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持名念佛,乃果覺因心之法|果覺因心:用佛的果覺做我們的因心|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其體用|等覺以下都不能完全理解|若能於此無上甚深微妙之法,能稍生信解,其人必是上根|千萬不要把自己小看了|淨空老法師

 


持名念佛,乃果覺因心之法|果覺因心:用佛的果覺做我們的因心|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其體用|等覺以下都不能完全理解|若能於此無上甚深微妙之法,能稍生信解,其人必是上根|千萬不要把自己小看了|淨空老法師


◈持名念佛,乃果覺因心之法
◇八萬四千法門,是修因證果;念佛,是用佛的果覺做我們的因心
◇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其體用
◇淨土法門什麼道理、什麼用處:只有佛與諸佛清楚;等覺以下都不能完全理解

  「由上可見,持名念佛,乃果覺因心之法」。這一句要記住,只記四個字,果覺因心。與八萬四千法門不一樣,他們是修因證果,這是用佛的果覺做我們的因心,八萬四千法門裡頭從來沒有這個,這是非常特殊的一個法門。「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其體用」,體是理,道理,這個法門根據什麼道理,有什麼用處。你要問什麼道理、有什麼用處,只有佛才知道,佛與諸佛他們清楚,也就是說等覺以下的菩薩都不能完全理解

◈淨土無上深妙,廣深如海
◇是法無上深妙,廣深如海
◇淨土法門:深,高深莫測;妙,連菩薩都搞不清楚
◇沐其中者,下根人淺游海濱,亦即身在大海,並得海水浴之樂
◇這就是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之樂
◇若欲深窮其底,則唯賴上根利智之士,若潛水工作者,深入海底,方能知其深廣之無量
◇要想把淨土搞明白,只有上上利根能辦到
◇故云專接上根;傍及中下
◇上上根人是十方法身大士,初地以上菩薩是深入海底;初學人只能在海邊:但都能得到海水浴的樂趣
◇確確實實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阿彌陀佛發心建造極樂世界:專門為六道苦難眾生
◇六道苦難眾生,學任何法門不能成就;淨土法門一生成就
◇徹法底源是上上根人的事情:八地以上,距離佛果非常接近

  「是法無上深妙,廣深如海」。這是用大海來做比喻,這個法門深,高深莫測;妙,連菩薩都搞不清楚。廣深像海一樣,廣大、深度。「沐其中者」,沐其中者,修學這個法門的人,「下根人淺游海濱」,好像在海水裡頭游泳,下根人在淺水的地方,「亦即身在大海,並得海水浴之樂」,這就是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之樂。「若欲深窮其底,則唯賴上根利智之士」,要想把淨土搞清楚、搞明白,那只有上上利根他們能辦得到。好比潛水的,「潛水工作者,深入海底,方能知其深廣之無量故云專接上根,傍及中下」。古人種種說法都講得通,圓融無礙。上上根人是十方法身大士,就是初地以上這些菩薩,往生到極樂世界,那些人在海裡頭游泳是深入海底的,有這個能力;初學的人只能在海邊,但是都能得到海水浴的樂趣確確實實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講專接上根,怕中下根懷疑,所以前面特別給我們說出,阿彌陀佛發心建造極樂世界,為誰?專門為六道苦難眾生。為什麼?六道苦難眾生,學任何一個法門不能成就,這個法門一生成就,說得沒錯。但是徹法底源那是上上根人的事情,不是同居土、方便土的人能知道,唯獨上上根。上上根就是經教裡常講八地以上,這叫上上根。上根,從初地以上都叫上根。上上根,八地以上,距離佛果非常接近,這些人才知道。

