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5日 星期四

真心修積的是功德;妄心修積的是人間福報:心不清淨,不能超越輪迴|真正想求生極樂:一定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妄心,跟彌陀結個法緣,這一生去不了|能不能往生,把十大願王對照一下:我做到了幾成|淨空老法師

 


真心修積的是功德;妄心修積的是人間福報:心不清淨,不能超越輪迴|真正想求生極樂:一定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妄心,跟彌陀結個法緣,這一生去不了|能不能往生,把十大願王對照一下:我做到了幾成|淨空老法師


◈廣修供養
◇供養是用平等心修,沒有高下
◇一切眾生都是佛: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供養佛菩薩,就用什麼樣的心態供養一切眾生
◇要把奉事師長、孝養父母那個供養,供養一切眾生
◇生到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是修普賢行,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加持你的,你自自然然就明白了、做到了

  第三,「廣修供養」。供養是用平等心修,沒有高下,平等的。一切眾生都是佛,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供養佛菩薩,就用什麼樣的心態供養一切眾生。代表佛菩薩的就是父母跟老師,他們做代表。所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做代表,要把奉事師長跟孝養父母那個供養,供養一切眾生,也就是我們講對人對事對物。這是普賢行,不是一般菩薩所修的,法身菩薩所修的。往生到極樂世界,生到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是修普賢行,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加持你的,你自自然然就明白了,自自然然就做到了

(中略)

◇有誠有敬供養,就會把真正好東西供養別人;次一等、再次一等的自己受用:這個人真正修福、真正成就
◇供養是有真誠心,對上,對父母、師長
◇有分別、執著:用妄心;沒用真心
◈想求生極樂:用真心;不能用妄心
◇真心修積的是功德;妄心修積的是人間福報:心不清淨,不能超越輪迴
◇真正想求生極樂世界:一定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
◇妄心,跟阿彌陀佛結個法緣,這一生去不了
◇能不能往生,把十大願王對照一下:我做到了幾成

  有誠有敬供養就會把真正好東西供養別人,次一等的再次一等的自己受用,這個人真正修福,這個人真正成就。在這個地方普賢行上說供養,在一般上講布施,供養是有真誠心,對上,對父母、對師長,布施是一般,他不用布施,他用供養。財供養得大財富,法供養得大聰明智慧,無畏供養得健康長壽,業因果報決定不虛,看我們怎麼個做法。有分別、有執著,用妄心,沒有用真心真心修積的是功德,妄心修積的是人間福報,是在六道裡頭享受的。因為心不清淨,所以你不能超越輪迴,不能生到四聖法界。念佛,真正想求生極樂世界,一定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妄心,跟阿彌陀佛結個法緣,這一生去不了,要等待下一次的緣分,來生後世,不知道什麼時候,你遇到像現在這個緣分,遇到淨宗、遇到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你再好好的修。能不能往生,把十大願王對照一下,我做到了幾成,在百分比裡頭我做到幾分。

◈懺悔業障
◇舞台上表演痛哭流涕,也感動台下的觀眾,算不算懺悔?不一定
◈用真誠恭敬心,後不再造:真懺悔
◇懺悔業障要用真誠心、恭敬心,決定後不再造,這叫真懺悔
◇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實質就是後不再造
◇不貳過:過失只有一次
◇儒沒有求出離三界,人家也能做到;何況大乘、極樂世界
◈追到究竟處:真妄兩個字
◇今天懺悔,明天又犯,犯了再懺悔,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用妄心
◇一念不覺迷失了自性,變成六道凡夫,在六道裡頭輪迴無量劫
◇阿賴耶裡含藏的習氣種子,善少惡多:所以善保不住;遇到緣就起現行,惡的力量太強大了
◇極樂世界的好處:把所有一切惡的緣統統斷掉,裡頭沒有
◇極樂世界你所看的盡善盡美,不會有惡念產生
◇阿賴耶不善的種子,在極樂沒有這個緣把它引發起來:極樂世界好就好在這裡

