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 星期四

十信位初心有四種機|以禮懺滅罪對初機:業障眾生|以修習止觀對中機:凡夫二乘|以求生淨土對上機:大乘菩薩|持名一法,乃至圓至頓,無上法門|但驀直念去,不假方便、不落思量,直起直用,自得心開|淨空老法師

 


十信位初心有四種機|以禮懺滅罪對初機:業障眾生|以修習止觀對中機:凡夫二乘|以求生淨土對上機:大乘菩薩|持名一法,乃至圓至頓,無上法門|但驀直念去,不假方便、不落思量,直起直用,自得心開|淨空老法師


◈持名一法:至圓至頓,無上深妙
◇持名一法,乃至圓至頓無上法門,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故云深妙
◇十信位初心,有四種機:以禮懺滅罪對初機,業障眾生;以修習止觀對中機,凡夫二乘;以求生淨土對上機,是知淨土是大乘菩薩所修
◇持名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教下),斬盡一切意見(禪宗)
◇持名念佛確確實實在教下跟禪宗之上
◇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擔荷得去
◇往往一般人把信願持名看輕了,不知道這法門的深妙
◇深:必須上上根人、大菩薩才知道
◇妙:一般人具足信願持名都能往生,生到極樂都能證得無上菩提
◇持名一法,圓到極處;不但圓而且頓,決定一生成就,真正是無上法門
◇思量分別,三乘菩薩以下:想東想西分別不到

  「蓋因持名一法,乃至圓至頓無上法門,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故云深妙」。前面蓮池大師在《疏鈔》裡頭引用《起信因緣分疏》裡面的一段文,說明信位初心,信是十信,十信位初心,有四種機,以禮懺滅罪對初機,以修習止觀對中機,以求生淨土對上機初是業障眾生,也就是六道裡面的一般大眾;中是說凡夫二乘,也就是聲聞緣覺;是知淨土是大乘菩薩所修,這是《起信因緣分疏》裡頭說的。又蕅益大師《要解》,「謂持名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這說的是教下),斬盡一切意見(這說的是禪宗)」,換句話說,持名念佛確確實實在教下跟禪宗之上。所以他說唯有像「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這些人都是上上根性,他們才能夠徹底擔荷得去往往一般人把信願持名看輕了,不知道這法門的深妙深必須上上根人大菩薩他們才知道,妙是一般人具足信願持名都能往生,生到極樂世界都能證得無上菩提,這個妙,既深又妙。所以說,念老在這裡總結這一句,「蓋因持名一法,乃至圓」,圓到極處,至是到頂點的意思,不但圓而且頓,頓是快速,決定一生成就,真正是無上法門。「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這個就是三乘菩薩以下,我們都是想東想西分別不到,那怎麼辦?這叫深妙。

◈驀直念去,不假方便,不落思量
◇但驀直念去,不假方便,不落思量
◇賢公二十歲,師父教他一句阿彌陀佛,一百一十二歲往生,念了九十二年沒換題目,沒改變方向
◇不假方便:一生沒聽過經,沒念過一部經
◇不落思量:止觀他要不要?不要:他止觀做圓滿了
◇觀,聲聲阿彌陀佛;止,所有一切妄念全放下了
◈直起直用
◇一條直路:通到西方極樂、通到無上菩提
◈自得心開
◇自得心開:教下大開圓解;禪宗明心見性;淨土理一心不亂
◇賢公他做到了:「我什麼都知道」,那就是自得心開
◇自得心開,跟其義自見是一樁事情
◇自然明白了,這種明白一絲毫差錯都沒有:如果是佛經,就跟佛說的一模一樣
◇自得心開:自心起用,心開意解

  「但驀直念去」,但是只要驀直念去,就是海賢老和尚出家的時候,他的剃度師就教他一句阿彌陀佛,教他一直念去,驀直就是一直。他真聽話,念了九十二年,二十歲師父教他這一句,一百一十二歲往生,念了九十二年沒有換題目,沒有改變方向,一生就一句佛號。這個地方的驀直念去,用他老人家來表法再妙不過了,真正找不到第二個人。效果呢?太殊勝了,跟這個地方講的完全一樣。「不假方便」,方便就是其他的法門,一生沒有聽過經,一次沒聽過,沒有念過一部經,他不認識字,這個不假方便他是千真萬確。「不落思量」,我們前面還談到講止觀他要不要?他不要,他止觀做圓滿了觀,聲聲阿彌陀佛,他就是觀想阿彌陀佛;止,所有一切妄念全放下了。「直起直用」,一條直路通到西方極樂世界,通到無上菩提。「自得心開」,這四個字是什麼境界?教下講大開圓解,禪宗說明心見性,淨土宗講理一心不亂。我們要問賢公老和尚做到沒有?他做到了。我們觀看這一片光碟,跟他最貼近的幾位弟子為我們講解介紹的時候,我們聽到了。有弟子問他,他回答說:我什麼都知道。什麼都知道這句話含義很深,那就是自得心開。這個自得心開,跟中國古人傳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是一樁事情,這書裡頭講的什麼,自然明白了,這種明白一絲毫差錯都沒有;如果是佛經,就跟佛說的一模一樣。自心起用,心開意解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十七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037




⒊專接上根,旁及中下。
疏鈔曰:「
明信位初心,有四種機。
以禮懺滅罪被初機,以修習止觀被中機,以求生淨土被上機。
初謂業障眾生,中謂凡夫二乘,是知淨土是大乘菩薩所修矣」。
又《要解》謂
持名「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
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擔荷得去。
因持名一法,乃至圓至頓,無上法門,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故曰深妙。
但驀直念去,不假方便,不落思量,直起直用,自得心開。當下破盡戲論,蕩除一切計度分別。
是能直下承當者,肉身大士也。」

◎(五)所被根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