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修行在哪裡修?|不是念佛堂、禪堂、講堂|在起心動念之處,在這裡修|什麼是佛?|六根在六塵境界,清楚明瞭,這是般若波羅蜜多,自性本具的智慧現前了;表現在外面是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成佛了|淨空老法師

 


修行在哪裡修?|不是念佛堂、禪堂、講堂|在起心動念之處,在這裡修|什麼是佛?|六根在六塵境界,清楚明瞭,這是般若波羅蜜多,自性本具的智慧現前了;表現在外面是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成佛了|淨空老法師


◈修行不在佛堂;在起心動念處
◇修行在哪裡修?不是念佛堂、禪堂、講堂;在起心動念之處
◇什麼是佛?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清楚明瞭,這是波羅蜜多智慧,自性本具的智慧現前;表現在外面是不起心動念,這就成佛了
◇佛就是這樣:沒起心動念;清楚明瞭
◈同時應付無量眾生:這本事本有的
◇你不問他,他心裡什麼都沒有;你問他,他什麼都懂,圓融無礙
◇一個人去問他,一個講法,開悟了;十個人問他,十種講法,個個都開悟:這叫教學
◇為什麼跟十個人講十種方法?眾生根性不一樣
◇無量眾生能同時應付:這本事是你本有的;不是從外來的

  修行在哪裡修?不是念佛堂,不是禪堂,不是講堂,在起心動念之處,在這裡修。幾句話把佛教就講完了,什麼是佛?六根在六塵境界,眼見色看得清楚,耳聞聲聽得清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瞭瞭,這是什麼?這是般若波羅蜜多,佛家講的智慧,自性本具的智慧現前了,清清楚楚。表現在外面是什麼?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成佛了佛就是這個樣子的,沒有起心動念,清楚明瞭你不問他,他心裡什麼都沒有;你問他,他什麼都懂,他真的懂,不但懂,圓融無礙一個人去問他,一個講法,你開悟了,十個人去問他,十種講法,各個不一樣,個個都開悟,這叫教學,真有本領。為什麼跟十個人講十種不同的方法?眾生根性不一樣。他能夠同時不僅應付十個人、一百個人、一千個人、一萬個人,無量眾生能同時應付。這本事從哪裡來的?本事是你本有的,不是從外來的

◈一切眾生統統是佛:不敢輕慢
◇一切眾生,佛眼當中統統是佛,我們能學到這一點,功夫就得力了:不敢輕慢一個眾生
◈迷惑才有十法界;執著才有六道
◇迷惑顛倒,才有十法界;大徹大悟,十法界沒有了
◇我們比佛比不上,我們有起心動念;跟菩薩也比不上,我們有分別執著;跟阿羅漢比,阿羅漢有分別,沒執著
◇只要不執著,六道就沒有了:六道從執著來的
◇小乘不能輕視,我們跟他相比差太遠了:他有能力超越六道輪迴;我們不能,我們還在造業

  一切眾生,佛眼當中統統是佛,我們能學到這一點,功夫就得力了,為什麼?不敢輕慢一個眾生,這是真話不是假話。我們迷惑顛倒才有十法界,大徹大悟,十法界沒有了。菩薩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我們比佛比不上,我們有起心動念;跟菩薩比也比不上,我們有分別有執著;跟阿羅漢比,阿羅漢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最低一級,小乘教。只要不執著,六道就沒有了,六道從哪裡來的?從執著來的。為什麼他能不執著?小乘不能輕視,我們跟他相比差得太遠了,他有能力超越六道輪迴,我們不能,我們還在造業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三八三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