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8日 星期日

淨宗五科:我們必須要守的戒律|極樂世界憑什麼去?就憑這五種戒律去|這五種:在儒家講止於至善;在佛家講大圓滿|不和、毀謗就是違背|普賢十願:發大菩提心,菩薩行擴大了|六和、六度、十願就對了|淨空老法師

 


淨宗五科:我們必須要守的戒律|極樂世界憑什麼去?就憑這五種戒律去|這五種:在儒家講止於至善;在佛家講大圓滿|不和、毀謗就是違背|普賢十願:發大菩提心,菩薩行擴大了|六和、六度、十願就對了|淨空老法師


◈六和敬重要
◇見和同解:大家修學一個法門,不會衝突,老實念佛,互相照顧
◇同參道友不能對立、爭論;一爭論就完了
◇法門平等,沒有高下,什麼都好,才能相處
◇對人尊敬,自己謙虛,處處學忍讓

  所以六和敬重要見和同解,大家修學一個法門,不會衝突,老實念佛,互相照顧同參道友不能對立,不能爭論,一爭論就完了,不和了。沒有高下,法門平等,沒有高下,統統都好,什麼都好,才能相處對人尊敬,自己謙虛,處處學忍讓。讓社會大眾看到這個寺廟,看到出家人都尊敬,都認為這是好人,這是替佛增光,這是接引眾生。

◈用戒定慧三學約束自己
◇三學是求學基本的原理原則
◇持戒、得定、開智慧
◇每天十小時讀經、念佛,這都叫戒律;真正做到了,那叫修定;定修到成熟的時候,他就開智慧

  三學是求學基本的原理原則,那就是持戒、得定、開智慧。我每天讀十個小時的經,念十個小時的佛,這都叫戒律;真正做到了,那叫修定;定修到一定的時候,成熟的時候,他就開智慧。我們用什麼方法?用戒定慧三學約束自己

◈六度是菩薩道
◇布施、持戒、忍辱、禪定、般若
◇學著先別人後自己:布施的真實義
◇學放下,真正修學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你多自在!
◇有求很累;什麼都隨緣,什麼都好
◇寧可自己缺一點;不叫別人缺一點:布施波羅蜜的圓滿
◇持戒就是守規矩
◇《弟子規》是處事待人接物的規矩
◇每個道場有每個道場的規矩

  另外還有兩個科目,就是六度、十願。六度是菩薩道布施、持戒、忍辱、禪定、般若。布施放在第一,布施是什麼?學著先別人後自己,這就是布施的真義,真實義。先照顧別人,自己放到最後,不會有爭論了。學放下,真正修學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你多自在有求很累,什麼都隨緣,什麼都好,有很好,沒有也好。多餘的給人,人有需求的給人,寧可自己缺一點,不要叫別人缺一點,這就是布施波羅蜜的圓滿持戒就是守規矩,《弟子規》是規矩,處事待人接物的規矩,一定要遵守。佛門裡面,每個道場有每個道場的規矩,它要沒有規矩它就亂了,一定要遵守它的規矩,我們才能和大眾相處。

◇別人跟我們為難:都在考驗我們忍辱的功夫
◇遇到人侮辱、毀謗、陷害,都把他看作佛菩薩:他來考試我,讓我修忍辱波羅蜜
◇真正能忍,一切怨親都不要放在心上,平等看待
◇能忍才能得定,得定才能開智慧
◇讀經,一種;其他的我放下:這都是忍
◇一門幫助你成就戒定慧;兩門、三門以上不可能
◇智慧決定是一門

  還要修忍辱,別人跟我們為難,那都在考驗我們有沒有忍辱的功夫。所以,遇到人侮辱我們、毀謗我們、陷害我們,我們怎麼看他?都把他看作佛菩薩,他來考試我,他來給我機會,讓我修忍辱波羅蜜。沒有他,我知道我忍辱到什麼程度?這都是來考試的,都是來出題的,我們能忍,真正能忍,沒有怨恨,而且把一切怨親都不要放在心上,平等看待能忍才能得定,得定才能開智慧。所以讀書、讀經也是一種,其他的我放下,這都是忍,屬於忍辱波羅蜜。我不貪多,我只求戒定慧,一門就幫助你成就戒定慧,兩門、三門以上不可能,那是幫助你得到佛學知識,你不能開智慧,智慧決定是一門,這個不能不知道。

◈普賢十願
◇發大菩提心,菩薩行擴大了
❖禮敬諸佛:一切眾生都是諸佛
◇諸佛是法性;一切法統統是法性變現的
◇真心是佛;真心所變的萬物,沒有一樣不是佛
◇誰不是佛?我自己不是佛,我還沒成佛
◇幾時看一切眾生都成佛了,我們就成佛了
❖稱讚如來
◇禮敬沒有分別,統統是諸佛,從相上說;讚歎是從性上說的,不善的不讚歎,善的要讚歎
❖懺除業障:天天要反省
◇早課:提醒今天一天不能懈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能違背佛陀教誨
◇晚課是反省,我今天一天有沒有做到
◇天天、月月、年年能提升自己,這進步

