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4日 星期日

一切事皆能照了通達,名之為聖|用照;不是用思惟、想像|照裡面沒有阿賴耶、八識五十一心所|凡情:阿賴耶、末那、意識|把這個當作自己的真心,看錯了還不能回頭,還自以為是,這個問題就嚴重|淨空老法師

 


一切事皆能照了通達,名之為聖|用照;不是用思惟、想像|照裡面沒有阿賴耶、八識五十一心所|凡情:阿賴耶、末那、意識|把這個當作自己的真心,看錯了還不能回頭,還自以為是,這個問題就嚴重|淨空老法師


◈智慧聖明不可思議
◇諸大士具足福智二嚴,位齊果位
◇修淨土往生極樂世界的成就:德能智慧跟佛平等了
◇德慧齊佛
◇乃從果向因之大菩薩,咸得如來之福德莊嚴
◇智慧是體;聖明是用
◇聖是正,正知正見,跟佛的見解思想完全相同
◇無事不照謂之聖。菩薩權實靈照,不可以言思擬議其形容,故云不可思議
◇不可思議就是無法想像
◈心性光明靈照怎樣恢復?修定,清淨心
◇我們為什麼體會不到?我們有障礙
◇佛不起心不動念;我們有起心動念
◇起心動念心就不清淨、不平等,心性光明靈照之德失掉了
◇怎樣能恢復?要修定,要讓清淨心現前
◇清淨心裡頭沒有分別執著,甚至沒有起心動念
◇真清淨,真平等,它就起照的作用
◇照見五蘊皆空:等於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智慧聖明不可思議』,這是讚歎修淨土往生極樂世界的成就。成就什麼?德能智慧跟佛平等了,齊是平等。我們這個科題上說「德慧齊佛」,跟佛平等。位齊果位,這個果就是佛位,跟佛平等,乃從果向因之大菩薩,咸得如來之福德莊嚴。「智慧聖明不可思議」,末後這一句,「明大士咸得如來之智慧莊嚴」,《淨影疏》跟《甄解》、《合贊》,這些大師對這句說法、解釋都相同。「聖者,正也。又肇公曰」,僧肇大師,智慧是體,聖明是用聖是正,正知正見,跟佛的見解思想完全相同。「無事不照謂之聖。菩薩權實靈照,不可以言思擬議其形容,故云不可思議」。我們用無法想像這四個字來形容它,不可思議就是無法想像,它太神奇、太微妙,不是我們六道凡夫所能體會得到的。我們為什麼體會不到?我們有障礙。什麼障礙?佛不起心不動念,我們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心就不清淨,起心動念心就不平等,心性有光明靈照之德,這個德失掉了。要怎樣能恢復?要修定,要讓清淨心現前清淨心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甚至於沒有起心動念,真清淨,真平等,它就起照的作用。「照見五蘊皆空」,這句話《心經》上說的。什麼意思?五蘊皆空等於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切法不可得。

◈聖明:正確的明瞭,絲毫沒有差錯
◇智慧是本體;聖明是妙用
◇這個明不是一般的明瞭,是正確的明瞭,絲毫都沒有差錯
◇世間人講明瞭不能叫聖:明瞭裡面有不明瞭的東西夾雜在裡頭
◇菩薩的明瞭,是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真心、本性
◇我們的明瞭,是從思考記憶,阿賴耶落謝的種子起現行
◇我們這個明瞭裡面,有很多錯誤在其中,自己不知道
◇知識裡面找到差別;智慧裡頭找不到
◇智慧跟知識是兩樁事情
◈要開悟,就不能不講求戒定慧
◇學佛,無論大乘小乘都要講求開悟;要開悟,就不能不講求戒定慧
◇戒是得定的方法
◇定就是清淨平等
◇清淨心是二乘的定;平等是大乘菩薩的定
◇小乘得的清淨不平等:還有小波小浪障礙你明心見性
◇證得圓教初住,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見到一分真相,所以他不迷,他能起妙用
◇妙用:對自己是斷煩惱;對別人能幫眾生成就戒定慧

