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的是心不清淨:心不清淨一事無成|被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煩惱習氣染污了:學世間法還勉強;出世間法學不到,學一輩子也不是真的,來生還是搞六道輪迴|下手順序不能顛倒:清淨、平等、徹悟|淨空老法師
◈明信佛慧,辯才無礙
◇慧辯才,表明信佛慧,辯才無礙
◇明是有真智慧相信:佛的智慧是圓滿的,佛的辯才無礙
◇無礙辯才是自性裡頭本自具足的;不是從外來的:這個東西學不到;明心見性就得到
◈演慈辯,授法眼
◇即經中「演慈辯,授法眼」,「常以法音覺諸世間」之義
◇佛菩薩一切時、一切處,眾生有感他就有應
◇應身做什麼?就是表演、身教,慈悲、辯才
◇授是給予別人智慧,幫人破迷開悟,幫人學得智慧
◈一門深入,讀書千遍
◇理念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方法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熟能生巧:熟透了智慧、辯才、神通就現前
◈心不清淨一事無成
◇最怕的是心不清淨:心不清淨一事無成
◇自性什麼樣子?清淨、平等、覺:這就是真心,本來有的
◇我們的清淨心現在被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煩惱習氣染污了:學世間法還勉強;出世間法學不到,學一輩子也不是真的,來生還是搞六道輪迴
◈清淨、平等、覺:學佛就學這個
◇比清淨更高深的是平等:有平等一定清淨;有清淨未必平等
◇阿羅漢、辟支佛,清淨心證得了,不平等:他還有分別、起心動念
◇不分別、不起心動念,平等心現前
◇平等達到這個水平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是覺
◇清淨是阿羅漢;平等是菩薩;覺是佛:學佛不就學這個嗎?
◈順序不能顛倒:清淨、平等、徹悟
◇從清淨下手。這個順序一顛倒全完了,決定是第一個清淨,第二個平等,第三個徹悟,才能常以法音覺諸世間
◇諸世間就是十法界、六道,幫助眾生覺悟回頭
第三,「慧辯才」菩薩,「表明信佛慧,辯才無礙」。明是明瞭,不是迷信,明是有真智慧,有真智慧相信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是圓滿的,佛的辯才無礙,真正難不倒。無礙辯才是自性裡頭本自具足的,不是從外來的,這個東西學不到,只有明心見性就得到,就是經中所說的「演慈辯、授法眼、常以法音覺諸世間之義」。佛菩薩一切時、一切處,眾生有感他就有應。他應身做什麼事情?就是表演,演是表演,身教,慈悲,辯才;授是給予別人智慧,幫人破迷開悟,幫人學得智慧。這個得相信才行。佛怎麼教我們?跟我們祖宗、古聖先賢教學的理念相同,方法也相同,跟現在的科學不相同。他的理念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的方法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總的一句話來說,諺語所說的「熟能生巧」。東西一定要熟,熟透了智慧就現前,辯才就現前,神通就現前。最怕的是心不清淨,心不清淨一事無成。所以我們的經題,經題講的是自性,自性什麼樣子?清淨、平等、覺。這就是真心,本來有的。我們的清淨心現在被染污了,被名聞利養染污了,被五欲六塵染污了,被煩惱習氣染污了,所以學世間法還勉強,學出世間法學不到,假的,學一輩子也不是真的,來生還是搞六道輪迴。比清淨更高深的就是平等,有平等一定清淨,有清淨未必有平等。清淨心阿羅漢證得的,小乘阿羅漢、辟支佛,清淨心證得了,不平等。為什麼不平等?他還有分別,還有起心動念。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平等心現前。平等達到這個水平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是覺字。覺就是徹底覺悟,見性成佛。所以這五個字,清淨是阿羅漢,平等是菩薩,覺是佛,學佛不就學這個嗎?從哪裡下手?從清淨下手。這個順序不能顛倒,一顛倒全完了,決定是第一個清淨,第二個平等,第三個徹悟,才能常以法音,這就是講經教學,講經教學是覺諸世間。這個諸世間就是十法界、就是六道,幫助六道、幫助十法界眾生覺悟回頭,是這個意思。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七十五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075
「慧辯才」,表明信佛慧,辯才無礙,即經中「演慈辯,授法眼」,「常以法音覺諸世間」之義。
◎ 德遵普賢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