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們的意業管好:讓它念念都是阿彌陀佛|失念沒關係,不要自己責備自己|為什麼會丟失?說老實一句話就是沒放下|還有牽腸掛肚的事情在纏繞著你,把念頭不知不覺轉過去了|淨空老法師
◈機會要抓好,不能讓它空過
◇夏蓮公會集的,真經;集註,是佛菩薩、祖師大德的正知正見
◇我們有幸遇到;要輕易放過,那這個過失太嚴重了
◈菩薩善護己念
◇把我們的意業管好:讓它念念都是阿彌陀佛
夏蓮老會集的經,真經。為什麼?一個字都沒有改動,全部是五種原譯本的經文,真經。集註太難得了,是佛菩薩、祖師大德的正知正見。我們有幸遇到,遇到要輕易放過,那這個過失太嚴重了!天天要想到,把這個機會要抓好,不能讓它空過,那就是此地所說的,把我們的意業管好(念頭),必須要讓它念念都是阿彌陀佛。
◇失念沒關係,不要自己責備自己
◇這種煩惱習氣是叫我們繼續搞六道輪迴
◇我們得非常認真,把這樁事情當作自己第一樁大事來辦;其他的全是小事,可有可無
◇失念沒關係,不要自己責備自己
◇這種煩惱習氣是叫我們繼續搞六道輪迴
◇我們得非常認真,把這樁事情當作自己第一樁大事來辦;其他的全是小事,可有可無
◇利益自己的事情決定不要去幹:決定障礙自己往生
◇你還要利益:你對於娑婆還有留戀
◇利益眾生的可以,要報眾生恩:做了也不要放在心上,作而無作、無作而作
◇這是真正學佛人最基本的一個理念,一定要守住
失念沒關係,失念是忘掉了,不要自己責備自己。為什麼?這是煩惱習氣產生的現象,才知道自己煩惱習氣有多重。知道之後(這種煩惱習氣是叫我們繼續搞六道輪迴,出不了三界,出不了輪迴),那我們就得非常認真,把這樁事情當作自己第一樁大事來辦,其他的全是小事,可有可無,可以辦、可以不辦。為利益自己的事情決定不要去幹,為什麼?決定障礙自己往生。你還要利益,你捨不得離開這個世間,你對於娑婆還有留戀,這要不得。為利益眾生的可以;為利益眾生,做了也不要放在心上,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就對了。為什麼利益眾生的事情要幹?要報眾生恩,現在眾生多苦,有機會幫助他離苦得樂,這個事情不能不幹。幹了等於沒幹,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這是善業,來生所感的是三善道。這是真正學佛人最基本的一個理念,一定要守住。
◇善護意業為首要
◇善護自己的念頭:這是正行
所以這裡念老說,善護意業為首要。「是即菩薩善護己念」,自己的念頭,這是正行。
(中略)
◈為什麼會丟失?就是沒放下
◇為什麼會丟失?說老實一句話就是沒放下
◇還有牽腸掛肚的事情在纏繞著你,把念頭不知不覺轉過去了
◇根本還是在放下
◇我們只走一條路,求生淨土;其他的統統不要了
◇在這個世間學菩薩,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只把這句佛號放在心上:這叫真正善護意業
為什麼會丟失?說老實一句話就是沒放下,還有牽腸掛肚,許許多多的事情在纏繞著你,把你這個念頭不知不覺轉過去了,就這麼個原因,所以根本還是在放下。真正放下,我們只走一條路,求生淨土,其他的統統不要了。在這個世間學菩薩,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只把這句佛號放在心上,這叫真正善護意業。
◈意業清淨:於口業不譏他過
◇意業清淨,身口隨之。於口業云不譏他過
◇不會批評人、譏刺人、毀謗人
◇把念頭回過來只顧自己,就能夠不譏他過
◈為什麼我佛號又丟掉了?
◇一定要回頭、要反省,時時刻刻改正自己的過失,那就是念頭:為什麼我佛號又丟掉了?
◇看念到什麼時候,佛號能夠相續、不丟失
◇賢公念佛幾十年,從來沒有把佛號丟失過:他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成就,道理就在此地
◈只把這句佛號管好
◇想學的東西很多,到極樂世界再學;現在暫時把它都放下,最好能做到不聞不問:那是大福報的人
◇只把這句佛號管好,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憑據就拿到了:自己心就安了,有把握決定得生
◇經上所說的條件我們具足
「意業清淨,身口隨之。於口業云不譏他過」,不會批評人,不會譏刺人,也不會毀謗人。我們把念頭回過來只顧自己,就能夠不譏他過。一定要自己回頭,自己要反省,時時刻刻反省,時時刻刻改正自己的過失,那就是念頭。為什麼我佛號又丟掉了?看念到什麼時候佛號能夠相續,能夠不丟失。海賢老和尚念佛幾十年,從來沒有把佛號丟失過,他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成就,道理就在此地。想學的東西很多,到極樂世界再學,現在暫時把它都放下。最好能做到不聞不問,那是大福報的人,沒有福報的人做不到。只把這句佛號管好,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憑據就拿到了,自己心就安了,就心安理得,自己有把握決定得生。為什麼?經上所說的條件我們具足。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三五集 http://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35
三業之中,則以「善護意業」為首要。是即菩薩「善護己念」之正行。
由於
深契中道,正定常寂,
了達真源,遠離生滅。
自然遠離一切煩惱之垢,是以意業,「清淨無染」。
意業清淨,身口隨之。於口業云「不譏他過」。
由於
深契中道,正定常寂,
了達真源,遠離生滅。
自然遠離一切煩惱之垢,是以意業,「清淨無染」。
意業清淨,身口隨之。於口業云「不譏他過」。
◎積功累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