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1日 星期六

萬修萬人去:為什麼最後漏了你?|不是阿彌陀佛不接你;是你貪戀這個世間|具足信願,散心持名念佛就能往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方得一心不亂|不能專念,決難一心|淨空老法師

 


萬修萬人去:為什麼最後漏了你?|不是阿彌陀佛不接你;是你貪戀這個世間|具足信願,散心持名念佛就能往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方得一心不亂|不能專念,決難一心|淨空老法師


◈一心不亂始能往生,則亦難行道矣
◇若必一心不亂,始能往生者,試問苦海眾生能有幾許得度?則此持名方便法門,亦將是難行道矣
◇要念到一心不亂才能往生,跟八萬四千法門沒有兩樣
◇八萬四千法門統統都是斷見思、破塵沙、斷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
◇念佛法門之所以被一切諸佛讚歎,被一切眾生歡迎,就是它只要散心持名、具足信願,念佛就能往生
◈萬修萬人去:為什麼最後漏了你?
◇這個條件是六道眾生都可以做到,所以淨土法門是萬修萬人去的法門,一個都不漏

  我們再看下面,「若必一心不亂」,如果是說一定要一心不亂才能往生,「試問苦海眾生能有幾許得度」,六道輪迴的眾生幾個人?太少太少了!「則此持名方便法門,亦將是難行道矣」。這個話說得好,淨土法門不稀奇,它是難行道,它不是易行道。為什麼?要念到一心不亂才能往生,跟八萬四千法門沒有兩樣八萬四千法門統統都是這樣的,斷見思煩惱,證阿羅漢果;破塵沙無明,權教菩薩;斷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法身大士。統統都是這樣的,念佛法門也是這樣,那有什麼稀奇?念佛法門之所以被一切諸佛讚歎,被一切眾生歡迎,就是它只要散心持名,具足信願,念佛就能往生這個條件是六道裡眾生人人都可以做到,所以這個法門是萬修萬人去的法門,一個都不漏

◇為什麼最後漏了你不能往生?因為臨命終對這個世間放不下,你還留戀
◇不是阿彌陀佛不接你;是你貪戀這個世間
◇有生之年最重要的一樁大事,把這個世間捨棄得乾乾淨淨,一絲毫的貪戀都沒有:走的時候沒障礙,自在往生;不用別人助念
◇送往生有的時候生起情執,阿彌陀佛那裡接你走;看到喜歡的人,我再多看一眼:阿彌陀佛走了,你的機會沒有了,可惜了
◇要學放下,徹底放下,沒有絲毫貪心:走的時候才真正有把握

  為什麼最後漏了你不能往生?是因為臨命終時對這個世間放不下,你還留戀,不是阿彌陀佛不接你,是你貪戀這個世間。所以我們有生之年最重要的一樁大事,就要把這個世間捨棄得乾乾淨淨,一絲毫的貪戀都沒有。為什麼?走的時候沒障礙,自在往生,不用別人助念,不需要送往生。送往生有的時候生起情執,阿彌陀佛那裡接著你走,看到你喜歡的人,我再多看一眼。多看一眼,阿彌陀佛走了,你的機會沒有了,可惜了。所以要學放下,徹底放下,沒有絲毫貪心,這樣走的時候才真正有把握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方得一心不亂
◇依此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方得一心不亂故。不能專念,決難一心故
◇得一心不亂行不行?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菩提心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心
◇我們生活工作、待人接物統統用這個心
◇別人對我不管;我要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對待一切眾生:這真正發菩提心
◈不能專念,決難一心
◇一向專念: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念久了,自自然然得一心不亂
◇來佛三聖就是這樣修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他沒有第二個方向目標,所以個個成就
◇不能專念,沒有辦法得一心;得一心,品位大幅度的提升

  末後一句,「又《大經合贊》云:依此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方得一心不亂故。不能專念,決難一心」。這個說得好!我們希望得一心不亂行不行?行,只要依這部經的理論、方法去修學。這個經上教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菩提心就是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我們生活用這個心,工作用這個心,待人接物統統用這個心別人對待我不管他,他的事情,我要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對待一切眾生,這真正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念久了,自自然然得一心不亂來佛寺的這三位大德,他們就是這樣修的,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他沒有第二個方向,沒有第二個目標,所以個個成就不能專念,沒有辦法得一心。得一心,品位大幅度的提升了。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十三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033




若必一心不亂,始能往生者,試問苦海眾生能有幾許得度?
則此持名方便法門,亦將是難行道矣。


又《大經合贊》云:「
依此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方得一心不亂故。
不能專念,決難一心故。」

◎(四)方便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