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

念頭動了,說明沒放下|放下的人沒念頭|沒有念頭的人叫得定,淨土叫念佛三昧|定管用,定到一定時候開悟了|經,搞明白了;根跟境界接觸,因為有疑,所以放不下:放不下,疑慢慢就加深|學了就要放下|淨空老法師

 


念頭動了,說明沒放下|放下的人沒念頭|沒有念頭的人叫得定,淨土叫念佛三昧|定管用,定到一定時候開悟了|經,搞明白了;根跟境界接觸,因為有疑,所以放不下:放不下,疑慢慢就加深|學了就要放下|淨空老法師


◈把經教落實變成生活行為
◇學佛,如果不能把經教落實變成自己生活行為,那都是假的
◇儒家博學、審問、慎思、明辨,這都是修學的層次;後頭有篤行,就是落實到生活
◈看得清楚;如如不動:當體即空
◇全用上了,聖人;大半用上了,賢人;少分用上了,辟支佛、阿羅漢;沒用上,六道凡夫
◇怎麼用?見色不被色誘惑,看得清楚;如如不動:知道它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真相
◇真相量子力學家看到了;他還是放不下:煩惱習氣不容易斷;斷了煩惱習氣才證果
◈功夫完全在篤行、完全在放下
◇阿羅漢放下執著;菩薩放下分別;能把無始無明放下就成佛
◇佛法修行用功,不出看破放下
◇真能看得破放得下,你就入佛門了,真的是釋迦弟子
◇功夫完全在篤行、完全在放下
◇等覺菩薩放下最後一品生相無明,就成佛了,究竟圓滿,大功告成
◇說得容易,做起來太難!一樣都放不下

  修學佛法,如果不能把經教落實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那都是假的,不是真的。儒家告訴我們,修學有博學、審問、慎思、明辨,這都是講你修學的層次,後頭有篤行,篤行就是什麼?落實到生活,落實到工作,落實到處事待人接物,用上了。用上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全用上了,聖人;大半都用上了,賢人;少分用上了是辟支佛跟阿羅漢;沒用上,六道凡夫,這麼個分法。我們今天什麼地位?六道凡夫,沒用上。怎麼用?佛教導我們,見色不被色誘惑,色你看得清楚,如如不動,知道它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真相。這樣的真相,今天量子力學家看到了,我們沒看到。量子力學家看到了,他還是放不下,放不下,我們知道煩惱習氣不容易斷,斷了煩惱習氣才證果阿羅漢放下執著,他還有分別,菩薩放下分別,證菩薩果位,菩薩能把無始無明放下就成佛了,大乘經上說的。佛法裡頭修行用功,不出看破放下真能看得破放得下,你就入佛門了,真入門,不是假的,真的是釋迦的弟子功夫完全在篤行,完全在放下等覺菩薩放下最後一品生相無明,就成佛了,究竟圓滿,大功告成。說得容易,做起來太難!不要說這麼多,一樣都放不下

◈疑所以放不下;放不下疑就加深
◇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
◇外面五塵境界接觸到,起什麼心?貪瞋痴慢疑
◇貪瞋痴慢一般凡夫都有
◇疑是佛門弟子:經搞明白了,根跟境界接觸,因為有疑,所以放不下;因為放不下,疑慢慢就加深
◈放下的人沒念頭
◇學了就要放下
◇禪宗,放下到一法不立,不准你有個念頭動
◇念頭動了,說明沒放下:放下的人沒念頭
◇沒有念頭的人叫得定,淨土叫念佛三昧
◇定管用:定到一定時候開悟了

  財、色、名、食、睡,大乘經裡面佛說,這五個是地獄五條根。我們對著外面的五塵境界,見到,聽到,接觸到,起心動念,起什麼心?貪瞋痴慢疑貪瞋痴慢一般凡夫都有。那個疑是什麼?疑是佛門弟子,經,他搞清楚搞明白了,根跟境界接觸,他因為有疑,所以他放不下。因為放不下,疑慢慢就加深。所以學了,沒有別的,學了就要放下。宗門表演得好,禪宗,放下到一法不立,不准你有個念頭動。念頭起來了,念頭動了,說明沒放下放下的人沒念頭。沒有念頭的人叫得定,得三昧了。我們修淨土的人叫念佛三昧;學天台的人叫法華三昧;學賢首的人叫華嚴三昧。得定了,定管用,定到一定的時候開悟了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四四一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