  最後就是普賢十願發大菩提心,菩薩行擴大了。從「禮敬諸佛」開始,諸佛是什麼?一切眾生都是諸佛,蚊蟲螞蟻也是諸佛,花草樹木也是諸佛。諸佛是什麼?諸佛是法性,一切法統統是法性變現的,也就是真心,真心是佛,一切萬物都是真心變現的,真心所變的萬物統統是佛,沒有一樣不是佛誰不是佛?我自己不是佛,我還沒成佛幾時到我們心目當中看一切眾生都成佛了,我們就成佛了,我要成佛,看一切眾生肯定都是佛。「稱讚如來」,禮敬後面是讚歎。禮敬沒有分別,統統是諸佛,從相上說;讚歎是從性上說的,讚歎有善、有不善,不善的不讚歎,善的要讚歎,這就有差別了。禮敬沒有差別,善禮敬,不善也禮敬,它沒有分別的,稱讚有。供養裡頭有分別,「廣修供養」。「懺除業障」,懺除業障,天天要反省早課是提醒自己,晚課是反省。提醒今天一天不能懈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能違背佛陀教誨晚課是反省,我今天一天有沒有做到。我天天能提升自己,月月能提升自己,年年能提升自己,這進步

◇這四樣都是要求自己的;下面一樣是教我們處事待人接物
❖隨喜功德
◇不同的法門、宗教,要隨喜,才不至於產生誤會、鬥爭
◇眾神是一體
◇其他宗教供奉的神,我心目當中是毘盧遮那、阿彌陀佛,法身佛、報身佛

  這四樣都是對自己的,要求自己的,下面一樣是教我們處事待人接物,「隨喜功德」。特別是不同的法門,現在是不同的宗教,要隨喜,宗教才不至於產生誤會,才不至於產生鬥爭。我們這幾年,這些年來提倡的「眾神是一體」,每個宗教都供奉他們的神,上帝、天主,我們要尊敬,不能批評。佛教裡面雖然沒有,我們進入其他宗教的教堂、寺院,他們供奉的神我們要去禮拜,他歡喜。我心目當中他供的神是誰?是毘盧遮那,是阿彌陀佛,法身佛、報身佛,是真的不是假的。每個宗教名稱不一樣,事實是相同的,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都值得讚歎,我們都禮敬、都讚歎,它的經典我們愛讀。

(中略)

◇學佛,淨宗學會同學這五個科目要學
❖請轉法輪
◇辦講座
❖請佛住世
◇大德希望他常住我這裡,不要離開;我們好好的跟他學習
❖迴向菩提、迴向眾生、迴向實際
◇最後的三條是迴向
◇迴向自性、迴向眾生、迴向實際
◇我們所求的目標就這三個
◇這三個以眾生為第一,以自性為最高、最後的歸宿,這當中是真實智慧

  所以學佛,淨宗學會同學這五個科目要學。你看,普賢十願我們講到第五個隨喜功德,下面,請轉法輪,請佛住世,重要。「請轉法輪」是邀請專家學者到我們這個地方來講學,現在講辦講座,是這一類的。「請佛住世」,與我們有緣的這些大德,希望他常住我這裡,不要離開,這是請佛住世,他不離開我們,我們好好的跟他學習最後的三條是迴向迴向自性,就是法性,迴向法性、迴向眾生、迴向菩提,最後三個迴向,我們所求的目標就這三個這三個以眾生為第一,以自性為最高,最後的歸宿,這當中是真實智慧迴向菩提、迴向眾生、迴向實際

◈淨宗五科:我們必須要守的戒律
◇極樂世界憑什麼去?就憑這五種戒律去,穩穩當當
◇這五種:在儒家講止於至善;在佛家講大圓滿

  所以淨宗,我只提出這五個科目做為戒律,我們必須要守的戒律,我們日常生活都要跟它對,不能違背。我們終極的目標是極樂世界,憑什麼去?就憑這五種戒律去,穩穩當當這五種,在儒家講止於至善,在佛家講大圓滿

(中略)

◈不和、毀謗就是違背
◇六和、六度、十願就對了
◇這些都是諸佛菩薩、古聖先賢、各宗教神聖,共同的語言、思想、願望

  不和就是違背,毀謗就是違背六和就對了,六度、十願就對了。這些都是諸佛菩薩、古聖先賢、各宗教的神聖,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思想,共同的願望,說得最清楚、最明白的,《大方廣佛華嚴經》。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六五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