這個。五祖拿著柺杖碓上敲了三下走了,這就是三更召見。三更他果然去了,看到方丈室,門一推就開了,裡頭沒有拴。五祖看他來了,跟他講《金剛經》大意,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說了五句話,這個五句話就是他的畢業論文,就是他被選中了。「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不生不滅,見到真性了;「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一切法,一樣不欠缺。所以一切法從自性變現出來,自性是一切法的本體,會的人從相上就見性,不會的人永遠看不到自性。實際上自性就在相中,相跟性揉合在一起,你要知道哪是性、哪是相,相是假的,性是真的,相有生滅,性沒有生滅,相有形相,性沒有形相,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第四句「本無動搖」,自性本定,動搖的是妄心,不動搖的是真心。所以自性本定,要在相上不動不搖,你就見性。我們見相心就動了,見相起心動念,跟著分別執著,這就造業。明心見性的人他不造業,為什麼?他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可以享受這個境界,他不執著,知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知道、清楚。於一切法當中做到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法身菩薩;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權教菩薩,沒有見性的菩薩,別教裡頭十住、十行、十迴向,別教的三賢;真正能做到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二乘,阿羅漢、辟支佛,別教裡面十信位的菩薩。所以真正修行在哪裡修?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修。所以認識字不認識字、有沒有學經教,真的,那個不重要。世尊四十九年講經教學完全是對知識分子,知識分子佔大多數,用這個方法教他們修禪定,所謂教他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自見就是開悟。
◈清淨、平等、覺:超越科學技術
◇要把老方法找回來:希望有年輕人實驗,十年、八年真開悟了;現在人才相信中國古人有真智慧、有巧妙的方法,能夠超越今天的科學技術
◇科學所發現的跟佛經講的一樣;但是不得受用
◇佛法入境界得受用:六種神通出現
◇發現阿賴耶的三細相:科學是用精密儀器觀測出來的;中國人完全用定功,用清淨心、平等心、覺心
◇用清淨心的是小乘;用平等心的是菩薩;用覺心的是法身菩薩
我們今天要把老方法找回來,希望有一些年輕人來實驗,十年、八年真開悟了,現在人才會相信,才知道中國古人有真智慧、有巧妙的方法,能夠超越今天的科學技術,科學達不到,我們能達到。你們今天量子力學所發現的沒錯,跟佛經講的一樣,但是不得受用。佛法入這個境界得受用,什麼受用?六種神通出現了。今天科學家沒有神通,雖然發現阿賴耶的三細相,這不是簡單的事情,這個肯定是法身菩薩,法身菩薩六神通具足,科學是用儀器,精密儀器觀測出來的,不是用天眼、法眼、慧眼,不是。中國人不需要儀器、不需要機械,完全用定功,用清淨心,用平等心。用清淨心的是小乘,聲聞、緣覺,用平等心的是菩薩,用覺心的是法身菩薩,這經題上清淨平等覺,二乘、大乘菩薩,後面覺是法身菩薩,完全不相同。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十四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