  上面這是僧肇大師說的,「肇公之意」,他的意思是什麼?「智慧是本體,聖明是妙用」。這個明是明瞭,不是一般的明瞭,是正確的明瞭,絲毫都沒有差錯。我們世間人講明瞭,我明白了,不能叫聖,為什麼?明瞭裡面還有不明瞭的東西夾雜在裡頭,跟菩薩不一樣。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菩薩的智慧,菩薩的明瞭,是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真心、本性我們的明瞭是從思考記憶,阿賴耶落謝的種子,從這個裡面起現行,這個明瞭不是真實的,這個明瞭是假的、是虛妄的。我們這個明瞭裡面,有很多錯誤在其中,自己不知道,落實到生活,落實到工作,問題出現了,這就說明我們是知識不是智慧。知識裡面找到差別,智慧裡頭找不到智慧跟知識是兩樁事情。所以學佛,無論大乘小乘都要講求開悟,要開悟就不能不講求戒定慧戒是得定的方法,持戒能得定。是什麼?就是《無量壽經》經題上所說的「清淨平等」。清淨心是二乘的定,阿羅漢跟辟支佛;平等是大乘菩薩的定,比二乘高得多。小乘得的清淨不平等,還有小波小浪障礙你明心見性。諸法實相就在面前,因為你有障礙,所以你見不到。證得圓教初住的果位,他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見到一分真相,所以他不迷,他能起妙用妙用對自己是斷煩惱,對別人能幫助眾生成就戒定慧,所以是妙用。

◈一切事皆能照了通達,名之為聖
◇用照;不是用思惟、想像
◇六道凡夫遇到事,「我想一想」,就是用第六識、阿賴耶
◇菩薩不要想,照見了
◇照裡面沒有阿賴耶、八識五十一心所
◇直覺就是照了
◇照了就通達,事實真相完全明白

  「一切事皆能照了通達,名之為聖」。你看用照,不是用思惟,不是用想像六道凡夫遇到事,等我想一想,這想一想就是用第六識,用阿賴耶,得想一想。菩薩要不要想?菩薩不要想,菩薩照見了這個字裡面沒有阿賴耶,沒有八識,沒有五十一個心所,它跟這個完全脫離了,我們現在人叫做直覺,直覺就是照了的意思。照了就通達,事實真相完全明白,這是聖人,大乘聖人,不是小乘。

◈把阿賴耶當作自己的真心,還自以為是
◇菩薩之權智與實智,所生之靈明照用,眾生凡情絕不能解,故曰不可思
◇凡情:阿賴耶、末那、意識
◇把這個當作自己的真心,看錯了還不能回頭,還自以為是,這個問題就嚴重
◇所以佛法的修學,難
◇末法想成就,真的只有一門淨土法門
◇真正往生到極樂世界,這問題都解決了
◇從理上講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從事上講問題可就大了:眾生根機稟性不相同
◈習性你積得再多;跟本性不相干
◇習性是從習慣當中養成的;本性裡頭沒有
◇習性帶著有染污;本性如如不動
◇習性是生滅法,前念滅後念生:所以它很麻煩;一定要真正智慧現前

  下面說,「菩薩之權智與實智(實智是體,權智是用),所生之靈明照用,眾生凡情絕不能解,故曰不可思」。眾生為什麼不能解?是眾生有凡情。凡情是什麼?是阿賴耶、末那、意識凡夫把這個當作是自己的真心,看錯了。看錯了還不能回頭,還自以為是,這個問題就嚴重所以佛法的修學,難!在末法,我們想成就,真的只有一門淨土法門,信願持名,求生淨土,真正往生到極樂世界,這問題都解決了。不經過這個路子,用其他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佛在經教裡告訴我們,從理上講沒問題,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但是從事上講問題可就大了。為什麼?事上講眾生的根機不相同,稟性不相同。這些東西從哪來的?無量劫薰習成就的。中國人講本性、習性,這是習性,習性是從習慣當中養成的,本性裡頭沒有習性你積得再多,跟本性不相干習性帶著有染污,本性沒有本性如如不動。習性是生滅法,前念滅後念生,所以它很麻煩,一定要真正智慧現前

