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 星期一

每一念佛號跟本覺都相應|句句佛號都是始覺:前念不是後念|本覺不生不滅;念念都是始覺|知道持名始覺合本:佛號分秒不空過|彌陀名號即法界全體|法界體不可思議;所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淨空老法師

 


每一念佛號跟本覺都相應|句句佛號都是始覺:前念不是後念|本覺不生不滅;念念都是始覺|知道持名始覺合本:佛號分秒不空過|彌陀名號即法界全體|法界體不可思議;所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淨空老法師


◈無始無明:無始無終,假的
◇持名即始覺合本
◇自性本覺:一念不覺,迷失了自性;一念覺,本覺就現前
◇從一念覺稱它為始覺;稱一念不覺叫無始無明
◇無始,沒有開始:有始就有終,就有事實真相;沒有開始也就無終。無始無終說明它是假的
◈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這個相無始也無終:一念迷它就有;一念覺它就沒了,像作夢一樣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夢沒有開始、沒有終了:一念迷夢境現前;一念覺醒過來了,夢痕跡都找不到
◇六道、十法界是一場夢
◇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持名即始覺合本」。自性本覺,一念不覺,迷失了自性,一念覺,本覺就現前從一念覺稱它為始覺,稱一念不覺叫無始無明無始這個意思是說沒有開始,有始就有終,那就有事實真相,沒有開始所以也就無終。無始無終說明它不是真的,它是假的,所以《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這個相無始也無終,一念迷它就有,一念覺它就沒有了。就像作夢一樣,經典裡面佛用作夢比喻最多,「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們都有作夢的經驗,作夢有沒有開始,有沒有終結?沒有的。夢境我們仔細想想佛所說的這個味道,夢確實沒有開始也沒有終了,一念迷的時候夢境現前,醒過來,一念覺了,夢痕跡都找不到。佛告訴我們,六道輪迴是一場夢,十法界也是一場夢,所以永嘉大師《證道歌》上講,「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實相是能現夢境的本體
◇實相是真的,實相不是夢:實相是能現夢境的本體
◇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
◇本覺理性,這是實相

  實相是真的,實相不是夢,實相是能現夢境的本體,本覺理性,這是實相

(中略)

◈句句佛號都是始覺:前念不是後念
◇持名念佛,有信有願,往生的條件取得了
◇持名就是始覺合本
◇句句佛號都是始覺:每個念頭都是第一念;沒有第二念的
◇前念滅了後念生,前念不是後念,有相似;絕對不相同:這個現象就在眼前,我們不認識
◇昨天的我你他,不是今天的我你他
◇昨天找不回來了:昨天是昨天的;今天是今天的
◇真相:前一個念頭跟後一個念頭不是一個念頭
◇如果前念後念是一念,那就無量壽了,就沒有生滅
◇極樂世界人沒有念頭,它是自性流出來的;我們是自性流出來的,通過阿賴耶
◇念頭是阿賴耶邊上的事情;自性沒有念頭

  持名念佛,有信有願,往生的條件取得了持名就是始覺合本,句句佛號都是始覺。為什麼?每個念頭都是第一念沒有第二念的前念滅了後念生,前念不是後念,有相似,絕對不相同。這個現象就在眼前,我們不認識,但是我們舉個比喻,諸位就能知道。昨天不是今天,昨天的我、昨天的你、昨天的他,也不是今天的我、今天的你、今天的他,都不是,這個要懂得。怎麼都不是?昨天找不回來了,昨天是昨天的,今天是今天的。這個大家容易懂。然後我再告訴你真相,真相是什麼?念頭,前一個念頭跟後一個念頭不是一個念頭,所以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果前念跟後念是一念,那就無量壽了,就沒有生滅。這要到什麼地方看到?到極樂世界看到,極樂世界人沒有念頭,他是自性流出來的,沒有念頭。我們是自性流出來的通過阿賴耶念頭是阿賴耶邊上的事情自性沒有念頭,所有念頭現象都屬於阿賴耶,阿賴耶是生滅相。

(中略)

◈知道持名始覺合本:佛號分秒不空過
◇持名就是始覺合本:你要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你這句佛號一分一秒都不會空過
◈怎樣才能始本合一?念念不間斷
◇始覺合本是大徹大悟
◇怎樣才能始本合一?念念不間斷,念久了,不知不覺它就相應了
◇久就有功,叫功夫;斷斷續續沒有功夫,你感覺不到
◇如果念念不停止,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功夫就成就了
◈我們對佛誠信;佛對我們也誠信
◇往生極樂需要多長時間?大概是三年
◇佛的恩德,給我們開淨土法門,每個念佛的人往生,阿彌陀佛一定來迎接他
◇佛不來,你不知道極樂世界在哪裡:所以佛一定來接引,這是他的本願
◇我們對佛誠信;佛對我們也誠信

  持名就是始覺合本,如果你要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我們相信你這句佛號一分一秒都不會讓它空過。為什麼?始覺合本是什麼意思?始覺合本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我們想不想?想。怎麼樣才能夠始本合一?念念不間斷,念久了,不知不覺它就相應了久就有功,叫功夫,斷斷續續的沒有功夫,你感覺不到如果念念不住,就是不停止,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功夫就成就了。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需要多長時間?我們在《往生傳》、在《淨土聖賢錄》裡頭得到一個結論,大概是三年,有人三年不到,有人三年多一點,他預知時至往生了。怎麼會預知時至的?他見到佛了,佛告訴他的,所以他曉得哪天走,哪一天佛來接引他。是佛的恩德,佛給我們開這個法門,每個念佛的人往生,阿彌陀佛一定來迎接他。如果佛不來,你不知道極樂世界在哪裡,你找不到。所以佛一定來接引,這是他的本願,他絕對不會食言。我們對佛誠信,佛對我們也誠信

(中略)

◈每一念佛號跟本覺都相應
◇本覺不生不滅;念念都是始覺
◇念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念念跟心性相應
◇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
◈彌陀名號即法界體
◇彌陀名號即法界全體;法界理體就是彌陀名號
◇故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法界體不可思議;所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名號即眾生之本覺理性
◇名號即眾生之本覺理性、真如本性
◈念念相應,念念即佛
◇起心念佛,是為始覺;所念之佛,正我本覺
◇持名即是始覺合本:合本就是相應
◇念念相應,而念念即佛,是顯持名功德不可思議
◇佛門感應,沒有比念佛更殊勝、更快速

  所以每一念,這一句佛號跟本覺都相應本覺不生不滅。始覺,所以念念都是始覺念佛這個心跟自己的心性相應,那就是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念念相應。所以,「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由上可見,彌陀名號即法界體」,法界的全體,法界的理體就是彌陀名號,「故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法界體不可思議,所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又名號即眾生之本覺理性」,就是眾生的真如本性,「起心念佛,是為始覺,所念之佛,正我本覺」。「故云」,所以說,「持名即是始覺合本」,合本就是相應。「是故念念相應,而念念即佛,是顯持名功德不可思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在佛門感應,沒有比念佛更殊勝,沒有比念佛更快速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十三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023




持名之妙行,以果覺為因心。
因果同時,直截了當,
不假方便,不落階梯。


正如《彌陀要解》云:「
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
本師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

光則橫遍十方,
壽則豎窮三際。
橫豎交徹,即法界體。

舉此體作彌陀身土。
亦即
舉此體作彌陀名號。

是故
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
持名,即始覺合本。

始本不二,生佛不二。
一念相應一念佛,
念念相應念念佛也。」

◎ 福慧始聞第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