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法常無性:佛知佛見|人是緣聚的;五蘊散掉,人相就不存在|一切法原來不生不滅,緣聚緣散而已|自性是一切萬法的本體;六根接觸不到,所以稱為空、無|沒有我,誤會以為有個我;跟著出現貪瞋痴|淨空老法師
◈知法常無性:佛知佛見
◇無性者,《法華經》曰:知法常無性
◇性者體也,一切諸法皆無實體,故曰無性
◇知法常無性:這是真知,佛知佛見
◈仔細去分析:一切法都沒有自體
◇性是什麼?性是體、性質:這法是什麼東西成就它的?
◇書是一法,書的體是紙張,紙張聚起來裝訂就成一本書;拆開就叫紙
◇紙是纖維製造的,紙也沒有自體
◇仔細去分析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沒有自體
◈聰明人知道一切法常無性
◇一切法皆無實體,所以叫無性
◇一切法都是緣聚有;緣散就沒有了:這是事實真相
「無性者,《法華經》曰:知法常無性。性者體也,一切諸法皆無實體,故曰無性」。念老引用《法華經》上一句話,就是「知法常無性」,這是真知,佛知佛見。性是什麼?性是體,我們常講性質、性體。這法是什麼樣東西成就它的?譬如我們看到一本書,這書是一法,書的體是什麼?是紙張。這個紙張聚起來的時候,裝訂就成一本書,把它拆開來就不叫書,就叫紙,一張一張紙,書的體是紙張。紙是不是真有體?紙不是的,紙是纖維製造的,沒有這些纖維東西,紙就沒有。所以書沒有自體,紙它也沒有自體,仔細去分析這個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沒有自體。這些聰明人、有智慧的人他知道,所以知道一切法常無性。一切法皆無實體,所以叫無性。佛在經上常講,緣聚則現,緣散了它就滅了。像一本書,我們把這紙裝訂起來,它書的樣子成就,把它拆開來之後,書就沒有了。這一棟房子也是如此,裡面有鋼筋、有水泥、有許多建築材料,按著這個圖樣把它拼湊起來,房屋顯示出來。把它拆掉的時候,回歸到它一堆一堆的這些建築材料,房屋就沒有了。所以一切法都是緣聚的時候有,緣散的時候就沒有了,這是我們了解到事實的真相。
◈人是緣聚的,四大五蘊
◇四大是地水火風,物質現象;受想行識是精神現象:所以它是緣聚的
◇五蘊聚集,現這個人相;五蘊散掉,人相就不存在
◇緣聚緣散:緣聚的時候有,不是真有;緣散的時候滅,也不是真滅
◇一切法原來不生不滅,緣聚緣散而已
◈自性是一切萬法的本體
◇六根能接觸到的是現象;自性沒有現象
◇物質現象,前五根能緣得到;精神現象,第六意識緣得到
◇它什麼都不是;但是它存在: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雖然無處無時不在;六根接觸不到,所以稱為空、無
◇無不是沒有,空不是無:它能現現象;它什麼都不是
佛講我們人,人是緣聚的,四大五蘊,四大是講地水火風,物質現象,除物質現象之外,有受想行識,是精神現象,所以它是緣聚的。五蘊聚集現這個人相,五蘊散掉之後,人相就不存在,緣聚緣散。緣聚的時候有,不是真有,緣散的時候滅,也不是真滅,你要是在這個裡頭參透,你才曉得一切法原來不生不滅,都是緣聚緣散而已。緣聚緣散,是什麼力量造成這種現象?現在科學家不斷的在追究,佛法早就有答案。你看賢首的《妄盡還源觀》,顯一體,那個一體是自性、是真如,也叫真心,又叫本性,名詞很多,它存在,它是一切萬法的本體。但是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都緣不到它,也就是無法接觸到它,六根能接觸到的是現象。為什麼接觸不到自性?自性它不是現象,沒有現象,它不是物質,沒有物質現象,它也不是精神,它也不是自然現象。宇宙之間現象很多,把它歸納起來,不外乎這三大類。如果是物質現象,前五根能緣得到,我能看得見、能聽得到,眼耳鼻舌身可以緣得到物質現象。如果精神現象,第六意識緣得到,第六意識是思想,可以思、可以想,可以思惟想像。它不是精神現象,它也不是自然現象,它什麼都不是,但是它存在,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雖然無處無時不在,六根接觸不到,所以大乘佛法裡通常把它稱為空、稱為無。無不是沒有,空也不是無的意思,它能現,它什麼都不是,它能現現象,連自然現象也是它現的,它不是自然現象。
◈業相、轉相、境界相
◇一念不覺,變出一個阿賴耶
◇阿賴耶的三細相
◇業相就是波動的現象,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自然現象
◇從業相變現出轉相,轉相就是第七識、末那,四大煩惱常相隨,精神現象