◈學佛陀教育,老師很重要
◇很快智慧能現前靠什麼?佛陀教育
◇入門三個條件,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
◇有這個條件,遇不到老師也能成就:做古人的私淑弟子
◇孟子以孔子為老師:孔子不在世了;孔子的著作還在世間
◇完全依照文字的教誨,對於孔子留下來這些文字有信心,學習很認真,沒有夾雜妄念
◇很好的天性:老實、聽話、真幹
◇學習態度好:真誠、清淨、恭敬

  我們用什麼方法,希望很快智慧能現前。很快智慧能現前靠什麼?佛陀的教育最適用,它可以幫助我們。但是學佛陀教育,老師很重要。在我們這一代老師沒有了,我可能是這一代最後遇到老師的一個人,算是很幸運。老師,我們進入老師的大門,入門三個條件,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如果你有,有這個條件,遇不到老師也能成就。怎麼成就?依古人做老師,做古人的私淑弟子。在中國早年頭,孟夫子給我們做了榜樣,孟子是以孔子為老師。但是孔子已經過世,不在世了,那怎麼依他做老師?孔子的著作還在世間,他都得到了,完全依照文字的教誨,對於孔子留下來這些文字有信心,沒有懷疑,學習很認真,沒有夾雜,沒有妄念,也就是他心專;很好的天賦、天性,老實、聽話、真幹,這是天性;學習的態度好,真誠清淨,清淨心、恭敬他展卷就有益,就能得利益。

(中略)

◈真理沒法子講的;一定要自己悟入
◇眾生凡情絕不能解,故曰不可思
◇一切語言不能表達,故曰不可議
◇真理是沒有法子講的;一定要你自己悟入
◇怎樣才能悟入?放下妄想分別執著,讓你的清淨平等覺現前
◇清淨平等覺是真心,真心能照見,你就開悟
◇明白之後你也說不出來;說出來別人也聽不懂
◇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故其形其容無法擬議

  我們往下面看,肇公之意為:智慧是本體,聖明是妙用。一切事皆能照了通達,這叫聖。菩薩之權智與實智,所生之靈明照用,眾生凡情絕不能解,這個字用得非常肯定,決定不能理解,故曰不可思。「一切語言不能表達,故曰不可議」。議是什麼?議是議論,也就是講清楚、講明白。真理是什麼?真理是沒有法子講的,一定要你自己悟入怎樣才能悟入?放下妄想分別執著,讓你的清淨平等覺現前清淨平等覺是真心,真心能照見,你就開悟,你就明白了。明白之後你也說不出來,你說出來的別人也聽不懂,所以「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故其形其容無法擬議」,形是形狀,容是樣子,說不出。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一九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19




己四、德慧齊佛

【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



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

以上二句,表諸大士具足福智二嚴,位齊果位,
乃從果向因之大菩薩,
咸得如來之福德莊嚴。



智慧聖明不可思議」明大士咸得如來之智慧莊嚴(《淨影》與《甄解》、《合贊》諸家,皆同此說)

」者,正也。


又肇公曰:「
智慧,體;
聖明,用。

無事不謂之
菩薩權實靈照,不可以言思擬議其形容,故云不可思議。」

肇公之意為:
智慧是本體,
聖明是妙用。
一切事皆能了通達,名之為

菩薩之權智實智,所生之靈明照用
眾生凡情絕不能解,故曰不可思
一切語言,不能表達,故曰不可議

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故其形其容無法擬議。

◎ 德遵普賢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