  第四,「懺悔業障」。怎麼懺悔法?舞台上表演痛哭流涕,也感動台下的觀眾,算不算懺悔?不一定。章嘉大師教給我,懺悔業障要用真誠心、恭敬心,決定後不再造,這叫真懺悔。大師說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實質就是後不再造,這叫真懺悔。孔子所說的不貳過,過失只有一次,下一次決定不會有同樣的過失。誰做到了?孔子讚歎顏回做到了。顏回這個人過失只有一次,他知道是過失,下一次不會再犯。儒沒有求出離三界,人家也能做到,何況大乘,何況是極樂世界今天懺悔,明天又犯,犯了再懺悔,這不行。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用妄心追到究竟處,真妄兩個字。我們無始劫以來,一念不覺迷失了自性,變成六道凡夫,在六道裡頭輪迴不知道多少次,無量劫。無量劫阿賴耶裡面含藏的習氣種子,善少惡多,所以這善保不住,遇到緣它就起現行,惡的力量太強大了。也正是為這個原因,阿彌陀佛建立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好處,把所有一切惡的緣統統斷掉,裡頭沒有。所以到極樂世界你所看的盡善盡美,你不會有惡念產生,也就是說,阿賴耶裡頭諸多不善的種子,在極樂世界沒有這個緣把它引發起來,極樂世界好就好在這裡

◈懺悔要真放下;真放下要真看破
◇懺悔要真放下;真放下的先決條件就是你要真看破
◇知道三界六道、四聖法界不是真的,就真放下了
◇為什麼放不下?沒搞清楚:還把假的當作真的;真的遇到了不認識
◇淨土是真的,遇到了為什麼不念佛?沒搞清楚
◈看破、放下,哪一樣難?
◇看破難:看破是智慧,看破沒有不放下的
◇不能放下,沒看破:對事實真相還是蒙在鼓裡
◇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不辭辛勞講經說法:幫助人看破
◈修行在個人
◇修是修正,行是行為:標準是性德
◇與性德相應的是善;與性德相違背的是惡:要把惡的行為修正成正的行為,這叫修行
◇佛法的標準就是經律論:經、論是修正意業;戒律是修正身、口
◇身體動作言語有分寸、有節制,那是戒律;經論是講定、慧,完全修正起心動念的行為

  懺悔要真正去做,要真放下真放下的先決條件就是你要真看破知道三界六道是假的,知道四聖法界也不是真的,為什麼?就真放下了為什麼放不下?沒搞清楚,還把假的當作真的真的不認識,遇到了不認識淨土是真的,遇到了為什麼不念佛?沒搞清楚。所以,看破、放下這兩樣哪一樣難?早年我年輕,這些問題都問過章嘉大師,大師告訴我看破難,看破是智慧,看破沒有不放下的不能放下,沒看破,對事實真相還是蒙在鼓裡頭,不了解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不辭辛勞講經說法,為什麼?幫助人看破。為什麼不帶人打個佛七、打個禪七,辦一個修學的法會,為什麼?那個容易,你自己會,所以修行在個人。修行這兩個字意思要搞清楚,修是修正,行是行為。行為很多,不外乎三大類:身、口、意。起心動念是意業的行為,言語是口業的行為,動作是身業的行為。標準是性德與性德相應的是善,與性德相違背的是惡。要把惡的行為修正成正的行為,這叫修行佛法的標準就是經律論,經、論是修正意業行為的,戒律是修正身、口行為的。身體動作言語要符合,要有分寸,要有節制,那是戒律;經論是講定、是講慧,完全修正起心動念的行為,它有個標準。

◈知道很少能不能成就?能
◇對於經律論知道得少,就看不破、放不下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他雖然知道經論少;他有善根、福德、緣分:老師告訴他不多,他全能做到
◇全憑著自己老實、聽話、真幹
◇六祖惠能在黃梅參學八個月,他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修不起心動念、不分別執著:圓圓滿滿與三皈、五戒十善、六和、六波羅蜜相應
◇我們用普賢十願來做標準,他條條都相應:這性德

  我們今天對於經律論知道得少,就看不破、放不下知道很少能不能成就?能,成就的人很多。那是什麼?《阿彌陀經》裡頭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他雖然知道經論少、不多,他有善根,他有福德,他有緣分,老師告訴他不多,他全能做到。譬如像海賢老和尚這一類的人不少,歷代都有,出家有,在家也有,他們善根福德因緣深厚的,全憑著自己老實、聽話、真幹,他只要有這六個字,甚至於是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根本沒有學過經教。六祖惠能就是,他不認識字,沒學過經教,在黃梅參學八個月就是舂米破柴,黃梅講堂沒去過,禪堂沒去過,佛門裡早晚上殿他也沒去過。八個月,五祖傳法給他,他修什麼?這八個月當中,他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修什麼?修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圓圓滿滿與三皈相應、與五戒十善相應、與六和相應、與六波羅蜜相應。再看看,我們用普賢十願來做標準,他條條都相應,為什麼?這性德!他八個月就圓滿了,老和尚知道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七集 https://ft.hwadzan.tw/dv.php?sn=02-041-0007