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得清淨心?染淨都不染|善惡二邊都不沾,不被外頭境界動搖影響|清淨心現前不帶業了:往生極樂方便土|白淨善業:不染污才叫善業;善惡的善都染污|善惡二邊都放下了,白淨就現前|淨空老法師
◈白淨善業
◇正業:業是事業,我們現前三業的造作
◇白淨善業:白淨是不染污,才叫善業:善惡的善都染污
◇善惡二邊都放下了,白淨就現前
◈如何得清淨心?染淨都不染
◇清淨平等覺:無論修什麼法門這是標準
◇清淨是阿羅漢;平等是菩薩;覺是佛
◇清淨是正覺;平等是正等正覺;覺是無上正等正覺
◇我有沒有得清淨心:這個很重要
◇得清淨心,往生極樂方便有餘土:他不叫帶業
◇帶業往生是凡聖同居土
◇清淨心現前不帶業了
◇如何得清淨心?染淨都不染
◇處順境,遇善緣,不生貪痴;處逆境,遇惡緣,不生瞋恚:這就清淨心
◇善惡二邊都不沾,不被外頭境界動搖影響
下面,「四、正業」,業是事業,我們現前三業的造作,起心動念是意業,言語是口業,身體動作是身業,身口意三業。「白淨善業」,古印度稱善惡,他們的習慣不講善惡,講黑白,黑就是惡業,白就是善業。我們中國不習慣講黑白,講善惡,這個要知道,他們的白就是我們的善。白淨,淨是清淨不染污,白淨是不染污,善業,不染污才叫善業。這個善業不是善惡的善,為什麼?善惡的善都染污,善惡二邊都放下了,白淨就現前。我們這個經題上,修行的總綱領、總的原則,「清淨平等覺」這五個字。清淨是阿羅漢,平等是菩薩,覺是佛;清淨是正覺,平等是正等正覺,覺是無上正等正覺,你看這經題。無論修什麼法門這是標準,我有沒有得清淨心這個很重要,得清淨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方便有餘土,為什麼?他不叫帶業。帶業往生的是凡聖同居土,清淨心現前不帶業了。如何得清淨心?染淨都不染。我們離開新加坡到澳洲寫了兩句話,「處順境,遇善緣,不生貪痴」,這個很重要,你心保持清淨沒有貪戀。「處逆境,遇惡緣,不生瞋恚」,這就清淨心,善惡二邊都不沾,不被外頭境界動搖,不受外面境界影響,這才行。
◈分秒都在考驗:你是往上?往下?
◇遇到惡緣你起怨恨,地獄的果報;遇到善緣你起貪戀,餓鬼的果報
◇生活中每分每秒都在那考驗:你是往上去;還是往下墮落
◇墮落的人多;成就的人很少
◈一天照顧,報恩;千天惡,一筆勾銷
◇怎樣保持一個平常心?平就是平等
◇斷惡修善:感恩是善;怨恨是惡
◇他對我一天照顧,有恩,要有報恩的心;他對我有一千天的惡,毀謗、羞辱、障礙、傷害,一筆勾銷,痕跡都不落:你的心才清淨,心裡只有善沒有惡
◈念阿彌陀佛就是正業
◇遇緣起善行;不遇緣連善念都沒有:只有佛念
◇心裡念頭只有阿彌陀佛;善惡統統沒有:因為我要到極樂,我想親近彌陀,這樣修行,你決定去得
◇善惡都會夾雜、都會干擾;搞得不好變成障礙,這一生去不了:不能不覺悟
◇說到嚴格的正業,念阿彌陀佛就是正業:我真信;我真願往生;我真念佛就為求生淨土
◇其他的不是修淨宗的正業
遇到惡緣你就起怨恨,錯了,遇到善緣你起貪戀錯了,你墮落了。生怨恨,地獄業,地獄的果報,生貪戀,餓鬼的果報,你往下墮落了。所以日常生活當中,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那裡考驗,自己要覺悟你是往上去,還是往下墮落。禁不起考驗的就墮落了,墮落的人多,成就的人很少。怎樣保持一個平常心?平就是平等,要保持平等心。三十七道品裡面講斷惡修善,什麼是善?感恩是善;什麼是惡?怨恨是惡。我們遇到這個人,他曾經對我一天照顧,有恩,這一天不能忘記,要有報恩的心。他對我有一千天的惡,毀謗、羞辱、障礙、傷害,一筆勾銷,痕跡都不落,你的心才清淨,心裡頭只有善沒有惡。善怎麼樣?遇緣起善行,不遇緣連善的念頭都沒有。什麼念頭?只有佛念,心裡念頭只有阿彌陀佛,善惡統統沒有。為什麼?因為我要到極樂世界去,我想親近阿彌陀佛,這樣修行,你決定去得,你能不去嗎?非去不可。善惡都會夾雜,善惡都會干擾,搞得不好它變成障礙,這一生去不了,不能不覺悟。所以說到嚴格的正業,念阿彌陀佛就是正業,我真信,我真願意往生,我真念佛,我念佛就是求生淨土,就為這個,正業。其他的不是修淨宗的正業,今天我全為淨宗講。
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七0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37-0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