◈於淨土稍生信解:其人必是上根
◇行人若能於此無上甚深微妙之法,能稍生信解,其人必是上根
◇千萬不要把自己小看了:我們面對著無上甚深微妙之法《無量壽經》,包括黃念公註解,能稍生信解,必是上根
◇我們每個人都是上根
◇許多人反對會集本;跟他們一比,我們真的上根:我們已經接受了,而且在這裡面真正得到法喜
◈念佛念出歡喜:信心真有了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個快樂不是從外頭來的;從所學變成我們的生活
◇念佛念出歡喜出來了
◇有這個成績,我們的信心就真的有了
◇生病不找醫生、不需用藥;用一句佛號、讀這部經
◇一天念二十遍,十個小時:沒有法喜他做不到

  「行人」,修行人,「若能於此無上甚深微妙之法,能稍生信解,其人必是上根」。這是念老的話,念老鼓勵我們,千萬不要把自己小看了我們自己是什麼樣的根性?面對著無上甚深微妙之法,就是這部《無量壽經》,也包括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我們面對它,能稍生信解,真正能相信,也能夠明瞭,他這句話很肯定,必是上根。那我們是上根了,我們每個人都是上根,不是假的,為什麼?我們要跟這個時代許許多多人反對會集本,不相信這個,我們跟他一比,我們真的上根他們還不相信,還不能接受,還在懷疑,我們已經接受了,而且在這個裡面得到,真正得到法喜,法喜充滿。孔子在《論語》裡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悅就是法喜。這個快樂不是從外頭來的什麼?我們所學的東西變成我們的生活了,在這得的法喜,那就是念佛念出歡喜出來了。一定要有這個成績,我們的信心就真的有了,為什麼?生病不找醫生,生病不需要用藥,用什麼方法?一句佛號,讀這部經也行。有同學一天把這個經念十遍,還有念二十遍的。能念二十遍,我們相信他,他念得很熟,完全能背誦,快速度背誦的話大概三、四十分鐘。他一天念二十遍,十個小時,如果沒有法喜他做不到

◈一天一萬聲佛號,一心求生淨土
◇念上幾聲就斷掉,老是發愁,怎麼也接不上
◇事情太多、太繁,來請教的人很多;一串念珠一百零八聲佛號,能念個一串都很不容易
◇沒人打閒岔,一天能夠念上一百串
◇至少一天要念一萬聲,一心求生淨土;世間什麼都不求:決定得生

  一天念十萬聲佛號,法喜充滿念上幾聲就斷掉,老是發愁,怎麼也接不上,這話誰說的?不是普通人說的,倓虛老法師說的。早年我到香港這邊講經,我是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老人大概往生兩年,我跟他沒有見過面。我聽他講經的錄音帶,裡面就很感嘆,說事情太多、太繁了,特別是來請教他的人很多,他又不能拒絕。念佛,這一串念珠一百零八聲佛號,念不到幾句就有人來,就有事情來找他,打閒岔,能念個一串都很不容易。老和尚說實話。沒有人打閒岔,一天能夠念上個十串、二十串,十串是一千聲,一百串是一萬聲。至少一天要念一萬聲,也就是我們這個長的念珠念一百串。一心求生淨土,世間什麼都不求,決定得生,這樣就對了。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十八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038




五、蓋此法門,乃彌陀住真實慧,從真實之際之所開化顯示。故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圓融具德,超情離見,舉體是事理無礙,事事無礙之一真法界,故不可思議也。


由上可見,
持名念佛,乃果覺因心之法,
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其體用。


是法無上深妙,廣深如海,

沐其中者,

下根人淺游海濱,
亦即身在大海,並得海水浴之樂。

若欲深窮其底,則唯賴上根利智之士,
若潛水工作者,深入海底,方能知其深廣之無量。

故云
專接上根
傍及中下


六、行人若能於此無上甚深微妙之法,能稍生信解,其人必是上根。如來從真實慧中,開演此法門者,欲惠眾生真實之利也,故此法門必方便究竟,普被三根,普令現在、當來,一切凡、愚、濁惡眾生,悉登彼岸。

◎(五)所被根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