◇我見、我愛、我慢、我痴
◇沒有我,誤會以為有個我;跟著出現貪瞋痴,三毒煩惱跟著來了
◇他就有求,我見、我愛、我慢、我痴;從意念當中就出現物質現象、境界相
◇八識的見分、相分就出來了
◇物質是從意念來的,沒有意念就沒有物質
◇意念在先;物質在後:先有精神現象;後有物質現象
◇精神現象是從自然現象、波動現象來的
◈自性裡頭三種現象都沒有
◇自性裡頭三種現象都沒有,所以這三種現象都無性,統統無自性
◇不能說它有;不能說它沒有:說它沒有,現象確實存在;說它有,現象當體即空、了不可得
◇這才真正把真相搞明白
當一念不覺的時候,就變出一個阿賴耶,阿賴耶的三細相,第一個是業相,業相就是波動的現象。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這個波動現象是業相,屬於自然現象。從業相變現出轉相,轉相就是第七識,就是末那。末那是四大煩惱常相隨,這就是精神現象。第一個是我見,第二個是我愛,第三個我慢,第四個我痴。你看頭一個,我出現了。沒有我,誤會以為有個我,跟著我出現就是貪瞋痴,你看愛就是貪,慢就是瞋恚,再我痴,貪瞋痴,三毒煩惱就跟著來了,這是精神現象。精神現象,他又要求,他就有這個念頭,從意念當中就出現,就是我見、我愛、我慢、我痴,就出現物質現象,境界相就出現了。八識的四分,見分、相分就出來了,相分是物質現象。所以物質從哪裡來的?科學家告訴我們,物質是從意念來的,沒有意念就沒有物質。所以意念在先,物質在後,也就是先有精神現象,後有物質現象。精神現象是從自然現象來的,自然現象就是波動現象。自性裡頭三種現象都沒有,所以這三種現象都無性,統統無自性。你不能說它有,你也不能說它沒有,你說它沒有,現象確實存在;你說它有,這現象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才真正把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
◈智慧以真心為基礎;知識是妄心
◇自性,科學、哲學對它沒辦法
◇科學、哲學沒有離開意識。研究用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是虛妄的:虛妄只能緣到虛妄;緣不到真實
◇佛怎麼知道有真實?你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就見到
◇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是妄心;妄心放下,真心就現前,叫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才管用、才能解決問題
◇科學、哲學解決不了問題,會把問題複雜化
◇科技文明已經把地球帶到毀滅的邊緣,這就它的副作用
◇東方學術崇尚智慧;科學、哲學都是知識
◇尤其大乘佛法,它所求的是真實智慧;不是知識
◇知識是妄心裡頭出來的,以阿賴耶為基礎
◇智慧是以真心自性為基礎,自性裡本有的
自性,怎麼會知道有這個東西?科學對它沒有辦法,哲學也沒有辦法。為什麼?科學、哲學沒有離開意識。我們想去研究它,用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是虛妄的,虛妄只能緣到虛妄,緣不到真實。佛怎麼知道有真實?佛說了,你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就見到。為什麼?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是妄心,妄心放下,真心就現前,那叫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才管用,才能解決問題。所以科學跟哲學說實在話,解決不了問題,會把問題複雜化,那就更麻煩。今天這個世界,科技文明已經把地球帶到毀滅的邊緣,這就它的副作用。所以東方的學術崇尚是智慧不是知識,科學、哲學都是知識。尤其是大乘佛法,它所求的是真實智慧,不是知識。智慧跟知識是兩樁事情,知識是妄心裡頭出來的,以阿賴耶為基礎;智慧是以真心、是以自性為基礎,自性裡頭本有的。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七0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39-0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