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 星期四

要想學佛:跟佛同心同願|彌陀本妙明心:從四十八願顯現|修行的祕訣就是放下:沒有別的|賢公善根深厚,不需要靠經教:這就是他比我們高的地方|我們必須通過經教提升信願;把懷疑逐漸逐漸斷掉|淨空老法師

 


要想學佛:跟佛同心同願|彌陀本妙明心:從四十八願顯現|修行的祕訣就是放下:沒有別的|賢公善根深厚,不需要靠經教:這就是他比我們高的地方|我們必須通過經教提升信願;把懷疑逐漸逐漸斷掉|淨空老法師


◈要想學佛:跟佛同心同願
◇一一之願皆是為眾生:這句話非常重要
◇我們要想學佛:跟佛同心同願
◇起心動念不為自己;為眾生:成佛就快
◇起心動念是為自己,很不容易出離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自己造的
◇要學佛,這就是真正的菩提心:為一切眾生
◈彌陀本妙明心:從四十八願顯現
◇一一之願皆是彌陀本妙明心之顯現
◇阿彌陀佛本妙明心,從四十八願裡顯現出來了
◇我們要有跟佛一樣的心,念念為眾生:佛陀教育唯一宗旨,就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修行祕訣就是放下:沒有別的
◇眾生在實報土苦,無明習氣沒斷乾淨;在十法界苦,見思煩惱沒斷乾淨;在六道裡頭苦,業報循環沒能放下
◇善道、惡道都是消業的: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業,沒有善惡、染淨
◇阿羅漢證得沒有善惡、有染淨;法身菩薩明心見性,染淨沒有了
◇曉得之後才知道怎麼個修法
◇修行的祕訣就是放下,沒有別的
◇放下自然看破了;看破幫助你再放下:這就叫佛法
◈我們必須通過經教提升信願
◇對老師有百分之八、九十的信心;還有十分、二十分的懷疑:稟性比不上賢公
◇賢公百分之百的信心;沒有懷疑:所以他成就那麼快、那麼踏實
◇我們必須通過經教幫助,提升我們的信願;把懷疑逐漸逐漸斷掉
◇賢公善根深厚,不需要靠經教:這就是他比我們高的地方

  「一一之願皆是為眾生」,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要想學佛,跟佛同心同願,我們起心動念不能為自己,要為眾生,成佛就快;起心動念是為自己,很不容易出離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自己造的,這個不能不知道。所以我們要學佛,這就是真正的菩提心,為一切眾生。「一一之願皆是彌陀本妙明心之顯現」。一一之願就是四十八願,都是阿彌陀佛本妙明心的顯現,從願裡面顯現出來了我們要有跟佛一樣的心,念念為眾生,為什麼?這是佛陀教育唯一的宗旨,就是要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眾生在實報土苦,為什麼?無始無明習氣沒斷乾淨;在十法界苦,見思煩惱沒斷乾淨在六道裡頭苦,業報循環沒能放下,造善業三善道受報,造惡業三惡道受報。善道、惡道都是消業的,為什麼?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業,沒有善惡,不但沒有善惡,連染淨都沒有。阿羅漢證得沒有善惡,但是有染淨,法身菩薩明心見性,染淨都沒有了。這是我們自己一定要曉得,曉得之後才知道怎麼個修法修行的祕訣就是放下,沒有別的放下自然看破了,看破幫助你再放下,這就叫佛法。我在年輕時候剛剛接觸佛法,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我接受老師的教誨,我對老師有信心。信心裡頭有沒有懷疑?有,大概有百分之八、九十的信心,還有十分、二十分的懷疑。這就是我們的稟性比不上海賢老和尚,海賢老和尚百分之百的信心,沒有懷疑,所以他成就那麼快,成就那麼踏實我們必須要通過經教,由於經教的幫助提升我們的信願,把懷疑的逐漸逐漸斷掉,這要靠經教。海賢老和尚善根深厚,不需要靠經教,這就是他比我們高的地方,我們比不上他的地方。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六八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168




己二、總說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

(中略)

是以此四句列於願首,表以下一一各願莫不如是。
一一之願皆是為眾生,
一一之願皆是彌陀本妙明心之顯現。
一一之事相皆是清淨句,皆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發大誓願第六



【一心三惑】(術語)
見思塵沙無明三惑融鎔於一心之意。又曰同體三惑。

止觀輔行六之三所謂「
見思尚乃即是法性,豈有塵沙在見思外,豈有無明在二觀後,
三惑既即,三觀必融。」是也。

蓋在別教,此三惑,其體各別,次第為隔歷三觀所破。

而圓教則不然,唯就一惑之義用,有麤中細之別邊,
且不過分三惑。即迷於絕對之一理之一惑,
麤分名為見思。細分名為塵沙,極細分名為無明。

一惑即三惑,故起一惑,從而障三諦。
麤分之見思,障真諦。
細分之塵沙,障假諦。
極細分之無明,障中道。

然覈其實,則為一心之三惑,
故一見一思,其體無非法界,見思之外,別無塵沙無明之可見。

且能破之三觀,既融即於一心,
則所破之三惑,亦自同時必破也。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