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2日 星期六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是發菩提心|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是一向專念,著重在專|看不破、放不下,專字做不到|《金剛經》幫助我們看破,看破之後你就能放下了|淨空老法師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是發菩提心|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是一向專念,著重在專|看不破、放不下,專字做不到|《金剛經》幫助我們看破,看破之後你就能放下了|淨空老法師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
◇菩提正道,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不發菩提心不相應
◇菩提心的體,至誠心,真誠到極處
◇菩提心的相,清淨平等
◇菩提心的作用:對自己是正覺;對別人是慈悲
◇修學淨宗要常存這個心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是發菩提心
◇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是一向專念,著重在專
◈看不破、放不下,專字做不到
◇能做到專,就是專心、專念、專行,一定要看破、放下

  所以蕅益大師的《要解》,《彌陀經》註解裡頭第一殊勝,他講「菩提正道名善根」,就是親因菩提正道是什麼?就是《無量壽經》上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句話是淨宗修行最高的指導原則。不發菩提心不相應,菩提是覺。什麼是菩提心?古大德為我們解釋的,菩提心有體、有相、有作用,菩提心的體,古德常說的至誠心,真誠到極處,這是菩提心的體;菩提心的相,清淨平等菩提心的作用,對自己是正覺,對別人是慈悲,正覺是自受用,慈悲是他受用。這就是修學淨宗要常存這個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我用這幾句話來解釋大家容易懂。早年間,我在美國、加拿大到處講經,勸導大家發菩提心,我一共說了二十個字,這前面十個字勸發心,後面勸一向專念,「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一共二十個字,勸勉同修。這二十個字簡單,容易記。二十個字,十樁事,前面十個字是發菩提心後面十個字是一向專念,專,著重在專。所以要看破、要放下。為什麼?看不破,放不下,專這個字做不到能做到專,就是專心、專念、專行,一定要看破、放下

(中略)

◇看破是明瞭事實真相
◇看破是不起心、不動念,這是佛
◇日常生活中,主觀的觀念要放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金剛經》幫助我們看破,看破之後你就能放下了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清淨心中一法不立、一法不生:那是真心
◇這個環境,六道、十法界,大乘、小乘:好像大夫治病開的處方;病好了,藥就不要了
◇世間法統統放下,佛法也放下,就成佛了
◇佛法沒放下,最多你得菩薩,成不了佛
◇必須把佛法也捨棄:它是假的不是真的

  看破是什麼意思?明瞭事實真相看破是不起心、不動念,這是佛,我們做不到。我們起心動念自己不知道,完全不知道,起心動念太微細,以後學佛學了幾十年才知道。在日常生活當中最重要的,今天講主觀、客觀,主觀的觀念要放下,為什麼?錯了。《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幫助我們看破,看破之後你就能放下了。「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佛法,法都要放下,都不能放在心上。為什麼?清淨心中一法不立,也就是一法不生,那是真心。這要學好多年慢慢才能體會到。要把這個環境,六道輪迴、十法界,乃至於大乘、小乘,那是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對治煩惱習氣用的一種手段。好像大夫治病開的處方,目的是你吃了之後病好了。病好了之後怎麼樣?藥就不要了。病好了之後,藥還捨不得丟掉,那你永遠生病,這就錯了。所以法尚應捨,世間法統統放下,佛法也放下,就成佛了;世間法放下,佛法沒有放下,最多你得菩薩的位次,成不了佛必須把佛法也捨棄。為什麼?它是假的不是真的

◇佛法因緣生:凡是因緣生法都不是真的
◈在佛法當中如如不動
◇佛法的修學有法喜,法喜也是煩惱、習氣
◇不能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妄想
◈我們不是成佛;是為往生極樂
◇心裡有阿彌陀佛,妄想
◇我們放下就沒有依靠,煩惱習氣全冒出來了:所以用一句佛號代替所有的妄念
◇成佛要一念不生;我們還有一念:我們不是成佛;是為往生極樂世界
◇到極樂見到彌陀之後再放下,就成佛了
◇在這用功不得力,沒有好老師指導,所有環境都是誘惑,不是教我們清淨平等覺
◇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教我們清淨平等覺

  佛法因緣生,凡是因緣生法都不是真的。佛講得清楚,我們自己要能把它聽懂,依教奉行。佛法的修學有法喜,法喜也是煩惱,法喜也是習氣,要怎樣?在佛法當中如如不動,就對了。不能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妄想。我們今天念佛,心裡有阿彌陀佛,算不算妄想?算。那我們為什麼不把它放下?我們放下就沒有依靠,煩惱習氣全冒出來了,所以用一句佛號代替所有的妄念。我們的目的不是成佛,成佛要一念不生我們還有一念,我們不是成佛,是為什麼?是為往生極樂世界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之後再放下,就成佛了。所以這個道理要懂,搞清楚、搞明白了,不再懷疑,一心專念,到極樂世界去成佛。這個地方修行的環境不是很好,我們在這個地方用功不得力,沒有好老師指導,所有的環境都是誘惑,都是讓我們生起貪瞋痴慢疑,它不是教我們清淨平等覺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教我們清淨平等覺,就對了。

◇清淨平等覺是因;大乘是智慧,無量壽是福報,莊嚴是美好到極處
◇清淨平等覺是修因;大乘無量壽莊嚴是果德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成就菩提之親因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也。此即成就菩提之親因
◇因者,種子也。乃成就菩提果之種子,故名善根

  清淨平等覺是因,大乘是智慧,無量壽是福報。一切福報當中,無量壽是第一福報,有它才有一切福報,要是沒有它,壽命短,什麼福報它都落空。所以無量壽是第一福報,到極樂世界都能得到。阿彌陀佛的教誨,大乘,智慧;無量壽,福報,圓滿的福報;莊嚴,莊嚴就是美好,美好到極處,美好到究竟。這個經題上半段是講極樂世界的果德,後面是修因,清淨平等覺是修因。淨宗修學的因緣果報都在經題上。所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這部《無量壽經》修行最高指導原則,就八個字。這八個字,念老說,「此即成就菩提之親因。因者,種子也。乃成就菩提果之種子,故名善根」。

二O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七七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377




《彌陀要解》云:「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

菩提正道者,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也。此即成就菩提之親因。
因者,種子也。乃成就菩提果之種子,故名「善根」。

◎真實功德第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